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畑勳走了,留給宮崎駿和吉卜力的時間不多了

2020-12-24 大聰看電影

2018年4月5日,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在東京離世。

這位看上去外貌極為普通的老人,是吉卜力動畫工作室的鼻祖級人物。

而4月5號這一天,大聰好巧不巧就在東京,又正好參觀了吉卜力美術館。

原本大聰打算寫一篇關于吉卜力美術館的遊記。高畑勳的離世,大聰就順著這位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的故事,來展開這篇不是影評的隨想吧。

相信很多人看過《天空之城》,《風之谷》,《螢火蟲之墓》,甚至更資深的影迷,看過《我的鄰居山田君》,《百變狸貓》,《輝夜姬物語》。

這些都和高畑勳分不開,《天空之城》和《風之谷》他擔任了監製,並亦師亦友的提拔了宮崎駿,還挖掘了久石讓。

高畑勳自己也從《螢火蟲之墓》尊定了自己的風格,並和當時同期宮崎駿的《龍貓》火遍了全球,兩部電影都出自吉卜力工作室,前者寫實深刻,後者天馬行空。

在性格上,高畑勳為人也更為低調,興趣愛好也更為廣泛(比如很關心政治圈),他的電影風格上,也聚焦在現實和哲理中。

這多少也註定了他的電影,不會比宮崎駿的電影更受到關注。

因此兩人在為吉卜力共同打造作品時,發生過幾次爭執。

比如高畑勳更傾向於「第三眼看世界」,在他的電影中,不僅有第一主角視角,還會有更客觀的上帝視角,他希望電影能多個層面去理解世界。

而宮崎駿的電影,更傾向於用絕對主角視角,去體驗整個世界,用主角帶動故事世界的描述。

很多人為此寫下「標題黨」說他們不和,但其實兩位同為大師級的動畫導演,他們為各自所持有的風格和意見而爭執,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之後宮崎駿也澄清說,他們之間更多的是互相尊重,而不是成為所謂的競爭對手。

如今大家理解的吉卜力,一般都只關聯到宮崎駿,一來是吉卜力動畫的logo,是一張龍貓側面的頭像;二來宮崎駿今時今日的成就和曝光量,確實比高畑勳要高出好幾個等級。

或許這也是性格和命運使然吧,高畑勳的《螢火蟲之墓》為吉卜力沉澱了經典厚重的底氣,宮崎駿的《龍貓》為吉卜力締造了無邊想像的王國。

高畑勳和宮崎駿之間,于吉卜力工作室,一個主內(善於表達寓意哲學思想),一個主外(善於彰顯創意想像)。

於是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在都有好故事的基礎上,無邊想像和童真,更能收穫更多的鎂光燈,也能吸引更多觀眾的追捧。

