穆迪預計日本新加坡將成受疫情衝擊最嚴重亞洲經濟體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北京時間27日消息,穆迪分析公司周一表示,日本和新加坡可能成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亞洲經濟體。

穆迪首席亞太經濟學家史蒂夫-科克倫(Steve Cochrane)表示,在過去一個月疫情惡化之前,這兩個經濟體都已經處於疲軟狀態,為遏制病毒傳播而實施的更嚴格的封鎖措施可能會加劇他們各自的經濟困境。

日本最新官方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同比萎縮了6.3%,而新加坡的初步估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其經濟收縮了2.2%。

科克倫表示:「日本已經陷入衰退;新加坡的第一季度非常疲軟,考慮到封鎖措施的影響,這一季度對新加坡來說將更加艱難。」

他補充稱:「在日本,如果新冠病毒疫情進一步擴散,可能會實施更多真正的封鎖措施,而不是現在的這種『軟封鎖』。」

科克倫表示,日本和新加坡面臨如此嚴重的經濟惡化,是亞太地區整體經濟第二季度將面臨艱難局面的原因之一。

相關焦點

  • 穆迪:疫情短期內將縮小中國各地經濟差異
    本報訊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近日發布報告表示,中國各省經濟增長放緩的幅度各不相同,短期內將縮小地區經濟差異。  穆迪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且各省份之間將出現明顯差異。部分經濟實力較強的省份今年經濟增速下滑幅度預計更大。
  • 經濟戰「疫」錄:新加坡經濟滑坡對亞洲意味著什麼?
    (財經天下)經濟戰「疫」錄:新加坡經濟滑坡對亞洲意味著什麼?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 李曉喻)疫情不算十分嚴重的新加坡,經濟所受衝擊卻相當嚴重。據官方數據,一季度新加坡GDP折合年率環比下降10.6%,創10年來最大降幅。  北京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認為,新加坡經濟遭受重創與其經濟結構密切相關。
  • 新加坡經濟受到疫情嚴重衝擊下半年跌勢難抑
    受新冠肺炎疫情阻斷措施和外部市場需求疲軟影響,新加坡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12.6%,這一降幅創有史以來季度數據新低。新加坡政府上半年推出總計近千億新元的抗擊疫情財政預算案,但從根本上緩解和阻止疫情衝擊,仍步履艱難。
  • 深度分析:疫情將如何衝擊經濟?
    銘基亞洲的安迪·羅斯曼預計,美國可能會給中國一點迴旋的餘地。他說:「兩國政府都非常希望這項協議能夠奏效。如果中國的購買行動啟動緩慢,川普政府可能會表示同情。」經濟學人智庫表示:「如果病毒繼續蔓延,對中國乃至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影響將是巨大的。」
  • 財經觀察:新冠疫情衝擊下印度經濟增速將持續放緩
    新華社孟買4月18日電財經觀察:新冠疫情衝擊下印度經濟增速將持續放緩新華社記者張亞東新冠疫情暴發後,印度經濟數據好轉趨勢中斷。不少國際機構預測,疫情將導致印度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印度經濟增速為1.9%。惠譽國際日前將印度本財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的經濟增速預期從此前的5.1%下調至2%;穆迪則將預期從5.3%下調至2.5%。此前,印度經濟增速已持續七個季度放緩。
  • 穆迪:土耳其2020年實際GDP因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而急劇萎縮,預計將...
    穆迪:土耳其2020年實際GDP因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而急劇萎縮,預計將在2021年反彈。鑑於土耳其負面的前景,上調評級的可能性極小。土耳其可能再度出現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長期滯脹可能導致2018年貨幣危機或具有挑戰性的情況重演。
  • 受疫情衝擊 日本亞洲航空將退出航空市場
    受疫情衝擊 日本亞洲航空將退出航空市場時間:2020-10-04 10: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受疫情衝擊 日本亞洲航空將退出航空市場 疫情暴發以來,日本航空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 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今年全球經濟收縮4.3% 疫情將造成長期影響
    原標題: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今年全球經濟收縮4.3% 新冠肺炎疫情將造成長期影響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9日,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題為《新冠肺炎大流行對貿易和發展造成的衝擊:向新的常態轉型》的報告,報告指出,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破壞了針對貧困和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展
  • 穆迪:日本本次上調消費稅的影響不像2014年一樣嚴重
    來源:新浪美股新浪美股訊 穆迪周三表示,因日本政府努力減輕衝擊,10月份上調消費稅對消費的影響不太可能像2014年一樣嚴重。穆迪(Moody 『s)負責主權評級的高級副總裁德古茲曼(Christian de Guzman)說,此次上調幅度相對較小是消費支出受到衝擊不如2014年那麼大的另一個原因。日本本月將全國銷售稅上調至10%,這是自2014年4月將銷售稅從5%上調至8%以來的首次上調。
