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麗的自然風光,遠離俗世的梵天淨土——郎木寺。

2020-08-23 燕姐吧

郎木寺單從字眼上看就像一座寺院的名字。其實不然,郎木寺是一個具體的地域名稱,包括甘南藏一族自治州碌曲縣下轄的郎木寺鎮和四川省若爾蓋縣紅星鄉下轄的郎木寺村。

位於四川和甘肅兩省的交界處的郎木寺,有兩個隔江相望的寺廟:一座是四川的達倉郎木格爾底寺,另一座是甘肅的賽赤寺。兩寺院名在藏語中都是郎木的意思,小鎮也因寺院而得其鎮名。因時間關係,我們只去了白龍江源頭四川地界的郎木寺。

甘肅界的郎木寺

四川地界的郎木寺

在郎木寺鎮上,一條寬不足2米的小溪蜿蜒而過,當地人給這條小溪取了一個很大氣的名字:白龍冮。白龍江將這個小鎮分為兩半,一邊屬四川若爾蓋,而另一邊則屬甘肅碌曲。白龍江兩岸居住著藏、回、漢三個不同民旅,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生活在這片淨土上,傳達著對信仰的執著。

坐落在群山環繞之中的郎木寺,紅牆金瓦,流光溢彩,遠山森林綠樹,溪水野花,迷人的自然風光,篤定的宗教信仰,純樸的民風民俗,人們給了郎木寺很多榮譽名號:東方小瑞士,詩意棲居,魅力小鎮,梵天淨土,世外桃源等等。

6月底的郎木寺,天氣還很清冷。在清晨初升的陽光中,白龍江從群山簇擁的納摩大峽谷中潺潺流出,清澈的溪流靜靜地淌過狹長的谷地,溪邊開滿了美麗可愛的花兒。

郎木寺,曾來過一個美國的傳教士,在此住了十幾年,回國後寫了一本《西藏的地平線》一書,從此郎木寺被西方人認識。2001年,這個傳教土的學生來到了這裡,他循著老師當年的足跡採訪,回國後寫了大量介紹郎木寺和他老師的文章,再一次在西方世界引起一股追尋「東方秘境」的郎木寺熱。

我們被這裡莊嚴肅穆金碧的廟宇、險峻的山川、茂密的森林、秀美的峽谷以及純樸的民風民俗、濃厚的宗教文化…深深地吸引了。

如果再來,我會去聽一次環保課,聽聽那有故事人講的故事,騎上一匹俊馬,踏進納摩大峽谷的深處,探尋白龍江的源頭,參加一次哂大佛活動,感受這裡濃厚的宗教信仰,爬上紅石崖覽盡這一片靜謐美麗的土地。

