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著的生活邊界——龐茂琨的觀看和「再現」

2020-12-12 藝術中國

「生活是幻象?」

「對,是的。」

「什麼是真實?」

「不知道。」

「你看鏡子裡的自己嗎?」

「不,很難去面對鏡子。裡面什麼都沒有。

「我的畫面就是它的全部含義,沒有另一種含義在表面之下。」

1987年離世的安迪·沃霍爾,當年頻繁冒出這種暗含複雜意味的簡單話語時,背景是發達資本主義的美國。他曾說過:沒有麥當勞的北京是不美麗的。但今天的中國,很多方面已經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很相似甚至同步了,雖然還有很多方面完全不同。

蘇珊·桑塔格曾這樣談遊客的攝影:「面對美景佳境,他們無法產生別的感受,於是只好拍照。漸漸地這樣一種旅遊方式形成了:停下來,拍張照片,然後繼續往前走。」進一步舉例時,她想到「在中國旅行十四天過程中大量拍照」的西方人。但今天的中國人,也如此這般的滿世界旅遊、拍攝,在各種網際網路社交平臺上即時發布照片,或者視頻直播。

1963年出生的龐茂琨,在中國一路至今能親身經歷到的,是五十五年不曾放緩的社會激變。這個東北亞國家,前現代和後現代交織出層巒疊嶂的奇觀,同時呈現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網際網路化的當下。他的藝術起點,是對歐洲古典藝術的觀摩和繼承:如同透明窗口般的藝術語言,和強調整體性的天地人神關係。繼承的初衷,是總結無數前人的經驗,來輕鬆的解決自己的問題,因為陽光之下無新事。但當他試圖用這種藝術模式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時,除了保留這種透明的藝術語言外,其它都需要他重新發明,這意味著在不斷試錯中來面對新問題。

直覺是智慧的主要來源,視覺藝術家基本都是「觀看動物」,熱愛觀看,善於觀看,在觀看中體會世事人情。龐茂琨的作品中,最為突出的是對「觀看」的熱愛。這種熱愛,驅動著他不得不表達自己的親眼所見,於是,一個熱愛並投入大量精力於歐洲古典繪畫的人,在表達他的親眼所見時,自動生長出「當代性」。作為畫家,他一直在表達著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見,這是對生活的尊重——我觀看/塗繪故我在。即使近些年的作品中,想像的成分在增大,但日常生活中的所見,依然是他作品的基石,是他意識形態的中樞。

他似乎是個甜蜜的唯美主義者,技巧嫻熟的輕柔溫潤著。處理圖像時,把三度空間刻意平面化;體積塊面大量簡化,關鍵處準確把控,其它地方輕鬆揮灑;柔和而富有彈性的短弧線或短直線;清新或粉糯的色彩……但綜合感受時,這些愉悅視網膜的形色中,又有難以清晰捕捉的異樣氣息或隱或現:失落、哀婉、憂鬱、悲傷、絕望,或者乾脆就是虛無。這位能輕鬆製造逼真幻像的畫家,在二維的畫布上手繪出一個個舞臺,各色人物和被人類染指的自然紛紛登臺亮相,令人眼花繚亂的五光十色著,令人空虛冷寂的喧囂嘈雜著。腦空白、過客、幻遊、末日假想、鏡花緣、迷宮、摺疊……作品的各種標題,也讓溫柔的美夢中攪拌著夢魘——加入少許,就能讓濃膩的美味變異。

熱愛觀看、又見多識廣的人,自覺不自覺的會在比對中讓思路得以開放。因為個性和職業的原因,龐茂琨常年來一直頻繁的走動著,這個過程中,他能在多個維度中比對:過去和現在、中國和別國、古典藝術和當代藝術、官方藝術和民間藝術……這些擴展視野的比對,更容易讓人生成溫和包容的狀態,即使內心保留稜角分明的塊壘。洞明世事的過程是智慧生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龐茂琨用藝術延伸著輕盈的遊戲,溫和的兌入多種冷酷實驗,來應對層出不窮的未知。比例調配恰當時,這些冷酷的鋒芒流散在各種溫潤嬌柔的縫隙、褶皺、邊角中,讓審美的人看到審美,給尋思的人各自尋思。

