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江寧區翠屏國際、挪威森林小區發生的流彈襲擊傷人事件,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按理來說,居民小區周圍並不應該有靶場出現,那麼,小區裡的莫名子彈真的是從靶場飛來的嗎?居民質疑靶場規劃有問題,這樣的說法有依據嗎?
【子彈如何「翻山越嶺」 進入翠屏山附近小區?】
飛來流彈傷人傷物,附近小區居民們指認,子彈應該來自小區附近翠屏山上的一個靶場。昨天,記者再次來到位於翠屏山上的南京某大學人武學院。從無人機航拍的畫面來看,從學校大門一直往裡走,就到達了居民們所說的這個靶場,畫面裡可以清楚地看到,靶場的背面是一個小山包,距離翠屏國際等幾個小區的距離至少應該有500米至1000米開外。記者從南京某大學人武學院了解到,這個山包的最高處,大約在110米左右,無人機航拍時的飛行高度,也證實了這一點。這麼高的高度,靶場裡的子彈是如何翻山越嶺進入小區的呢?
南京某大學人武學院教務處吳處長介紹到,首先高校的新生掌握的射擊技能有限,不像軍人那樣可以長時間地訓練射擊;第二作為學生來講,因為從來沒有開槍射擊,扣動扳機的時候會緊張,也會形成瞄準的偏差;第三可能是因為射擊的時候打偏了,子彈集中了半山腰上裸露的巖石,形成了跳彈。
學校的這位負責人證實,傷人的子彈確實是當時在學校軍訓的大學生打靶時打出去的。
記者了解到,這枚子彈是7.62毫米的步槍彈,子彈脫靶後,先後翻過了韓府山南延山體、翠屏山,然後飛到了翠屏國際城小區。武器專家告訴記者,子彈打多高,打多遠,和子彈初速以及槍的射角都有關係,這種7.62毫米的步槍彈射出的初速大約在715-735米/秒。
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自動武器專業副教授李永新介紹到,這種子彈的最大理論射程可以達到三公裡左右,落點速度也有100米/秒左右,這個速度如果打在人身上,對方如果是穿著單薄,也會造成一定的殺傷力。
專家分析,如果按照這種射擊角度計算,理論上說,子彈的彈道高度可以達到800-900米,飛越靶場背面的山坡可以說是輕而易舉。李永新教授說,在學校組織軍訓的時候,教官一定要指導學生做好規範姿勢。
對於流彈傷人襲擊事件,學校的負責人表示,學校也很委屈,今年以來,這個靶場已經接待了南京市6所大學的3萬多名學生打靶,流彈傷人並不是本校學生造成的,而且他們學校平時只負責這個靶場的管理和養護,靶場的使用都由江蘇省軍區統一安排。
【規劃存爭議 先有靶場還是先有小區?】
按理來說,靶場和小區是兩個本不應該同時出現的詞,那麼,靶場為什麼就建在了這麼多小區的附近呢?據南京當地的一家媒體記者報導,南京市江寧區規劃局法規督查科的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翠屏國際和挪威森林兩個小區都是在2000年左右開展規劃工作的,當年規劃在將軍大道兩側建設小區時,他們並不知道翠屏山上有靶場。靶場建設涉及軍事工作,一般都由建設方在建設前,主動發函給地方政府或者規劃部門,劃定一定範圍的軍事管理區或軍事禁區,並通報一個受影響區域,但查詢檔案後,南京市規劃局江寧分局表示,他們並沒有收到翠屏山這個靶場的任何報告。
南京某大學人武學院教務處吳處長說,這個靶場始建於上世紀的70年代末,文件、圖紙、材料等可以查詢到。按照學校這位負責人所說,顯然應該是先有靶場後有小區,那麼,當時規劃部門在編制小區規劃時,就沒有發現這個靶場嗎?
南京市規劃局宣傳處工作人員表示,當時這裡的圖紙只是顯示有一個軍訓基地,根本沒有提及到裡面有靶場!
【軍地會商靶場是否搬遷 南京將排查全市靶場】
一方面,靶場承擔著軍事訓練和高校國防教育的任務,另一方面,靶場周邊眾多小區居民的安全也要保證,目前,南京某大學人武學院已經將此事向上級部門匯報,尋求解決方案。
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局了解到,目前,規劃部門也在和江蘇省軍區積極協調,請求對方加強對靶場的管理。南京市規劃局宣傳處工作人員認為,這也是個很好的契機,要通過這件事對南京全市的射擊靶場進行統一的摸排;不但要知道靶場的位置,還要測出靶場和我小區的直徑半徑是多少;避免今後再發生子彈傷人事件。
靶場裡飛出來的子彈不長眼睛,說飛哪就飛哪,幾個小區都在子彈的有效射程之內,居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究竟應該如何保證?記者期待相關部門能夠儘快拿出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