相關焦點

  • 郎木寺不是寺,是鮮為人知的人間淨土!
    這是世間最後一處沒有喧囂的地方也是靈魂深處最純淨的樂土這裡有令人敬畏的神靈也有令人震撼的信仰這裡是郎木寺一個遠離俗世的世界整個小鎮,民居與寺院完美融合,這裡雖地跨兩省,生活著藏,回,漢三個民族,但看上去卻十分和諧統一,頗有幾分梵天淨土的禪意。
  • 甘肅也有梵天淨土,叫寺不是「寺」,被稱「東方小瑞士」
    印象中的甘肅是一個偏遠的西部省份,還有聞名世界的蘭州牛肉麵,味道非常不錯,似乎對甘肅的印象就只有一碗麵,甚至在小編上學時考上甘肅的學校,家裡人都不讓去那麼遠的地方,除了地方遠,而且感覺很荒涼,是一個不太繁榮的地方,但是很多其實對甘肅的印象都過於表面化了,甘肅不僅有蘭州拉麵還是包羅萬象的地方,這裡有各種各樣的自然風光,還有水火不容的生物,這裡匯聚各民族的文化
  • 甘南郎木寺,晨曦晚霞中的這方梵天淨土,是囂塵中的靈魂休憩之地
    這裡是我的家鄉最南端的地方——郎木寺,一個遠離俗世的世界。郎木寺,光看名字,不了解的朋友大概會以為這是一座寺院。其實,郎木寺不止是一座寺,而是一個地域的名稱。這片地域,處於甘肅和四川交界處,四周群山環拱,中間一條白龍江奔湧而過,把郎木寺一分為二,江北為甘肅省碌曲縣郎木寺鎮,江南則屬於四川省若爾蓋縣郎木寺村。江南江北各有一座寺院,均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
  • 一處梵天淨土,東方的小瑞士~郎木寺
    第一次聽說郎木寺這個地方,還是因為有人把它稱作「東方的小瑞士」,出於好奇開始上網收集它的資料,最後才知道原來它在國外也很有名。因為一位西方傳教士撰寫的一本《西藏的地平線》,郎木寺這個甘南小鎮開始名揚海外,讓世人驚嘆甘南也有這樣一個微縮版的「香格裡拉」:它不僅是自然美景的天堂,也是格魯派藏族佛教的傳承地兒。「這塊土地本身和它的整個地平線一樣無與倫比。藏區的天空確有它獨特的趣味,遠處,在和天空連接處,蒼白陰暗的流雪勾劃出地平線的輪廓。
  • 「遊記」梵天淨土 九色甘南 (九)東方小瑞士
    甘肅的郎木寺」和四川的「格爾底寺」在這裡隔「江」相望。兩座寺院同屬格魯派,但據說郎木寺信奉黃教,格爾底寺信奉紅教,兩寺水火不容,兩寺的喇嘛也不相往來的。介紹說,清同治四年(1865年),甘肅和寧夏的回族商人經商到郎木寺,在此地落戶,後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東鄉族、撒拉族等漸成村落,於1943年在郎木寺四川一側格爾底寺的旁邊,修建了清真寺。
  • 郎木寺丨不是寺,卻是世間最後一處梵天淨土
    世人對於郎木寺,有太多的誤解,而或許正是因為這些誤解,讓郎木寺成為一個令人遐想無限的地方。郎木寺分為兩部分,一個為四川達倉郎木寺寺院,也叫做格爾底寺,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峽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於四川郎木寺這邊。
  • 郎木寺不是寺!一座小鎮兩省管轄,被稱為世間最後一片梵天淨土
    說起「郎木寺」,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它就是一個寺院。其實郎木寺是個地名,它是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和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共同管轄的一個風情小鎮。郎木寺鎮周圍被草原、樹林、山丘、紅色的石崖圍繞,環境優美,有「東方小瑞士」之稱。
  • 回家的路——經過郎木寺
    到了夏河縣路況變好,沿著國道G213到了郎木寺。我曾經以為這裡是個著名寺廟,走近才知道這是四川與甘肅邊界的一個小鎮 ,鎮上街道邊到處是民宿客棧,一條白龍江將小鎮一分為二,北邊屬於甘肅省碌曲縣,南邊屬於四川若爾蓋縣。這裡地跨兩省,生活著藏,回,漢三個民族,是典型的高原氣候,原始的耕作方式,與熱鬧繁華的俗世相比看上去十分和諧統一,頗有幾分梵天淨土的禪意。
  • 唯一能媲美西藏梵天淨土的地方!夏天最迷的人間淨土!
    如果說中國土地上能媲美西藏這片梵天淨土的地方,我想只有甘南了。攝影/墨馬甘南離你最近的藏區秘境,此生不去,不知道什麼叫信仰。青藏高原的窗口」「藏族現代化的跳板」;它評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它是聯合國評出的「中國最具民族特色旅遊目的地」,被評為「中國最美旅遊勝地」……這裡是足以媲美西藏的梵天淨土