於是,曾經是古典美學捍衛者的龐茂琨,在當下的中國,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雅痞(Yuppie)或坎普(Camp)們不謀而合。他用製造深度幻覺的語言表達出的,是「超平面」的當代感覺。身處中國隨時遭遇的匪夷所思的奇觀、漫遊全球頻繁觀看的錯綜複雜的時空,讓物資優裕階層的敏感者既享受其中又時而嘗到異化的怪味、既欣快、狂歡、顫慄又焦慮、無聊、空虛,清空浮情時意欲掙脫,卻又貪戀安逸而欲罷不能。他用如同鏡頭的眼睛,和如同眼睛的鏡頭,在無限生長的信息矩陣中捕捉視覺碎片,用他特有的溫和方式過濾轉化,重組到自己的信息系統中。從這個角度看,他依然是藝術方面的「現實主義」者,用視覺語言表達出的,就是他的日常生活。這種生活中的多個方面,和很多當代人是重合的。於是,這些人看他的作品時會產生共鳴:我也是這樣、我就是這樣……

《巧合》、《逗留》、《蛻變》、《邂逅》、《綻放》、《光耀》等作品中,刺激官能的華麗秀場,被荷爾蒙的飆升和虛榮心的競賽充滿著,活色生香在萬花筒般的變幻空間裡迴旋刷新,受眾在從新奇到麻木的過程中,逐漸沉默為黑洞。《浮世遊觀》和《鏡花緣》,是如同視覺日記般的一幀幀生活片段。龐茂琨在圖像的選擇上特意加強了隨意抓拍的攝影感,色彩方面也借鑑圖片處理軟體中的濾鏡效果,消化成他自己的視覺特色。這些流水帳般被迅速覆蓋的瑣碎圖像,是智慧型手機和大數據結合後,日常生活的影像排洩。沒有重要/不重要情境和重要/不重要人物之分,手握智慧型手機,每個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中心,都在隨時隨地自拍和拍攝他人,在各種信息平臺上即時發布。這種已經成為常態的觀看和記錄、傳播方式,是沒完沒了的碎片累積,既喧囂無休,又虛無孤寂,在無神論的時代,在越來越加速的當代生活中,這種喧囂/虛無可能就是宿命。《迷宮鏡像》系列中,繼續著這種碎片式攝影感,喧囂的程度快速增強,虛無感也相應的增強。迷戀鏡像是文明人的衝動,每個人都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納西索斯(Narcissus),不斷照鏡子來確證自己的存在。從花果山到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從開幕式嘉賓席到試衣間,當代納西索斯們都在自拍,並旁觀別人的自拍。

這種影像泛濫時代的快速生產和消費,既在實體空間中實現,有賴交通的便捷;也在虛擬空間中發生,因為信息的通暢。一切都得來的越來越容易,此地和彼地、當下和過去、真實和虛擬的邊界,漸漸被當代人混為一體了。《摺疊的肖像》系列中,達·文西、格列柯、凡·艾克兄弟、卡拉瓦喬、魯本斯、凡·戴克、委拉斯貴支、維米爾等畫家營造的寫實繪畫世界裡,當代中國人以旅遊觀光者的樣態進入、遊戲、互動。古典和當代的生活方式,用嫻熟的寫實繪畫技巧無縫拼貼起來,鋪陳出仿佛宏大敘事的歷史觀念,但其實仍然是龐茂琨自己很直接具體的生活經驗:多年來反覆研習的歐洲古典繪畫,已經刻寫入他的文化肌體中;全球化、網際網路化的當代生活,是他最直接的、第一手的養料。他沒有像食古不化的繼承人般仰視往昔、貶斥今日,而是充滿熱情的擁抱當代生活,在古今/中西穿行的過程中淡定品咂各自的利弊得失。例如,委拉斯貴支那幅著名的《宮娥》,涉及多重凝視過程中的看與被看,以及二者的互動與轉化,還有反覆再現中潛在的悖論等。這些複雜的關係已經讓觀看和思量費盡周折,在龐茂琨這裡,進一步用單眼相機、自拍竿、無人機等當代影像生產方式來擾亂《宮娥》,用當代人的觀看、表達,讓看似互相關照其實彼此平行的「再現」,和看似秩序井然其實各自為陣的「人群」,在當代情境中發生更加複雜的反應。