因此吉卜力工作室在logo和標誌性產品的選擇上,也不可能拿高畑勳將死的小女孩為主(螢火蟲之墓),而選擇了宮崎駿的可愛龍貓(龍貓)。

大聰這一次參觀的吉卜力美術館,每日遊客都爆滿,想要參觀的話,需要提前一個月就搶票,而且基本好時段的票都是秒光。

在此不得不吐槽,吉卜力的官網伺服器真心慢,由於太多人同時搶票,總是造成網頁404,所以能搶到吉卜力美術館的票,拼的是時機,網速,耐心,人品。

吉卜力美術館的點點滴滴,都是宮崎駿精心打造的,所以展館更多是和宮崎駿電影主題有關的展品。

整座吉卜力美術館其實很小,一共只有三層,但卻五臟俱全。

大聰最喜歡二樓宮崎駿的工作室,裡面有上千幅吉卜力動畫電影的手繪稿,繁瑣而充滿工作熱情的工作間,讓人直接想轉行做動畫師了。

三樓的書店和紀念品商店,大聰買下了最愛的《千與千尋》腳本手繪稿,雖然看不懂日文,但就當動畫界經典教科書供在家裡也好。

樓頂是一座空中花園,是按照《天空之城》拉普達空中之島來建造的,上面還有一個巨型的拉普達機器人(附贈大聰一張蹉跎背影)。

每一個時期,吉卜力美術館都會有不同的主題展映,大聰這次去,正好遇到了宮崎駿最新的作品——《毛毛蟲波羅》(3月21日僅在美術館上映)。

這也是宮崎駿首次採用CG電腦技術,來實現複雜的手繪風格。你可以說這是宮崎駿在偷懶,也可以說宮崎駿在創新。

雖然《毛毛蟲波羅》使用了CG,但是如果不看展區的介紹,很難分辨出哪些是手繪,那些是三維。

而且影片沒有原聲,也幾乎沒有樂器演奏,通片都是人聲來合成,說真的,聽起來感覺有點猥瑣。

影片講述了毛毛蟲波羅誕生第一天的經歷,它喝到了黎明的霧水,感受到了晨曦的陽光,遇到了同伴,遭遇了天敵,然後被小女孩帶到了城市。

這又是一部典型的宮崎駿摯真彩虹夢,影片動畫裡的創意想像讓影院驚嘆聲不斷。

《毛毛蟲波羅》時長15分鐘左右,這是宮崎駿N次說要退休以後,再一次拿起畫筆製作了這部動畫。

而且他的長篇動畫《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也在籌備中,可能會在2019年上映。

很多人會說總是被宮崎駿騙,他從1992年《紅豬》開始,就說出:「我的動畫到此為止」。

然後他的每一部動畫電影,都有類似退休的「宣言」,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退休成功。

在大聰看來,宮崎駿正是把每一部作品,當作是自己最後一部,才給大家呈現出每一部作品的完美。

另外大聰還在想,宮崎駿之所以屢屢想退休,但又一次次重出江湖,或許不是因為這位老爺子想,而是不得不。

說實話,高畑勳的作品確實有不朽之作,但他的作品票房卻持續慘敗,而動畫製作的成本卻不菲(畢竟他是吉卜力創始人之一呀)。

換個角度理解,就是宮崎駿用他的動畫,在養活吉卜力和公司裡的其他製作團隊,當然也包括他兒子宮崎吾朗,還有高畑勳。

所以在吉卜力的動畫電影日漸消沉,在沒有強有力接班人的情況下,宮崎駿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山,來維持吉卜力在日本甚至全世界的動畫地位。

高畑勳走了,無疑給吉卜力一個沉重的打擊,眼看宮崎駿也要邁向80(今年77歲),我們不得不面對,未來宮崎駿的電影,看一部少一部。

所以大聰更期待的是,吉卜力能誕生多位像宮崎駿一樣天馬行空的動畫大師。

雖然不奢望也不願意看到,吉卜力有一天能成為迪士尼,但起碼不要在多年以後,提到吉卜力,還是只有《龍貓》,《天空之城》,《千與千尋》等曾經的鎮店之寶,更不願意看到吉卜力漸漸消失在年輕一代人視野裡。

