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最大藏醫藥創新服務平臺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國建最大藏醫藥創新服務平臺

2017-11-28 20:49: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中新社西寧11月28日電 (記者 張添福)中國正在打造全國最大的藏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據該平臺理事會秘書長、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副院長多傑拉旦28日介紹,該平臺針對目前藏醫藥界「最薄弱環節」和「最迫切需求」,「將有效提高中國藏醫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源自雪域高原的藏醫藥是世界四大傳統醫學之一。上述平臺分藏醫藥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基礎服務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三部分,由青海金訶藏醫藥集團牽頭,中國中醫科學院和西藏、青海、甘肅、北京等地共15家科研院所、醫療機構、高校、企業聯合建設。

  其中,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包括藏藥安全性與臨床評價服務、藏藥生產專用設備服務、藏藥材保護與利用服務、藏藥生產共性技術服務。

  「藏醫藥研究應該提高現代科技含量。」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藏醫藥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仁青東主曾向記者表示,「要用數據來支撐、證明藏藥的作用機理及有效性、安全性。」

  多傑拉旦表示,上述技術服務體系正好彌補了目前藏醫藥安全性分析的軟肋,未來,藏醫藥界可利用該平臺分析藏藥的安全性,評價藏藥臨床效果,併集納2000種藏藥材的分布、生長環境、化學成分、藥理等。

  基礎服務體系建設將提供藏醫藥古文獻整理與共享服務、藏醫藥標準規範建設與服務、藏醫診療技術服務建設。

  正在推進的公共服務體系是該平臺的核心。據多傑拉旦介紹,該平臺計劃在2018年搭建完成藏、漢雙語門戶網站,通過八大類17個子資料庫,公眾可查詢超1000部藏醫藥文獻,4200條名詞術語規範,2000種藏藥材資源,200種藏醫(特色)診療規範,500種藏藥標準及上千種藏藥製劑數據等信息。

  「我們希望邊運行、邊建設,整合資源,搭建互聯互通平臺,集納藏醫藥的各種信息,建成藏醫藥界的『大超市』,打造公益性、基礎性的服務平臺。」多傑拉旦說,「這有利於藏醫藥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完)

