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疫情將如何衝擊經濟?

2021-02-17 福睿智庫

北京

大年初四,零星有幾個居民走在路上,看到有飯店打開了門,支起攤來賣成堆的蔬菜、魚、肉甚至滷味。飯店指望靠年夜飯和過年這幾天好好賺一筆,結果年夜飯幾乎悉數被取消,幾天來門庭冷落,只能趕緊將年前囤積的食材能賣一點是一點。

江蘇徐州

大年初五,養殖戶小湯一家已經面臨崩潰,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國各省紛紛關閉活禽交易市場,禁止現場宰殺,就連屠宰場也禁止屠宰,各地區飼料廠延期開工,農村道路沙土直接封死,他家是村裡的養殖大戶,養了五萬多隻雞,開年原本是生意最好的時候,正常初四初五開始有車絡繹不絕地來拉貨,現在市場封閉,所有供應鏈條斷裂,飼料已經斷供,他們眼下就只剩下兩條路,要麼看著五萬多隻雞餓死,要麼直接將這些雞隻活埋。至於後續怎麼計算虧本額,怎麼還銀行貸款,他們想都不敢想。

湖北武漢

漢口火車站旁邊的一間小旅館。這家共有12個房間的旅館,平時到了春節旺季,淨利潤能有超過2萬元,但現在這裡空空蕩蕩。經營者崔老闆對美聯社的記者說,已經沒有一個顧客了,但在空轉的情況下,他還得付房租和水電費。現在已經沒法計算收入,他只能估算,自己現在每月損失至少1萬塊。

廣東東莞

一位老闆如坐針氈:員工150人左右,一個月約120-150萬費用。去年形勢已經不妙,而現在工廠不能開工,同時又有房租開銷,水電損耗。工廠生死只在一線中了。

(圖為2020新春空蕩蕩的北京)

北京、徐州、武漢、東莞……

這只是疫情陰霾下的中國經濟下的縮影,在全球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的當下,全球都已經感受到了黑天鵝飛過時帶來的涼意。

從亞洲到歐洲再到北美,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他們將資金投入傳統的避風港,推高了日元、美元和黃金的價值。由於擔心經濟疲軟會導致燃料需求減少,油價也開始應聲下跌。問題是,這種影響會有多大、持續多久,與疫情的嚴重程度息息相關,而對於後者,全球公共衛生專家均無定論。

在短期內,隨著中國當局加強預防措施、實施旅行限制、延長農曆新年假期以限制病毒的傳播,經濟產出料將受到影響。

首當其衝的是武漢這座被稱為「九省通衢」的城市。2018年,當畢馬威(KPMG)在武漢開設辦事處時,該會計師事務所大中華區主席廖子彬(Benny Liu)表示:「作為中國中部的核心城市,武漢是全國重要的工業、研究和教育基地,也是綜合交通樞紐。」

當地政府數據顯示,2019年武漢GDP增長7.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7個百分點。去年,湖北省進出口總額達到2440億元(35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長13.7%,佔全省外貿總額的61.9%。

全球500強企業中有300多家在武漢設有分支機構,其中包括微軟(Microsoft)、德國軟體公司SAP和法國汽車製造商PSA集團(Groupe PSA)。

(圖為武漢谷歌分公司)

近年來,這座城市致力於成為一個高科技中心,尤其是光學產業,不過其蓬勃發展的汽車工業和作為物流中心的重要性,是它對中國經濟影響最大的地方。

據《湖北日報》統計,春節期間,通常有多達1500萬人經過武漢。疫情爆發後,武漢和湖北省的其他16個城市採取封鎖措施,5000多萬人被隔離,幾千萬人假期計劃被取消,經濟學人智庫(EIU)在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考慮到其覆蓋高鐵、航空、公路和河道的交通網絡,任何「限制措施都將對其他區域產生影響」。

巴克萊投資銀行(Barclays investment bank)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該病毒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是暫時的,交通、旅遊和零售銷售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

春節期間通常會出現的旅遊、旅遊和娛樂支出高峰已經受到了衝擊。交通運輸部一位官員說,大年初一,全國客運總量同比下降近29%。

日本著名的服裝連鎖店優衣庫關閉了它在武漢的所有17家門店;

海底撈火鍋從1月26日到1月31日關閉其在中國的全部400多家店面;

北京故宮、上海迪士尼樂園、香港迪士尼樂園和海洋公園等熱門旅遊景點陷於癱瘓;

