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都說楊貴妃逃到了日本山口縣,疑似楊貴妃墓卻出現在都江堰

2020-12-13 覃仕勇講史

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可是七十年代「天皇巨星」級別的人物,但她卻在紅透東南亞的時候毅然退出了演藝界。

儘管如此,三十多年來,她依然令無數影迷懷念萬分。

她那清純的面孔,甜蜜的微笑,清澈如水的亮眸,已經深植在影迷的腦子裡。

誰也沒有想到,息影多年的山口百惠突然會在2002上現身,並高調地表示:「我是中國楊貴妃的後代。」

實際上,早在1986年春,就有日本山口家族的人攜帶一本康熙29年(1690年)修的楊氏宗譜到中國來尋祖認根。且在1998年2月,山口家族重入三門縣沙柳鎮溪頭楊《石林楊氏宗譜》,正式認祖歸宗。

所以說,山口百惠身上流著中國姓楊人的血液,倒也不一定是虛言,但要說她是楊貴妃的後代,那就值得商榷了。

首先,楊貴妃在日本很有名的,一般的日本人都知道:古代中國有兩大名人,一位是孔子,另一位就是楊貴妃。中國將楊貴妃列為「中國四大美女」之一,日本還要厲害,將楊貴妃列為「世界三大美女」之一,另兩位世界級美女是埃及皇后克麗奧佩特拉,和日本平安時代的貴妃小野小町。小野小町不只是美貌讓世人傾倒,還是平安時期著名的詩人,與楊貴妃幾乎同一時代的美女。

楊貴妃是如此有名的人物,山口百惠認她為先祖母,那也不奇怪,畢竟,大多數人都有認歷史名人為祖的心理。

問題是,這麼說到底有沒有有根據。

著名「紅學家」俞平伯先生根據白居易長恨歌裡寫的詩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就在《長恨歌》等文章中指出,說人們在馬嵬坡上沒有找楊貴妃的遺體,即當年楊貴妃並沒有被勒死在馬嵬坡。真實的情況是軍中主帥陳玄禮憐惜楊貴妃貌美,不忍殺害,私下與唐玄宗的重臣高力士密謀,以侍女代替。高力士後來向將士們展示的貴妃遺體其實是侍女的替身,楊貴妃本人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從江蘇的揚州市揚帆出海,乘坐「空艫舟」漂流到日本一個叫做「唐渡口」的地方,即如今日本山口縣的久津。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亂之後,曾派方士出海尋找。在久津找到楊貴妃後,方士還將唐玄宗所贈的二尊佛像交給了她,楊貴妃則贈玉簪作為答禮。這二尊佛像現在還供奉在日本的久津院內,稱二尊院。楊貴妃死後,當地人將其葬在此處,此處就以「楊貴妃之鄉」而聞名,而山口百惠就是生長在「楊貴妃之鄉」的人。

供奉楊貴妃墓的二尊院的長老慧學和尚曾經用文字記述說:「天寶十五年七月,唐玄宗愛妃楊玉環,乘空櫨舟與久津唐渡口登岸。登岸後不久死去,裡人相寄,葬於廟後。」天寶15年,就是公元756年。

相關的情節,日本南宮博的《楊貴妃外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活秘史》中也有描述。

但是,白居易的《長恨歌》和南宮博的《楊貴妃外傳》、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活秘史》都是文學作品,能有多少可靠性呢?

其實,正史記載,唐玄宗皇帝回長安後,曾秘密令宦官改葬貴妃,去改葬的人回來報告有兩種記載,舊唐書裡說: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而新唐書裡卻只有:香囊猶在。

挖回來的香囊至今珍藏在法門寺博物館內,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參觀。

這種香囊在當時也叫「香球」,香囊裡有兩個持平環,裡面有一個小缽盂,無論怎樣轉動,這個缽盂始終與地面保持平行,則裡面的香料就不會輕易灑落出來。

香囊猶在,那麼楊貴妃的屍體(或者說是傳說中侍女的屍體)肌膚已壞、或者乾脆失蹤,都算是無可查證了,所以,這兩種史料無論哪一種記,對事件的真相都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但,即使代死的真的只是一個侍女,楊貴妃真的脫逃了,那她能夠順利渡海,到達日本嗎?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劉厚濱教授分析,雖說唐朝和日本有商貿往來,但是,受航海能力的限制,路途還是充滿了艱辛。以鑑真和尚為例,他在太平年代東渡日本,前後歷經11年,經歷了5次的失敗才最終成功。楊貴妃一個弱女子,在兵荒馬亂之中,又怎麼可能通過漫長的敵佔區,渡海成功呢!

