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西晉本想加強中央集權,最終卻將其變成亡國的罪魁禍首

2020-12-12 小記者說歷史

西晉地圖

公元291年,初創不久的西晉王朝卻爆發了一場長達16年的由皇族內部引發的戰亂。同時,這場戰亂也直接導致羸弱的西晉王朝加快了滅亡腳步,乃至進入了一個長達300年的黑暗動亂時期(即五胡十六國時期),這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八王之亂」!

但是,相信絕大多數朋友不會知道,這場戰亂的爆發前提,確是以西晉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政策下進行。那麼,為何西晉王朝本著鞏固政權的目的,卻會遭遇遭遇八位皇族的反對、乃至興兵徵戰呢?

晉惠帝初期八王分封國及軍鎮國

所以,今天我就帶領大家重新了解一下八王之亂的幕後故事!

其實,大家對於西晉王朝的家世背景儼然非常清楚,司馬氏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了曹魏政權的兵馬、人口、江山,進而統一了三國。

但是,三國時代造成的戰亂分裂長達50餘年,三國的社會結構有著明顯的不同。其中,曹魏政權大多沿用了漢代的集權制,而東吳和蜀漢均是依靠本地的世家大族勢力和地理環境的閉塞。(相對於蜀漢而言)

所以,此時的西晉王朝便面臨當初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局面,即應該如何有效將中央朝廷的經濟制度、官僚系統等下放至江東、巴蜀兩地,進而樹立中央朝廷的統治權威。

最終,晉武帝司馬炎採用了類似漢代推行的郡國並行制。簡單來說,西晉王朝為鞏固後世統治,便大力分封同姓王轄制各地區。但是,其後果也可想而知,隨著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偏大,便會逐步威脅中央集權。

其實,相比親情來說,在這些諸侯王的骨子裡,他們都充滿了對權力的渴望。最終,隨著同姓王諸侯的發展,必然容易造成中央朝廷權力的離心傾向。

漢代七王之亂

所以說,漢代的七王之亂似乎就是一個忠告,但是並不重視的西晉王朝最終也釀下八王之亂的惡果。

在晉武帝時期,中央朝廷為防止諸侯王對於地方控制權過度集中。所以,所有的地方諸侯王都需要居住在中央朝廷所在的都城,便於朝廷對地方進行直接管控,也便於監察這些同姓諸侯王,這種方法確實不錯。但是,實施時間並沒有持續多久!

其實,在晉武帝去世以後,西晉王朝內部的外戚和同姓諸侯王勢力便想控制西晉的中央朝廷和其領導權威。所以,在晉武帝晚年,他便考慮到外戚乃至諸侯王幹政的問題。

晉武帝司馬炎(塑像)

所以,司馬炎又下令讓所有地方諸侯王從都城返回各自封國內,從而防止皇族內部的外戚勢力會同諸侯王篡取西晉政權。但是,說實話,這些政策和措施也幾乎是照搬西漢當年的削藩(西漢的晁錯削藩也直接導致了七王之亂的爆發)經驗罷了!

但是,事件發展並不如司馬炎所預想的。在司馬炎去世後的,最開始幹政的便是晉武帝的皇后,其次被晉惠帝的皇后賈氏消滅,然後各地諸侯王也起兵爭奪政權。

最終,經過16年的各階段混戰後,東海王司馬越成為這場戰亂的最大贏家,並由此獨攬西晉朝廷的軍政大權。(但是,在八王之亂中,巴蜀地區便以地理優勢從西晉的中央朝廷中脫離其統治秩序,轉而建立了一個成漢政權,並發展到東晉開國後)

北方遊牧政權的南侵

不過,在司馬越的幹政弄權下,並且還在其國力衰弱、軍力大降的情況下,西晉政權很快便遭受了來自北方遊牧的入侵。(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永嘉之亂也成為導致西晉亡國的最後一根導火索)

在公元316年,劉曜率領大軍再次攻入長安城,並俘虜了晉愍帝,短暫的西晉王朝由此滅亡!

