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咱河北的美食,
保定有驢肉火燒,
唐山有遷西板慄,
承德有驢打滾兒……
那咱石家莊呢?
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板面
尤為五七路板面最受市民的喜愛
一度成為板面界的神話
在石家莊的勝利北街上,
有家遠近聞名的板面——五七路板面,
後經過幾年的變化,
板面由攤位搬到了附近的店面裡,
五七路板面也正式改名為王書岐板面。
小店僅有60平方米,
緊湊地靠著20張桌子,
板麵店的主人王書岐
在這條街上賣了15年板面,
周邊小吃攤、餐飲店幾經更換,
唯有他家在這條街上巍然不動。
12月23日11時,記者見到了老闆王書岐。他約175釐米的個頭,圓臉,聲音特別洪亮,喜歡衝著人微笑,待人很是熱情,今年51歲的他臉上刻滿了皺紋。「小店簡陋,但是我家的板面最正宗、最好吃。」王書岐告訴記者,2005年,他迫於生計在勝利北街上賣起了板面,他給自己的板麵攤起名為五七路板面。
王書岐的店裡,普通板面不分大小碗統一8元一碗,一碗牛肉板面的價格是15元,板面裡還可以加配料,雞蛋、豆腐、香腸、海帶都是1元,肉丸子2元,鴨腿和五花肉8元,還可以搭配幾個小涼菜。
11時45分,店裡已經門庭若市,桌桌爆滿,來這吃飯的人開始排起了長隊,等待王書岐叫號領面。店門口也停滿了車輛,奔馳、寶馬、奧迪各種豪車雲集,也有騎著電動車來喝酒吃麵的普通上班族,王書岐說,今天的場景是店裡的常態,除土豪還有上班族之外,平時還會有很多來石家莊中轉或出差的客人來吃麵。
現在,王書岐的板麵店生意相當火紅,客人們都是成群結隊地來,11時55分,僅40多分鐘,店裡80份板面售空,門口排著的隊更長了,大家都在靜靜地等著這份熱氣騰騰、遠近聞名的正宗五七路板面下肚。
「其實我的這門做板面的手藝是一個安徽的朋友傳授的。」王書岐告訴記者,之前,他當過泥瓦工,也批發過雞蛋,在做買賣途中他結識到了一位來自安徽阜陽的朋友,朋友本在石家莊賣安徽板面,因家中有事不得不棄攤回家,因與王書岐交好,又不舍剛剛經營起來的板麵攤位倒閉,便將自己的板面手藝傾盡傳授給了王書岐,2015年王書岐接手朋友的板麵攤,正式改行賣起了板面。
剛開始的時候,王書岐發現,自己的板面少有人買,可能是南北方口味不同,他便在和面和調滷上精心鑽研。「我特意將面做得軟一些,將滷的辣度減一些,不過這個『一些』就很不好掌控。」王書岐說,剛開始的時候他晚上出攤,白天就在出租屋裡研究面和滷,經過近兩個月的鑽研調製,他最終確定了現在的板面配方。
有了比較特別美味的板面配方,生意也不一定紅火。因為當時大家都比較認同的是安徽太和板面,操著一口石家莊話的王書岐賣的五七路板面還是少有人吃,王書岐只能在別的攤主都收攤回家後,在路邊堅持賣到第二天早上,在路邊過一個通宵。「凌晨三四點很多擺攤的人都回家了,只有我還在賣面,附近的一些農民工還有過路的大車司機都會光顧我這裡。」
12時,葉女士一家5口來到了店裡,他們是特意從正定開車趕來吃板面的,她告訴記者:「我們一家都是他家板面的忠實粉絲,他家是手工和面,所以面吃起來特別勁道,上面還飄著些小青菜,再澆上香濃的板面滷汁,外加一個秘制鴨腿,再放上滷蛋和豆腐皮,那叫一個順滑美味,在這大冷天裡,吃完渾身都暖和了。」
漸漸地,王書岐做的板面以自己軟硬適中、鮮香嫩滑的獨特口味得到了眾多顧客的喜歡和稱讚,做板面15年,王書岐的板麵攤位越來越火,前來吃麵和學技術的人也越來越多。「當時我們擺攤的時候,顧客每天晚上排成的隊都有10多米長。」王書岐的女兒說。
一出攤就是11年,每天下午5點開始到凌晨1點,王書岐凌晨2點前從沒有合過眼。「夏天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會有1000多人來吃麵,冬天的時候是500多人。」王書岐告訴記者,2016年,考慮到擴大板面的影響力還有讓更多人能吃到自家板面,他將板麵攤位撤掉,在攤位附近成立了屬於自己的麵館,自那以後,五七路板面更名為王書岐板面,前來加盟學技術的人也越來越多,至今,王書岐已經收徒近200人,王書岐板面也遍布石家莊、邯鄲、邢臺和保定各地,加盟店也開了10幾家。
「我這裡的回頭客可達60%,顧客多為資深『吃貨』,都是不怕辛苦開車過來的,就為吃這一口。」王書岐說,由於自家攤位和店面的位置偏僻,周邊也沒有學校和工廠,大多顧客都是路過或者慕名而來。
說到自家的板面為何可以受到眾多顧客的喜愛,王書岐強調,面和滷缺一不可,但是還有個獨門小技巧。
王書岐告訴記者,板面誰都會做,麵條要勁道,就必須不斷摔打麵團,這樣口感會更好。其次,滷料也很關鍵,滷裡邊的辣椒是整個滷的精髓,用牛油炸過大料、小料以及辣椒和肉,才會讓口感更香濃。除這些之外,煮麵的火候更是關鍵,控制好火候,保持一定的溫度一直不能變,出來的板面更勁道,當然踏踏實實用好料是永遠不變的初衷。
當天12時30分,麵館的廚房裡依然忙得不可開交,負責煮麵的是王書岐的女兒,她說:「我爸堅持賣板面十幾年了,每天都是起早貪黑,我們心疼他,現在讓我爸安心當老闆,我們給他打工。」原來在3年前,王書岐將自己的板面手藝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店裡也由孩子們在精心操持,但是王書岐每天都要來店裡幫忙,輔助孩子們洗菜澆滷,他總會親自把關面的硬度和滷的味道,畢竟板面的味道不能變。
「都說是網紅板面,我也不太懂網紅這個詞,其實就是老百姓捧場,生意的紅火離不開顧客的口口相傳。」王書岐表示,之所以自己的板面能成為網紅板面,靠的就是這15年積攢下來的口碑,他希望未來的10年20年30年,他的後代能將自己的手藝一直傳承下去,精心做好面,讓更多的人吃到石家莊特有的板面。
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味道
那些久離石家莊的朋友
你是否在午夜夢回時
想起了那個味道
想回來吃一碗板面
靜靜的回憶著屬於
你的獨家記憶
寫完,小編的口水
不知道已經咽了多少次了
你吃過的板面中
哪裡最好吃
歡迎留言評論告訴小編
我們一起來尋找
屬於大家的城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