《摺疊的伊甸園》和《一步之遙》等最新作品中,龐茂琨把正在滲透肉身的人工智慧、生物科技作為器械,繼續對他所熟悉的歐洲古典繪畫施加手術。人類需要與身體、感官、真實的環境打交道,但科技讓我們與身體越來越遠。這位強調觀看、溫情、手繪的藝術家,通過對那些肉體橫陳、人性瀰漫的古典繪畫的戲仿、篡改、置換等方式,反襯當下這個由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合成的劇變時代,對人類有史以來的最大挑戰——它所驅動的感受方式、思維方式、分配方式以致社會結構的劇烈變化,讓每個人都比過去困惑的多,也不知所措的多。

對「眼見為實」的篤信,既讓龐茂琨熱愛觀看、熟練掌握具象表達技巧,也讓他在快速刷新的生活世界裡,重視真實和虛擬的差異,反覆辨認二者的邊界和它們之間的種種關係,持續「再現」這種辨認的過程和結果。縱觀龐茂琨這些年來的作品,所聚焦的問題在輕快移動著,但無論如何移動、移動到哪裡,都是直觀生動的。因為它們來自藝術家自身的生活經驗,生活在日日刷新著,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相關焦點

  • 還有360°全景觀看「龐茂琨:副本2020」
    還有360°全景觀看「龐茂琨:副本2020」 2020-05-17 0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龐茂琨領銜市美協藝術家採風虎峰山
    原標題:龐茂琨領銜市美協藝術家採風虎峰山 龐茂琨領銜重慶著名油畫家虎峰山採風 記者 徐梅攝 華龍網5月27日13時40分訊(記者 徐梅)山水是重慶的顏值,人文是重慶的氣質。打造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重慶需要藝術家們添磚加瓦,用藝術作品銘記。
  • 羅中立退休 龐茂琨任四川美術學院院長
    龐茂琨在川美油畫系課堂示範作為一名藝術教育工作者,二十餘年的一線藝術教師工作經驗使得龐茂琨深諳高等藝術學院教學模式,早在擔任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期間,他就開始積極嘗試教學改革,龐茂琨在四川美術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碩士實踐培養基地「現代藝術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上在擔任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期間,龐茂琨致力於學院學科結構的深化調整,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
  • 龐茂琨:賦格與重置,他是突破傳統界限的藝術哲人
    希臘神話中的美少年納西索斯帶著AR眼鏡,趴在水邊對著自己的倒影呼喚;達·文西筆下抱貂的女人對你眨了下眼;伊甸園裡的亞當和夏娃擁有了機器人般的身體,各色的電線裸露在關節外,就連善惡樹上的蘋果都換成了高科技藍。當古典藝術作品添上了現代生活的元素,是諷刺還是新的探索?
  • 【雅昌專稿】「二月寫生」往事:「觀看」與「被觀看」的寫生二十年
    所謂寫生,一般而言,多指畫家面對物象時所採取的態度,所以觀看構成了寫生的第一要義。但是,如果以為寫生只是一種觀看,則不能解釋藝術的多樣性表現。事實上,寫生仍然要轉化為每一個畫家的獨特眼光,物象才能在畫家手中轉化為藝術對象。可以說,正是他們的實踐,對於理解繪畫藝術的價值,提供了一種直接的經驗。
  • 百度移動打破邊界
    百度移動搜索的用戶份額佔比達71%,在信息的精準分發上佔有絕對的市場優勢。此前百度已經做了一定的改變,比如投資內容公司引入百度體系,但百度產品自身仍未完全打通,邊界成為內容和服務在百度體系內流通的一種阻礙。而在生態打通之後,這種阻礙便消失了。
  • 龐茂琨大型個展「副本2020」亮相上海龍美術館 - 上遊新聞
