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歐洲逛過的那些博物館(上)

2021-02-14 LottieLifeBox

 

作為一位博物館重度愛好者,學生時代除了能把世界歷史課本前前後後翻幾十遍,還能上 google 地圖把世界各地可以在線逛的博物館用街景全部逛完。

長大後每去到一個城市,放在 to do list 的第一件事永遠是去當地的各類博物館。可以說,博物館帶給我的滿足值和驚喜程度,絕不是去打卡城市旅遊地標能比擬的。

在歐洲時拍的照片能用成噸來形容,正好可以趁這次好好整理一下。

▶  法國巴黎 奧賽博物館 (館內允許拍照/不可用閃光燈)

周二、周三、周五、周六和周日 9:30-18:00(17:15 開始關閉展廳);周四 9:30-21:45(21:00 開始關閉展廳) ;每周一和 5 月 1 日、12 月 25 日閉館。

館內提供語言導覽服務,覆蓋作品300餘件,支持語言:法文,德文,英文,中文,韓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日文,葡萄牙文和俄文。

當天本是準備去逛羅浮宮,但不巧周二羅浮宮閉館,就來了奧賽。博物館在塞納河左畔,原址是建於1900年的奧賽火車站,於1986年改建為博物館。主要陳列1848-1914年間的近代西方藝術作品。

作為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之一,奧賽帶給參觀者的觀感是及其震撼的。走進館內,首先是一個巨大的圓形拱頂長廊,館的底層陳列著19世紀中期安格爾、德拉克羅瓦、德加、羅丹等大師的雕塑和繪畫作品。中層展示了19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象徵主義、學院派繪畫和新藝術時期的藝術裝飾作品。頂層集中收藏了數量眾多的印象派畫作。

《The Birth of Venus》| Alexandre Cabanel & 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很幸運的是,當日有一位在巴黎學習歐洲藝術史的同學陪我逛奧賽,館內陳列的作品太多,路線繁雜,有一位熟悉地形的嚮導是一件非常省力的事,更別說這位嚮導還充當了歐洲藝術史講解員,我就差拿筆和本子邊逛邊筆記了。

梵谷的作品陳列在博物館的中層區域,朝著人流走,非常容易找到。奧賽收藏了梵谷的 《羅納河上的星夜》、《梵谷自畫像》、《午間休息》、《阿爾勒的臥室》、《加歇醫生像》等油畫作品。

《The Italian Woman》|《Van Gogh's Bedroom in Arles》|《The Arlesienne》

《The Restaurant de la Sirène at Asnières》|《The Dance Hall in Arles》

《Imperial Fritillaries in a Copper Vase》|《Eugène Boch》|《Japanese Vase with Roses and Anemones》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奧賽博物館的頂層是印象派愛好者的天堂。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作品擺滿了近兩個大廳。遠遠地能看到牆上掛著的一幅巨大的《睡蓮》,站在這些名畫前才感到,即使過去在網絡、在畫冊、在電視中看過千萬遍,等到看見真跡時,仍會久久凝視、不忍離去。

《Blue Water Lilies》|《In the Norvegienne Boat at Giverny》|《The Japanese Bridge》

《Woman with a Parasol, facing left》| 《Woman with a Parasol, facing right》

德加的作品也被放置在頂層,有很多幅芭蕾系列的油畫及雕塑。

《Dance Class at the Opera》|《Dance Class》|《Ballet Rehearsal on Stage》|《L'Etoile》

奧賽博物館的館藏太過龐大,除了上述列出的幾位藝術家,杜米埃、米萊、庫爾貝、卡伯、馬奈、雷諾瓦、德加、塞尚、高更、加萊、博納爾、布爾戴勒、馬約爾等 19 世紀下半葉至 20 世紀初期最著名的藝術家的作品都在館藏之列。上述整理出的照片連館藏的冰山一角都不及。

