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玉雕大師楊樹明:賦予石頭生命

2020-12-13 人民網國際

騰衝是中國的翡翠集散中心。翡翠、玉雕產業帶動了騰衝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成為當地的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楊樹明作為著名的玉雕大師,一直行走在傳承和發展玉雕工藝的路上。

謙謙君子 溫潤如玉

一身簡潔素雅的唐裝,臉上掛著溫文爾雅的微笑。在談及自己得意的作品時,平時不善言辭的楊樹明變得健談起來。

一塊棉質較多、斑點遍布的「廢料」,經過楊樹明的雕琢,搖身一變,成了價值高達360萬的精品翡翠。這個從未獲過獎的「風雪夜歸人」,到目前為止,仍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我當時就發現這是塊邊角料,但還是決心買回來。之後每天對著它把玩,有一天突然就想到了那首『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於是便有了這件作品。」

楊樹明作品《風雪夜歸人》

另一件作品《魚龍》,也是楊樹明構思良久、反覆琢磨的成果。一塊普通原石,雕刻出了一番魚龍在清澈海面上遊動的景象。

楊樹明作品《魚龍》

從普通農民到著名的玉雕大師,楊樹明花了二十餘年的時間。如今的他對玉石的價值判斷已經輕車熟路:「玉石的價值構成主要分成種、水、色、底、工五個部分。種是看它的質地是否細膩與緊密;水是看它的通透度;色是指它的色彩;底是看它底子幹不乾淨;工是指雕工,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玉雕改變了楊樹明的生活,甚至改變了他的性格。楊樹明介紹,年輕時候自己有著活潑好動、擅長表達交流的性格。從事玉雕工作以後,慢慢地,自己靜了下來,變成了現在更喜歡安靜,少言少語的性格。當問起更喜歡什麼樣的自己時,楊樹明說:「現在沉得下來,安靜的性格更適合我,適合鑽研玉雕,因為作為一名玉雕師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

巧手琢玉 匠心傳承

隨著更多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玉雕從設計工藝、製作構圖、雕塑理念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多改變,但玉雕工藝的傳承從未停歇。

從事玉雕工作以來,楊樹明受到很多老一輩玉雕師傅的啟發。目前,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創作上,想給學習玉雕的年輕人更多幫助和建議。楊樹明指導過600多名學生,他說:「我希望通過我的幫助,來彌補年輕人玉雕設計經驗不足的短板,幫助他們創作出更多的玉雕作品。」

在楊樹明看來,人們在富裕了以後,除了物質需求,還需要精神層面的滿足。現代生活中多元化的審美需求,使得玉雕工藝在傳承中不斷地更新換代。

楊樹明玉雕作品《蝶戀花》。人民網  常紅攝

玉如君子,亦有五德:仁義智勇潔。「想要完成一份好的玉雕作品,要像交朋友一樣,先讀懂這塊翡翠,了解它的特性,再進行創作。」 每一塊翡翠都獨一無二,因此,講究因材施藝。

談及雕刻時間最長的一件作品,楊樹明說,那件作品已經雕了十幾年了,還沒有完成,還是個半成品,「有的玉石,是要用一生來雕刻的」。

楊樹明向外國友人介紹如何鑑別翡翠。向星權攝

說起對騰衝玉雕產業的願景,楊樹明相信騰衝的翡翠、玉雕產業會越來越好。由於日本、韓國都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楊樹明之前接待過很多日本、韓國的顧客。未來,他希望騰衝的玉雕能影響更多國家的遊客,讓騰衝的翡翠和玉雕更快、更廣地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世界喜歡上中國玉雕文化。 

(責編:劉葉婷、吳成良)