  • 媲美西藏的梵天淨土——甘南
    甘南是媲美西藏的梵天淨土,是海拔只有3000米的風馬藏地,在這裡,你可以享受藍天綠草、雲淡風輕,感受藏傳佛教的精華與禪意。D6:阿壩-郎木寺-納摩大峽谷徒步前往郎木寺小鎮,參觀四川的銀頂格爾底寺。D7:郎木寺-
  • 多彩甘南:遠離塵世的梵天淨土,每個人必去的朝聖之路
    甘南美景這裡有足以媲美西藏的梵天淨土,遠離塵世喧囂,讓你安享心靈的寧靜,重歸純樸自然。桑科草原官鵝溝如果你想在梵天淨土享受片刻的心靈安寧,又不想被西藏的世俗所打擾,那麼就來甘南吧,這裡的一切都不可錯過,定會讓你一生不忘。
  • 帶您去川甘交界郎木寺,朝拜黑虎女神,探尋白龍聖水
    溪北是甘肅的「賽赤寺」,南岸屬四川的若爾蓋縣,有個更有名的「郎木寺,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於四川郎木寺這邊。一個遠離俗世塵囂的世界,一個近乎於世外桃源的地方。:「東方小瑞士」、「詩意棲居」、「中國魅力小鎮」、「梵天淨土」、「世外桃源」……
  • 「梵天淨土·桃源銅仁」2016銅仁旅遊無錫推介會舉行
    11月10日,由中共銅仁市委、銅仁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梵天淨土·桃源銅仁"2016旅遊推介會在無錫市舉行。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劉婕致辭,無錫市政府副秘書長糜君初出席推介會。她說,無錫自古就是江南的一塊寶地,風景絕美秀麗,歷史千年悠長。雖然銅仁與無錫遠隔千山萬水,但太湖、靈山大佛、千年古運河等為銅仁人所熟知,到江蘇、到無錫旅遊成為了大多數銅仁人的選擇。
  • 東方瑞士郎木寺,最純真的寺廟與古鎮,世間最後一處梵天淨土
    素有東方瑞士之稱的郎木寺是一個古鎮,也是一座寺院,位於甘肅和四川交界處。這裡有環繞的群山,茂密的森林,風景非常優美。這裡的居民以藏族牧民為主,還有一些居民是漢族和回族。來自國內外四面八方的遊客,不停地拍攝著這裡的自然風光和特有的民族風情。
  • 甘南秘境,東方小瑞士,郎木寺
    東方小瑞士,梵天淨土。從拉卜楞寺前往郎木寺途中,偶遇尕海。郎木寺位於甘肅和四川交界處,兩地各有一個寺廟,一條白龍江分隔兩邊,雙寺合稱為郎木寺「東方瑞士」大概就是在晴空下人們對清淨自然的一種嚮往tips:現在郎木寺門票免費。停車場收費10元/車,不限時。可以過夜。天葬臺需要趕,不一定去了就有儀式。體力好,時間充足,可以選擇徒步穿越。辯經林挺有意思的一處,坐在陰涼的小樹林裡,可以想像喇嘛們在這裡激烈辯論的場景。甘肅這邊的寺廟可以免費進入。四川那邊的還要門票。
  • 私藏在甘肅最美的地方,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純淨的自然風光
    甘南,媲美西藏的梵天淨土,中國夏天最迷人的地方。這裡質樸,這裡驚豔,這裡遠離凡塵,這裡是藏傳佛教聖地。獨特的地理環境、秀美的山川以及民風民俗成就了郎木寺
  • 郎木寺,不是寺,是世間最後一處梵天淨土
    01甘南這一路,小編最喜歡的,就是郎木寺了02郎木寺是個小鎮,位於四川和甘肅的交界入,每年的5月到9月,是景色最美的時節。白龍江穿鎮而過,將郎木寺分成了兩部分,一南一北,一邊屬於甘肅,一邊屬於四川。而且兩邊各還有一個寺廟,一個是賽赤寺,另一個叫達倉郎木格爾底寺。這裡一年四季遊客不斷,有的是自駕遊的愛好者,有的則是專業攝影師來取景的。
  • 東方小瑞士—郎木寺
    郎木寺有許許多多的榮譽稱號:「東方小瑞士」「詩意棲居」「世外桃源」「中國魅力小鎮」「梵天淨土」等,但對於那些郎木寺親歷者而言,凡是目睹過郎木寺真容的人們,都知道:郎木寺的景色,其實是難以用語言描繪。這裡的風景不僅僅是壯美,更多了幾許禪意和空靈,置身其中,自然就生發出寧靜和虔誠。
  • 「原創」 梵天淨土 九色甘南(八)神秘天葬
    前往郎木寺自然是為寺院背後的信仰而來。很多遊人雖不是佛教徒,不相信前世來生之說,但卻被這裡的信仰力量所感召。許多人在來之前都有個疑惑:是怎樣虔誠的信徒,才會情願粉身碎骨也向天而葬。現在郎木寺就在眼前,而答案就在寺院山頂上的天葬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