好吧,就算楊貴妃真的平安到達了日本,但也不可能在日本結婚生子傳下後代。

因為,楊貴妃自十七歲出閣,先嫁給了唐玄宗十八歲的兒子壽王李瑁,共同生活了將近十年,被唐玄宗看中,封為貴妃,又在唐玄宗身邊生活了十年,馬嵬坡事件時,三十八歲。想想看,二十多年時間,陪伴過兩個男人,都沒有生育過一男半女,而唐玄宗和壽王李瑁都和其他女人生育了不少子女,這說明什麼?說明楊貴妃很可能是沒有生育能力的,很難想像,到了日本,以年近不惑之身又生下了後代。

所以,山口百惠的宣言註定是一句空話。

而在四川都江堰市的紅梅村,有一座千年古墓,世代村民都說,那是真正的楊貴妃墓。

1997年,市裡和紅梅村聯合對該墓實行挖掘。

這個千年古墓屬於暗墓,村民們回憶,墓地上原來是有墓碑的,上面刻的字跡很模糊,但那一個「楊」字依稀可辨。只不過,「文革」時期,墓碑就不存在了。

考古工作人員到了墓地現場後,發現墓地已被種上了莊稼,只有一塊破陋的祭臺青磚還留著。

幸好,從祭臺後面往下挖,還真挖出了一具棺木。

棺木長僅1.7米,寬僅45釐米,無疑是裝女人的棺木。

從村民的述說和對棺木及遺骸的考察來看,說這是楊貴妃的墓,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相關焦點