嘉年華旗下的歌詩達郵輪(Costa Cruises)暫停了1月25日至2月4日的中國出航計劃。

中國電影票務公司貓眼(1896.HK)的數據顯示,在許多影院關閉的情況下,中國影院大年初一的票房收入為人民幣181萬元(合262,166.86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99%以上。

IHS Markit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拉吉夫·比斯瓦斯(Rajiv Biswas)預計,中國有1.1萬家電影院因疫情而被迫關閉。他還表示,「我認為,第一季度可能會遭受相當大的打擊。而且隨著消費支出成為近年來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增長動力,一個關鍵的短期風險是,這種病毒對中國消費者信心產生負面影響。

根據全球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肖恩·羅切(Shaun Roache)的評估,在中國範圍內,如果包括自由支配交通和娛樂在內的支出下降10%,整體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將下降約1.2個百分點。

經濟學家一致認為,疫情爆發將對中國產生負面影響,但對病毒如何傳播以及其嚴重程度仍缺乏了解,這增加了不確定性,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

花旗集團周二表示:「不確定因素不是死亡率,而是武漢病毒的傳染性。對經濟的影響將取決於這次疫情控制的成功程度。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加裡·克萊德·哈夫鮑爾(Gary Clyde Hufbauer)也持同樣的看法,他表示,疫情對經濟的實際影響將取決於疫情的規模,以及疫情是否能在短期內得到有效控制。

他說:「把累計2萬例感染作為門檻的話,如果疫情能夠在這一水平上得到有效控制,也就是每日新增確診病例為幾百例的水平,那麼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就將是有限的,大概不超過0.25個百分點的GDP。」 

但哈夫鮑爾也警告說,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0萬,那麼疫情將使中國經濟增速減少一個百分點。他說:「我認為,經濟增速將至少下降1%,也就意味著2020年中國將無法完成年經濟增長6%的目標。

截至北京時間1月29日6時,中國累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人數已突破5900例,超過2003年的「非典」病例數量。對於感染人數何時見頂,中國的專家和海外研究人員給出了迥異的估計。

(圖為疫情中國分布圖)

一些投行和諮詢機構則拿出2003年非典(SARS)爆發時的情況作為參照系,為審慎樂觀提供了一些依據。那次疫情以中國南方為中心,一度重創中國經濟,但迅速得到反彈。

譬如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Tommy Wu和Priyanka Kishore指出,2003年4 - 6月當季,中國經濟年增長率從上一季度的11.1%降至9.1%。但隨著公共衛生危機消退,經濟增長開始回升,下半年恢復到10%的年增長率

銘基亞洲(Matthews Asia)投資策略師安迪·羅斯曼(Andy Rothman)表示:「據我們所知,這一次情況可能類似。人們不應該對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感到恐慌」。

需要注意的是,SARS雖是一個不錯的參照系,但時移事易。

諮詢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亞洲分析師馬克·威廉士(Mark Williams)強調,儘管中國很快從SARS中恢復過來,但2003年的時候當地經濟要強勁得多,沒有面臨人口增長和工業化放緩帶來的周期性和結構性逆風。中國經濟已不像2000年代初和2005年前後那樣充滿活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早前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19年的6.1%(這已經是1990年以來的最低增速)降至今年的6%和明年的5.8%。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反映出,中國正在經歷艱難的轉型。

中國經濟也受到了與美國貿易戰的打擊。本月早些時候,兩國籤署了一項協議,預計該協議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壓力。然後病毒爆發了。

作為所謂第一階段協議的一部分,中國同意在今明兩年增加2000億美元對美國產品的購買。銘基亞洲的安迪·羅斯曼預計,美國可能會給中國一點迴旋的餘地。他說:「兩國政府都非常希望這項協議能夠奏效。如果中國的購買行動啟動緩慢,川普政府可能會表示同情。」

經濟學人智庫表示:「如果病毒繼續蔓延,對中國乃至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影響將是巨大的。」

相比2003年SARS時,如今中國發生的一切會為周邊國家和全世界帶來了更大的影響:2003年,中國佔全球產出的4%。而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目前中國的這一比例為16%。

「鑑於中國經濟的規模和近年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中國增長放緩可能會在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產生相當大的漣漪效應,」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經濟學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分部的前負責人埃斯瓦·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說。

上周末,中國宣布禁止公民組團出國旅遊,那些依賴中國大陸遊客的國家和地區,香港、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日本和越南,立即感受到了寒意,泰國和日本的旅遊運營商股價應聲下跌

