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大陸「窮親戚」來撒錢 對臺灣人衝擊很大

2020-12-12 環球網

大陸企業家陳光標(左2)26日晚間率團搭機抵臺,將捐贈善款給低收入戶,大批媒體在機場守候採訪。 圖片來源:「中央社」

環球網1月28日消息,臺灣《旺報》針對陳光標赴臺行善發表評論稱,大陸首善陳光標來臺贈款給弱勢家庭,並要求當面發放,這種違背傳統行善不為人知觀念的「高調行善」方式令臺灣各界譁然,20年前接受恩惠的「窮親戚」現在帶著現金來撒錢了,這著實給臺灣人帶來很大的衝擊。

文章稱,臺灣民眾對大陸現狀的無知,讓很多大陸人頗感驚訝,有為數不少的大陸作者文章敘述了這種現象:「大陸有電梯嗎?」「大陸也有紙尿布?」「臺北這種塞車現象北京沒有吧?」而大陸各省官方採購團自2009年6月開始陸續赴臺,2009年總採購金額達180億美元,2010年截至10月底來臺採購金額達到200億美元,被解讀為這一波波的「銀彈」,來自大陸官方,是「宣傳攻勢」,是「經濟統戰」。

開放大陸民眾來臺旅遊之後,陸客出手豪爽,消費力驚人,也普遍被認為「這些有能力出國旅遊的都是當官的,才會如此有錢,一般平民還是很窮苦的」。隨著整體經濟的發展,民間的財富也會普遍水漲船高,但卻被解讀為「官方有錢,民間貧窮」,這令人想起了大陸還未改革開放之時,官方對老百姓說,別看資本主義國家有很多摩天大樓,在這些高樓大廈的旁邊都是破舊的鐵皮屋。

陳光標以一個貧苦家庭的出身,賣過冰擺過地攤,靠自身的勤奮與努力,也借著大陸經濟崛起的東風,才42歲身家就達50億人民幣,不僅四處高調行善還表示死後要捐贈全部財產,這原本是一個讓臺灣看見大陸民間真實成長的例子,同時也可藉此了解大陸人不怕張揚的社會氛圍以及大陸慈善體系的運作,何以陳光標會選擇這樣誇張但卻是直接有效的濟貧方式,但臺灣輿論卻僅聚焦在他的方式的高調與張揚之上,逼得陳光標在媒體鏡頭面前「演練」一番,以雙手贈上紅包並且一鞠躬。如此一來,臺灣人的「自尊心」再次得到滿足:「你看,我們教會了大陸人『尊重』這兩個字怎麼寫」,然而,臺灣也再次失去了一次深度了解大陸的機會。

其實,臺灣各界對大陸並非無知,而是不願意接受,昔日的「窮親戚」如今不窮了,比我們有錢了,還帶著現金來撒了,情何以堪。報載「獲贈」的縣市政府中新北市、桃園縣認有治安疑慮且觀感不佳予以拒絕,然而,實際接受媒體採訪的貧困戶大多表示,有機會收到萬元紅包會很高興,能解決實際問題,沒有所謂「觀感不佳」的問題。有位大陸朋友說,陳光標的舉動在臺灣引起這麼大的爭議「大概是臺灣人只有一點自以為比大陸人有錢的可憐自傲,陳光標此舉是粉碎了他們的這點自傲吧?」

