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陳談旅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文學、藝術與教育。
1.文學
土耳其最早的口頭文學作品是神話和史詩,其中的《代代·科爾庫特的故事》是一部史詩性作品。13-19世紀,宮廷和民間文學出現。宮廷文學語言典雅華麗,脫離了人民的口語,作品大多宣揚神秘主義世界觀。著名神秘主義詩人阿舍克·帕夏所著《異鄉流浪者的故事》被奉為伊斯蘭的百科全書。民間文學中最豐富的是詩歌,其作者大多是行吟詩人或託缽僧。從19世紀開始,出現新的文學體裁,如話劇、小說、雜文、政論等。著名作家錫納西首次翻譯了法國的詩歌,創作了第一個劇本《詩人的婚姻》。
19世紀70年代末,一批作家以文學雜誌《知識寶庫》為據點,形成一個「知識寶庫派」,創作了《藍與黑》和《破碎了的生活》等作品。此後,出現民族文學流派,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土耳其國歌《獨立進行曲》的詞作者一麥赫梅特·埃明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激起了愛國主義文學潮流,出現了許多以民族解放運動為題材的作品,如《磨難》、《殺死淫婦》等。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學巨擘奧爾罕·帕慕克被認為當代歐洲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200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我的名字叫紅》獲得了包括法國文學獎、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和都柏林文學獎在內的歐洲三大文學獎項。
2.藝術
土耳其的藝術形式各異,豐富多彩,主要有建築、舞蹈、音樂、戲劇、造型藝術爹99%的土耳其人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特有的建築風格幾乎盡人皆知,有高聳的穹頂、纖細的塔尖。華美的建築內部有精緻的木雕、鮮豔的藍綠色瓷磚、筆鋒遒勁的書法、美輪美奐的地毯,還有牆壁上的微縮畫圖。土耳其民間傳統舞蹈歷史悠久,各地風格各異,但都色彩斑斕、節奏明快、雅致新奇。其中,以安納託利中部錫瓦斯地區的 Cayda cira舞最為有名。隨著宮廷文化的出現,土耳其音樂經歷了從民間向古典的演化過程,16世紀作曲家伊特裡把土耳其音樂帶到了一個發展頂峰。現流行音樂脫胎於傳統音樂,主要使用塔布爾琴、卡農琴、納伊管和烏德琴等傳統樂器。土耳其戲劇發源於卡拉戈茲皮影戲,這是一種風格介於英國傳統滑稽木偶劇及美國打鬧喜劇之間的傳統表演藝術。
3.教育
土耳其政府非常重視教育,為孩子提供6~14歲的義務教育,中小學免費。共有約820所包括大學在內的各類教育機構。其中,大學約85所,分為國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國立大學收費非常低,私立大學收費較高。著名大學有安卡拉大學、蛤傑泰普大學、中東技術大學等。
風俗與禁忌
1.風俗
土耳其是伊斯蘭教國家,進入清真寺須脫鞋及保持肅靜。由於伊斯蘭教允許一夫多妻制,土耳其現在是一夫多妻與一夫一妻並存,對正式的、非宗教的結婚儀式不重視,而由教長主持的穆斯林儀式的婚禮相當隆重。土耳其人至今仍極崇敬其國父凱末爾將軍,不論公司行號、政府機關均懸掛有凱末爾的相片。土耳其人習慣在自家門口掛幾頭大蒜,認為會給他們帶來幸福和吉祥。土耳其人喜歡駱駝,每年要舉行兩次駱駝格鬥。土耳其人尚武,有「尚武之國」,「武士重武,不重食」之稱。在土耳其,各種商務活動均宜穿保守式的西裝,女性忌穿無袖衣服。在土耳其拜訪,要儘量提前預約,準時赴約。土耳其人特別喜歡花,每當人們歡宴賓客時,餐桌上都有一隻插滿鮮花的花瓶,應邀赴宴的客人也不會忘記給好客的女主人帶一束令人賞心悅目的鮮花。土耳其人喜歡喝濃咖啡,糖也加得很多,但絕不攪拌。
2.禁忌
土耳其禁忌很多,忌吃豬肉,以及把豬、貓、熊貓作圖案,還忌紫色和黃色,因為黃色代表著死亡。在土耳其應慎用綠三角,綠三角是免費用品的標誌。他們在布置房間、客廳時,絕對禁忌用花色,因為民間認為花色是兇兆,是禁色。在談話中,忌談及當地政治, 以及土耳其與希臘的紛爭。土耳其人喜歡談論無異議的國際問題、家庭、職業及業餘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