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資訊:樓蘭古城並非指一個景點,凡是樓蘭人居住過的城市遺址均可被稱為樓蘭古城,但習慣上人們說的樓蘭古城是指樓蘭原都城。遊客出發前應確認旅遊地點,以免上當受騙。很多古城遺址並不對外開放,最好事先打電話詢問清楚
沙漠地區補給點稀缺,進入羅布泊地區應準備充足的食物和水,檢查通信器材。沙漠地區氣溫變化劇烈,防暑藥品、防寒衣物都必不可少。
西域古城眾多,可是這座古城,竟在鬥轉星移中深深地埋入了歷史的塵埃,被人們遺忘了一幹多年。 最早提到樓蘭的是司馬遷的《史記》:「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那時這個城市只有一萬多人, 卻因為地處絲綢之路的樞紐而繁榮一時。 各色人等在這裡相聚,帶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故事。
城中的旅店雲集著往來的客商,中原樂聲、匈奴歌曲從這裡傳出,紅妝綠裳的胡姬伴樂而舞,豪放的旅人在此大碗飲酒,享受艱難穿越沙漠後的狂歡。可惜這樣的地方,卻因處在交通樞紐而捲入了漢朝與匈奴人之間的紛爭。樓蘭不得不在漢、匈之間尋找脆弱的平衡,將王子送到兩國作為人質,戰戰兢兢卻還是不得安寧。
沒有人關心一個小國夾在中間的那種深深的惶恐和悲哀,甚至連這顆棋子是如何消失的都無人知曉。直到1900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沿塔裡木河向東,到達孔雀河下遊,想尋找行蹤不定的羅布泊,卻發現了一座沙土下的古城:有城牆,有街道,有房屋,甚至還有烽火臺。斯文.赫定在這裡發掘了大量文物,包括錢幣、絲織品、糧食、陶器、紙片、竹簡和毛筆……經鑑定,這座古城就是赫赫有名的古國樓蘭,整個世界震驚了。
樓蘭古城的確切地理位置在東經89度55分22秒、北緯40度29分55秒,佔地面積約10.8萬平方米。城東、城西殘留有城牆,高約4米,寬約8米,黃土夯築;居民區全是木造房屋,胡楊木的柱子,門、窗仍清晰可辨,城中心有唯一的土 建築,牆厚1.1米,殘高2米,似為統治者的住所,城東的土丘原是居民們拜佛的佛塔。
樓蘭古國於公元前176年建國,公元630年突然神秘地消失,留下一片廢墟靜立在沙漠中,引發後人無盡的遐想。
景點天鵝湖位於七首布魯克草原珠勒圖斯山間盆地,海拔2000- -2500米,是一個東西長30千米、南北寬10幹米的高原湖泊。連綿的雪嶺,聳入雲霄的冰峰,構成了天鵝湖的天然屏障。泉水、溪流和天山雪水匯入湖中,湖畔水草豐茂,氣候涼爽溼潤。每當春天來到,大批天鵝從印度和非洲南部成群結隊地飛越崇山峻岭,來到天鵝湖棲息繁衍,湖水、天光、雲影、天鵝,構成一幅「片水無痕浸碧天,山容水態自成圖」的畫卷。
哈薩克墳遺址位於若羌縣境南部的依協克帕提西南25千米處,為5座用土坯砌築而成的墳墓,古堡似的聳立在戈壁荒漠中。哈薩克墳究竟有多久的歷史,說法不一,至 今尚無定論。
瓦石峽又名凹石峽,古城又稱弩支城,位於若羌縣瓦石峽鄉博孜也爾村西南的沙丘中,是古樓蘭國的經濟重鎮,也是中亞粟特人居住的中心。約2000年前,這裡的手工業生產就已頗具規模,至今仍殘留著燒制器皿的土窯,爐渣堆積如山,遍地皆是陶片、磚塊和玻璃碎渣。考古工作者曾先後在此發掘了隋、唐、宋三個時期的錢幣、絲織品以及元代的漢文文書、玻璃器皿等。
米蘭遺址在若羌縣東部,主要包括米蘭城郭、兩座佛寺及墓地。米蘭屬古樓蘭國的地域,漢代時曾在這裡屯田,一種有爭議的說法認為這裡是樓蘭國遷都後的新國都。公元8 9世紀的吐 蕃藏文木牘,這裡是見證樓蘭古國神秘興衰的重要史跡, 是佛教東傳由新疆進入內地的重要地域。
樓蘭古城周圍還有著生長近千年的胡楊林,依然還勃勃生機。這裡胡楊樹茂密時,偶爾會有野兔、黃羊其他野生動物從中間穿過。因為身處戈壁深處,很少有人光顧,更顯胡楊林的古樸與壯美。
我乘坐的越野車在戈壁灘中疾馳,穿越著中國的死亡之海,憑窗復望開去,不時與動物野駱駝群擦肩而過。沿著絲綢之路,我正在尋訪三千年前的樓蘭古國,與樓蘭美女親密接觸,感悟那一方土地歷史文化的蒼涼與震撼,如今「一帶一路」的博大與壯美,親歷探險家的足跡,領略戈壁大漠風情,沿途的西域風光美不勝收,實在是不虛此行。
以上就是我的遊覽體驗,大家有機會可以親臨去感受樓蘭古城的壯美,現在那裡的生態環境也很脆弱,有的景點已經禁止遊客遊覽,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去遊覽一定要愛護當地的環境,千年文華古城一旦消失就再也不會修復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喜歡就點讚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