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八王之亂到底怎麼回事兒?為何說司馬炎是倒行逆施?

2021-01-13 騰訊網

司馬炎篡魏建立西晉到滅亡,不過只有短短51年,從八王之亂起到西晉滅亡,有25年。從八王之亂終到西晉亡,有10年。可見八王之亂直接導致了西晉的滅亡,外敵入侵不過是一個助推器。西晉政壇的混亂再次證明,任何在歷史進程中倒行逆施的做法,都將遭到現實瘋狂的反噬。

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到司馬炎終於美夢成真,公元265年,司馬炎取代曹魏,自立為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司馬炎成為晉朝的開國皇帝。

「八王之亂」是西晉統治集團內部為爭奪皇權而進行的戰亂,主要參與者有汝南王司馬亮(司馬懿第四子)、楚王司馬瑋(司馬炎第五子)、趙王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子)、齊王司馬冏(司馬炎侄子,與司馬倫一黨)、長沙王司馬乂(司馬炎第六子)、成都王司馬穎(司馬炎第十六子)、河間王司馬顒(司馬炎堂弟)、東海王司馬越(司馬炎堂弟),但實際上參與這場爭鬥的皇族成員遠不止八王。

所謂八王之亂並非八王群起叛亂,顛覆西晉政權 ,他們目的僅是為奪權而鬥爭,且相繼而起。話說這些大王如何擁有競相逐權的實力,這要感謝司馬炎。

八王之亂與九子奪嫡有相似之處,同是皇權內部鬥爭,為何前者導致了滅國,而後者則只是一人插曲。其主要原因在於司馬炎建立的西晉之」封建「,與大清時代的封建制並不相同。八王手中的權力遠勝於清室的九子,八王相當於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國,他們都是有裝備有自己軍隊的「一國之君」,而清室的九子沒有軍權這一條就限制了他們的實力。也就是說,西晉沒有引用秦始皇創立的中央集權的專利成果,而是讓歷史倒行回到了西周時期的分封制。

那麼,司馬炎為什麼要重新啟用分封制呢?這是因為在他的人生歷程中,親眼見證了曹氏皇族是如何被司馬家族羞辱的過程,正是曹氏的羸弱給了司馬氏奪權的機會。但更重要的是,因為西晉是建立在大士族大貴族的擁護之上的,實行分封也是維護他們的利益。

因此,司馬炎建國後認為,實行分封制更能維護皇權的地位,於是他分封了很多宗室為王,令其設軍參政。其出發點與周朝的分封制大致相似,而且導致的結果也一致,那就是諸侯王割據,各自為政,都不聽使喚了,最後陷入混戰,這就是「反噬」。

但是周朝統治了八百年,為何到西晉這裡只有短短幾十年。這也是司馬炎的傑作,不論古今,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明智與否太重要了。不能全盤否定司馬炎,但說他明智也真的算不上,將一個國家的前途交到一個智力低下的人手上,這個國家能好?那還真是千古奇聞,不過憑藉此事,司馬炎也可獲封「千古一帝」。

據說司馬炎有25個兒子,除了基因強大,好色也是主因。雄性天生好鬥,因此兒子多的直接後果之一就是互毆。普通家族小打小鬧,皇室家族那是要動用真刀真槍的。在皇室權力的角鬥場裡,不見血腥稱不上一場賽事。

兒子多加上叔叔們也多,在皇室家族必然要醞釀一場歷史大戲,而這個大戲的開端就是司馬炎之死。司馬炎死後,按照中國傳統的宗法秩序,長子早亡,次子司馬衷成為合法繼承人。司馬衷智力低下,據說司馬遹四歲,他才知道這孩子原來是他的。司馬炎對這個兒子不是不了解,也經過了一番測試,但司馬衷都成功過關,這背後都是太子妃賈南風的功勞。

女人在歷史的長河中看似柔弱,但以柔克剛,充分發揮了她們的特長,千萬不要小覷女性。賈南風是賈充之女,賈充曾經為晉朝的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曾經指使屬下成濟殺了曹髦 ,事後成濟成為弒君的替罪羊,而賈充則被司馬昭加封,賈南風能做太子妃也是得益於此。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同理也無犬女。賈南風的兇殘與他爹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得到的結果卻是不同的,賈充的兇殘成就了司馬氏,而賈南風的兇殘則是在搗毀司馬氏。

司馬炎死後,指定的輔政大臣是晉惠帝司馬衷的外祖父楊駿,但是新晉皇后賈南風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勾結楚王司馬瑋發動了禁衛軍政變,殺掉了楊駿。但遺憾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賈家並沒有掌控大權,政權落到了汝南王司馬亮手中。