奧賽博物館總共有近5000件藝術品,展廳面積4.5萬平方米,如果不想走馬觀花地看完,請一定要穿一雙舒服的鞋子,留一整天的時間。頂層設有咖啡屋,逛累了可以來這裡透過大擺鐘,欣賞塞納河的風景。

只可惜在巴黎停留的時間太短,不然真想花一個禮拜把盧浮-奧賽-蓬皮杜按照時間軸線慢慢逛完。

▶  德國德萊斯頓  茨溫格宮 歷代大師畫廊 (館內允許拍照/不可用閃光燈)

周二 - 周日 上午10:00 - 下午6:00,周一閉館。

博物館提供 App 語音導覽服務,支持語言:德語、英語、俄語,App 下載連結可進入官網查詢。此外,Google Art Project 裡也涵蓋了館內大多數收藏品的介紹。

圖片來源官網

作為德國東部僅次於柏林的第二大城市,德勒斯登曾是薩克森王朝的首都。數百年的繁榮史、燦爛的文化藝術,以及隨處可見的巴洛克建築群,使得德勒斯登又被稱為易北河的「佛羅倫斯」。

這座在二戰時期飽受創傷的城市,已經恢復了其原有的繁榮,許多在戰爭時期遭受摧毀的建築正在不斷地重建修復。許多建築的重建過程中,儘可能地利用了被炸毀後殘留的磚塊。在聖母大教堂的牆壁上,依然清晰可見數量眾多地黑灰色石磚。

茨溫格宮位於德勒斯登的市區,宮內設有歷代大師畫廊、陶瓷收藏館、圖書館、藝術品收藏館等。歷代大師畫廊 (Gemäldegalerie Alter Meister) 藏有歐洲約1350至1800年期間的繪畫作品760餘件。

博物館內的牆面,按照不同藝術派別分成了不同顏色,義大利重要的大師繪畫展示牆面為紅色、荷蘭和弗蘭德斯的展示牆面為綠色,而西班牙和法國17世紀的繪畫作品則掛在灰色牆面上。

博物館的層高非常高,雖然畫廊設置在地下層,但走進展廳完全沒有壓抑感。

每個展廳都設有沙發供參觀者休憩。時間充裕的話,坐在沙發上看看畫發發呆走走神,真是幸福人生。

文藝復興後三傑之一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被安放在歷代大師畫廊的後廳。相較於奧賽博物館,這裡的遊客比較少,有安靜的環境讓你能仔細端詳這幅世界名畫。

除《西斯廷聖母》外,歷代大師畫廊的藏品還包括《沉睡的維納斯》、《巧克力女孩》、《窗邊讀信》等15-16世紀的藝術繪畫作品,以及魯本斯、霍爾拜因、勃魯蓋爾等大師的大量名畫。

《Girl Reading a Letter at the Open Window》| 《The Chocolate Girl》

《Christ Blessing Bread and Wine》|《Lukrezia》

《Musical Entertainment at the Table》|《Musical Entertainment at the Clavichord》

《Resting Venus》|《Slumbering Venus》

從歷代大師畫廊走出,可以看見茨溫格宮廣場。這裡本就是德勒斯登的重要名勝之一,廣場中心是精美的巴洛克式噴泉,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到茨溫格宮的陶瓷收藏館看看,據說是世界上藏品最多的陶瓷收藏館之一。

不遠處的「歐洲陽臺」布呂爾平臺上,可以眺望到宮廷教堂和森伯歌劇院。

總之,德勒斯登這座城市是我最開始期待值不高,但是給我的驚喜最大的歐洲城市。雖然在此停留的時間不到一天,但是這座城市的魅力真的非常獨特。

來東德或者來布拉格遊玩的朋友,可以抽空一天到這裡,雖然二戰時期這座城市被大面積摧毀,但是如今城市的建築大都恢復原樣,民眾的生活也非常平靜,令人很難想像出那個曾經遭受戰火的德勒斯登。

▶ 義大利 佛羅倫斯 學院美術館(館內允許拍照/不可用閃光燈)