    1月10日,著名藝術家、四川美術學院校長龐茂琨的大型個展《龐茂琨:副本2020》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正式對觀眾開放,此次展覽由德國著名藝術分析哲學學者卡爾海因茨·呂德欽擔任學術主持,展出的幾乎都是龐茂琨的最新創作,囊括了繪畫、裝置等各類作品,觀眾們可以在展覽中看到龐茂琨在藝術創作上的最新實驗
  • 專訪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藝術要與時代同頻共振
    對於這80年的創作歷程,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說:「川美一直是中國藝術創作版圖中的重鎮,各個時期均湧現出代表性的藝術家與代表性的作品。」 這是一所誕生在抗戰烽火,於民族危亡之際,在戰時的西南地區集全國精英逆勢創辦的學院;這是一所在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都創作出堪稱時代坐標作品的美術院校。
  • 攜手代言人德爺,愛路客和你一起「讓生活沒有邊界」
    堅持所熱愛的,讓生活沒有邊界   「讓生活沒有邊界」這句話,在德爺身上,體現在生存方式和生活態度上,不論環境多困苦,生存多艱難,都保有一種隨時隨地都要喝杯茶的心態,疲憊了就看看落日喝一杯熱茶。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堅持自己所熱愛的,讓生活沒有邊界。
  • 大衛雕塑亮燈儀式川美舉行 校長龐茂琨獲頒「義大利之星」榮譽勳章
    四川美術院院長龐茂琨獲頒「義大利之星」榮譽勳章。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謝鵬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8日23時30分訊(記者 秦思思)今日,作為四川美術學院八十周年校慶的重要活動之一,川美與義大利使領館聯合舉行「照亮未來」大衛雕塑亮燈儀式在川美美術館舉行,在儀式開始前,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還為川美校長龐茂琨頒發了「義大利之星」榮譽勳章。
  • 大型沉浸式情景劇《再現關公》即日起可免費觀看
    來源:運城新聞網情景劇《再現關公》劇照(資料圖片) 陳永年 攝運城日報訊(記者 景 斌)8月26日,從關公劇場獲悉,鹽湖區居民即日起可預約免費觀看大型沉浸式情景劇《再現關公》。為進一步促進鹽湖區文旅融合發展,讓遊客在旅遊體驗中增強文化自信,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在鹽湖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由鹽湖區文化和旅遊局具體安排,鹽湖區居民憑身份證可撥打預約電話0359-2298287觀看《再現關公》,免費觀看時間為即日起至2021年8月24日每周三下午4時(節假日除外),地點在鹽湖區鳳凰谷景區關公劇場。
  • 慶芬蘭獨立100周年 挪威或移動邊界、贈山峰當賀禮
    中國日報網7月29日電(嚴玉潔)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7月28日報導,芬蘭將在2017年迎來獨立100周年,鄰國挪威正在考慮移動部分邊界,將一座山送給芬蘭。根據18世紀50年代劃定的邊界,哈爾蒂亞山橫跨挪威和芬蘭邊界,其最高峰在挪威境內。
  • 邊界與核心,百度移動3年反擊戰
    內容和服務是邊界,網際網路巨頭都可以談,但對於百度來說,信息和知識才是核心。文丨齊介侖百度知識峰會在我的印象中應該是第一次召開,這背後透露出什麼信號?還要從它的移動戰略說起。高盛更為關注的是,百度移動生態流量和用戶參與度穩健增長;不斷發展的內容生態和服務吸引了創作者和提供者將內容和服務放在百度託管平臺上,這一舉措吸引了更多的用戶;託管平臺提供了更好的體驗並提高了廣告轉化率,這為百度貢獻了20%的營收。