換個想法,如果陳光標堅持在大陸的方式堆一堵「錢牆」,而不是為了臺灣部分人士的觀感改砌「紅包牆」,臺灣民眾正好有機會可以看看真實的、張揚的、勤奮的大陸。

相關焦點

  • 臺媒:大陸參訪團走節儉風 衝擊臺灣高檔酒店與餐飲
    臺媒:大陸參訪團走節儉風 衝擊臺灣高檔酒店與餐飲
  • 港臺腔:應對大陸暫停自由行,臺當局卻開始罵人、撒錢……
    筆者親見2016年大陸開放旅客在臺灣轉機時,臺媒跟在大陸轉機乘客後面記帳,笑話旅客消費太少,這種涉嫌侵犯隱私的新聞居然滾動播出。這種差別待遇是讓旅遊歸旅遊嗎?不是政治是什麼?更有甚者,臺當局「釣魚」式將自由行赴臺灣的大陸人周泓旭打成間諜坐牢,修法將赴大陸的公務人員視為「洩密」「賣臺」,又正在嚷嚷著法辦」中共代理人「,種種言行皆視大陸為敵,不是政治嗎?民進黨發言人誣陷大陸「將遊客當工具」,這真是低估了大陸人的智慧。大陸有句俏皮話:我把你當同胞,你把我當錢包。
  • 臺媒:窮與亂是臺灣兩大致命傷
    :窮與亂是臺灣兩大致命傷  臺灣《中央網絡報》18日發表評論說,日前大陸有個網站進行網絡民調,題目是「你支持蔡小英(蔡英文)連任(臺灣當局領導人)嗎?」雖然投票者只有兩千多人,但「力挺」蔡英文連任的比例甚高,更讓人驚奇的是,他們支持的理由竟然是蔡英文可以讓臺灣繼續窮,繼續亂,最後加速達成統一的目標。社論說,這些大陸網民的回應,看似笑話而非笑話,因為窮與亂確實是臺灣的兩大致命傷。  所謂的窮,最狹義的說法是經濟上的窮。回顧兩岸近30年的歷史,經濟上對比真的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 大陸人窮得拿五糧液澆愁?臺灣政論節目鐵了心「愚樂」至死
    「大陸經濟不景氣,導致五糧液價格大漲。」繼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榨菜」之後,臺灣政論節目再曝雷語。在8月11日播出的一檔政論節目中,幾位嘉賓圍繞五糧液股票大漲的現象花式解讀。這些人都是怎麼說的呢?
  • 大陸人認為臺灣窮?臺灣歌手「炫富」抗議,怒毀美日產品
    還記得這位臺灣歌手謝和弦嗎? 他曾於5月發微博稱「不會到大陸撈錢」,且聲稱「每個人都有資格喜歡自己生長的『國家』」。 當時許多大陸網友一臉蒙圈,頭一回知道還有這麼號人物存在。 然而臺媒在報導此事時,又開始一貫的套路,稱大陸網友玻璃心碎。
  • 臺媒稱蔡英文離開洛杉磯前往巴拉圭再遭嗆:又去撒錢嗎?
    參考消息網8月14日報導臺媒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當地時間8月13日結束「過境」美國洛杉磯的行程,搭專機前往南美洲國家巴拉圭。據臺灣「中央社」8月14日報導,蔡英文這次出訪的主要行程是出席巴拉圭總統就職典禮,並訪問貝里斯。去程「過境」美國洛杉磯,回程則於19日停留休斯敦,預計20日晚間返臺,這也是蔡英文在美國所謂「臺灣旅行法」通過後首次出訪。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13日報導稱,蔡英文8月13日在社交媒體「臉書」上發文,表明自己順利抵達洛杉磯。
  • 臺媒:臺灣人面對大陸已失去優越感「甘拜下風」
    原標題:臺媒:臺灣人面對大陸已從「走路有風」變「甘拜下風」​​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臺媒稱,適逢兩岸開放新聞交流30年,上世紀90年代第一批赴北京駐點採訪的記者、《中國時報》總編輯王綽中受訪坦言,以媒體人角度,兩岸開放交流30多年來,大陸迅速崛起最讓人印象深刻,身為首善之都的北京從六朝古都,躋身為國際現代化城市;早年臺灣人在大陸可謂「走路有風」,隨著兩岸綜合實力消長
  • 大陸遊客數量銳減 臺媒:臺灣觀光旅遊業迎來「霸王級」寒流
    大陸遊客不來,臺灣遊覽車產業也受到直接衝擊。有高雄遊覽車業者,只能忍痛把車逐步轉賣,從過去高峰時期的128輛到現在僅剩1輛。臺灣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來臺大陸遊客人數與7月相比明顯降低,總數減少約28.9%。臺灣媒體更是形容臺灣觀光業淪為「觀光慘業」,迎來「霸王級」寒流。
  • 臺媒關注大陸復工 指臺灣相關產業將受惠
    臺媒關注大陸復工 指臺灣相關產業將受惠 2020-03-22 17:40:32 指臺灣相關產業將受惠  中新社臺北3月22日電 近日大陸隨著疫情趨緩,各地逐步復工復產。
  • 拜登將提名她的消息一傳開,臺媒果然開始「攀親戚」了……
    加之戴琦在貿易談判領域經驗豐富,一些臺媒甚至臺當局都有些按捺不住興奮,開始有意無意「攀親戚」……例如,臺灣「中央社」在報導中,就直接用了「臺二代」這樣的稱呼,以體現戴琦與臺灣的聯繫。但是一些立場偏綠的媒體和自媒體就比較露骨,絲毫不掩飾其對大陸的敵意。其中一家在報導中使用了《臺裔女律師多次提告中國的貿易不公行為!》這樣有強烈傾向性的標題,並指出「戴琦相當熟悉中國貿易事務,提名她出任貿易代表,此舉也突顯美國要用更積極、大膽的方式,繼續與中國競爭!」然而,臺媒想「攀親戚」,島內網友並不買帳。
  • 臺媒:在美國的臺灣人是同胞 在大陸的就不是?
