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木寺單從字眼上看就像一座寺院的名字。其實不然,郎木寺是一個具體的地域名稱,包括甘南藏一族自治州碌曲縣下轄的郎木寺鎮和四川省若爾蓋縣紅星鄉下轄的郎木寺村。
位於四川和甘肅兩省的交界處的郎木寺,有兩個隔江相望的寺廟:一座是四川的達倉郎木格爾底寺,另一座是甘肅的賽赤寺。兩寺院名在藏語中都是郎木的意思,小鎮也因寺院而得其鎮名。因時間關係,我們只去了白龍江源頭四川地界的郎木寺。
甘肅界的郎木寺
四川地界的郎木寺
在郎木寺鎮上,一條寬不足2米的小溪蜿蜒而過,當地人給這條小溪取了一個很大氣的名字:白龍冮。白龍江將這個小鎮分為兩半,一邊屬四川若爾蓋,而另一邊則屬甘肅碌曲。白龍江兩岸居住著藏、回、漢三個不同民旅,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生活在這片淨土上,傳達著對信仰的執著。
坐落在群山環繞之中的郎木寺,紅牆金瓦,流光溢彩,遠山森林綠樹,溪水野花,迷人的自然風光,篤定的宗教信仰,純樸的民風民俗,人們給了郎木寺很多榮譽名號:東方小瑞士,詩意棲居,魅力小鎮,梵天淨土,世外桃源等等。
6月底的郎木寺,天氣還很清冷。在清晨初升的陽光中,白龍江從群山簇擁的納摩大峽谷中潺潺流出,清澈的溪流靜靜地淌過狹長的谷地,溪邊開滿了美麗可愛的花兒。
郎木寺,曾來過一個美國的傳教士,在此住了十幾年,回國後寫了一本《西藏的地平線》一書,從此郎木寺被西方人認識。2001年,這個傳教土的學生來到了這裡,他循著老師當年的足跡採訪,回國後寫了大量介紹郎木寺和他老師的文章,再一次在西方世界引起一股追尋「東方秘境」的郎木寺熱。
我們被這裡莊嚴肅穆金碧的廟宇、險峻的山川、茂密的森林、秀美的峽谷以及純樸的民風民俗、濃厚的宗教文化…深深地吸引了。
如果再來,我會去聽一次環保課,聽聽那有故事人講的故事,騎上一匹俊馬,踏進納摩大峽谷的深處,探尋白龍江的源頭,參加一次哂大佛活動,感受這裡濃厚的宗教信仰,爬上紅石崖覽盡這一片靜謐美麗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