相關焦點

  • 碌曲縣藏醫院:藏醫藥文化在傳承創新中守護健康
    院長卓瑪加向記者介紹,碌曲縣藏醫院始建於1981年,經過30多年的建設發展,逐步形成了以醫療為中心,集藏醫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藏藥生產為一體的二級甲等民族醫院,大力推動了藏醫藥文化事業的繼承、創新與發展。
  • 西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已達100%
    中國西藏網訊 12月17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藏醫藥傳承發展創新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區公立藏醫醫療機構發展到44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已達100%,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分別達到了94.4%和42.4%。
  • 甘肅甘南碌曲縣藏醫院:傳承創新藏醫藥文化,全力保障農牧民健康
    三是抓環境文化建設,無論在醫院文化牆、宣傳欄、走廊、診室,外治中心大廳、走廊、護士站,辦公區域和公共場所等處處張貼體現藏醫藥文化內涵、區域人文景觀等畫框、宣傳小板,宣傳藏醫藥文化理念。第二個顯著的特點是傳承、創新藏醫藥文化。藏醫藥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蘊,完整的理論體系。
  • 藏醫桑老的「喜」和「憂」:守正創新,讓藏醫藥歷久彌新
    起源於青藏高原、距今已有3800多年歷史的藏醫藥學具有獨特的形成環境和特產藥材,在實踐中得到傳承與創新。時至今日,藏醫學已發展成為一套完整且科學的醫學體系。圖為藏醫燻藥療法。 高展 攝首次系統推廣藏醫藥教學體系,對於甘南州來說,是「史無前例」的。
  • 青海藏醫藥發展迅速
    據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青海省藏醫醫療、科研、教育、產業、文化機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藏醫藥事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2018年,全省共有公立藏(蒙)醫醫院28所,民營藏醫醫院19所,藏醫診所326個,已建成和在建的中藏醫館437個(藏蒙醫館184個),實現了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
  • 自治區調研組調研甘露藏藥 做大做強藏醫藥產業
    調研組指出,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深化醫療體制機制改革,補齊藏醫藥產業發展短板。要加強藏醫藥產業政策研究與頂層設計,將藏醫藥發展與文化、旅遊等產業結合起來,用好用活用足中央賦予的特殊優惠政策,積極發展藏醫藥大健康產業。
  • 《中國藏醫藥》雜誌出版發行
    《中國藏醫藥》雜誌出版發行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6日 16:4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西寧4月6日電(記者錢榮 趙穎)《中國藏醫藥》雜誌創刊首發式6日在西寧舉行,這是一份正式對外公開發行的藏醫藥學術期刊。
  • 甘露託舉藏醫藥產業升騰的太陽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節點上,俯瞰今日甘露藏藥,一幅藏醫藥產業藍圖,正在雪域高原徐徐展開;砥礪傳承與開拓創新,一輪藏醫藥產業的太陽在世界屋脊上升騰。藏醫藥作為少數民族醫藥也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明確提出,未來要推動中醫藥在傳承創新中高質量發展,讓這一中華文明瑰寶煥發新的光彩,為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貢獻。來自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的指示精神,讓甘露人傳承創新傳統藏醫藥的信心更加堅定。
  • ——訪2014中國·青海國際冬蟲夏草暨藏醫藥展交會組委會辦公室副...
    2014中國·青海國際冬蟲夏草暨藏醫藥展交會於7月31日在玉樹藏族自治州開幕。本屆展交會以「特色、集聚、創新、發展」和「世界蟲草看中國,中國蟲草看青海」為主題。在展交會開幕之際,記者採訪了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省商務廳副廳長朱小青。  記者:2014中國·青海冬蟲夏草暨藏醫藥展交會為何確定在玉樹州舉辦?
  • 中藏醫藥事業發展 促進各民族生命健康的對話
    聽說中國的藏醫藥療效神奇,他專門報了療養團來到我省。做了一個療程的藥浴治療後,沃洛的疼痛症狀明顯減輕,他通過隨團翻譯激動地說:「我很滿意,藏醫藥浴太神奇了,在我的國家都沒有治好的病,在這裡治好了。」藏醫藥浴在青藏高原有著悠久的歷史,2008年,我國將省藏醫院確定為國內首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藏醫藥浴療法」保護單位,省藏醫院院長李先加確定為傳承人。今年11月28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三屆常會上,中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通過審議,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青海:中藏醫藥特色服務進社區 緩解群眾看病貴
    針對社區慢性病日趨增多和人口老齡化日趨明顯的現狀,青海省近幾年大力推進中藏醫藥特色服務進社區,目前,中藏醫藥在為公眾健康服務、緩解群眾看病貴等方面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  近幾年,針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發病人數日趨增多的現象,青海省著力推進中藏醫藥特色服務進社區。
  • 我省藏醫藥產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之首
    青海藏醫藥上年工業總產值達26億元,佔全國藏醫藥工業總產值的44%,我省藏醫藥產業發展規模和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行業之首。  青海是藏醫藥重要的發源地和傳播地。近年來,我省依託優勢資源,搶抓國家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機遇,大力推動藏醫藥產業發展。
  • 加快藏醫藥健康服務發展,提升藏醫藥人員技能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全面系統繼承歷代名醫學術理論,不斷弘揚當代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臨床診療經驗,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近日,由若爾蓋縣藏醫院承辦的「四川省深度貧困縣藏醫藥人員知識技能培訓班」在若爾蓋縣順利開班。
  • 認識藏醫藥採訪藏區惠民醫保 海外華文媒體採訪團走進甘孜
    從甘孜州藏醫院近距離認識神秘的藏醫藥,了解甘孜藏區最惠民的醫保政策,到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木格措,唱一曲旅遊產業綠色發展的康定情歌,採訪團成員用自己的筆和相機,記錄著甘孜州康定市每一個文化遺產的傳承足跡,每一片獨特風景的生態之路。
  • 夯實藏藥產業創新「底座」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06年藏醫藥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李玉林介紹,藏藥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是藏族人民在高寒缺氧的自然環境中,通過豐富的生產生活實踐,博採中藥學、古印度醫學、古阿拉伯醫學之長,不斷積累完善,成為獨具特色的傳統醫學醫療體系。
  • 小康專訪 金訶藏藥集團董事長艾措千:進入藏醫藥神奇世界
    中國小康網獨家專稿 記者于靖園 靳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3屆常委會於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模里西斯首都路易港召開。當地時間11月28日下午,委員會經過評審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體驗式藏醫藥養生平臺亮相拉薩
    日前召開的全區衛生和健康大會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衛生與健康工作總要求,要正確把握好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傳承發展藏醫藥業等重大問題。今年4月初頒布的《基層藏醫藥服務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指出,取消對社會辦藏醫醫療機構的具體數量、類別和地點限制,對社會辦藏醫藥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實行屬地化管理,簡化審批程序。
  • 關注|德格宗薩成為我州首個規模以上中藏醫藥企業
    這是全州首個規模以上中藏醫藥產業企業,也是全州雅礱江上遊深度貧困縣中首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近年來, 德格縣作為南派藏醫藥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加大政策資金支持,規範企業生產經營,切實抓好協調服務,推動中藏醫藥產業實現新突破。 一是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標準化製劑室生產車間預計年產藏藥製劑達150噸,產品服務於醫療機構600餘家。
  • 青海金訶藏藥公司:希望藏醫藥為更多人所熟知
    該公司生產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董海晶告訴記者,參加展會對宣傳企業和藏醫藥文化,讓更多人知道藏醫藏藥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董海晶認為,展交會這個平臺對企業有實際的收穫。  作為國家科技創新型企業單位,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企業和全國少數民族用品指定生產企業,近年來,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注重依靠科學技術,科研開發和創新,發展藏醫藥產業,與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機構密切合作,「藏成藥七十味珍珠丸礦物質元素研究」取得重大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先後完成國家級項目近40多項。
  • 西藏藏醫藥走出高原 藏藥總產值逾13億元
    原標題:西藏藏醫藥走出高原 藏藥總產值逾13億元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西藏自治區黨委八屆八次會議上獲悉,西藏藏藥總產值已超過13億元,一批藏醫藥企業漸成規模,藏醫藥體系基本形成,部分藏藥已走出高原,受到內地患者青睞。   藏醫藥是中國目前最為完整、最有影響的民族醫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