我們知道世界只有一位高畑勳,也知道只有一位宮崎駿,且行且珍惜吧,留給宮崎駿和吉卜力的時間,不多了。

寫於2018年4月6日-東京

關注《大聰看電影》,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相關焦點

  • 高畑勳去世,生前這樣和南周談宮崎駿、吉卜力、中日動畫……
    2013年9月宮崎駿宣布引退時,他就說過:「照我對宮崎駿的了解,他只是口頭說說吧,他有朝一日改變主意我也不吃驚。」高畑勳是吉卜力的核心人物。《輝夜姬物語》的製片人西村義明的說法是:「沒有高畑勳就沒有吉卜力工作室。吉卜力所有人都是高畑勳帶出來的。發現宮崎駿的是他,教鈴木敏夫怎麼當製片人的也是他。」
  • 高畑勳 與宮崎駿齊名的動畫巨匠走了
    而高畑勳則是另一種狀態:每天都會在遲到的前一刻進公司,一進門就猛喝水和猛啃麵包,是個超愛賴床的天生懶人。1985年,兩人合夥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工作室成立的初衷是「雙頭並行制」,宮崎駿和高畑勳各領一組人馬,間隔推出新作,這樣可以保證工作室每年都有新作問世。
  • 高畑勳與宮崎駿的差距在哪裡 同為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
    2018年4月6日,高畑勳去世的消息曝光,這讓不少動漫迷很傷心,很多人問高畑勳與宮崎駿的差距在哪,其實很少有人知道,這兩位日本動畫大師之間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吉卜力工作室聯合創始人、日本動畫電影大師高畑勳4月5日去世,去世,享年82歲。他曾執導多部經典動畫電影,包括《歲月的童話》《熊貓家族》等。
  • 高畑勳逝世,他可能比宮崎駿更懂怎麼為吉卜力培養人才
    1968年高畑勳拍攝了自己的動畫電影處女作《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力主提拔宮崎駿擔任場面設計和美術設計,從此兩人展開了長期合作。高畑勳和宮崎駿以導演編劇的合作關係先後一起推出了《熊貓家族》《熊貓-大馬戲團》兩部短片,1985年,兩人合夥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
  • 宮崎駿一輩子的老師、朋友和對手:高畑勳,走了……
    2018-04-07 07:28 | 新華社構成吉卜力動畫王國的三巨頭:(左起)宮崎駿、鈴木敏夫、高畑勳。這是2013年以他們三人為主角的紀錄片《夢與瘋狂的王國》海報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因肺癌5日在東京一所醫院去世,享年82歲。和宮崎駿一樣,高畑勳是日本動畫界的大師級人物。其代表作《螢火蟲之墓》《百變狸貓》《歲月的童話》等都是被中國觀眾所熟知的動畫經典作品。
  • 高畑勳和宮崎駿創建的夢與狂想之國
    小卡聽人說在這裡曾經有三位「國王」輪番統治,其中宮崎駿是統治時間最長的一位,甚至說起吉卜力,人們第一反應就是這位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老爺子。相比於宮崎駿,另外一位總顯得太過低調。鈴木敏夫,從某種意義上他更像是吉卜力王國的管家,負責細心周到地打理著這個王國的一切,並支撐它運轉不歇。
  • 一起回憶,擁有高畑勳的吉卜力
    在宮崎駿屢創佳績時,高畑勳似乎總是在背後構建自己的動畫世界。而今,我們依舊懷念有高畑勳的吉卜力。早期混跡東映高畑比宮崎駿早兩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宮崎駿進去時,是他的後輩。高畑勳非常器重宮崎駿,給了宮崎駿很多的指導和提升機會,和宮崎駿發展成為了密切的朋友。
  • 高畑勳送別會在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舉辦 宮崎駿等出席
    在4月5日,著名動畫導演、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之一高畑勳因肺癌去世,讓眾多漫迷都十分惋惜。高畑勳先生曾經指導了《螢火蟲之墓》、 《歲月的童話》、《紅海龜》、《輝夜姬物語》等知名的動畫電影。今天(5月15日),高畑勳先生的送別會在東京三鷹之森吉卜力工作室美術館舉行,宮崎駿、巖井俊二、山田洋次等知名動畫導演都出席了本次送別會。宮崎駿先生在儀式上做了長篇致辭。送別會現場,高畑勳先生的遺像被各式各樣的鮮花簇擁。
  • 當最懂宮崎駿的人也走了,吉卜力還有沒有未來?
    其新作《瑪麗與魔女之花》儘管從吉卜力經典作品中吸取不少有益養料,但討好觀眾之餘,距離原廠大師依然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回首幾十年下來,吉卜力在某種意義上確實做到了不忘初心,那就是「為了讓宮崎駿和高畑勳可以自由創作自己喜歡的作品而建立」。除此之外的一切人和事都不是最重要的。
  • 高畑勳追悼會在吉卜力美術館舉行 現場被花朵包圍
    高畑勳追悼會在吉卜力美術館舉行 現場被花朵包圍 時間:2018.05.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清歌 分享到:
  • 宮崎駿:時間不多了
