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版「範進」:參加10年高考,考上北大也不去,他圖的是獎金嗎

2020-12-25 騰訊網

在我們的課本教材裡,都收錄著「範進中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一個老儒生拼得窮困潦倒還一直為了自己的舉人夢不斷參加科舉,結果考了20多次都沒考上,最後終於在54歲的時候考中了舉人,樂極之下,居然瘋了。

而在現代,也有這麼一位號稱「當代範進」的高考釘子戶,他的名字叫做吳善柳,從2000年到2014年間,他總共參加了10次高考,連北大都拒絕了,就為了去清華!

清華情結

吳善柳出生於1982年,是廣西浦北縣大書房村人,普通農村家庭出身的他從小就很懂事,也很努力,而且學習成績也很好,家裡張貼了他的很多試卷,父母也都為他感到很驕傲。

2000年的時候,吳善柳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但是這次考試的成績並不太理想,讓吳善柳頗為不甘,於是便決定復讀一年,在2001年的時候,他就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這樣的名校。

在中國最知名的學校自然就是清華北大了,吳善柳作為高中生自己也非常清楚。而清華大學與北京交通大學的距離不是很遠,因此吳善柳就決心去看看清華大學到底咋樣。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之後,吳善柳就被清華大學的校園和學風迷住了,北交大雖然也很不錯,但在吳善柳眼裡看起來還是差了些意思,兩相比較下來,吳善柳想要去清華的渴望就更加強烈了。

高考釘子戶

結果在北交大念了三年之後,他居然就此不讀了,反而跑去打工。但是他中途退學,有沒有學位證又沒有畢業證,因此很多好工作都輪不到他,以至於他一個高中學霸卻只能做一些簡單勞累薪資又低的工作。

於是,兩年之後,他決定乾脆去復讀,去追尋他的清華夢了。於是2006年時,已經24歲的吳善柳又回到了高中課堂,跟一群十七八歲的孩子一起學習。而在2007年的時候,他又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也是個很不錯的學校,但為了清華,他還是決定繼續復讀。

結果2008年他又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選擇自然是繼續復讀。從2009年到2013年,他又接連考上了中山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和同濟大學,都是十分知名的名校。

尤其是在2011年的時候,吳善柳還一舉考上了北大。所有人包括他的父母都勸他就這樣吧北大跟清華差不多啦,但吳善柳還是沒去。吳善柳在採訪中說是當時他也想就這麼去北大算了,可是偏偏他考入的是北大醫學部,而他很怕學,因此只能放棄。

清華「及第」

不過在2014年高考中,吳善柳終於得償所願考入了清華,村裡人都來祝賀他這個大齡考生,終於實現夢想,不再做高考釘子戶了。而這個時候的吳善柳已經32歲了,等到他在2018年畢業之時,他已經36歲了。

畢業之後,吳善柳因為青春時光全都花在了高考之上,幾乎沒有太多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同為清華大學畢業生,20幾歲的年輕學生比起36歲的吳善柳顯然更有潛力和競爭力,故而吳善柳即使拿到了清華畢業證,但依然還是很難找工作。

而之前還有人質疑他是不是為了獎金才一直在參加高考。因為各地都會為優秀的高考生發一筆數量不少的獎金,而以吳善柳的成績,自然是年年拿到。但這個質疑也隨著他進入清華大學之後就銷聲匿跡了。

而到了現在,吳善柳已經在教師崗位上安定下來了。畢竟經過了10次高考的他,對於高考自然是最有發言權的那波人了。而他也在教室中將自己的親身經驗不斷分享給自己的學生,希望在他的帶領之下,這些學生能夠考入自己理想的學校 吧!