當然,賈南風不會善罷甘休,她讓司馬瑋殺掉了汝南王司馬亮,然後又誣陷楚王司馬瑋矯詔擅殺大臣,導致司馬瑋被處死。至此,八王之亂中的兩王被賈南風送上了西天。

為了獨攬西晉的大權,她馬上廢掉了太子司馬遹(司馬衷與謝淑媛之子),然後將其殺害。賈后的倒行逆施立即引起了晉朝皇族和朝廷大臣的普遍反對,沒過多久,賈南風被趙王司馬倫和齊王司馬冏所殺。

歷史到此,殺戮似乎應該收場了,弱智皇帝司馬衷也該歸位了,但司馬倫又覬覦起了皇位。在誅殺了實權派賈南風之後,作為叔祖輩的司馬倫自己登上了皇位,尊稱晉惠帝為「太上皇」,這樣歷史滑稽的一面又出現了,侄孫成了叔祖的太上皇,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司馬倫名不正言不順的得了皇位之後,屁股還沒坐熱,駐守許昌的齊王司馬冏隨即起兵聲討,接著,鎮守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和鎮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都相繼起兵響應聲討。陷入眾叛親離之中的司馬倫,很快就淪為了刀下之鬼。

之後晉惠帝司馬衷終於復位,攝政的是齊王司馬冏,同樣沒多久,也被徵討。這次要滅他的是河間王司馬顒,和洛陽城中的長沙王司馬乂,結果毫無例外,司馬冏被殺。

這樣攝政權又落入了長沙王司馬乂之手,次年,他又遭到了河間王司馬顒和成都王司馬穎的討伐。但鑑於以往經驗,司馬乂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奈何禍起蕭牆,洛陽城裡的東海王司馬越聯合部分禁軍密謀活捉了司馬乂,並將其交給了河間王司馬顒的部將張方,張方將司馬乂活活燒死。

此後,成都王司馬穎攝政,自任丞相,他吸取經驗教訓,沒有留在洛陽,而是回到了他的大本營鄴城,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逃脫被誅殺的命運。

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上進攻鄴城,與司馬穎的軍隊在蕩陰狹路相逢,不幸兵敗,手裡的晉惠帝也丟進了鄴城。就在司馬越和司馬穎大戰之際,河間王司馬顒也沒閒著,趁著熱鬧,他派部下張方攻佔了洛陽,這樣司馬越就被擠出了洛陽城。

俗話說黎明前尤其黑暗,八王之亂結束的曙光就是讓混戰來得再猛烈一些吧。司馬穎頂住了司馬越的第一波進攻,但沒能再次頂住第二波進攻,為了自保,帶著從司馬越手裡搶來的晉惠帝逃往長安。

司馬顒在洛陽也沒住多久,便被司馬越拿下。隨著司馬穎和司馬顒的相繼被殺,晉朝大權最後落入了司馬越手中。他將晉惠帝迎回洛陽後,沒多久,傻皇帝便死了。晉惠帝之死,有人說是遭司馬越毒殺,有的說是病逝,兩者相比,筆者認為前者更符合當時的歷史真實。

最終歷史將權力之棒落在司馬越手上,傀儡皇帝就是晉懷帝司馬熾。至此,長達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告一段落。

「八王之亂」結束了,但西晉的歷史還沒結束,但經此一亂,元氣盡失。五年後,司馬越死,洛陽被匈奴人攻陷,晉懷帝司馬熾被俘。兩年後太子司馬業在長安稱帝,是為晉愍帝。又過了三年,晉愍帝向入侵的匈奴人投降,至此西晉亡。

在司馬皇氏們互相廝殺時,民間也不太平,流民問題嚴重,各地農民武裝暴動此起彼伏。而在西晉之外,北方的匈奴、鮮卑等遊牧民族也沒有閒著,他們也趁著亂世,入侵中原。上述攻陷洛陽和長安的胡人,作為助推器, 送了西晉最後一程。

