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寧11月28日電 (記者 張添福)中國正在打造全國最大的藏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據該平臺理事會秘書長、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副院長多傑拉旦28日介紹,該平臺針對目前藏醫藥界「最薄弱環節」和「最迫切需求」,「將有效提高中國藏醫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源自雪域高原的藏醫藥是世界四大傳統醫學之一。上述平臺分藏醫藥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基礎服務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三部分,由青海金訶藏醫藥集團牽頭,中國中醫科學院和西藏、青海、甘肅、北京等地共15家科研院所、醫療機構、高校、企業聯合建設。
其中,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包括藏藥安全性與臨床評價服務、藏藥生產專用設備服務、藏藥材保護與利用服務、藏藥生產共性技術服務。
「藏醫藥研究應該提高現代科技含量。」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藏醫藥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仁青東主曾向記者表示,「要用數據來支撐、證明藏藥的作用機理及有效性、安全性。」
多傑拉旦表示,上述技術服務體系正好彌補了目前藏醫藥安全性分析的軟肋,未來,藏醫藥界可利用該平臺分析藏藥的安全性,評價藏藥臨床效果,併集納2000種藏藥材的分布、生長環境、化學成分、藥理等。
基礎服務體系建設將提供藏醫藥古文獻整理與共享服務、藏醫藥標準規範建設與服務、藏醫診療技術服務建設。
正在推進的公共服務體系是該平臺的核心。據多傑拉旦介紹,該平臺計劃在2018年搭建完成藏、漢雙語門戶網站,通過八大類17個子資料庫,公眾可查詢超1000部藏醫藥文獻,4200條名詞術語規範,2000種藏藥材資源,200種藏醫(特色)診療規範,500種藏藥標準及上千種藏藥製劑數據等信息。
「我們希望邊運行、邊建設,整合資源,搭建互聯互通平臺,集納藏醫藥的各種信息,建成藏醫藥界的『大超市』,打造公益性、基礎性的服務平臺。」多傑拉旦說,「這有利於藏醫藥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