相關焦點

  • 【玉雕聯盟】中華玉雕大師尹志強:風格才是玉雕師的出路
    尹志強簡介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玉雕」傳承人;中華玉雕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技師;廣州市工藝美術大師;現為:廣州輕工技師學院嶺南特色工藝傳承基地客座教授,廣州工藝美術行業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鑑定專家評委,廣州市藝術設計中、初級資格評審委員會專家評委,廣東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企業高技能人才評審委員會專家評委、廣東省玉雕藝術品「玉魂獎」評審專家
  • 石頭記:走進山源玉坊專訪新疆工藝美術大師、新疆玉雕大師趙軍
    圖文/易會林工美集是全國工藝美術大師名單信息的權威查詢平臺,在查詢大師欄輸入趙軍實名,就可以看到他的簡歷:趙軍,新疆工藝美術大師、新疆玉雕大師, 1993年學習玉石雕刻,1998年獨立開辦玉石雕刻房,2003年創辦山源玉坊工作室,作品博彩眾長,精益求精不斷創新,手法精湛,題材豐富多彩
  • 非遺課堂|大師講堂——玉雕大師姜栓蘭、木雕大師吳明松
    10月26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津派花鳥玉雕」傳承人姜栓蘭先生;津派木雕大師王樹元先生之徒、天津木雕藝術大師吳明松先生
  • 隈研吾用石頭,在騰衝造了一個石頭度假村!
    而騰衝,這個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0多度的地方,就非常適合避暑!說到騰衝,就不得不說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在騰衝造的鬼才作品——隈研吾·石頭紀溫泉VILLA度假酒店,現在也叫做石頭紀溫泉度假酒店·凱悅臻選。為什麼呢?
  • 神工匠心 ——玉雕大師黃飛精品亮相文博會
    作為文博會龍園觀賞石分會場的「常客」,中國海派玉雕大師黃飛及其弟子帶來的多組作品,廣受海內外石友追捧,令業內刮目。「藝如其人」,但凡熟悉黃飛的人並欣賞了他的精美作品後,對這句話都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守藝德,固匠心。
  • 保山永子、騰衝玉雕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
    保山市兩項非遺入選國家級,分別是保山市永子製作技藝和玉雕。 騰衝素有「翡翠城」之美譽,加之經營玉雕已有500餘年歷史,是西南最大的玉石翡翠聚散地。
  • 玉雕大師——趙哲
    趙哲,河南省鎮平縣人,1973年生,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廣東省四會玉之言工藝廠創辦人。1989年起,先後師從趙長青、姜栓蘭,黃德一等。1996年至2004年間,在石佛寺玉器廠擔綱玉雕設計工作。
  • 王勝利玉雕創新實踐|玉石魯班鎖—用文化賦予傳統工藝以靈魂
    我經過長期的深入思考,確定了玉石魯班鎖創意主題:就是在傳統工藝與玉雕技法融合中,弘揚與傳承中華文化精粹,賦予作品文化靈魂。在當代玉雕創作中,賦予作品豐富文化內涵與藝術特色,是當代中國玉雕藝術創作追求的境界。春秋戰國是我國文化發展歷史上最為活躍和繁榮的時期之一。
  • 玉雕大師——冀克正
    冀克正,男,1970年生於河南鎮平,1991年進入石佛寺玉器廠學習玉雕,2004年創辦《正雅軒》玉雕工作室,2012年初到北京「紫氣東來玉雕有限公司」進修,學習玉石雕刻以及雕塑、繪畫等,師從孟慶東大師,2014年創辦「正藝堂」玉雕工作室。
  • 他的玉雕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等館藏
    info3id=21&id=1169 玉雕大師唐勇1976年出生,滿族,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人,自幼喜好繪畫,畢業於中國玉雕珠寶學院(玉雕專業)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研修班,揚州玉器廠學習並結業。通常人們認為,唐勇大師創作的很多玉雕作品多是屬於寫實類,它們真切、樸實與自然,仿佛是在不動聲色地描繪生命與世界。
  • 臺灣玉雕大師——黃福壽