  • 沒有想到,日本山口縣居然也有一座楊貴妃墓
    楊貴妃墓在日本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的二尊院一個叫「久津」的海邊小村,有一塊規模不大的墓地,據說位於墓地的最前面靠近大海處是中國唐朝楊貴妃的墓地。這是一個由亂石砌成的十幾平方米的平臺,臺上有5座石塔,被日本人稱為「五輪塔」,現已列為國家保護文物。
  • 山口百惠自稱楊貴妃後代,楊貴妃真的逃到了日本嗎?
    2002年日本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國歷史學界的事情,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在媒體面前向媒體展示了一份家譜聲明她是楊貴妃的後裔,這一說法引起了中日兩地的轟動如今的日本山口縣有一個叫久津的村子,以楊貴妃之鄉而聞名,這裡有楊貴妃的墳墓和塑像更讓人疑惑的是,這裡的海邊經常可以看到從中國飄來的東西如果山口百惠說的是真的,那麼楊貴妃很可能沒有死在馬嵬坡,而是逃到了日本根據山口縣發現的兩本古書記載,由於貴妃貌美軍中主帥產生了憐憫之心,不忍將她殺害
  • 楊貴妃陵墓為何在日本 真相令人意外!
    隨後,他們把矛頭指向楊國忠的姐姐———楊貴妃。楊貴妃可能會在馬嵬坡死而復生嗎?就在這年夏天的一個夜晚,幾個神秘人忽然出現在馬嵬坡上。他們悄悄挖開貴妃的墳墓,他們究竟在找什麼?史料記載玄宗皇帝回長安後,秘密令宦官改葬貴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來卻說不見了貴妃的遺體,只帶回了貴妃生前攜帶的香囊。
  • 中國鹹陽有個楊貴妃墓,日本山口也有個楊貴妃墓!你會去看哪一個
    玉環飛燕誰敢憎,馬嵬坡上惹人憐——在西安以西60多公裡處的馬嵬坡,建有楊貴妃墓。這位唐代第七位皇帝李隆基的寵妃楊玉環,生前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獨得皇帝一人恩寵,即使死後,也是那樣的不落俗套,弄得轟轟烈烈、無人不知……馬嵬坡上那段風雲激蕩的故事,想必沒幾個人不知道吧?!
  • 楊貴妃墓穴成謎:原來日本也有楊貴妃墓,和國內的究竟孰真孰假?
    而楊貴妃的墓,也就被葬在了陝西省鹹陽市興平縣的馬嵬鎮。雖然陝西的歷史景點太多,比如兵馬俑;但是來過馬嵬鎮楊貴妃墓的人卻很少,大部分人只是知道罷了。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日本,也有一座楊貴妃墓。於是日本的和中國陝西的這兩座墓,孰真孰假,就變得謎團重重了。
  • 楊貴妃到了日本之後,日本竟還有他的墓!山口百惠說是她的後人!
    日本學者渡邊龍策研究日本歷史,他在日本歷史中,發現了關於楊貴妃的蛛絲馬跡,最終探索出楊貴妃結局的「驚人真相」。隨後他寫了一本名叫《楊玉環復活秘史》的書,在書中他指出:楊貴妃其實並不是死在馬嵬坡,而是被唐玄宗派人秘密送往了日本。
  • 日本山口縣祭拜楊貴妃 延續美的傳說(圖)
    人民網東京10月9日電(記者 滕雪)中國古代四美之一的「羞花」楊貴妃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她的生平經歷被無數的詩歌、戲劇、影像作品描繪演繹,「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她的形象已成為美的象徵。
  • 楊貴妃其實當初沒有死,而是逃到日本,山口百惠竟然就是其後代!
    二零零二年,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在媒體面前向觀眾展示了一份家譜正式聲明,他是楊貴妃的後裔。這一說法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現今的日本沿海山口縣就有一個叫做酒精的村子,以楊貴妃之鄉而聞名,這裡不僅有楊貴妃的墳墓,還有楊貴妃的塑像。更讓人疑惑的是,這裡的海邊經常能看到從中國飄來的東西。
  • 楊貴妃與熊野信仰:「楊貴妃東渡日本說」之新說
    日本和歌山縣村川實先生新發現楊貴妃與熊野信仰有關聯,著書立說,出版《龍神楊貴妃傳1、2》,引起了日本學界的關注。此說不僅豐富了日本現有的各種楊貴妃傳說,也為考證楊貴妃是否東渡日本提供了一些線索。2011年5月,筆者曾受邀參觀中國的剪紙展,此期間參觀了楊貴妃墓。在那裡,我第一次聽說楊貴妃並沒有葬於此,而是東渡日本,隱於熊野山中。
  • 楊貴妃身亡還是逃到了日本,引網友爭議,這些史料給出了答案
    楊貴妃身亡還是逃到了日本,引網友爭議,這些史料給出了答案我們大部分了解楊貴妃,其實是從影視劇或者說是很多野史上了解到她與唐玄宗的愛情悲劇。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他借歷史上的人物和歷史上的傳說故事,講述一個悽美而又浪漫的愛情故事,這也讓人心中再現歷史事件的真實性。詩歌能給人薰陶,同時更能讓人想入非非!日本有一位知名的女明星,山口百惠,她曾經宣稱過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代。
  • 楊貴妃在馬嵬坡沒死,而是秘密逃到了日本?日本女星:我是她後人