周二 - 周日 上午8:00 - 下午6:30,周一閉館。

據我了解,學院美術館內沒有語音導覽。但是在官網可以預定導遊導覽服務,導覽語言為英語。如果不願意預定導遊,建議去之前做好功課。

世界上最困難的抉擇,就是當日晚上要從佛羅倫斯趕火車回羅馬,能支配的時間有限,到底是去學院美術館還是去烏菲齊美術館。最後和朋友考慮到烏菲齊估計也是個半天逛不完的地方(畢竟裡面的藏品據說有10萬餘件…),還不如認認真真去學院美術館看大衛。

圖片來源官網

佛羅倫斯美術學院成立於1339年,她不僅是世界美術學院之母,更是世界美術學院之首,米開朗琪羅曾是這所學校的首任名譽院長。學院美術館是文藝復興的產物,原本是學生的學習教材之用。

走進美術館,圓拱頂長廊的盡頭便是大衛。參觀者可以環繞雕像一圈,將大衛的肌肉和筋骨看得清清楚楚。座立在大衛前方的四座雕像,是米開朗琪羅的雕塑作品「奴隸」。

學院美術館中,除了頂級藝術大師的作品外,在圖斯卡尼展廳 (Salone della Toscana) 裡還陳列著米開朗琪羅後輩和十九世紀時學院學生的作品。

圖斯卡尼展廳是一個巨大的通間房,牆上陳列了數量眾多的雕塑、繪畫。大多數作品沒有名字標籤,但是表現出了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學生的藝術水平之高。

圖斯卡尼展廳

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在圖斯卡尼展廳裡認真的逛一圈。我在裡面找到了兩座我個人很喜歡的雕塑,因為館內允許拍照,在此駐足的參觀者很多。

除雕塑作品外,二樓的展廳還收藏了十五世紀佛羅倫斯藝術家 Sandro Botticelli,Domenico Ghirlandaio,Pontormo,Andrea del Sarto,Allessando Allori 和 Orcagna 等人的重要繪畫和祭壇畫,多數是以宗教為題材的。

《Cassone Adimari》

《Coronation of the Virgin》

《TREE OF THE CROSS》

Details

佛羅倫斯是十五至十六世紀歐洲最著名的藝術中心,也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全市有4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以及包括聖母百花大教堂、聖喬凡尼禮拜堂在內的著名藝術建築宮殿。在米開朗琪羅廣場向下眺望,這座四面環山的文化古城在藍天的映襯下分外美麗,難怪徐志摩把這裡叫做「翡冷翠」。

在佛羅倫斯留下了不少遺憾,希望下次再來時能填補上。

▶ 奧地利 維也納 藝術史博物館 (館內允許拍照/禁止使用閃光燈和三腳架)

周二 - 周日 上午10:00 - 下午6:00,周四 上午10:00 - 下午9:00。

館內提供語言導覽服務,涵蓋900餘件展品,語言支持德語、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另有120個展品支持西班牙語、俄語、日語和韓語的主題語音介紹。也可在官網預約導遊導覽服務(英文服務)。此外,博物館也有 Google Art Project 和 App 導覽項目,可以查閱官網了解詳情。

圖片來源官網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是全世界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全世界第四大藝術博物館 )。皇帝弗蘭茨·約瑟夫建造了這座無與倫比的博物館,其藏品的歷史跨越了五千年:從古埃及時代,歷經古希臘時代,直至十八世紀末。

博物館建築的本身有著壯美華麗的外觀,內部裝飾更是精美絕倫。館內的藏品的大部分為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代的藝術品,見證了霍布斯堡家族的皇帝和大公爵們的非凡品味和收藏激情。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也代表了歐洲建築的最高水平。她既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壯麗外觀,又有用大理石、金屬工藝品、木質雕刻和壁畫裝飾的內部大廳。走入館內,必定會對洛可可式建築的奢華和精美嘆為觀止。