相關焦點

  • 八王之亂導致了西晉的亡國,這八王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
    西晉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從公元266年立國,到公元316年亡國。如果以西晉滅掉東吳為開始,那其在中國歷史上僅存在37年,而直接導致西晉滅亡的導火索就是「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嚴重破壞了當時的社會經濟,導致了中國將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中國進入了五胡亂華時期。
  • 西晉八王之亂後,八王的結局如何?(一)
    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其實質是一場由爭奪皇位所引發的內亂。其直接導火索是皇后賈南風亂政。參與造反奪權的王爺當然不止八個,而其核心人物主要有司馬亮、司馬瑋、司馬乂、司馬倫、司馬囧、司馬穎、司馬顒 、司馬越這八人。藩王們相互攻伐,使得國力下降,民不聊生。
  • 同是藩王作亂,為什麼七王之亂很快平定,而八王之亂導致亡國?
    七王之亂被很快平定,而八王之亂則是直接導致西晉亡國。這是為何呢?首先,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七王皆死。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因此,七王之亂反而沒有使大漢亡國,反而使得大漢更深一步的加強了集權。
  • 西晉為什麼會發生骨肉相殘的「八王之亂」
    公元291年至306年,汝南王 司馬亮 、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 、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兄弟之間骨肉相殘終釀「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八王之亂」血腥殘酷,歷時長達16年之久,沒有誰是勝利者。
  • 西晉的八王之亂結局究竟如何?
    司馬家族奪了曹家天下後,認為魏國的亡國之因,在於沒有分封宗室王親,才使司馬家族得到江山。因此司馬炎上臺後,恢復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了二十七個同姓王。然而司馬炎卻忘記了漢朝時期就曾因為郡國並行制度,導致了七國之亂。
  • 西漢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哪一個對社會造成的破壞更大?
    西漢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是中國古代實行中央集權統治後爆發的兩次大規模藩王叛亂,其中七國之亂是西漢初期「郡國制」留下的隱患,而八王之亂則是西晉初期「強宗室弱地方」所留下的隱患,那麼這兩次大規模叛亂,哪一個對社會造成的破壞更大呢?
  • 讓西晉王朝直接崩潰的八王之亂,西晉諸王相互攻殺的背後
    八王之亂,在歷史上也是個異數。大一統的朝代不是沒出現過藩王內亂,但大多數在王朝前期,而且在平定內亂後王朝大一統的凝聚力更強。漢朝就是如此,元朝、明朝更明顯,清朝也不例外。八王之亂就出現在西晉王朝前期,但是這個強盛的一統王朝竟然直接崩潰了。這不能不讓人仔細分析大崩潰之前的八王之亂。
  • 顛覆國家政權,對國家影響深遠的八王之亂為何在西晉爆發?
    八王之亂是發生在西晉王朝統治時期的一場皇族子弟為了爭奪中央集權而引發的內亂,在最開始是由當朝皇后專權亂政所引發的。八王之亂一共歷時十六年,前前後後共分為兩個階段,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是當時的政治發展,社會經濟,文化繁榮等方面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直接導致了西晉王朝的滅亡,以及之後近三百多年的內亂,使之後的中原進入了五胡亂華時期。眾所周知,西晉王朝的奠基者是司馬懿,西晉王朝的建立者是司馬昭。
  • 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西晉「八王之亂」爆發原因和影響
    「八王之亂」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這次內亂不僅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而且直接引發「五胡亂華」,並導致西晉亡國。那麼,「八王之亂」到底因何發生,又產生了什麼影響呢?根本原因:司馬炎的施政錯誤,為「八王之亂」埋下了隱患司馬炎作為西晉的開國皇帝,為了確保江山永固,他在施政方面汲取了東漢和曹魏滅亡的教訓,從而制定了一套自認為極為穩妥的統治架構,但這個架構卻存在嚴重的結構問題,而這則成為了「八王之亂」的根源。
