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陵墓為何在日本 真相令人意外!

2020-12-17 中華網娛樂頻道

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爆發,一代絕世美人楊貴妃香消玉隕在馬嵬坡上,兩年後,挖開的貴妃墓中卻找不到貴妃的遺體,楊貴妃可能會在馬嵬坡死而復生嗎?至於她的歸宿問題眾說紛紜:馬嵬驛自縊、死於亂軍之中、藏進太蓬山、逃亡日本……

  謎團一,「貴妃遺體」新舊唐書記載不同,新唐書只說香囊猶在。

公元756年,一場聲勢浩大的「安史之亂」促使大唐王朝由盛轉衰。叛軍攻入長安時,唐玄宗連夜出逃。第二天,逃亡隊伍到達陝西境內的馬嵬坡。隨行將士突然起義,當朝宰相楊國忠瞬間死於亂軍之中。隨後,他們把矛頭指向楊國忠的姐姐———楊貴妃。

楊貴妃可能會在馬嵬坡死而復生嗎?

就在這年夏天的一個夜晚,幾個神秘人忽然出現在馬嵬坡上。他們悄悄挖開貴妃的墳墓,他們究竟在找什麼?史料記載玄宗皇帝回長安後,秘密令宦官改葬貴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來卻說不見了貴妃的遺體,只帶回了貴妃生前攜帶的香囊。

關於神秘挖墓事件,新舊唐書有兩種不同記載。舊唐書裡說: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而新唐書裡卻只有:香囊猶在。新舊唐書為何有差異?貴妃的遺體是否被盜墓人盜走了?

但這樣的說法似乎很難成立,危急時刻,民間的人不會很快得知貴妃埋葬的地方。而且倘是盜墓分子所為,就不會留下香囊。那麼,新舊唐書哪個記載更準確?『舊唐書是唐朝時就記載的,而新唐書是宋朝人根據舊唐書編寫的,按常理說應該是舊唐書尤為可信,但如果是這樣,新唐書裡也不該將「肌膚已壞」如此重要的記載刪掉。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劉厚濱教授認為,從唐明皇本人角度來看,他肯定要對外宣布貴妃已死。可如果現在這樣記載,就給人一個想像空間。宋朝人在寫新唐書時,乾脆就不說有沒有屍體,就把這事給迴避了。

  謎團二,傳說貴妃藏進太蓬山的道觀,但為何史料無記載?

11世紀時,日本著名作家紫式部根據長恨歌寫了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小說《源氏物語》。紫式部是日本宮廷女官,主要為宮廷內的貴夫人們講述漢學,《源氏物語》就是描述源氏的命運,與中國的楊貴妃有很相似之處。

史料中最翔實的航海記載就是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他前後歷經11年,經歷了5次失敗,屢遭磨難,才終於到達日本。在那樣的艱苦條件下,楊貴妃想要逃到日本究竟有多大可能性?人民大學歷史系劉教授分析,據記載唐朝時,中日交往頻繁,包括非正式的也有16-17次,從船的規模上看,楊貴妃出逃日本應該沒問題。

就算這樣的船能到日本,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貴妃要在哪個港口登船呢?據古代交通史記載,當時唐玄宗逃到了四川,楊貴妃一定會選擇相反的方向,可能到武漢,經長江下遊,有三條路線,一個是揚州,一個是蘇州,另一個是明州,可能在這3個地方登船,最後到達日本的山口久津縣。位於四川省營山縣的太蓬山,地貌獨特,山勢險峻。

白居易《長恨歌》裡的「蓬萊」會是指太蓬山嗎?傳說大唐時楊貴妃酷愛吃荔枝,唐玄宗專門開闢了一條荔枝路,而這條路就路過太蓬山。如果真是這樣,為何史料裡沒記載?四川史學專家馮教授認為,關於楊貴妃生死的傳聞相持不下,一方面是史料的粗略記載,一方面是文人墨客的浪漫描述,雖然很多傳說無法考證,但楊貴妃三個字已經成為大唐盛世的代名詞,她的生死之謎值得人們永遠探索。

而今在馬嵬鎮上,重新修葺的楊貴妃墓館裡不僅有貴妃的墓,還有塑像。現今修葺的墓有3米高,外形用青磚包砌得很嚴實,原始貴妃墓不可能有這樣包砌的青磚。在疑惑無法解答時,四川都江堰市的紅梅村傳出了千年古墓的奇聞。傳說,這個村子後山腳的一座千年古墓是楊貴妃的墓。