博物館內分為油畫畫廊、古典藝術收藏館、埃及和東方藝術收藏館、雕塑和裝飾藝術藝術館以及貨幣工藝和紀念章館。在這其中,光是繪畫作品就多達7000餘件,所有藏品總數達40多萬件,藝術財富價值無法估量。

圖片來源官網

油畫畫廊中的多數藏品是霍布斯堡家族的舊藏。其中包括拉斐爾的《草地上的聖母子》、倫勃朗《自畫像》、卡拉瓦喬的《聖詠聖母》、勃魯蓋爾的《通天塔》等等。

繪畫展廳光線充足,油畫作品掛滿了四方牆面,置身其中有一種難以描述的幸福感。

《The Tower of Babel 》 |《Homecoming of the Herd》

《Winter Landscape with (Skaters and) a Bird Trap》| 《The Hunters in the Snow》

《The Madonna of the Meadow》

埃及和東方藝術收藏館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古埃及館藏之一。有些藏品來自公元3500年前的史前古埃及時期,包括埃及文化中的死亡崇拜、文化史、造型藝術、文字發源等相關文物。

《Sphinx of the Wah-ib-re》|《Statue des Meri-mes》

《Griechische Antike》|《Ägypten》

《Cult chamber of the Ka-ni-nisut》|《Tombstone for Hyralia》

在雕塑品收藏中,最為著名的是下面這座被稱為「雕塑界的蒙娜麗莎」的金鹽罐《薩列拉》。博物館為它購買了5000萬歐元的保險,這件寶物曾在2003年被盜竊,在2006年初,警方又尋回了這個無價之寶。

《Saliera》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收藏的古代藝術品個別系類分得非常仔細,考古價值和欣賞價值都極高。相比較我在霍夫堡看的茜茜公主展覽和美泉宮裡的陳列,藝術史博物館涵蓋的面更為廣泛,收藏品極富多樣性。如果要仔細看,沒有個一整天可能逛不下來,還是建議在官網提前搜尋自己感興趣的藏品,制定參觀路線,免得眼花繚亂。

● 把在歐洲逛過的博物館記錄下來,只是一個小念頭,沒想到工程量如此浩大,寫到第四個已經這麼長篇幅了。打算把這系列分為兩篇寫,下篇再講講幾個小型的名人博物館、皇宮、主題展覽等。