  • 為什麼西晉八王之亂會導致國家分崩離析,並且異族入主中原
    其實如果從西晉國體來看,權勢落到旁人手裡反而比落在皇帝手裡更好。但是很可惜的是,西晉的權勢落到了一個勢力女人賈南風的手裡,賈南風拿到權力後,並沒有勵精圖治的治理國家,反而是利用權勢頻繁地為自己謀福利,最終賈南風的做法激怒了西晉其他封王,於是西晉八王之亂就這樣產生了。
  • 西晉時期,「八王之亂」指的是哪八王?為何爆發「八王之亂」?
    大家好,我是蓬蓬說歷史,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國歷史上,西晉時期著名的「八王之亂」,那麼「八王之亂」指的是哪八王呢?「八王之亂」是怎麼爆發的?八王之亂的「八王」,指的是西晉皇族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義、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人,他們先後掌握或覬覦國家大權,又先後被殺或死於非命,並最終釀成了西晉王朝的滅亡,中國也由此進入長達近三百年的、最黑暗的南北朝時期。而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正是西晉建立者晉武帝司馬炎。
  • 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究竟是怎麼回事?
    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權,不甘心安於一隅的實力強大的諸侯國,成為另一種風險因素。 而司馬炎在繼承人選擇問題上的失誤,直接催化了諸侯紛爭的 風險,釀成了後來的八王之亂。 司馬炎的太子是皇后楊豔所生,名為司馬衷,即後來史上有名的昏君晉惠帝。司馬衷從小就十分蠢笨,老師給他講課,司馬衷轉眼就忘。
  • 西晉八王之亂,世家門閥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西晉公元一年結束了自東漢末年開始的戰亂紛爭局面,卻只經過短短的半個世紀就滅亡了, 晉惠帝在位時期發生的「八王之亂」通常被認為是導致西晉滅亡的內在原因。 「八王之亂的爆發反映了西晉時期朝廷政治的發展直接反應。
  • 淺析西晉八王之亂與五胡亂華之關係
    好景不長,到了公元290年,晉武帝病逝,晉惠帝即位,就在他登基後的第二年發生了迅速瓦解西晉統治的「八王之亂」。其禍根就是是晉初分封藩王導致的。事件雖然爆發於晉惠帝即位後的第二年,但多種不安定因素早在晉武帝統治時期就已有苗頭。西晉行政劃分實行州、郡、縣三級制,此外,還大肆分封了好多諸侯王,確定他們的封地。
  • 西晉八王之亂:賈南風亂政是導火索,真正根源乃是糟糕的政治環境
    八王之亂,則是西晉短暫歷史上的一次觸目驚心的大動亂,它是皇族內部的派系鬥爭的結果。 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破壞和摧殘,在整個中華歷史上也堪稱舉世罕見。它不僅大大加速了西晉的滅亡,而且造成整個中華大地生靈塗炭。
  • 西晉八王之亂到底怎麼回事兒?為何說司馬炎是倒行逆施?
    司馬炎篡魏建立西晉到滅亡,不過只有短短51年,從八王之亂起到西晉滅亡,有25年。從八王之亂終到西晉亡,有10年。可見八王之亂直接導致了西晉的滅亡,外敵入侵不過是一個助推器。
  • 西晉「八王之亂」不亂,一張圖看關係,5張表看過程
    中國古代歷史上,為了爭奪皇權而父子相殘、夫妻反目、手足相爭的事件數不勝數,而西晉的「八王之亂」因為實在太亂,讓很多人對其望而生畏,也包括我。我最近為了給大家捋清「八王之亂」,還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能有所收穫。
  • 簡述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嗎?
    由於八王之亂的「八王」處於《晉書》中的同一傳記,所以就有了八王之亂的說法。西晉初年的八王之亂類似於西漢初期的七國之亂,這兩次暴亂的發生都與分封制有些緊密的聯繫,因為諸侯王在地方上享有很大的特權。但是它們又有所不同,八王之亂爆發的時候,西晉王朝的建立只有26年,這是令人驚訝的。
  • 中國西晉時期,八王之亂,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內亂
    八王之亂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內亂,因皇后賈南風乾政弄權所引發。這次動亂歷時十六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
  • 西晉八王之亂,為何造成嚴重後果超越歷代?
    西晉八王之亂,為何造成嚴重後果超越歷代? 中國古代封王大致有兩種封法,一種是實封,也就是既有封地也有兵權,說穿了就是獨立王國只是要效忠於中央罷了,另一種是虛封,也就是只有頭銜並無封地與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