據村民講,早年在這裡的墓碑上刻著楊字,卻沒有名諱,這個有千年歷史的墓是一個暗墓。那塊墓碑在「文革」時期已不存在,而今墓地也被種上了莊稼,只有一塊破陋的祭臺青磚還留著。

1997年,市裡和紅梅村聯合對該墓實行挖掘。挖出的棺96木長僅1.7米,寬僅45 釐米,無疑是裝女人的棺木,但墓主人身份很難判斷。

謎團三,四川都江堰挖出裝女人的小巧棺木,但墓主人身份難定。

1000多年後的今天,在法門寺博物館內,記者見到了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香囊。這種香囊在古代稱做「香球」。據宋館長介紹,在香囊裡有兩個持平環,裡面有一個小缽盂,無論怎樣轉動,這個缽盂始終與地面保持平行,裡面的香料始終不會灑落出來。

謎團四,日本民間盛傳楊貴妃逃到日本,《長恨歌》中也曾暗示。

而今楊貴妃在日本已經成為大唐盛世的代名詞。

2002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聲明,她是楊貴妃的後裔。這個消息讓中國人無比震驚,楊貴妃的後人怎麼可能跑到日本去呢?其實早在20年代,著名「紅學家」俞平伯先生在《長恨歌》等文章中指出,楊貴妃可能並沒死在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現今的日本沿海邊有一個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楊貴妃之鄉」而聞名。

傳說,當年楊貴妃在馬嵬坡兵變下,一名侍女代她死了,楊貴妃在遣唐使的幫助下,乘船離開大唐,經過漫長漂泊,到了日本山口縣久津,而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員。日本南宮博的《楊貴妃外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活秘史》中也有描述。難道楊貴妃真逃去了日本?

著名比較文學專家嚴紹燾認為,這跟白居易的《長恨歌》有關,白居易在詩的後半部分表述了對楊貴妃的一種想像,說楊貴妃雖然在事變中人已死,但她的靈魂飄到神仙山上,後來和唐明皇派去的道士在神仙山上相遇了。而眾所周知,《長恨歌》描寫的是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

人們分析長恨歌裡寫的詩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其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就是描寫了馬嵬坡上找不到楊貴妃的遺體了。而此後唐玄宗派一個道士去找尋楊貴妃,結果「上窮碧落下黃泉」都沒找到,最後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貴妃。

倘若道士真在仙山上找到了貴妃,這裡寫到的蓬萊仙山又在哪裡?在日本的文學創作中,他們常常把蓬萊山本身就指為日本。

楊貴妃縊殺於馬嵬驛,史料是比較翔實的,且已得到公認。但是,楊貴妃出逃當女道士和亡命日本的說法,也言之成理,證之有據,不能輕易地否定。這一切都有待於新的史料發掘來為我們解開這個謎團。