相關焦點

  • 盤點疫情前那些逛過的博物館(五)
    接上篇《盤點疫情前那些逛過的博物館(四)》中國農業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983年7月籌建,1986年9月13日正式開放,2012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票價免費,但不免票。中國農業博物館今年似乎世界上所有人比以往更關注糧食,新冠疫情的大駕光臨,今年很多人有過長時間隔離在家或賓館的經歷
  • 盤點疫情前那些逛過的博物館( 四)
    接上篇《盤點疫情前那些逛過的博物館(三)》由於少數民族文化和少數民族語言的好奇由來已久,某個周末的休假日去逛了民族文化宮,它位於北京市西長安街,是一座民族文化建築獨特,極具民族情調的博物館。民族文化宮建於1959年9月,是首都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築之一。
  • 盤點疫情前那些逛過的博物館(二)
    接上篇《盤點疫情前那些逛過的博物館(一)》首都博物館的藏傳佛教引起我濃濃的興趣,為了探索更多未知領域,周末假期的某日我去了西藏文化博物館。《大藏經》我之前有聽學佛朋友聊天中提過,沒想到在館中見到了介紹它。
  • 盤點疫情前那些逛過的博物館(三)
    接上篇《盤點疫情前那些逛過的博物館(二)》受新交朋友的影響,開始對普洱茶有了興趣。它助力消化的速度讓我很是受用。因此,當發現北京由茶葉博物館時,某個周末假日就去了。北京茶葉博物館,它位於北京茶文化特色街區----馬連道特色街區的馬連道路14號京華茶葉大世界4層,從朝陽區坐地鐵差不多一個小時左右,2016年6月開館。遊客免費參觀。
  • 盤點疫情前那些逛過的博物館(四)
    接上篇《盤點疫情前那些逛過的博物館(三)》民族文化宮,位於北京市西長安街,是一座民族文化建築獨特,極具民族情調的博物館。56個名族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長久以來我們好奇國外的風光美景,順便問一下自己,我有全部了解過中華56個民族嗎?當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慚悔之心瞬間莫名冒出。的確,我了解的很少很少,56個民族,56種語言,相當於56個國家一般,為何大家捨近求遠都喜愛選擇國外旅行呢?確實值得反思的一個問題。
  • 雲遊、穿越、沉浸,逛博物館讓我快樂~|寫在518博物館日
    ​精神愉悅好重要~hi,大家好,今天是518國際博物館日,我來分享最近剛看過的兩個展,分別是首都博物館的浙江和南京兩個主題展,「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和「1420:從南京到北京」。氣質正是如此,氣質來源於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人生。
  • CNT推薦|宅家也能逛的「紙上博物館」
    博物館就像是沒有圍牆的學堂,用一件件珍貴的藏品、文字及影像,講述著種種非同尋常的故事,吸引著萬千遊客。宅在家,沒辦法出門逛博物館的時候,不妨暢遊一下「紙上博物館」吧!01《博物館起源》(美)休·吉諾韋斷、瑪麗·安妮·安德列 編串聯起博物館的發展史,詳細記錄了博物館的前世今生,很好地解答了「什麼是博物館」。
  • 世界博物館日只能雲上逛館?羅浮宮家居約你逛生活的博物館
    越來越追求生活品質的人們,開始將逛博物館視為生活日常驚喜的一部分,片刻遠離塵世的喧囂,收穫一份安寧與喜悅。很多人來到一座新的城市,開始將當地的博物館作為旅行的第一站。各地博物館舉辦的展覽,也成為人們投射生活品味的途徑。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往年的這個時候,全世界各個地方的博物館都會推出相應的活動,把人流吸引到館內。
  • 俄羅斯八日遊-6.2 冬宮博物館走逛精華區
    冬宮博物館走逛精華區對於搜集了世界三大博物館的我來說(訪過世界三大博物館的瓶子本人負責任評價:冬宮博物館第一!冬宮最初是帝俄時期凱薩琳(Catherine the Great)大帝興建的私人博物館,她曾有過細緻的通過軍事和外交手段逐步徵服整個歐洲的計劃,有一說是若Catherine 能活兩百歲,整個歐洲都將臣服在她腳下!
  • 這些年逛過的地攤
    最近朋友圈裡流傳著各種關於擺地攤的段子,很少追熱點的我,也忍不住湊熱鬧,想要擺地攤。因為我就是一個愛逛地攤的人,這些年在世界各地的旅途中,我逛過很多有趣的地攤。巴黎聖圖安市場、普羅旺斯索格島古董小鎮、斯圖拉斯堡聖誕市集等,都專程造訪過,這些好逛的地方,實在太多,整理完夠寫一本書,有店鋪或帳篷的市場在此略過,本文重點說那些最原始的將商品擺在地上的地攤。
  • 那些年逛過的那些美國國家公園
    從今天起,除了每周我會上傳與旅行、美食、生活相關的VLOG視頻外(目前有紐約、夏威夷的篇章,微博:MissJi第一聲),我也會每周撰寫一兩篇短文,與大家聊聊我逛過的那些地方。近期就先從我去過的美國國家公園聊起。
  • 南通博物館之鄉,說說那些年我們去過的博物館……
    (排名不分先後,具體數量以實際統計為準)粗略數了一下,竟然多達12個南通真不愧堪稱是「中國博物館之城」那現在我們就來一一回顧下小Q去過的這幾座博物館吧南通博物苑中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我是去過的,開創了中國博物館事業的先河。
  • 如何去逛博物館