    有人認為楊貴妃實際上是死於亂軍之中的,而唐玄宗為了其能夠體面,而篡改了有關方面的史料,杜甫曾寫下「明眸皓齒今 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的句子,李益在過馬嵬也有「太真血染馬蹄盡」等字眼,唐詩是非常嚴謹的,楊貴妃縊死的話自然不會有血跡出現。
  • 楊貴妃後來逃到了日本?那一條路,艱險叢生,根本無法成行!
    關於楊貴妃的結局,正史自然是說她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民間則傳聞甚多,有人說她自縊於佛堂,還有一個更奇怪的說法,說當時死掉的只是一個替身,而楊貴妃則被暗中送去了日本,得以倖存,子孫綿綿。這種說法也並非空穴來風,日本有一座楊貴妃墓,按照日本傳統,墓碑應該朝南,但是楊貴妃的墓碑朝西,因為西面便是中國,寓意楊貴妃思念故土。
  • 隨筆:探訪日本的「楊貴妃之鄉」
    千百年來,陝西省興平縣馬嵬坡的楊貴妃墓就是文人憑弔的一個熱點,而在日本本州島西北端偏遠的向津具半島,也有一座楊貴妃墓,當地還在大張旗鼓地建設「楊貴妃之鄉」,希望以此振興地方經濟。記者日前趁外出採訪之機,慕名前往探訪。   向津具半島位於山口縣長門市,突出到日本海中,半島頂端的川尻岬,就是本州島的最西北端。
  • 日本有個「楊貴妃之鄉」,影星山口百惠自稱後人,楊貴妃去了日本?
    756年楊貴妃在馬嵬兵變中香消玉殞似乎是不可更改的史實,但在日本一直有傳說楊貴妃在兵變中沒有死,她在日本遣唐使的幫助下,乘坐空艫船漂洋過海來到日本,落腳於山口縣長門市久津村。時至如今,久津村被稱為楊貴妃之鄉,在這裡還有楊貴妃的墓地。
  • 中日青年山口縣同祭楊貴妃
    原標題:中日青年同祭楊貴妃 10月13日,日本山口縣長門市舉辦「第三屆楊貴妃篝火祭典」,來自日本九州地區和山口縣的中國留學生和日本學生代表100餘人共同祭奠了中國唐代的絕色佳人楊玉環。 在日本山口縣長門市的油谷灣,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個與楊貴妃有關的美麗傳說。
  • 楊貴妃為什麼在日本會被當成神?
    楊貴妃在日本可以說是太出名了。在日本京都御廟泉湧寺,有「楊貴妃觀音堂」,供奉著「楊貴妃觀音」木像。在安倍晉三的老家三口縣的二尊寺,有一座楊貴妃的墓。楊貴妃墓——五輪塔日本人把山口縣稱為「楊貴妃故裡」,當成楊貴妃的第二故鄉,安倍晉三和楊貴妃也成了「老鄉」。當地人把自己特產的大米稱作「楊貴妃之夢」,還創造了楊貴妃麵包。
  • 楊貴妃香消玉殞,遺體葬在何處?日本:楊貴妃搬到日本,後人尚在
    將心思花費在了女人的身上,當他得到楊貴妃的時候,對後宮的人說了10個字: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從這一點能夠看出十分喜愛楊貴妃,在這之後,楊貴妃的親戚都被封為高官。安祿山在這期間一直討好楊貴妃,送來了許多漂亮的衣服,還請求認楊貴妃為母親,自己當她的養子。就這樣他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掌握實權的安祿山發動了安史之亂。
  • 楊貴妃當年沒有香消玉殞,而是逃到了日本?不可信
    楊貴妃當年沒有香消玉殞,而是逃到了日本?不可信在盛世的唐朝,出現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從此李隆基就不願再早朝,只願側身依靠美人肩,夜夜笙歌。當時李隆基和楊貴妃正在休息,楊國忠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有脾氣的人,突然就和驛站裡面的人吵了起來,陳玄禮就趁亂說楊要造反,士兵們半信半疑還是把楊給射殺了。首接下來就是楊貴妃了,只要楊貴妃死了,李隆基就能夠順利的回到都城,繼續的做皇帝。果然皇位還是要高於楊貴妃的,她只能是被處死。根據史料描寫,楊貴妃當時的確是已經死去了,而且是檢查了一遍又一遍。
  • 楊貴妃到底有沒有逃亡到日本?在日本有沒有留下後代?
    宋朝人在寫新唐書時,乾脆就不說有沒有屍體,就把這事給迴避了。關於楊貴妃的下落,在日本也有種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死者是替身,楊貴妃則逃往日本的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久津。替身是個侍女,軍中主帥陳玄禮愛憐貴妃貌美,不忍殺之,於是與高力士密謀,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車運來貴妃屍體,查驗屍體的便是陳玄禮,因而使此計成功。
  • 日本貌美女明星,聲稱自己是楊貴妃後人,拿出家譜證明事實
    楊貴妃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暫不提李白,白居易等詩人對她的追捧,就連我們的鄰國日本也對她懷有很大的興趣,多次對她進行讚美。歷史書只記載她是被自己心愛的男人唐高宗賜白綾吊死於馬嵬坡的,但是民間也流傳著關於她的各種版本,有的說是在佛堂活活被絞死的,還有的說她逃到了日本。事實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