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李白的「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或許作為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樓蘭古國早已經和它的另外35個「鄰國」中的大部分國家一樣,早已在歷史長河中消失不見,只是偶爾出現在我們的初高中歷史課本而已。每當讀到樓蘭二字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聯想起和它一樣好聽的蘭陵、廣陵、雲中的古地名而已。
西域三十六國示意圖
說是西域三十六國,其實有點誇張了,如果說是西域三十六城邦,我覺得可能會更貼切一些,西域三十六國人口都不多,治下面積也都不大,主要藉助於地利因素,處在中西方溝通要道-絲綢之路上,做些倒買倒賣的生意,掙個差價而已。作為西域三十六國中的「大國」-樓蘭,據典籍記載,人口最多時將近十萬,部隊三千,放在現在也就是個縣級水準。但是由於它地處要道:不論是東西客商都要在此停留,因此一時繁榮起來。
古絲綢之路示意圖以及處在C位的樓蘭
經濟的繁榮要與本身國力相匹配,如果不匹配怎麼辦?就如同三歲兒童抱金磚行走於集市一樣。樓蘭的掌權者們深知這一點,知道自己國小人微,只能找個好大哥。漢王朝固然強大,但是奈何長安距離太遠;匈奴王朝雖然粗魯未開化,但是就在眼前。「聰明」的樓蘭掌權者們,開始了在雞蛋上的跳舞,同時派送兩位質子前往西漢與匈奴,成為了典型的牆頭草,哪邊力量強一些,趕緊就去錦上添花,小國的外交最慘莫過於此--間於齊楚、而並非齊楚。齊楚開心了,你就在中間當個緩衝區;齊楚不開心了,你就要改姓齊或者楚了。
樓蘭的歷史甚至和華夏文明一樣悠久,有史可查的考古證明:四千多年前歐羅巴人的一個分支就已經在樓蘭附近生息繁衍,但是由於中間記載斷檔的存在,讓樓蘭古文化成為了爭議頗多、未解之謎更多的中華古文明之一,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以樓蘭為代表的西域文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創造出了與自己體量相當的高度文明與發達的社會。本來有機會樓蘭文明可以繼續向前一步的,但是一股巨大的漩渦卻突然而至。
樓蘭姑娘大概率是個白人
我們至今不知這股旋渦從何而來,也不知這股旋渦將樓蘭最終卷向何處。只知道在公元七世紀,中原王朝恰逢貞觀之治的時候,樓蘭就突然從歷史中消失了,就如同他四千多年前的出現一樣,沒有任何徵兆,沒有任何記錄。後來者根據自己的推斷,給出了種種樓蘭消失的可能:戰爭、瘟疫、自然災害,環境突然惡化等等,但是沒有一個推論能夠讓所有人都信服,至此樓蘭古國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消失,且沒有旁白。
樓蘭古城外的防護網
如果不是一百多年前,那個聲稱嫁給了中國的瑞典籍科學探險家斯文赫定和他的羅布泊當地嚮導的偶然一鏟,在羅布泊西岸已經沉睡了千年的樓蘭古城將繼續沉睡。我們無法定義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究竟是探險家,還是中華文化的「竊賊」,在他們前僕後繼的「努力」下,樓蘭古城重見天日,然後是大規模的非法考古挖掘。我想不論是樓蘭古城的先民,還是樓蘭古城遺蹟的發現者們,都不會曾想到,有朝一日,樓蘭將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門票最貴的一個景點!
江湖傳言:樓蘭古城門票價格對你國內遊客3500元;對國外遊客300000元。而且想花這個錢的遊客還很多,只是沒有人知道這個樓蘭門票在哪裡買,錢交給誰,而作為全國最貴的景區,樓蘭古城裡面到底有什麼,他們絲毫也不知道。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曾幾次帶領普通遊客,以及作為科考團隊的後勤工作人員,幾次進入樓蘭古城,樓蘭古城總體上給我的感覺就是:古城核心面積不大,半個小時能走完;前往樓蘭古城的古河道太顛簸,沿途都是遺棄的各種越野車的前後保險槓;樓蘭古城裡面除了幾個殘垣斷壁,除了黃沙什麼都沒有,有人告訴我樓蘭古城的黃沙下面都是黃金,為此有一次,我甚至跟朋友借了一個高敏度的金屬探測儀,這個探測儀據說可以探測到水下一米多深的易拉罐,但可惜它在樓蘭古城裡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說實話如此平淡無奇的一個景點再配以艱難險阻的路況,另外加上高昂的進入費用,我想應該不會有正常人對這個景點感興趣吧!可實際上,對樓蘭這個景點感興趣的人很多,多到我們從事無人區穿越後勤服務保障的第六個年頭,還在天天給大家科普:樓蘭古城裡面什麼都沒有,大家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不建議花錢前往。雖然我們說的如此苦口婆心,但是依舊有人堅持穿越羅布泊可以,但是必須加上樓蘭古城,至於樓蘭古城多少錢,他不管,只要能去,多少錢他都願意。
