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第十四屆文博會龍園觀賞石交易基地分會場暨龍園「一帶一路」玉石文化博覽會在龍崗開幕。作為文博會龍園觀賞石分會場的「常客」,中國海派玉雕大師黃飛及其弟子帶來的多組作品,廣受海內外石友追捧,令業內刮目。
「藝如其人」,但凡熟悉黃飛的人並欣賞了他的精美作品後,對這句話都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守藝德,固匠心。黃飛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自幼就對雕刻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曾師從工藝美術大師葉釵論、邱瑞坤(貓王)、陳汶俤(青芝田正記傳人)、汪世傑(石翁),後又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祖光、林飛、王一帆等名家精心指導,不僅學習名家的琢玉技藝,更傳承先輩的藝德人品,榮獲了中國海派玉雕大師、福建省玉石雕刻大師,中國收藏家喜愛的藝術大師等稱號。2002年至今,其作品在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國東協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中國四大名石雕刻藝術展、中國玉石雕「天工獎」、「百花獎」、「神工獎」等各大評選中屢獲金獎。
石中有天地,俯拾皆藝術。在黃飛看來,每一塊石頭都有屬於它的「生命力」。從藝 26 年,黃飛日夜操刀不止,伏案耕耘,日復一日地不懈努力,用他的刻刀,孜孜不倦地雕鏤著石頭上的「藝術人生」,形成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憑藉自己的悟性,黃飛厚積薄發,博採眾長,善長充分利用天然石材,根據不同玉料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狀,經過精心構思、反覆琢磨,巧色施意,賦情於石,各種雕刻技法相結合,形成了其獨特的雕刻風格,每一刀都將自己的創意融入玉料的過程,使作品更加富有意境與情感。
新石種、新作品。本屆文博會, 黃飛攜數件精心雕琢的新作參展,吸引了眾多行家的眼球。常見的紫色玉石有翡翠、瑪瑙、南陽玉等,黃飛的作品巜知己圖》(註:圖一),則是首次亮相的廣西新石種七彩寶石,其既有翡翠的紫羅蘭,又顯晶瑩剔透,令人眼光一亮。該作品栩栩如生,形神兼備,一座山,一座橋,數人慕名而至,撫琴酬知己,山前登臨望遠自迎風,水色山光入眼中,彰顯了一種空靈而愜意的意境。
另一件七彩寶石作品《湖光山色共爭秋》(註:圖二),亭子、小橋、流水……彰顯了黃飛的鏤空雕技藝,視覺上更有衝擊力。從畫面上,那沉沉清見底的湖光與塵埃無覓處的山色,好似在爭奪這秋日的「發言權」。水面如鏡、水波不興,秋日的水是「靜」的,深邃、清澈、無聲、神秘;落葉繽紛、颯颯作響,秋日的山是 「動」的,搖曳、多彩、歡暢、奔放。一「靜」一「動」本是相斥的兩番景色,卻被作者黃飛巧妙地融合在「秋色」之中。山欲打破水的寧靜,水亦襯託山的曼妙。該作品寓意兩個性格迥異的摯友或戀人,求同存異、各取所長、互相照應,攜手美好的明天。
「問道遠相訪,無人覺路長。深山問道,路途遠險,但漫步山林之中, 耳聞蟬鳴鳥唱、眼觀草長花發、鼻嗅山果香氣,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黃飛雕刻的新疆金絲玉作品《山高林深處、小橋有人家》(註:圖三),榮獲第十屆中國玉石雕神工獎最佳工藝獎。該作品以高浮雕技法,為觀眾刻畫了這樣一個靜謐、素雅的和諧景象,宛若一張錯落有致的工筆畫,大到群山俊石、小到枝葉蘚苔,無不細緻入微。歸根自然、避世而居, 呈現了多少都市人羨慕已久的寧靜致遠生活狀態。
「少雕勝於大雕,猛雕不如巧雕。」黃飛的新疆金絲玉作品巜觀山覽水》(註:圖四)令人印象深刻。該作品榮獲第十屆中國玉石雕神工獎金獎,充分運用中國畫中「寫意」的畫法,淺浮雕大量留白,畫面乾淨,巧妙的融入現代美學「簡約」的藝術表現手法,呈現出至高至純的意境,而左側的一抹紅暈,則以「工筆」精雕細琢。 登臨望遠自迎風,水色山光入眼中,該作品匠心獨運,前後景致形成強烈的疏密、繁簡、虛實的對比,局部細節與大部勾勒上的處理十分到位,層次豐富、張弛有度。
黃飛善長人物、山水、花鳥等創作,每一幅作品都像是被賦予靈性的生命,體現對歷史、對自然、對人物的感悟與熱愛。從傳統的壽山石,到福彩凍石等,黃飛創作使用的玉石材料十分廣泛,作品題材豐富,其中不乏大件的精品。
尤值得的一提的是其粉凍石作品《江南水鄉》(註:圖五),去年榮獲第十屆中國玉石雕神工獎最佳工藝獎。 該作品長0.7米,寬0.42 米,整塊玉石粉色凍人,光澤瑰麗,無一點暇疵,實屬難得,是目前業界公認的同品種最完美的一塊粉凍石。美麗的江南水鄉,勾起了多少人的少年回憶和鄉愁。作品中,黃飛因石施藝,黑色石皮巧妙化為樹,雕法細膩創新,左側的小橋邊,長輩撐傘牽幼童, 悠閒地走過,親切動人,淳樸秀美,完美呈現江南水鄉的空間魅力,樸實無華地反映了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作品構圖美與質地美的精妙交疊,觀之如沐春風。
黃飛,原名黃元希,1979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自幼就對雕刻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自1993年起先後師從工藝美術大師葉釵論、邱瑞坤(貓王)、陳汶俤(青芝田正記傳人)、汪世傑(石翁),十餘年的學徒歷程,取眾家之所長,使其學會了充分利用天然石材,巧色施意,賦情於石,各種雕刻技法相結合,再加上繪畫藝術的融入,使作品更加富有意境與情感,尤其是將高浮雕與鏤空雕相結合創作出的作品既有現代的美感,又不失傳統的韻味,視覺上更有衝擊力,形成了其獨特的雕刻風格。
2002年至今其作品在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國東協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中國四大名石雕刻藝術展、中國玉石雕「天工獎」、「百花獎」、「神工獎」等各大評選中屢得金牌。此外,福建 、福州、上海、韓國等多家電視臺也對其進行採訪。
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壽山石雕刻藝術的發展,2008年,在壽山石資源越來越短缺、雕刻家即將面臨無米之炊的時候,黃飛與《青芝田正記》傳人陳汶俤先生共同創辦了《福彩凍石雕刻藝術》工作室。並在王祖光、林飛、王一帆等多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支持、幫助與指導下,造就了一支吃苦耐勞、精益求精、有遠大理想、有奮鬥目標的玉石雕刻精英,為發展玉石雕刻藝術作了鋪墊。
2009年至2013年與陳汶俤先生多次赴香港、臺灣、新加坡、上海、廣州、北京、南京、青島等地舉辦首屆福彩凍石雕刻藝術展,福彩凍石作品以其絢麗多彩、晶瑩剔透的石色加上雕刻家們的精心雕琢,美石佳作迎來了眾多藏石愛好者。
黃飛現為中國海派玉雕大師、福建省玉石雕刻大師、福建省高級技師、福州市二級名藝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福建省雕刻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壽山石文化研究會會員、福州壽山石行業協會理事、羅源縣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歡迎各位壽山石愛好者前來交流品鑑。
福馬路470號中國壽山石交易中心四樓石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