相關焦點

  • 楊貴妃香消玉殞,遺體葬在何處?日本:楊貴妃搬到日本,後人尚在
    在此之後唐玄宗對楊貴妃更加寵愛。唐玄宗是個沉迷於女色的皇帝,在他執政期間不管國事。將心思花費在了女人的身上,當他得到楊貴妃的時候,對後宮的人說了10個字: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從這一點能夠看出十分喜愛楊貴妃,在這之後,楊貴妃的親戚都被封為高官。
  • 楊貴妃到了日本之後,日本竟還有他的墓!山口百惠說是她的後人!
    日本學者渡邊龍策研究日本歷史,他在日本歷史中,發現了關於楊貴妃的蛛絲馬跡,最終探索出楊貴妃結局的「驚人真相」。隨後他寫了一本名叫《楊玉環復活秘史》的書,在書中他指出:楊貴妃其實並不是死在馬嵬坡,而是被唐玄宗派人秘密送往了日本。
  • 日本有個「楊貴妃之鄉」,影星山口百惠自稱後人,楊貴妃去了日本?
    756年楊貴妃在馬嵬兵變中香消玉殞似乎是不可更改的史實,但在日本一直有傳說楊貴妃在兵變中沒有死,她在日本遣唐使的幫助下,乘坐空艫船漂洋過海來到日本,落腳於山口縣長門市久津村。時至如今,久津村被稱為楊貴妃之鄉,在這裡還有楊貴妃的墓地。
  • 日本人都說楊貴妃逃到了日本山口縣,疑似楊貴妃墓卻出現在都江堰
    首先,楊貴妃在日本很有名的,一般的日本人都知道:古代中國有兩大名人,一位是孔子,另一位就是楊貴妃。中國將楊貴妃列為「中國四大美女」之一,日本還要厲害,將楊貴妃列為「世界三大美女」之一,另兩位世界級美女是埃及皇后克麗奧佩特拉,和日本平安時代的貴妃小野小町。小野小町不只是美貌讓世人傾倒,還是平安時期著名的詩人,與楊貴妃幾乎同一時代的美女。
  • 日本貌美女明星,聲稱自己是楊貴妃後人,拿出家譜證明事實
    歷史書只記載她是被自己心愛的男人唐高宗賜白綾吊死於馬嵬坡的,但是民間也流傳著關於她的各種版本,有的說是在佛堂活活被絞死的,還有的說她逃到了日本。事實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 楊貴妃與熊野信仰:「楊貴妃東渡日本說」之新說
    【按】楊貴妃假死馬嵬坡、實則逃至日本倖存一命的說法,在中國流傳已久。近百年前俞平伯先生和周作人就對此事做過討論。近年來,楊貴妃相關的影視劇、歌舞劇中也融入了其東渡日本的情節設定。楊貴妃到底有沒有東渡日本,至今仍不出推測之域,無人敢斷言。
  • 楊貴妃去了日本死無對證?日本一女孩曬出家譜,山口百惠親口承認
    楊貴妃活過來之後,隱姓埋名,李隆基一直沒找著,加上他已經是太上皇,也沒有多少人力物力去找,楊貴妃輾轉漂泊,跟著日本遣唐使去了日本,在日本山口市一個名叫久津的村子住了下來,被一姓荻的女人收養,這個女人不久死去,楊貴妃改姓荻氏,至今荻氏生下的女孩多為美人,但是也多薄命,與楊貴妃命運相似。1963年,日本一姓荻女孩在電視中展示家譜,聲稱自己是楊貴妃後裔。
  • 楊貴妃到底有沒有逃亡到日本?在日本有沒有留下後代?
    楊貴妃到底有沒有逃亡到日本?在日本有沒有留下後代?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劉厚濱教授認為,從唐明皇本人角度來看,他肯定要對外宣布貴妃已死。可如果現在這樣記載,就給人一個想像空間。關於楊貴妃的下落,在日本也有種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死者是替身,楊貴妃則逃往日本的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久津。替身是個侍女,軍中主帥陳玄禮愛憐貴妃貌美,不忍殺之,於是與高力士密謀,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車運來貴妃屍體,查驗屍體的便是陳玄禮,因而使此計成功。而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
  • 二戰時候,美國為何不把原子彈丟到東京,真相讓人意外!
    二戰時候,美國為何不把原子彈丟到東京,真相讓人意外!大家好,這裡是麥兜說軍事!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諮詢!如果各位網友對小編的文章有什麼意見或者看法,歡迎指出,小編也會及時改正的,小編也會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說軍事!
  • 日本女星高調公開身份,祖上是楊貴妃,為何貴妃後人會在日本?
    楊貴妃是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關於她的奇聞軼事有很多,有一個就是她並沒有死於馬嵬坡,而是流亡到了日本,因病去世後被葬在了山口縣。而似乎也有證據證實這一點——日本的知名影星山口百惠,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後裔,還拿出了家譜。
  • 楊貴妃真的去了日本了嗎?看完漲知識了