相關焦點

  • 他曾經放棄北大,復讀九年考上清華。他現在的工作是什麼?
    很多人在高考後不滿意自己的分數,更不滿意自己將要去讀的學校,於是選擇復讀。大多數人復讀了一年後,不管考上什麼學校也就認了,但有的人偏偏不認,硬要考上自己滿意的學校為止,不管復讀幾年。有一位考生,復讀了九年,才考上他心目中最喜歡的學校,也就是清華大學,來看看他當年經歷了什麼。這位考生便是吳善柳,有人把他稱為現代版的「範進」,他在第一次復讀參加高考後,其實考得還不錯,上的學校是北京交通大學,他在去報導的時候,順便去參觀了聞名全國的清華大學,這一看,就喜歡上了這所學校。
  • 「高考瘋子」拒絕上北大,10次高考只為上清華,他現在怎麼樣了
    清華大學是每個高考學子的畢生夢想,因為在傳統家庭觀念裡,父母教育我們的就是你一定要考上清華,不考清華你這輩子就完了。就算不考清華北大也不錯呀,也算是學子中的佼佼者了,然而他考上了北大卻拒絕上北大,誓要上清華,就這樣考了10次,有點範進中舉的勁頭,給人印象深刻他就是被大家稱為高考瘋子的吳善柳。
  • 他是高考復讀中的傳奇人物,高考次數讓人想不到,考上北大都不去
    他是高考復讀中的傳奇人物,高考次數讓人想不到,考上北大都不去歷年高考過後,都有很多人選擇復讀,其中大多學生都是高考沒有發揮好或者是沒有考上心儀大學,這時候覆讀也就他們要走的路,平常人高考復讀兩次、三次就已經算多了,可是,這位考生卻是打破了人們的一貫認知
  • 考上清華北大不能進入「上流社會」,但卻是你的高起點
    現在正是開學季,很多人都很關注考上我國最高學府的都是什麼人、學霸們都有什麼特殊才能、還有他們為什麼能考進北大。這麼多年,很多家長和孩子都一心認為「接受好的教育=進入上層社會的通道」,將考上名校作為學業生涯的唯一目標,並為之付出所有。
  • 古人高考奇遇記,看看現代高考與古代到底存在什麼區別呢?
    古人高考奇遇記,看看現代高考與古代到底存在什麼區別呢?其實,很多童鞋高考落榜的原因,無外乎上課聽不懂、下課學不會,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陷入無論多努力,就是學不會的惡性循環怪圈!大家知道自從隋代發明科舉考試以來,中國也就有了「高考」,一招中榜,平步青雲,一個筋鬥雲,十萬八千裡,比如著名的《範進中舉》,範進在高考中不過考過了本科線而已,就已經雞犬升天了。
  • 新興高考獎勵出臺 考上北大清華獎80萬的房子
    近日,新興縣召開2017年高考備考加溫鼓勁會議,部署高考備考衝刺階段工作。為激勵廣大師生奮力拼搏,奪取高考佳績,縣委、縣政府建立了高考激勵機制,制定了《新興縣2017年高考目標及獎勵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通過財政安排,並從新州教育基金會拿出專項資金,引導社會力量重獎考生。
  • 11年了,高考以716分摘9省狀元,考上北大的黑龍江男孩,如今怎樣
    能拿下一省的高考狀元,真的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畢竟如今高考競爭和壓力越來越大,這樣的孩子真的很厲害。但是在11年前,黑龍江卻有一個考生,他高考以716分摘9省狀元,考上了北大,創造了高考狀元的「神話」。這個男孩是誰呢?他就是來自黑龍江的王百洋。
  • 最強大腦黃蓉參加高考,能考入清華北大嗎?金庸迷調侃:美國哈佛
    ,老四忽然想到,當年成績太差錯過了高考,只能回家放牛,實在是後悔莫及,雖然如今考上大學不怎麼稀奇了,但是普通人面對清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還是很有誘惑力。金庸先生筆下有很多聰明絕頂的人,不過若要問誰第一,相信不少人會首推黃蓉,不錯黃蓉的聰明是名副其實的,可惜古代沒有高考,而且女人的地位遠遠不如現代,以至於無數聰明絕頂的女人只會生孩子,毫無價值。如果黃蓉穿越到現代,穿越到一個普通家庭,經過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高考能達到750分嗎?能不能進入我國最好的大學清華北大呢?
  • 考上清華北大的人,到底跟普通人有什麼不一樣?
    據統計,2017年中國高考報考人數達到940萬,這無疑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分之差,即可淘汰上萬人。許多父母,省吃儉用,辛苦大半輩子,就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未來能上個好的大學。為什麼中國父母都如此重視高考?因為高考雖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卻是寒門子弟最後一場公平競賽。
  • 義烏小夥考取北大國防生 家族基金會發他10萬獎金