前往樓蘭的路與保險槓
我們跟這些執意去樓蘭的隊員聊過幾次,大致知道了他們為何如此堅持,這些人大多有一個樓蘭情結,至於樓蘭情結是什麼,目前還沒有人說清楚,反正就是那句「不破樓蘭終不還」意思差不多的情懷,解除這一情結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去一趟樓蘭。而為何這些人會有樓蘭情結呢,基本上又與市面上相傳的樓蘭各種「謠言」有關係。
1,樓蘭門票3500,外國人300000元.這肯定是個謠言,但是因為流傳時間過長過久,以至於被當成了真事。某地發生了交通事故,你根據經驗推斷這個事故最少得死十個人,結果你因為傳播謠言被抓起來了;後來披露的資料證明,此次事故實際死亡人數三十,這樣看也確實屬於造謠了啊。樓蘭門票的情況也大致如此,樓蘭門票3500一人確實是謠言,因為這個門票沒人賣,也沒有地方買,如果想進入樓蘭只有參加當地的旅行探險線路,從樓蘭所屬的若羌縣出發,有旅遊公司專門經營樓蘭一日遊或者兩日遊活動,價格一般一萬每人起,而且還最少湊夠四人一車才發團,湊不夠的話,就只能放棄或者在若羌縣城等待能成團的時候;我們的羅布泊無人區穿越線路也可以增加樓蘭,因為團隊與後勤都是現成的,只是額外增加一天行程而已,因此我們的樓蘭進入費用比專門的樓蘭一日遊便宜了不少,但是最少也得需要五六千塊一個人。相信大多數人聽說了樓蘭古城內的真實情況以及實際高昂的進入費用後,都會重新考慮思量一下是否有進入的必要了;
樓蘭
2,一些非專業自媒體和影視作品有意無意的引導,市面上大多數關於樓蘭的自媒體介紹都以杜撰和摘抄為主,他們並沒有去過樓蘭,只是將網上搜集到的一些樓蘭信息進行了二次加工,然後以訛傳訛,越傳越邪乎,各種樓蘭的圖片被張冠李戴,讓人以為樓蘭古城氣勢恢宏、保存完好,遍地是黃金!樓蘭古城內目前可以稱得上的建築一共最多有兩個,一個相傳是政府衙門的三間房的殘骸(大家想一下,這個樓蘭的最高行政機構所在地才只有三間房,那這個地方能富到哪裡去?),一個是城邊高處的佛塔,除此之外其他建築都因為歷史或者風沙毀壞殆盡,已經看不出一點原有建築的樣子。有讀者跟我們說只要站在樓蘭古城遺址的高處誦讀一句「不破樓蘭終不還」,追思古今之情就會油然而生,其實我覺得這屬於典型的為賦新詞強說愁。你如果真站在樓蘭古城的高處,當你大聲誦讀唐詩時,不破兩個字還沒有說完,你的嘴裡已經灌滿被風吹起的黃沙,樓蘭二字還沒有說出口,你剩下的動作可能只剩下「呸呸呸」了;
樓蘭古城的枯樹與後面的三間房
3,追求標新立異,只為稱霸朋友圈!樓蘭古城只是一個未開放的小眾旅行景點,據估算,每年進入樓蘭的人數不會超過500人(今年因為疫情原因,估計進入的人更少了)。所以有些人才根本不管樓蘭古城裡有什麼,進入價格是多少,只要能讓他進去,拍幾張照片,合個影,回來夠發朋友圈的九張圖就可以了,至於樓蘭古城裡有什麼、樓蘭有什麼樣的歷史,跟他似乎並沒有多少關係;
樓蘭古城遺址碑與遠方的佛塔
三間房與佛塔合影
4,樓蘭古城設置高昂的門票是為了更好的維護運營以及保護文物。並且像模像樣的把樓蘭門票3500元做了拆分:3000元是門票,500元是文物保護費。上文已經說過:樓蘭門票3500元這個價格本來就是個謠言;另外樓蘭古城裡面基本上什麼都沒有了,還有什麼維護運營的必要?樓蘭保護站常年有5-6人輪轉工作,據我所知他們月收入並不高,而且門票收入跟他們並沒有直接關係,所以那些天性善良,喜歡給人戴高帽的朋友可以稍微歇一歇,樓蘭古城遺址設置那麼高的進入費用,既不是為了古城維護、文物保護,也不是設置高門檻,篩選有效客戶。而是因為壟斷!壟斷行為造成的高定價,僅此而已,大家也不用從各種角度復盤推演,雖然看起來有點殘酷,但這就是最直接的原因!
另據我們估計,因為新疆本地政策相對保守,在前五個月新疆沒有確診比例時,新疆各景區都採取了相對嚴格的準入措施,前不久新疆出現了確診病例,大概率來說今年樓蘭古城應該是去不成了!
最後附一個包含樓蘭古城的羅布泊無人區穿越簡要行程,可供大家參考。
第一天:全國各地-敦煌集合
第二天,敦煌—-阿克塞—冷湖石油小鎮—阿爾金山索爾庫裡地質探坑
第三天,索爾庫裡——庫姆塔格沙漠—羅布泊大峽谷
第四天,羅布泊大峽谷-樓蘭古城往返
第五天,羅布泊大峽谷—感恩碑—彭加木失蹤地紀念地—八一泉/自流井-天坑 撿石頭/玉
第六天,天坑 -大海道
第七天,大海道-哈密/敦煌
第八天,敦煌-全國各地,解散。
瑪吉阿米藏地旅行,您身邊的藏區旅行專家,更多藏區旅行資訊、小眾旅行線路、無人區線路歡迎關注公眾號:川藏線 (就 川藏線 三個字,頭像與本訂閱號相同,加黃V認證的那一個)或者點擊本文章下方了解更多,直接跳轉羅布泊無人區詳情頁面,和我們一起發現與他們口中不一樣的羅布泊與樓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