  • 穆迪將巴哈馬信用評級「Baa3」列為降級觀察名單
    巴哈馬新聞目擊網站4月10日報導,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預測,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今年巴哈馬經濟活動將萎縮8%,並將之前對該國的Baa3評級列入降級觀察名單。穆迪表示,在對巴哈馬進行降級觀察期間,穆迪將通過評估巴哈馬和其他國家應對新冠病毒疫情採取的遏制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疫情大流行可能導致的旅遊業出現結構性變化,來預測這些衝擊將對巴哈馬的經濟實力產生的持久影響。在評估該國的中期增長潛力時,穆迪還將考慮在遭到多裡安颶風襲擊的島嶼上開展重建工作和新增外國直接投資(FDI)項目的前景因素。
  • 德國機械製造業明顯受疫情衝擊 預計今年實際產量將降5%
    或「嚴重」衝擊,出現零部件供應不足或客戶無法如約收貨等情況。約96%的受訪企業表示今年營業額將會下降,其中60%的企業預計營業額降幅可達10%至30%。協會主席卡爾·韋爾克表示,預計今年該行業的實際產量將下降5%。普華永道發布的《機械製造業晴雨表》顯示,在100位德國企業高管中,有38人對行業發展前景持悲觀態度,只有22人對前景表示樂觀。機械製造業和汽車製造業同為德國的支柱產業,二者聯繫密切。
  • 新加坡陷入最嚴重衰退,專家稱加強地區經濟合作有助緩解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新加坡正面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新加坡貿工部7月14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新加坡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去年同期下降12.6%,而與前一季度相比,下挫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1.2%。
  • ...前景展望穩定,預計美國信用狀況將在疫情期間維持彈性;將美國...
    穆迪:確認美國評級為Aaa級,前景展望穩定,預計美國信用狀況將在疫情期間維持彈性;將美國本幣和外幣債券以及銀行存款的長期國債上限保持在AAA不變;預計美國經濟將逐步復甦,主權財富基金的信用狀況將保持抵禦衝擊的能力;預計到2030年,美國赤字佔GDP比重將縮小到7%左右;疫情為美國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加劇了政府財政狀況惡化的情況
  • 受疫情嚴重衝擊的新加坡餐飲業 催生出新的點餐互動方式
    疫情期間,人們減少外出和出外用餐,本地飲食業受到嚴重衝擊。(聯合晚報)作者 葉安琪新加坡自出現第一起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後,新加坡政府一直籲請人們儘量避開人群、避免參與或舉辦大型聚會活動,來有效減少人與人接觸的頻率,抑制病毒傳播。
  • 疫情終將拖垮印度?經濟再次迎來大崩盤!
    GDP數據顯示,在今年4月至6月的這一季度,受新公共衛生事件疫情等因素影響,印度GDP同比萎縮了23.9%,創下了印度開始發布季度GDP數據以來的最差記錄。新公共衛生事件衝擊下,原本印度需求不足的問題沒有解決,新問題則不斷出現。印度經濟監測中心日前公布數據顯示,印度失業率已從3月的8.7%升至目前的23.4%。印度汽車製造、民航、旅遊、餐飲、住宿等行業受疫情衝擊最嚴重,失業人員最多。
  • 疫情衝擊、新加坡「油王」拖累 滙豐首季利潤腰斬
    原標題:疫情衝擊、新加坡「油王」拖累:滙豐首季利潤腰斬 惟亞洲仍貢獻最大盈利作者:朱麗娜香港市場佔該行整體稅前利潤的比重高達88.1%。祈耀年表示:「香港在業務發展及客戶基礎方面都顯示了極強的韌性。」根據最新公布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滙豐預期信貸損失達30.26億美元,同比飆升4.17倍,主要來自新冠病毒疫情及油價下跌對前瞻性經濟前景所造成的衝擊,以及新加坡一項與企業貸款風險相關的重大準備。滙豐集團財務總監邵偉信(Ewen Stevenson)在電話會上表示,滙豐已就新加坡石油交易商興隆集團作大額撥備。
  • 預計泰國經濟復甦速度緩慢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Investors Service)表示,泰國經濟復甦緩慢反映出疫情對國際旅遊和本地旅遊業造成的持續損害,很大程度上是主要市場重新開放邊境速度緩慢的原因。 穆迪表示,經濟增長放緩隨之而來的是債務上升,國際信用評級機構表示,疫情對全球旅遊業的衝擊在一定程度上歸因於GDP增長的下降和更高的公共債務。
  • 美國紅龍蝦餐飲連鎖受疫情衝擊更加嚴重
    來自SeafoodSource 5月18日消息,穆迪公司高層對SeafoodSource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全美多家連鎖餐廳已經申請破產,而紅龍蝦因專營海鮮餐飲,而比其它餐飲連鎖遭受了更加嚴重的疫情衝擊。
  • IATA:亞太地區航司受疫情衝擊最大 將虧損290億美元
    IATA:亞太地區航司受疫情衝擊最大 將虧損290億美元 2020-07-21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穆迪:新冠疫情對主權評級構成的壓力將持續到2021年及以後
    來源:新浪財經穆迪認為,新冠病毒大流行病的影響已經帶來「經濟、財政和社會衝擊」,將會持續到2021年及以後,令各國的信用評級承壓。「短期內,信用評級較低的主權國家會受到最大的負面影響,因為它們的經濟和體制實力較弱,與享有較高信用狀況的國家相比,資金獲取渠道也更為有限,」Lucie Villa等穆迪分析師寫道。穆迪預計今年全球經濟萎縮4%,2021年將反彈5%,但是仍然面臨重大的下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