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藏醫藥走出高原 藏藥總產值逾13億元

2020-12-12 人民網

原標題:西藏藏醫藥走出高原 藏藥總產值逾13億元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西藏自治區黨委八屆八次會議上獲悉,西藏藏藥總產值已超過13億元,一批藏醫藥企業漸成規模,藏醫藥體系基本形成,部分藏藥已走出高原,受到內地患者青睞。

  藏醫藥是中國目前最為完整、最有影響的民族醫藥之一。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衛生計生委了解到,目前西藏全區藏藥生產企業已發展到18家,均通過國家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認定,其中包括奇正藏藥、西藏藥業等藏藥上市公司。

  西藏奇正藏藥股份有限公司數據顯示,2014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9.5億元,淨利潤2.38億元,通過20000多家醫療機構及22000家藥店為患者提供產品服務。

  西藏藏醫學院院長尼瑪次仁說,藏醫所用藥物大多採自高海拔、大溫差、強日光的高原地帶,藏藥配方組成多為草本植物,對部分疑難雜症具有較好療效。尤其是藏醫中的放血療法和藥浴療法在治療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類風溼疾病等方面療效獨特。

  得益於此,藏醫藥正逐漸受到內地患者的青睞。記者在拉薩雪域大藥房看到,不少遊客正在購買治療腦梗的珍珠七十丸、治療類風溼的奇正消痛貼膏等。店主馬勺布說:「這幾年到西藏的遊客越來越多,來買藏藥的內地人也多了起來。內地買家佔15%至20%。」

  西藏自治區政府主席洛桑江村在西藏全區藏醫藥發展大會上說,西藏將圍繞建成覆蓋城鄉各級的藏醫藥服務體系、構築結構多元和研產銷一體的藏醫藥產業模式、打造符合群眾和市場需求的藏醫藥人才隊伍三大目標,努力打造藏醫院國家臨床研究基地、全國藏醫醫療中心、全國藏醫藥研究中心。(完)