根據航空數據分析公司Cirium的數據,每周有來自20多個國家的55個國際航班在武漢起降。目前,從臺灣的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到新加坡的酷航等國際航空公司都取消了往返武漢的航班。從上周日開始,國泰航空將往返武漢的航班停飛時間延長至3月底,並允許機組人員和機場一線工作人員戴口罩。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Chan Chun Sing)周一表示:「我們預計,今年我們的經濟、商業和消費者信心將受到影響,尤其是在這種情況預計將持續一段時間的情況下。」在新加坡每年接待的海外遊客中,中國公民人數最多。而且在2003年爆發的SARS疫情中,新加坡是中國以外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SARS導致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和臺灣的國內生產總值損失總計達130億美元。

日本經濟財政大臣西村泰敏星期二對記者說,日本的出口、生產和企業利潤可能會受到這種新病毒的影響。

野村綜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執行經濟學家Takahide Kiuchi直言:「由於新病毒的出現,在經濟上幾乎沒有什麼好的希望。」而且口罩和其他防護裝備銷量的增長很難彌補這一缺口。但他補充稱,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情的蔓延範圍。

(圖為野村綜合研究所網站首頁)

春節期間的消費支出已經確定將蒙受巨大損失,下一階段受衝擊的則是製造業。上海周一表示,企業不能在2月9日之前恢復運營,東部製造業中心蘇州已宣布其企業至少停產到2月8日。

在春節期間停工10天或更長時間後,中國工廠會補充庫存,通常外國供應商會看到一輪中國訂單激增,而現在中國的工廠受到停工和交通限制的束縛同,對全球商品和服務需求下降,這可能對製造業供應鏈造成影響,危及多個國家的就業。Hermes Investment Management駐倫敦高級經濟學家西爾維婭·達爾安傑洛(Silvia Dall 'Angelo)表示:「全球經濟顯然會更加不穩定,更容易因此受到衝擊。」

它可能會打擊澳大利亞和印度向中國冶煉廠供應鐵礦。

它可能會對遠在巴西和非洲的鐵礦石、銅等大宗商品出口商造成衝擊。

它可能會影響在馬來西亞和韓國工廠生產的電腦晶片和玻璃面板顯示器的銷售。

它可能會削減德國生產的機械,捷克、匈牙利和波蘭生產的汽車零部件的銷售。

2018年的一項研究可能為中國和全球蒙受的經濟損失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借鑑,該研究預計,一場全球流感大流行可能導致72萬人死亡,造成5000億美元的損失,相當於全球年收入的0.6%。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將遭受最嚴重的損失,估計會導致年收入降低1.6%,而高收入國家預計也將損失約0.3%的年收入。

在各國經濟緊密捆綁的今天,武漢的疫情不僅會讓江蘇山東的家禽養殖戶、讓北京上海的餐廳業主、讓珠三角長三角的中小企業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會讓日本的民宿老闆、印度的鐵礦礦工遭受打擊。更不用提它對於疫情受害者和家人毀滅性的創傷。

儘管如此,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哈夫鮑爾仍對中國經濟渡過難關感到樂觀。他表示,從過去SARS的經驗來看,經濟對此類自然災害具有相當的韌性。「我的估測是,中國當局應該有能力處理這一危機,疫情應該在確診病例到達10萬例之前得到控制,」他說。