    但是一切都從帝國發生變動開始發生了變動,安史之亂開始之後,帝國迅速走向衰落,表面上赫赫有名的唐軍,卻好久未經歷戰爭,士兵日常的訓練也開始鬆懈,再加上帝國領導層懷疑叛亂消息的真實性,貽誤了戰機,在一開始階段,唐軍節節敗退,唐玄皇開始了逃亡,在馬嵬坡這個地方,軍隊開始了譁變,要求處死楊貴妃及其哥哥楊國忠,縱然李隆基百般不願意,但是為了安慰這些譁變的士兵,不得不將二人處死
  • 山口百惠自稱楊貴妃後代,楊貴妃真的逃到了日本嗎?
    2002年日本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國歷史學界的事情,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在媒體面前向媒體展示了一份家譜聲明她是楊貴妃的後裔,這一說法引起了中日兩地的轟動如今的日本山口縣有一個叫久津的村子,以楊貴妃之鄉而聞名,這裡有楊貴妃的墳墓和塑像更讓人疑惑的是,這裡的海邊經常可以看到從中國飄來的東西如果山口百惠說的是真的,那麼楊貴妃很可能沒有死在馬嵬坡,而是逃到了日本根據山口縣發現的兩本古書記載,由於貴妃貌美軍中主帥產生了憐憫之心,不忍將她殺害
  • 中國鹹陽有個楊貴妃墓,日本山口也有個楊貴妃墓!你會去看哪一個
    無獨有偶,有關楊貴妃墓地的故事,竟然還有一個更大的「國際玩笑」——在日本竟然也有一座楊貴妃的墓!聽此消息,腦子瞬間就給懵圈啦! 在日本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有座日本知名的寺院,叫二尊院——日本的楊貴妃墓就在這裡!一進寺廟的大門就能看見白色的楊貴妃站立雕像。
  • 在日本沒有人不認識楊玉環?一個日本女人說:楊貴妃是我祖奶奶!
    11世紀時,日本著名女作家紫式部根據局白居易的《長恨歌》寫了一部小說《源氏物語》,其中主人公源氏的命運和楊貴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長恨歌》主要是描繪楊貴妃作為政治犧牲品的悲慘,以及她和李隆基悽美的愛情故事,兩者相加,賦予了它濃重的悲情色彩,很符合女性文學的特徵,因此楊貴妃和李隆基在日本又很高的知名度,在日本的文藝圈內,很少有人不知道李隆基和楊貴妃。
  • 2個日本人的《妖貓傳》為何貶低中國人?日本和尚救不了大唐皇帝
    首先就是開篇,電影鏡頭一堆,講到一個年方20左右的日本小沙彌被大唐請來給皇帝看「怪」病,結果剛一見到唐玄宗,唐玄宗就掛了!一個日本小和尚,何德何能能被大唐請來給皇帝看病,大唐果真無人?下圖,就是給大唐皇帝看病的日本小和尚——空海。
  • 山口百惠是楊貴妃的後裔?有根據嗎?
    麼麼噠~楊貴妃作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生死之謎一直未被揭開。馬嵬坡事件後,版本很多,有人說是她是自縊而死,也有傳她偷渡到了日本……事情真相到底如何呢?歷史記載,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未尋得。這才是整個事件的懸疑之處。
  • 楊貴妃為什麼在日本會被當成神?
    楊貴妃在日本可以說是太出名了。在日本京都御廟泉湧寺,有「楊貴妃觀音堂」,供奉著「楊貴妃觀音」木像。在安倍晉三的老家三口縣的二尊寺,有一座楊貴妃的墓。楊貴妃也是日本人心目中的世界歷史三大美女之一,另外兩個是埃及豔后、日本平安時代的小野小町。2002年的時候,日本最著名的影星山口百惠,稱自己是楊玉環的後代,以自己是中國楊家的後代為榮。日本人相信,楊貴妃並沒有死,在中國馬嵬坡被賜死的只是楊貴妃的一個丫鬟,而楊貴妃卻被人護送著到了日本,並在日本有了後代。
  • 楊貴妃在馬嵬坡有沒有被殺?她去了日本的說法是否屬實
    但是,就算正史做了這樣蓋棺定論的記載,民間關於楊貴妃沒死的說法,也依然很多。甚至有日本人說她的祖先就是楊貴妃,還拿出證據來證明。意思是說,楊貴妃當年漂洋過海,去了日本。(楊貴妃劇照)那麼,楊貴妃是不是真的去了日本呢?有的說,當年的航海技術不高,鑑真東渡日本,都經歷了艱難困困。
  • 日本人表示:楊貴妃葬在日本;對著她的墓穴祈禱,可以生漂亮寶寶
    歷史上關於楊貴妃的最終去向,說法很多。然而,在日本僧人光宗的著作《溪嵐拾葉集》中,楊貴妃最後是去了日本、並死在了日本。當然,這並不是日本唯一記載楊貴妃的著作。畢竟,早在公元1012年前後,大江匡衡的記載《江吏部集》裡,就已經有了關於楊貴妃的故事。於是,綜合一系列的史書記載以後,日本人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楊貴妃的最後歸處是日本。
  • 奈良城裡的楊貴妃櫻
    最出名的李白《清平調》中「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把楊貴妃比作雍容華貴的國花牡丹;白居易的《長恨歌》則用「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形容貴妃連哭相都堪比雨打梨花一樣美豔。美人比花並不新奇,櫻花種類也有數百,為何獨有一種以美人命名的貴妃櫻?這就要從日本的貴妃櫻說起了。  每年四月,日本古城奈良都會迎來櫻花的繁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