    考取北大國防生的準大學生王續涵獲得10萬元獎勵。「這個獎學金,是專門獎勵曲江祠家族裡成績優秀的讀書人的,目的是激勵他們積極向上,努力成為國家棟梁。」浙江鳳林教育基金會會長王建民說,提供獎學金的是由鳳林王氏家族成員捐建的鳳林教育基金。當天,來自金華地區多個王姓村莊的王氏代表、六名中高考優秀學子及家人歡聚一堂。
  • 中年再讀《範進中舉》,才發現最成功的人物,應是賣豬肉的胡屠戶
    而胡屠夫的女兒是到了30歲才嫁得範進,至於具體是什麼原因那咱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用胡屠夫的原話可以說是其"慧眼識才",當然,這都是後話了。就這樣,一來二去,轉眼之間到了鄉試年。這個鄉試,就跟咱們現在的高考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通過鄉試你就可以做官,而高考完你依舊是學生。
  • 上世紀80年代考上大學二本屬於現在是什麼水平?
    那時候高考難度,是非常變態。高中只有2年,上完課複習都來不及,就去高考。我父親是89年參加高考。 那時候文憑含金量是今日所不能比。別小看那時候大學文憑,現在什麼985,也是無法匹敵的。考了大學,成績還可以,就可以去大學當老師。 過去讀完初中成績不錯的,可以去當小學老師。讀完高中可以去初中當老師。初中成績最好去上中專。
  • 9年了,曾高考660分,從北大轉學入技校的青海男孩,現狀如何
    所以自古以來,參加科舉的人必是為了中狀元,而今誰家兒女不盼入清北?20年前,廣西吳善柳就為了上清華大學,放棄北師大、復旦等名校,連續參加10次高考。在他之後,亦有不少人復讀就是為了上清華北大。但是對於青海男孩周浩而言,考上北大就是一種煎熬。
  • 非常自律刻苦拼命的普通學生,能考上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和北大嗎?
    【原創首發,歡迎轉發】◎文/編 烏江網上有人問:「普通人正常智商,讀書時期非常自律刻苦拼命,能考上清華北大嗎?」諸多網友認為,這個問題問得很奇葩。值得提醒的是,這裡強調是高考大學的本科。以2019年為例,清華北大共錄取本科生7117人,清華約3717人,北大約3400人。 2019年,全國高考報名總人數為1031萬,這說明,考上清華北大的,只有0.069%。
  • 寒門如何出貴子:農村學生考上北大的因素分析
    文|張琳來源|經濟觀察報書評(ID:eeobook)頭圖來源|全景網農村學生通過高考考上北大,從鄉間進入高等學府,可以說是通過教育實現向上流動最完美的展示。通過高考實現的流動,使得農村高資質的人能夠得到與天賦相配的教育資源,這是教育公平性的體現,也促進了精英的流動。然而,近年來,來自農村的北大學生的比例日益下降。
  • 659分考上北大,卻因父親身份造假被拒錄,如今怎麼樣了?
    今天要說的這位孩子就有些可憐了,父親為了幫助孩子可以高考能夠拿到更高的分,就私自改了孩子的民族,從漢族變成了少數民族,就是為了高考可以加一些分,其實就算不加這個分也可以考上名校
  • 他三年本科畢業,複試第一考上北大研究生
    與其他同齡人不同的是,他的「大四」生活,將會在北京大學工學院度過。然而,兩年前的秦文康只是成績中遊的菜鳥。「秦文康在我的印象裡一直都是表現平平的,沒想到他能考上北大。」輔導員楊恕回憶。大二時,秦文康在網上看到了考研北大的經驗帖和往年真題,萌生了報考北京大學的想法,且下定決定在第四學期結束所有課程。
  • 《儒林外史》:範進發瘋,他的學生卻一路開掛,誰比誰更幸運?
    他來到薛家集教書,先後被秀才梅玖、舉人王惠諷刺輕慢,只能忍氣吞聲。後來意外捐得監生資格,直接參加舉人考試,才一路中了舉人和進士,當上了大官。第二個範進更是婦孺皆知,他考到五十多歲才考取秀才,後來更是因為中舉而發瘋,「範進中舉」一直是中國古典小說中的經典段落。
  • 從上交退學復讀,考上北航,考生圓夢,網友:浪費高考資源!
    來看河南理2020年最低投檔分排名前十三位的情況,如果去掉北大醫學部、復旦大學醫學院、浙大醫學院,排名前10的全部是985、211、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也全都是咱們家長和考生心目中的十強高校。清華和北大毫無疑問佔據第一檔。投檔分大於等於703,700分都考不上清北,就是這麼痛苦!
  • 範進中舉差點瘋掉,至今被人嘲笑,你知道後來他官居幾品嗎?
    範進中舉差點瘋掉,至今被人嘲笑,你知道後來他官居幾品嗎?從小到大,語文一直都是必修課。在語文課上,我們也學過很多篇關於古人的故事了。記得初中的時候,就學過一篇《範進中舉》的文章。這篇文章可是很有諷刺意味的,在古代,機會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