相關焦點

  • 疫情衝擊、陸客不來,臺灣經濟慘兮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疫情對臺灣經濟正造成怎樣的衝擊?民進黨當局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會對經濟民生產生怎樣的影響?一系列問題凸顯,成為近來島內各界關切的熱點。「疫情衝擊比想像嚴重」從餐廳賓館「熄燈」、旅行社股價慘跌到航空公司鼓勵員工休無薪假,臺灣餐旅和交通業成為疫情首當其衝者。據臺媒報導,臺灣旅行業品保協會秘書長吳美惠表示,疫情導致旅行社資金缺口擴大,上半年恐有逾500家旅行社面臨停業,若疫情未改善,下半年恐有3500家「斷炊」,影響從業者逾15萬。
  • 疫情衝擊和大國博弈下,2021年中國經濟如何開局
    高瑞東/文 2020年伊始,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的巨大衝擊,主要經濟體迅速推出了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以及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得益於成功的疫情防控以及及時精準的逆周期調節政策,中國經濟在前10個月不斷抬升,主要指標增速全面轉正的良好勢頭。
  • 疫情持續衝擊埃及經濟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開羅6月4日電隨著新冠疫情在埃及持續蔓延,疫情對當地經濟的衝擊日益顯現,主要支柱產業遭受重創,黃金、房地產等市場也顯現疲態。旅遊業是埃及支柱產業之一,疫情導致埃及旅遊業幾乎完全停擺。埃及政府採取宵禁、關閉海灘和酒店、暫停所有國際航班等措施,使旅遊業蒙受巨額損失,預計年內旅遊收入將減少50億美元。同時,由於疫情導致國際貿易受阻,蘇伊士運河收入受到影響。
  • 【智庫思享】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產業經濟的衝擊與應對
    文|劉英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側對世界經濟特別是產業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本文通過疫情對經濟衝擊的歷史比較、產業比較和國際比較,分析疫情對經濟與不同產業帶來的不同衝擊與影響,進而為促進經濟恢復和增長,針對不同產業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 韓MERS疫情嚴重衝擊經濟:首爾晚上幾乎成空城
    韓MERS疫情嚴重衝擊經濟:首爾晚上幾乎成空城 2015-06-12 09:26:04視頻:韓央行下調基準利率:避免經濟因MERS受更嚴重損失  來源:上海東方高清   中新網6月12日電 據外媒12日報導,由於中東呼吸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簡稱MERS)疫情對韓國經濟衝擊大,韓國中央銀行11日宣布降息至紀錄低點,以扶持經濟復甦的勢頭
  • 綜述:疫情持續衝擊埃及經濟
    新華社開羅6月4日電 綜述:疫情持續衝擊埃及經濟新華社記者閆婧隨著新冠疫情在埃及持續蔓延,疫情對當地經濟的衝擊日益顯現,主要支柱產業遭受重創,黃金、房地產等市場也顯現疲態。旅遊業是埃及支柱產業之一,疫情導致埃及旅遊業幾乎完全停擺。埃及政府採取宵禁、關閉海灘和酒店、暫停所有國際航班等措施,使旅遊業蒙受巨額損失,預計年內旅遊收入將減少50億美元。同時,由於疫情導致國際貿易受阻,蘇伊士運河收入受到影響。
  • 穆迪預計日本新加坡將成受疫情衝擊最嚴重亞洲經濟體
    來源:新浪財經北京時間27日消息,穆迪分析公司周一表示,日本和新加坡可能成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亞洲經濟體。穆迪首席亞太經濟學家史蒂夫-科克倫(Steve Cochrane)表示,在過去一個月疫情惡化之前,這兩個經濟體都已經處於疲軟狀態,為遏制病毒傳播而實施的更嚴格的封鎖措施可能會加劇他們各自的經濟困境。日本最新官方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同比萎縮了6.3%,而新加坡的初步估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其經濟收縮了2.2%。
  • 財經觀察:新冠疫情衝擊下印度經濟增速將持續放緩
    新華社孟買4月18日電財經觀察:新冠疫情衝擊下印度經濟增速將持續放緩新華社記者張亞東新冠疫情暴發後,印度經濟數據好轉趨勢中斷。不少國際機構預測,疫情將導致印度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印度經濟增速為1.9%。惠譽國際日前將印度本財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的經濟增速預期從此前的5.1%下調至2%;穆迪則將預期從5.3%下調至2.5%。此前,印度經濟增速已持續七個季度放緩。
  • 新加坡經濟受到疫情嚴重衝擊下半年跌勢難抑
    受新冠肺炎疫情阻斷措施和外部市場需求疲軟影響,新加坡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12.6%,這一降幅創有史以來季度數據新低。新加坡政府上半年推出總計近千億新元的抗擊疫情財政預算案,但從根本上緩解和阻止疫情衝擊,仍步履艱難。
  • 【招商宏觀】支持性政策旨在化解經濟面臨的疫情衝擊——2月12日...
    2019年12月失業率已經升至5.2%,相比2018年同期上升0.3個百分點,如果2020年GDP增速降至5.5%,那麼失業率又將觸及政策上限5.5%。  (二) 為什麼企業復工復產是核心問題?  企業復工復產的作用是避免短期需求衝擊演化為中長期的供給衝擊。
  • 疫情衝擊下的全球治理困境及其根源
    圍繞這些問題,本文試圖將新冠肺炎疫情置於全球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框架,分析國際合作之難的多樣性根源,並由此分析全球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未來方向。 一、疫情衝擊 如何理解疫情衝擊的本質和危害,是診斷國際合作缺失的前提。