    」 1963年,宮崎駿進入東映動畫。在那裡,他結識了一輩子的摯友高畑勳。 高畑勳年長几歲,非常欣賞宮崎駿的才華,兩人亦師亦友。高畑勳導演《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時,把宮崎駿拉進團隊。
  • 宮崎駿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
    在日本說到宮崎駿,他就像一個國寶級的大師,在每個人心裡都種下了美好的種子,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裡更是集結了很多厲害的創作大師,也撐起了日本動畫這個金字招牌。霍爾的移動城堡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動畫電影並不都是宮崎駿指導推出的,吉卜力工作室裡還有很多厲害的導演,如高畑勳。
  • 宮崎駿:吉卜力會解散的,它不過只是個名字而已
    但就是這樣三個「說不到一處去」的人開始了完美的合作,為以後吉卜力的成立埋下了伏筆。(左)宮崎駿(右)高畑勳1984年,三個吉卜力的大魔王:高畑勳、宮崎駿和鈴木敏夫齊聚一堂,正式開始第一部震驚世界的名作《風之谷》的製作。
  • 吉卜力創始人:宮崎駿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
    兩部影片都入不敷出(註:算上宣傳發行成本和放映方的票房分成,吉卜力新片的票房至少要達到成本的三倍左右,才能收回成本)。  "吉卜力也要改變,按照迄今為止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高畑勳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高畑勳對關門傳言不以為然。2013年9月宮崎駿宣布引退時,他就說過:"照我對宮崎駿的了解,他只是口頭說說吧,他有朝一日改變主意我也不吃驚。"
  • 功績比肩宮崎駿,日本動畫巨匠高畑勳去世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吉卜力工作室的創始人之一,宮崎駿的合作的夥伴,日本著名動畫導演高畑勳,4月5日在東京的某醫院去世,享年82歲。如果說宮崎駿是日本動畫電影圈的第一之人,那麼高畑勳足以稱得上和宮崎駿比肩的大師。
  • 吉卜力創始人高畑勳:宮崎駿對中國失望至極
    兩部影片都入不敷出(註:算上宣傳發行成本和放映方的票房分成,吉卜力新片的票房至少要達到成本的三倍左右,才能收回成本)。「吉卜力也要改變,按照迄今為止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高畑勳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高畑勳對關門傳言不以為然。2013年9月宮崎駿宣布引退時,他就說過:「照我對宮崎駿的了解,他只是口頭說說吧,他有朝一日改變主意我也不吃驚。」高畑勳是吉卜力的核心人物。
  • 最不吉卜力的吉卜力電影:高畑勳監製《我的鄰居山田君》
    1999年夏,一部令鈴木敏夫和整個吉卜力頭疼的一部電影終於迎來了公映。這部打破了吉卜力一貫的賽璐璐工藝,違背了吉卜力慣常風格,還拆散了吉卜力工作室整個運行體系的電影,就是動畫導演大師高畑勳的家庭動畫電影《我的鄰居山田君》。
  • 宮崎駿或任吉卜力美術館長 致力展覽等工作
    宮崎駿的工作室吉卜力在建立之初,拒絕炮製的TV版動畫,堅持做劇場版精品;來到新世紀,又始終謹慎對待新技術的誘惑不放棄手繪。  緣起「風之谷」  吉卜力的宮崎駿、高畑勳兩位動畫大師早已為人所熟知,兩人在東映結識,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參與製作了《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熊貓家族》《阿爾卑斯山的少女》等一系列劇場和TV版動畫,高畑勳多以監督(導演)身份出現,而宮崎駿則多擔任場面設計和作畫監督。
  • 所有人都必將走向死亡的盡頭,高畑勳與宮崎駿互相成就的動畫人生
    吉卜力公司的另一位創始人鈴木敏夫曾吐露道。《風之谷》劇照在鈴木敏夫牽線下,高畑勳和宮崎駿在1985年共同創建了吉卜力工作室。吉卜力已經成為動畫影史上的一座豐碑,誕生了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動畫影片。在成立之初,鈴木敏夫就曾表示,吉卜力是為了「純粹建立一個為高畑勳、宮崎駿兩人專用的創作平臺」。「我們永遠不會當面批評對方,因為這只會引起爭吵。但是,我會知道他批評了我的作品,」高畑勳認為他和宮崎駿之間是一種可以互相批評對方作品的親密關係,「我一點也不介意,因為這就是我們的關係。
  • 日本的吉卜力不僅僅只有宮崎駿,還有他!
    之前於4月5日離世的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作為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之一,其實他在日本的名氣並不亞於宮崎駿,在這裡我們對高老爺子,表示出深深的敬意和懷念,您一路走好,R.I.P一直嚷嚷退休的宮崎駿老師,N次「食言」後仍然活躍在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