  • 運城《再現關公》情景劇免費讓鹽湖區居民觀看啦
    《再現關公》惠民演出的通知 為進一步促進鹽湖區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讓遊客在旅遊體驗中增強文化自信,豐富文化生活,在鹽湖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鹽湖區文化和旅遊局的具體安排下,大型沉浸式情景劇《再現關公》現免費讓鹽湖區居民觀看啦
  • 國家權力與國民財產的邊界移動
    但是,僅僅「城市土地國有」這麼一步,就根本改變了我國城鄉關係,也重塑了中國城市化的制度和政策環境。成敗得失,盡在其中,值得認真梳理。本文的看法,由於「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至少有三個方面的權利邊界隨之發生變動。這些權利邊界的變動,不能不影響國家行政權力運作的方向,也不能不影響資源配置,收入分配、以及經濟社會的基本秩序。首先變更的,是國家權力與國民財產的權利邊界。
  • 三島由紀夫|寫作和生活的邊界
    三島由紀夫|寫作和生活的邊界 2020-09-24 1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南譙區抓實邊界管理保邊界平安
    今年以來,南譙區民政局結合區情實際,緊緊圍繞「創平安邊界、建幸福家園」總體目標,採取有效舉措,紮實開展平安邊界創建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聯席共建。定期與琅琊區、肥東縣、南京市浦口區等毗鄰縣區召開4次平安邊界共建聯席會議,籤訂平安邊界共建協議7份,建立邊界地區政府聯席會議、界線聯合檢查、矛盾糾紛排查、邊界糾紛部門會商和聯合查處、界樁管護等制度,就地聘用界樁管理員達到分級負責、委託管理、責任到人工作目標,全區界線界樁管理工作底子清、情況明、職責實,有效提高邊界糾紛的快速處置能力。
  • 藝術移動的邊界——人人都是藝術家
    首先演講的嘉賓是王南溟先生,他通過三個案例闡釋了藝術與生活邊界之間的消弭,王先生展示的這些照片並非出於名家之手,並非傳統意義上通過藝術手法建構起來的攝影作品,第一張是洪水捲走小學生時留在一堵殘垣斷壁上的幾個小手印,孩子在拼命掙扎中留下的痕跡;第二張是北京霧霾嚴重時,北大學子自發為名人雕塑戴上的口罩;第三幅是勞動人民為了生存而辛苦勞作的場景。
  • 城市邊界理論_2020年城市邊界理論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城市邊界理論專題為您提供城市邊界理論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城市邊界理論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2004年7月在太原市區選擇3類9塊知名地產樣地,利用HOBOPro溫、溼度數據採集器測定知名地產邊沿距地面高15m處的溫度和溼度並以周圍空曠地的溫、溼度作對照,將二者的差值定義為知名地產邊界溫溼度效應值。測試時間選擇在一天中的8:00、12:00和18:003個時段,測定1周。結果表明,知名地產垂直結構和知名地產面積等因子對知名地產邊界溫溼度效應都不同程度地產生影響。
  • 移動「和家庭」帶你暢享全家4G寬帶生活
    現在通過河南移動「和家庭」打包套餐,一人交費全家享用,電視、寬帶、手機費全都解決,不用再東奔西跑地繳費,還能節省很多的費用,絕對是一份省心省力的家庭套餐。    一份套餐全家共享    在鶴壁移動九州路營業廳,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移動「和家庭」優家套餐上市以來,市場反響強烈,用戶普遍認為該套餐不僅價格實惠,而且繳費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