  • 史上最受關注美股財報季:從微觀視角看疫情對經濟衝擊
    在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發生後,由於可以從公司這個微觀視角觀察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二季度季報備受投資者關注。特別對美國和其他海外市場來說,疫情從二季度才開始全面爆發,通過對疫情爆發前後公司營收進行對比,可以看到疫情對各個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也為未來不同情境下對企業利潤受疫情影響進行分析提供了一定判斷依據。
  • 外媒:疫情令日本經濟陷入深度衰退 徹底摧毀任何復甦的機會
    疲弱的經濟數據令以下情況幾成定局:即日本經濟在今年1月至3月連續第二季度萎縮(這符合技術性衰退的定義),並且隨著新冠疫情令消費者待在家中、經營場所歇業,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將呈現進一步下滑。 日生基礎研究所經濟研究部門主管齋藤太郎說:「即使沒有這種病毒,日本經濟也由於受到去年提高消費稅的影響而相當疲弱。
  • 新冠疫情對宏觀經濟、民航業與飛機製造業的影響分析
    二、新冠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一)疫情對宏觀經濟的衝擊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可以說是史上罕見。目前公認的看法,這是1929年大蕭條以來世界經濟受到的最大衝擊,衝擊強度遠遠大於2008年金融危機。
  • 上海交通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新冠肺炎疫情對若干行業的影響分析
    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急國家所急,憂百姓所憂,現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對若干行業的影響分析》,希望這個集子對疫後經濟重建有所幫助。消滅瘟疫,指日可待!天佑中華!2新型肺炎疫情衝擊及對半導體行業潛在影響分析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半導體行業研究團隊半導體產業與新型肺炎疫情的聯繫,相對而言是間接的。
  • 疫情衝擊臺灣經濟,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
    美國也空前地宣布自3月13日起30天內,禁止所有除英國以外的歐洲國家人士到美國旅遊;3月15日更加碼將英國及愛爾蘭也納入限制範圍內。此外,各國也紛紛採取類似管制措施。民進黨當局不僅在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編列「特別紓困」或「振興經濟預算」,一再拖延,且內容缺乏執行細節,說明未將疫情對經濟發展可能的衝擊納入施政計劃內,才會未思考相關振興經濟作為。尤其是只編列600億新臺幣預算,即使加上後來可動支的400億,不過是1000億,與日本2880億臺幣與韓國2943億臺幣相比,可謂是小巫見大巫!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大疫情持續衝擊下的世界金融大動蕩
    在疫情衝擊下,家庭收入來源被切斷,負債壓力較大,家庭負債表是否可持續?這三個問題表明高槓桿問題值得高度關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這次金融動蕩是在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發生了「百年一遇的大流行病」導致的。在這一背景下,疫情衝擊暴露出了世界的種種矛盾,對世界和中國的金融市場以及大國在全球的位置產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 後疫情時代澳門探索如何推動經濟多元
    後疫情時代,澳門應該如何探索經濟多元化發展?澳門未來應如何探尋支撐經濟的新動力? 在此情況下,經濟多元化對於澳門來說,既是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規劃,更是全球疫情危機下實現自救的必要手段和途徑。 經濟適度多元化的命題,澳門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怎麼做以及如何做好的問題。
  • 疫情衝擊經濟 臺中端出「紓困三箭」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經濟,以零售、會展、商圈、夜市及傳統市場等5大內需服務業首當其衝。(臺中市政府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經濟,以零售、會展、商圈、夜市及傳統市場等5大內需服務業首當其衝。市長盧秀燕體恤在地產業與商家,19日祭出「市場攤商租金八折」、「BOT、OT、ROT租金權利金延緩半年繳納」、「消費折扣券振興商圈經濟」3大紓困措施,盼打造經濟防護網減輕業者負擔。   「嚴防疫情、提振經濟!」
  • 歐美疫情衝擊經濟,優創數據是如何保持95%以上客戶留存率的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大多數行業都造成了巨大衝擊,金融保險業也不例外。受疫情影響,民眾保險需求大幅減少,優創數據不少歐美保險行業客戶受到了重創,因此普遍出現了業績下滑、成本收縮的現象。在如此嚴苛的市場環境下,優創數據今年的客戶留存率卻仍然保持在95%左右,並且新增客戶達18家,為企業帶來了230萬美元的營業收入,預測2020年,企業還將實現15%的業務增長。在疫情條件下,優創數據是如何達成如此驚人的成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