    原標題:臺媒:在美國的臺灣人是同胞,在大陸的就不是?來源:中國臺灣網長住美國的夫妻返臺後確診,島內民眾質疑其為已知症狀但未通報,且為享醫療之便才回臺。對此,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說,他們終究是想回家鄉的臺灣人,讓島內的民眾別太計較。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快評指出,相對2月3日武漢臺胞返臺後,民進黨當局稱其中有1名確診病例,蘇貞昌當時斥責「完全走樣,以後別想矇混過關」,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 臺媒:世界越來越「依賴」大陸,臺灣怎麼辦?
    編輯:拾遺 眾所周知,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就以飛速的發展,在經濟、文化、軍事等眾多領域都有著斐然的成績,臺媒也意識到世界對大陸的「依賴」正在不斷地加深
  • 大陸暫停赴臺個人遊,臺媒:如同震撼彈!下半年或損失168億元
    文化和旅遊部宣布,8月1日起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對此,臺灣旅遊業者哀鴻一片,臺媒甚至用「震撼彈」來形容此次衝擊。臺媒:個人遊旅客約佔一半 觀光產業將受巨大衝擊7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關於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公告》。公告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 大陸暫停赴臺個人遊 臺媒:臺灣半年或將損失168億
    7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關於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公告》。公告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公開消息顯示,自2011年6月28日,上海、北京、廈門3個城市率先開放赴臺自由行以來,目前大陸共啟動了五批47個城市赴臺個人遊試點。
  • 臺媒:大陸禁入境食品化妝品超四成來自臺灣 恐破壞形象
    參考消息網3月3日報導 臺媒稱,中國質檢總局3月1日公布今年首輪《未予準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在今年1月403批次因質量有問題或卷標不合格等原因而被大陸拒絕入境的商品中,臺灣商品竟超過四成,大約170批次,當中不乏許多臺灣知名大廠與品牌。
  • +外交部」要求解放軍「節制」 臺媒:美國還沒來 大陸就已控制臺灣
    (圖源:臺媒)在臺「國防部」、「外交部」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回應後,9月11日上午,蔡英文突然赴臺軍愛國者飛彈基地視察。事後,蔡英文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這幾天在臺灣西南空域,有解放軍機現身,對此,臺軍各級部隊24小時輪值戒備,全程嚴密監控、應對,並主動公布相關影像。蔡英文稱「嚴正警告這些不速之客」,不要低估臺軍「守護家園的決心」。
  • 臺灣人吃很大!鞏固中南美洲「邦交」全靠吃?
    中國人愛吃、會吃,舉世聞名,因此臺當局也試圖用「臺灣人吃很大」來鞏固它越來越少的
  • 又去"友邦"撒錢? 臺當局:蔡英文4月將首訪非洲5天
    據臺媒報導,蔡英文將在4月17日到21日出訪非洲「友邦」史瓦帝尼,全程5天,據悉,這也是蔡英文上任後首度出訪非洲。據蘋果日報消息,蔡辦今天(29日)舉行記者會,臺外事部負責人吳釗燮在記者會中宣布,蔡英文將在4月17日到21日出訪非洲「友邦」史瓦帝尼,全程5天,將直飛史瓦帝尼並停留4天3夜,不會過境其他國家。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這也是蔡英文上任後首度出訪非洲。
  • 不止臺灣學生愛去大陸!臺媒:臺灣赴大陸旅遊人數猛增
    參考消息網6月1日報導臺媒稱,2018年前4個月,臺灣民眾前往大陸人數持續增長,較2017年同期增加7萬多人次。旅遊業者指出,若無意外,2018年臺灣赴大陸民眾將首度突破400萬人次,再創歷年新高。據5月31日報導,2018年1到4月,陸客來臺為92萬多人次,較2017年同期增長6.2%;臺灣民眾前往大陸為129萬多人次,較2017年同期增長5.95%。也就是說,臺人赴陸比陸人赴臺足足多了37萬人次,和過去幾年一樣,持續增長。
  • 一些臺灣人被稱為「井底之蛙」,臺媒「功不可沒」
    新竹縣議員邱靖雅受訪時感嘆,島內媒體的國際觀相當狹隘,對大陸的報導也太偏頗,並質問「臺灣是不是瘋了?」 臺灣的媒體是什麼調性,筆者有深切體會。版面、螢屏上的島內新聞,要麼是選舉、藍綠鬥法,要麼就是雞毛蒜皮的社會事件;優質的國際新聞幾乎沒有,最多是一些日韓明星的八卦。臺灣的電視節目看久了,真會讓人發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