從此,中國北方進入了長達300年的五胡十六國的混亂時代。

相關焦點

  • 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究竟是怎麼回事?
    凡是喜歡讀史的人,都知道西晉有個「八王之亂」,八個王為: 1、汝南王司馬亮,司馬懿的第四子。 2、楚王司馬瑋,司馬炎的第五子,白痴皇帝司馬衷的異母弟弟。司馬懿的重孫子。 3、趙王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子。
  • 解析八王之亂始末:西晉八王之亂如何產生,到底幹了什麼?
    西晉這個王朝,很特殊。到底特殊在哪裡?西晉一朝可謂是完全流氓式承襲了曹魏的江山,但其權力架構卻被重組。公元266年,二月。司馬炎接受曹奐禪讓,建立了西晉王朝。司馬炎對嶽父、嶽輩的大肆拔擢,直接影響到了後來西晉權力架構的穩定性。公元290年,司馬炎去世。臨終之前,他一直猶豫不決,西晉未來的繼承人究竟應該如何傳承?大家都應該知道,司馬炎後期制定的司馬衷是個智力有著嚴重缺陷的人。
  • 西晉時期,「八王之亂」指的是哪八王?為何爆發「八王之亂」?
    大家好,我是蓬蓬說歷史,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國歷史上,西晉時期著名的「八王之亂」,那麼「八王之亂」指的是哪八王呢?「八王之亂」是怎麼爆發的?八王之亂的「八王」,指的是西晉皇族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義、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人,他們先後掌握或覬覦國家大權,又先後被殺或死於非命,並最終釀成了西晉王朝的滅亡,中國也由此進入長達近三百年的、最黑暗的南北朝時期。而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正是西晉建立者晉武帝司馬炎。
  • 西晉八王之亂後,八王的結局如何?(一)
    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其實質是一場由爭奪皇位所引發的內亂。其直接導火索是皇后賈南風亂政。參與造反奪權的王爺當然不止八個,而其核心人物主要有司馬亮、司馬瑋、司馬乂、司馬倫、司馬囧、司馬穎、司馬顒 、司馬越這八人。藩王們相互攻伐,使得國力下降,民不聊生。
  • 西晉八王之亂,為何造成嚴重後果超越歷代?
    西晉八王之亂,為何造成嚴重後果超越歷代? 中國古代封王大致有兩種封法,一種是實封,也就是既有封地也有兵權,說穿了就是獨立王國只是要效忠於中央罷了,另一種是虛封,也就是只有頭銜並無封地與兵權。
  • 八王之亂導致了西晉的亡國,這八王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
    西晉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從公元266年立國,到公元316年亡國。如果以西晉滅掉東吳為開始,那其在中國歷史上僅存在37年,而直接導致西晉滅亡的導火索就是「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嚴重破壞了當時的社會經濟,導致了中國將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中國進入了五胡亂華時期。
  • 害了整個西晉的八王之亂,為什麼是他,笑到了最後?
    八王是怎麼來的?八王之亂的起因,說來話長。事情還要從曹魏建國說起。曹魏建國以後,鑑於魏國沒有完成統一中國的使命,因為曹魏皇帝沒有冊封曹家子弟在地方上割據稱王。因此司馬炎篡奪曹家天下以後,吸取了這個教訓,他認為,如果曹家在天下多分點自家子弟做諸侯王,是不是就可以在朝廷權力被架空以後,依靠諸侯王奪回權力?於是,司馬炎開始大封諸侯。所謂的「八王之亂」,指的就是司馬炎冊封的王爺裡面的八位,製造出來的混亂,因此被後世稱之為八王之亂。
  • 簡述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嗎?
    由於八王之亂的「八王」處於《晉書》中的同一傳記,所以就有了八王之亂的說法。西晉初年的八王之亂類似於西漢初期的七國之亂,這兩次暴亂的發生都與分封制有些緊密的聯繫,因為諸侯王在地方上享有很大的特權。但是它們又有所不同,八王之亂爆發的時候,西晉王朝的建立只有26年,這是令人驚訝的。
  • 看看司馬懿後代搞的八王之亂到底哪八王
    八王之亂,算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一次皇族內亂,直接導致西晉滅亡及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了五胡亂華時期。今天老麥來和大家聊聊這八王之亂到底哪八王,看看他們的小簡歷,還有為何會起兵,以及他們和現在比較火的的司馬懿到底是什麼關係。
  • 西晉的八王之亂結局究竟如何?
    司馬家族奪了曹家天下後,認為魏國的亡國之因,在於沒有分封宗室王親,才使司馬家族得到江山。因此司馬炎上臺後,恢復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了二十七個同姓王。然而司馬炎卻忘記了漢朝時期就曾因為郡國並行制度,導致了七國之亂。
  • 顛覆國家政權,對國家影響深遠的八王之亂為何在西晉爆發?