    作品《絲瓜》曾入選第一屆「國家工藝獎」臺灣玉雕大師黃福壽,臺灣玉石雕刻大師,第五屆「大墩工藝師」成就獎得主,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玉石、寶石雕刻人才培育」教師、「寶玉石媒材創新開發人才發展計劃」教師,曾擔任臺南應用科技大學 102級時尚設計系畢業展評審
  • 展訊 | 百年經典,華麗再現——大師玉雕聯盟定製中心榮登上海大世界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派玉雕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上海特級玉石雕刻大師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派玉雕代表性傳承人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海派玉雕特級大師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派玉雕代表性傳承人
  • 何成苗:論玉雕山水之澄懷觀道
    「澄懷」,就是挖掘心靈中美的源泉,實現「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自我」,胸襟廓然,脫淨塵渣,完成審美的人,提供審美的主體條件;「觀道」,就是用審美的眼光感受,深深領悟客體具象中的靈魂、生命
  • 騰衝5大溫泉度假聖地,90%的人都去過,養生更養心#騰衝旅遊
    所以一直都有這麼一種說法:不泡溫泉等於沒來過騰衝!在這個潮溼的雨季,小編就給大家扒一扒騰衝幾大有代表性的溫泉。柏聯SPA溫泉以傳統中醫為基礎,遵循中國古老的自然養生法則,基於生命能量的本原騰衝之行,不到柏聯溫泉做一個SPA是不完美。
  • 海派玉雕大師萬偉:琢玉今生,苦中作樂!弘藝雕璞,無怨無悔!
    2006年有部風靡全國的電影《瘋狂的石頭》,講的是重慶某工藝品廠保衛科長,為搶奪保護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與國際大盜、本地小偷鬥智鬥勇的故事,這部電影讓普通觀眾見識到了優質玉石的珍貴稀罕。海派玉雕大師萬偉,已經不記得在上海新疆兩地,穿梭往返多少個來回了。他的目的地在南疆和田,這個在古代被稱為「于闐」的地方,是西漢時期尉遲氏建立的西域南道佛國,藏語意為「產玉石的地方」。和田脈發崑崙,玉澤蒼生,成為無數淘玉人每年朝聖的殿堂。
  • 嘆為觀止:中國玉雕大師劉一的玉茶器藝術
    來自中國玉雕大師網原文連結:http://www.dashiyudiao.com/zixunmove.asp?Infoid=10&id=1222 國家玉器專家劉一大師是國內著名玉雕大師,他以獨特的設計風格和獨到的藝術品位所聞名,尤其是劉大師製做的玉茶器酒器至今還無人能出其右。
  • 雲南騰衝:綠色光網守護滇灘雲峰山下的「石頭紀」
    原標題:雲南騰衝:綠色光網守護雲峰山下的「石頭紀」在雲南騰衝雲峰山上坐落著一座與自然風景融為一體的「石頭紀」酒店,這座由世界級建築大師隈研吾以六種不同石材拼貼而成的建築群匠心獨具,吸引了全世界眾多藝術創作者的目光,贏得了旅遊者的青睞。
  • 臺南再添4位臺灣藝術大師 泥塑、剪黏、玉雕、木雕各有千秋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文化部門日前公告新增8位傳統藝術大師,其中4位為臺南傳統工藝大師,分別為泥塑杜牧河、剪黏陳三火、玉雕黃福壽與傳統木雕蔡德太。目前臺南共有10位藝術大師,顯示臺南擁有珍貴文化資產。
  • 「國字號」大師袁嘉騏玉雕作品 《大儒王陽明》在梅山開雕
    伴隨著清脆的琢玉聲,昨天,袁嘉騏美術館大型玉雕作品《大儒王陽明》在梅山開雕。這是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袁嘉騏今年落戶梅山以來,創作的第一件本地化作品。    袁嘉騏生於1954年,國家一級美術師,全國唯一的玉雕專業本科學科帶頭人及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北松綠石雕非遺傳承人,1997年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他是推動中國當代玉雕發展的領軍人物,40多年來創作了如《驕楊頌》《極樂圖》《佛光普照》《大愛如天歌》等享譽國內外的玉雕代表作品,將中國傳統詩、書、畫、文學元素融入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