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7月2日早6時30分左右,緬甸帕敢翡翠礦區發生大規模塌方,目前已造成至少162人遇難。
要知道,全球90%以上的玉石都來自緬甸,帕敢礦區則是全球最大玉石礦區。
由於大量礦工被埋在淤泥之下,官員預測死亡人數或超過200人。截至當地時間7月2日晚上,救援人員發現了162具遺體,另有54人受傷,失蹤人數不明。
克欽邦官員稱,礦區發生塌方時,高達6米的泥水湧向撿拾礦石的礦工;目擊者回憶,很多人頃刻間就被淹沒。
使館工作人員表示,當地已進入雨季,前一段時間也發生過塌方,緬甸政府因此頒布禁令,「現在還在開採,這屬於違規開採,但克欽分裂武裝克欽獨立軍接管了關閉的礦區,「非法」礦工繼續採集石料。「
雖然暴雨造成的威脅將持續,但政府無力阻止非法採礦,「還會有更多塌方和死亡」。
此次礦難已經成為緬甸歷史上死傷最嚴重的礦難。
緬甸玉石礦區礦難不斷,淘玉人被埋新聞層出不窮。
早在15年,緬甸北部克欽邦一處玉石礦山體滑坡,逾百人遇難百人失蹤;16年5月24日,經緬甸聯邦議會人民院議員吳丁梭證實,緬甸北部克欽邦帕敢玉石礦區發生的塌陷事故已造成13人死亡、20人受傷;5月6日,在瑟木鄉斯巴礦區的廢棄土方處也發生了塌方事故,致使10多名玉礦撿拾者死亡。
類似的新聞太多太多。他們因為貧窮而不惜以身犯險。他們渴望一夜暴富,渴望脫離貧困,他們哪裡不知礦難發生是有多頻繁,但仍要這麼做。
緬甸翡翠產業巨額利潤
非盈利組織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2015年的調查報告顯示,緬甸的玉石貿易一年價值超過310億美元,相當於緬甸GDP的近一半。在緬甸,第一稅收來自農業,其次便是玉石。憑藉貿易玉石的巨額利潤,
由於利潤巨大,玉石開採基本由有軍隊背景的公司把持。對玉石的開採權也成為政府軍和克欽分裂武裝爭奪的焦點之一。
在巨額的利潤之後,是大量緬甸工人血與汗的故事,他們叫挖/撿玉人(在緬甸你可以喊他「也木西」)。
在緬北,每四個人就有一個是挖玉人,市面上大部分翡翠原石都經過他們的手,你們也可以喊他們為「翡翠的搬運工」。
翡翠開採初期確實致富了一部分淘玉人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緬甸翡翠礦區,因為開採的技術手段有限,各個翡翠的開採公司清理出去的,廢棄的礫石堆積成山。
雖然經過了層層的篩選,也難免百密一疏。而正是這些被人遺棄的亂石堆,養育了一大批拾荒者,以此為生的不只是當地居民還有大批的外來者。
有些人捏造謠言,聲稱緬甸到處都是翡翠,隨便撿撿就能輕輕鬆鬆走上人生巔峰!如果你對緬甸有所了解,稍加判斷,這謠言便會不攻自破。
緬甸確實有一大群人以撿漏為生,但是他們往往為生活所迫,生存狀況極差,生存難度極大,甚至隨時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險。
這些淘玉人的確創造了不少的致富奇蹟,這或許是謠言開始的地方。、
如今撿漏機會渺茫,淘玉人卻日益倍增
隨著時間的推移,翡翠撿漏致富的機率越來越小
這是因為採礦公司的採選機制越來越縝密,看不明白的石頭就直接敲開來,所以他們撿漏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
另一方面,政府的管理越來越嚴格,而且耳目眾多,一旦得知他們撿到高檔翡翠,便會沒收、罰款、抄家乃至鋃鐺入獄。
但即便這樣,一切的危險都無法減少淘玉人的熱情,或為生活所迫,或因撿漏誘惑太大,他們鋌而走險,他們以身試法,淘玉人的隊伍竟然越來越壯大,甚至出現了有些人一輩子都在淘玉的現象。
艱苦的生活,安全得不到保證
雖然戰鬥在玉石的第一線,但活得卻是最苦難艱辛,沒有未來,只有迷茫,唯一的奢求就是能撿到一塊寶玉,能一夕暴富。脫離這個圈子。
但撿到寶玉的機率,等於你在路上撿到一個十克拉鑽石一樣。
另外,在這巨大的礦山中,礦工的生命安全始終得不到保證。礦區由於缺少監管,礦主壓榨礦工絲毫不顧及礦工人身安全,為了謀取暴利更是選擇非法開礦,礦難幾乎從不間斷。
由於長年的戰亂、政府和叛軍的貪婪掠奪式開採,礦區已然一片狼藉,廢石的堆砌,植被的破壞,大大增加了滑坡的危險。
就像此次的災難一樣,一個小滑坡就可以葬送數十名甚至上百名礦工的生命。尤其是在季風來臨時,崩塌與洪災更為頻發。所以撿玉人一直在死亡的邊緣工作。
和翡翠礦區一樣,由於寶石的高昂價格,像各種暴利非常規商品總是與黑社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一樣,名貴寶石的礦區,總是充斥著戰爭與暴力,以及礦工們貧苦的生活
比如哥倫比亞的祖母綠舉世聞名,創造著巨額的財富,但這些礦工多住在周邊山區的貧民窟裡,沒有水電,沒有公共設施,生活十分艱苦,還要頂著礦坑塌方的危險。
1973年開始,哥倫比亞政府把祖母綠礦山開採權授權給全社會,礦山可以由私人買賣。而哥倫比亞的軍隊、販毒集團和礦主們都不會放過這塊綠色的肥肉!
這就導致了一起震驚世界的祖母綠慘案——當年世界最大的販毒集團麥德林販毒集團老大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和哥倫比亞著名的「祖母綠沙皇」維克託卡蘭薩,為此爆發了一場致使6000多人喪生的戰火。
這次的礦難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遭難,或許貧窮使人無畏,而當災難真正砸落頭頂,希望傷痛過後,不是麻木,不是後來的無畏人前赴後繼,而是痛定思痛,以此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