    八王之亂是發生在西晉王朝統治時期的一場皇族子弟為了爭奪中央集權而引發的內亂,在最開始是由當朝皇后專權亂政所引發的。八王之亂一共歷時十六年,前前後後共分為兩個階段,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是當時的政治發展,社會經濟,文化繁榮等方面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直接導致了西晉王朝的滅亡,以及之後近三百多年的內亂,使之後的中原進入了五胡亂華時期。眾所周知,西晉王朝的奠基者是司馬懿,西晉王朝的建立者是司馬昭。
  • 八王之亂,西晉本想加強中央集權,最終卻將其變成亡國的罪魁禍首
    西晉地圖公元291年,初創不久的西晉王朝卻爆發了一場長達16年的由皇族內部引發的戰亂。同時,這場戰亂也直接導致羸弱的西晉王朝加快了滅亡腳步,乃至進入了一個長達300年的黑暗動亂時期(即五胡十六國時期),這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八王之亂」!
  • 為什麼西晉八王之亂會導致國家分崩離析,並且異族入主中原
    為什麼西晉八王之亂會導致國家分崩離析,並且異族入主中原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亂世在司馬炎地一統下,中原重新歸一。西晉的建立也讓天下臣民和士族們看到一個新王朝蓬勃發展的新希望。然而西晉開國君王司馬炎去世後,留下的天子卻是一個弱智兒,因為天子智商存在著問題,這就導致了西晉的權柄開始落到了一些有心人的手裡。
  • 【重要事件】:開啟「五胡亂華」序章的西晉八王之亂
    一、事件概述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內亂,因皇后賈南風乾政弄權所引發。這次動亂共歷時十六年,分為前後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續三個月;第二階段,從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歷時七年。
  • 西晉的滅亡是誰的過錯?賈南風是如何間接引發八王之亂的?
    西晉,一個名聲不太好的朝代。因為西晉的皇室,是司馬家族。而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所做的事情,實在無法令人對他和他的家族產生好感。更令人氣憤的是,司馬家族從曹魏手中接過了這個江山,卻沒有好好地守護它。司馬炎死後,西晉接連陷入了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給中原的百姓帶來了十分沉重的災難。
  • 八王之亂後八王下場如何?鬧得轟轟烈烈的西晉最後結局又如何?
    這次動亂就是歷史上的八王之亂。發生在西晉末年,因為是當時的司馬氏一族的八個王的內亂,所以後世把這場動亂叫做八王之亂。那麼,這八個王是誰呢?動亂之後八王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大家都知道,西晉最早是偽曹魏政權,是晉武帝的爺爺、大伯、爸爸一起拿下來的,最後政權落到司馬炎頭上,司馬炎清楚自家怎麼拿的政權,他就心想,萬一自己哪個後代沒出息,結果被別人像自家一樣奪去了政權,那自己的江山不就送給別人了麼?於是,司馬炎想出一招,就是把自己的兄弟們安插到各地,那樣他們的後代不也是司馬氏嗎?
  • 五胡亂華的開端——西晉八王之亂
    天下歸晉後,天下也得到了一段時間和平發展,中原王朝晉朝也都是壓這草原異族打的,在晉武帝司馬炎在位期間天下還是漢族的天下,也有這漢魏的風採;但是他的繼承並沒有選好,導致西晉王朝四分五裂,從而到了南北朝時期,這是一個黑暗的時期,連史學家都不願記載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漢族差點被滅族。
  • 西晉王朝的短命史:八王之亂,堪稱史上最血腥的皇權內亂
    西晉統一三國是一件偉大的事情,但西晉政權卻是個短命政權,這是耐人尋味的。由於它本身誕生於亂中篡權,所以雖然統一了全國,卻沒有通過政權更迭挖掉社會動亂的根子。相反,西晉政權的產生,製造出了更多的內外動亂與戰爭因素。而「八王之亂」就是西晉短命史上一場皇族為爭奪皇權引發的內亂,直接導致了西晉王朝的滅亡以及近三百的動亂,堪稱史上最血腥的內亂。
  • 西晉八王之亂:愚蠢、狠辣、小人、背叛與殺戮,見不到一個君子
    司馬家的一眾掌大權、握重兵的王爺們,不甘寂寞地登上了歷史舞臺,導演了一段皇室內亂和中華血淚史——八王之亂。八王之亂都有哪八王都是司馬家的王爺,這些人之間都是親戚,但都是什麼親戚呢?八王之亂怎麼才能講明白一般都是按照時間順序,把八王之亂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公元291年3月到6月:楚王司馬瑋先殺外戚楊駿、再殺汝南王司馬亮,而後皇后賈南風殺司馬瑋,最後賈南風總攬大權。
  • 他需要為八王之亂背鍋?都是司馬炎的錯
    恰好西晉王朝建立50年左右,內部爆發了八王之亂,胡人趁著這個機會南下,五胡亂華就這麼開始了。由此可見,當年司馬懿在遼東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五胡亂華做鋪墊的。如果遼東派重兵防守的話,說不定西晉不會滅亡那麼快。二、司馬懿和八王之亂沒有本質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