相關焦點

  • 西藏藏藥總產值逾13億元 受到內地患者青睞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日前召開的西藏自治區黨委八屆八次會議上獲悉,西藏藏藥總產值已超過13億元,一批藏醫藥企業漸成規模,藏醫藥體系基本形成,部分藏藥已走出高原,受到內地患者青睞。  藏醫藥是中國目前最為完整、最有影響的民族醫藥之一。
  • 青海省藏醫藥年產值達25億元 佔全國藏藥總產值四成
    央廣網西寧5月6日消息(記者張雷 青海臺記者趙珺嫻 達海瑩) 青海省藏醫藥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去年藏藥產業工業總產值達25億元,約佔全國藏藥總產值的40%,成為全國藏醫藥行業領軍者。在青海金訶藏藥集團「安兒寧顆粒」包裝生產線,記者看到,一條全自動智能包裝線旁,四名工人有序操作代替了以前三十多人忙碌包裝的場面。安兒寧顆粒是企業的核心產品,由於市場需求量大,企業先後三次更新生產設備,如今產量翻了幾番,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去年安兒寧顆粒的銷量為7千萬袋,產值1.8億元。
  • 「藏醫藥+環保」利美藏藥打造高原民族特色品牌
    圖為發布會現場  中國西藏網訊 藏醫藥是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療效顯著的一門科學,今天它與諸多先進的醫療體系相借鑑和結合,為高原各族群眾身心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圖為發布會現場  近日,利美藏藥新品發布會在西藏自治區昌都經濟開發區舉行。
  • 青海藏醫藥工業總產值達26億元 佔全國總產值的44%
    新華社西寧8月1日電(記者央秀達珍 鄧萬裡)記者從青海省經信委獲悉,2017年,青海全省藏醫藥工業總產值達26億元,佔全國藏醫藥工業總產值的44%,藏醫藥產業發展規模和綜合實力位居全國之首。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特的中藏藥資源。
  • 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這裡藏醫藥是醫藥界的奇蹟
    在雪山連綿的青藏高原,這裡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生活在這裡的藏族人,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他們在這裡孕育出了醫藥界的奇蹟——藏醫藥。既是藏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見證,也歷經上千年的發展和傳承。並且曾在林芝的南伊溝行醫授徒,成為神秘藏醫藥文化重要發源地,而如今,西藏藏藥的藥材種植也是藏醫藥系統中最重要的環節。從西藏著名「醫聖」宇妥·元丹貢布的《四部醫經》開始,人們對於藏醫藥的研究也一直從未停止,從民間,到上層社會,實踐和應用中,使得藏藥被廣泛的應用。
  • 小康專訪 金訶藏藥集團董事長艾措千:進入藏醫藥神奇世界
    中國小康網獨家專稿 記者于靖園 靳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3屆常委會於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模里西斯首都路易港召開。當地時間11月28日下午,委員會經過評審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記者探訪援藏一線(五)|從藏藥小作坊到知名企業,西藏第一家藏藥...
    唯一的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希夏邦馬峰就在聶拉木縣境內聶拉木很特殊,南鄰尼泊爾,屬於高原邊境縣,全縣97.2%的面積處於珠峰自然保護區內,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聶拉木受損嚴重,當地產業發展何去何從?山東援藏支持當地企業走出縣城,在日喀則市發展「飛地經濟」,神猴藥業就是其中之一。
  • 我省藏醫藥產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之首
    青海藏醫藥上年工業總產值達26億元,佔全國藏醫藥工業總產值的44%,我省藏醫藥產業發展規模和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行業之首。  青海是藏醫藥重要的發源地和傳播地。近年來,我省依託優勢資源,搶抓國家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機遇,大力推動藏醫藥產業發展。
  • 西藏文化|去西藏旅遊,走進有獨特體系的「藏醫藥」
    藏藥是在廣泛吸收、融合了中醫藥學,印度醫藥學和大食醫藥學等理論的基礎上,通過長期實踐所形成的獨特的醫藥體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是我國較為完整、較有影響的民族藥之一。2006年藏醫藥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西藏甘露藏藥:一顆璀璨的明珠
    西藏甘露藏藥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始建於公元1696年的拉薩藥王山利眾院製劑室。改革開放後改名為西藏自治區藏藥廠,2012年12月28日,改制成立西藏甘露藏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露藏藥)。  歷經323年歷史的甘露藏藥品牌馳名中外。
  • 揭秘神奇的藏醫藏藥
    然而,在中國,還有比中醫更早的民族醫藥學,那就是藏醫藥學。10月23日至29日,德國將舉辦「2013中國西藏文化周」活動,在這裡,來自中國西藏古老的藏醫藏藥,將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向世人展示其獨特的功效。早在遠古時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在同大自然作鬥爭中逐步了解了一些植物、礦物質的性能及其治療作用;在狩獵過程中又逐漸知道了一些動物的藥理作用。
  • 西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已達100%
    中國西藏網訊 12月17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藏醫藥傳承發展創新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區公立藏醫醫療機構發展到44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已達100%,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分別達到了94.4%和42.4%。
  • 甘露託舉藏醫藥產業升騰的太陽
    如今,甘露藏藥以鏗鏘腳步走過了光輝而又不平凡的歷程,一個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企業已經巍然屹立在青藏高原,呈現在世人面前。站在新時代的歷史節點上,俯瞰今日甘露藏藥,一幅藏醫藥產業藍圖,正在雪域高原徐徐展開;砥礪傳承與開拓創新,一輪藏醫藥產業的太陽在世界屋脊上升騰。
  • 青海金訶藏藥公司:希望藏醫藥為更多人所熟知
    作為我省中藏醫藥產業的「龍頭」企業,率先將傳統藏藥生產工藝與現代化製藥標誌性融合的青海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將在本屆展交會上和省外一家大企業籤訂5億元的項目。  該公司生產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董海晶告訴記者,參加展會對宣傳企業和藏醫藥文化,讓更多人知道藏醫藏藥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董海晶認為,展交會這個平臺對企業有實際的收穫。
  • 高原醫學奇葩——《藏藥古本經典圖鑑四種》
    新中國成立至今,隨著各級政府對藏醫藥文化的高度重視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科研人員在長年的工作中,代代相繼,克服困難,嘔心瀝血,在藏醫藥古籍的收集、整理、收藏、保護和研發等方面深入、紮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取得了令人驕傲,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套由毛繼祖翻譯,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藏藥古本經典圖鑑四種》採用漢藏對照,圖文並茂的形式。
  • 6種標準樣品研發成功,讓藏藥不再「藏著」
    前世今生:雪域高原的特色醫藥體系源自雪域高原的藏醫藥學,與印度吠陀醫學、中醫學、西方傳統醫學並稱世界四大傳統醫學,藏藥是我國較完整、較有影響力的民族藥之一。2006年藏醫藥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華銳藏醫藥,是高原上救死扶傷的千年「靈丹」
    原創:唐伊藏醫藏藥歷史悠久,相傳在公元前三世紀,就有了「有毒就有藥」的說法。早在遠古時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鬥爭中逐步認識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於治療的經驗,在狩獵過程中,又逐漸知道了一些動物的藥理作用。
  • 西藏央科:藏藥紅景天的功效有哪些呢?
    西藏央科:藏藥紅景天的功效有哪些呢?2002年2月,是一家充滿鮮明民族特色和吉祥文化的現代藏醫藥保健品企業,是致力於創新藏藥和原生態保健產品研究與產業化運作的現代生物藏藥企業。 摘要:   西藏央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2月,是一家充滿鮮明民族特色和吉祥文化的現代藏醫藥保健品企業,是致力於創新藏藥和原生態保健產品研究與產業化運作的現代生物藏藥企業,是國家創新基金支持的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