    我參觀過以上美俄英法全部的這四家博物館以及剛提到的海峽兩岸的博物館,所以自認為還是有一點發言權的:我認為中國的博物館確實不夠資格,不是因為館藏文物不夠珍貴,也不是因為訪客數量不夠多。此外即便除了「搶」還有很多「合法」方法可以收集海外文物:包括文物交換、合作海外考古挖掘、藝術品拍賣市場上購買等等。畢竟沙俄領土從未擴張到主要古文明地區,所以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最早的館藏來自於葉卡捷琳娜女皇購買的數百幅歐洲名畫。畢竟藝術品也是一種投資。
  • 世界上第一家失戀博物館——歐洲最有創意博物館,展品震人心魄!
    嗨嘍大家好,你們有沒有去過失戀博物館呢?失戀博物館是創始人邀請失戀者,請他們提供戀愛紀念品和背後的故事,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失戀者們釋懷和療傷,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其他物主相比,自己的感情路也許並沒有那麼坎坷,會更有勇氣去面對下一個好的開始。
  • 北京文博 | 「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各類博物館從數量和種類上位列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讓人大開眼界,其本身也是建築設計的精品。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又哪些珍藏?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民盟北京市委一起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節目,邀請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嘉賓做客直播間,為聽眾講述博物館的故事。
  • 奇美博物館行記|找個會逛博物館的男友
    我都想去進修博物館學,畢業後就當個講解員,然後每天和一堆文物待在一起。數十年的積累,為著藏品的永久保存及發揚,一間美輪美奐的私人藝術博物館由此誕生。門票:常設展和特展分開購票各200臺幣,組合票280臺幣。用學生證購買各是150臺幣。我租了語音導覽器,100臺幣一人,五個展廳會講解一個半小時。但我沒有聽完,因為博物館太大,到後面我實在是走不動了。
  • 逛博物館有什麼好處?請跟我來
    在陝西省博物館裡,有舊石器時代古人們使用過的石塊,新石器時代被打磨過的工具。人類的文明,在一塊石頭上留下了記錄和痕跡。龍門石窟的一萬五千多尊刻石,不過是石刻藝術的集中展示。徐州的玉和陝西的石頭,共同記錄和書寫了中國的歷史。
  • 躺著逛羅浮宮?盤點世界5大可以雲遊的博物館!
    今年情況特殊,全球範圍內的多家著名博物館目前都尚未開放。但是,有幾家著名博物館提供了「雲逛展」服務,觀眾可以躺在舒服的家裡雲遊博物館!01 羅浮宮它常年盤踞「遊客最想去的博物館館」榜單前排,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遊客烏央烏央湧入羅浮宮大廳,來觀摩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斷臂維納斯,還有那些你一眼就能認出的著名藝術品和畫作。今年時間特殊,羅浮宮也推出了在線逛展服務,以饗藝術愛好者那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 北京文博 | 「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
    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各類博物館從數量和種類上位列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讓人大開眼界,其本身也是建築設計的精品。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又哪些珍藏?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民盟北京市委一起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節目,邀請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嘉賓做客直播間,為聽眾講述博物館的故事。
  • 廣州沙面,文藝到骨子裡的「萬國建築博物館」你去逛過嗎?
    說到文藝到骨子裡的「萬國建築博物館」很多人的印象一定是上海外灘,各種各樣的西洋建築,靜靜聳立在黃浦江畔。其實在廣州也有一處這樣的地方,也是靜靜地聳立在珠江江畔,這裡就是沙面島,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沙面島上的萬國建築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慢慢地建立起來的。哥德式,巴洛克式,新古典式,券廊式、中西合璧式……各種各樣的建築模式都有,所以這裡也被人們稱為「西洋建築的露天博物館」。這些遺留下來的精美建築曾經是領事館,教堂,銀行,郵局,商行,醫院,酒店,住宅等,所以走進沙面仿佛讓人有穿越時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