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豪劉禹錫的養成之路:千淘萬漉始到金,為霞尚能撒滿天

2020-12-21 核桃樹下讀歷史

劉禹錫字夢得,是中唐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一生雖屢遭貶謫,卻愈挫愈勇,有「詩豪」之稱。

一:貞元二十一年,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敗,受此牽連劉禹錫被貶謫為偏遠的朗州司馬十年以後,唐憲宗念及劉禹錫的才學,將他從朗州召回京師。此時劉禹錫寫下了著名的《玄都觀桃花》: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這首詩被公認為諷刺當朝權貴,由此劉禹錫招致了更殘酷得報復,很快被貶為更為荒涼偏僻的播州刺史。當然最後笑到最後的仍然是愈挫愈勇,永不放棄的劉禹錫。十四年以後,劉禹錫重回長安,再次遊覽了玄都觀。此時早已物是人非,有感於此,劉禹錫寫下了《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歷經磨難,劉禹錫依然不改初心。全詩洋溢著不屈不撓的性格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表達決不因為屢遭報復就屈服妥協的決心和樂觀堅強繼續戰鬥下去的執著精神。

二:公元822年,劉禹錫在夔州貶所寫下了著名的組詩《浪淘沙九首》,借物抒情言志,表達了不改初心,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其一: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萬裡黃河波濤滾滾,巨風掀簸來自天涯。全詩抒發了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氣勢大起大落,給人一種磅礴壯闊的雄渾之美。

其八: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只有歷盡千辛萬苦,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光的黃金。自然的遼闊之景可以蕩滌心中的不平之氣,滾滾流水則會給人前進的力量,一時的失敗永遠不能改變作者崇高偉大的理想和抱負。

三:公元826年,劉禹錫由和州返回洛陽,途徑金陵,寫了這一組詠懷古蹟的詩篇,總名《金陵五題》。其一: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群山依舊,環繞著廢棄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著寂寞的空城。山、江潮、淮水和月色中凸顯著古城的荒涼和寂寞,格調莽蒼,境界闊大,讓人撫昔追今,不勝感概。

其二: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夕陽西下,野花點點。昔日繁華鼎盛的名門望族,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滄海桑田,人生多變。繁華過後成一夢,洗盡浮華儘是鉛。

四:公元826年,劉禹錫應召回京和好友白居易在揚州相遇。面對著好友對自己遭遇的同情和惋惜,劉禹錫寫道: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顯示了自己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襟懷,同時又表現了自己對人生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也表達了自己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欣慰和讚賞。到了晚年有感於至親好友白居易的悲觀消極,劉禹錫寫道: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對待衰老不要有過多的憂慮,只要正確對待,便可怡然自樂。面對衰老,不消極,不悲觀,要有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雄心壯志,用有生之年撒出滿天的紅霞。

相關焦點

  • 「詩豪」劉禹錫最豪氣十首詩:馬思邊草拳毛動
    「詩豪」劉禹錫最豪氣十首詩:馬思邊草拳毛動詩之豪者劉禹錫之所以被稱為「詩豪」,是因為他的詩中有一股倔強向上的「豪氣」。劉禹錫詩中的「豪氣」,來自於他性格的硬朗強健,也來自於他精神世界的樂觀曠達。劉禹錫的詩,有詩人情懷,也有哲人的睿智。劉禹錫的詩風,簡潔明快,風神俊爽,氣勢雄強,富有張力。以下所選的十首「豪詩」,是劉禹錫詩歌中最精華的一部分,也最能代表他的豪氣風格。
  •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寫給白居易的詩是怎樣一種意境?
    前言遇到這樣一個問題:「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句話形容的是一種怎樣的意境?這是中唐劉禹錫排律中的最後兩句,寫這首詩的時候兩個人同時居住在洛陽,都已經是暮年了。這首詩是劉禹錫回贈好友白居易的酬唱之作,要想說清楚並理解其中的意境,不妨從劉禹錫的坎坷遭遇說起。一、少年得志 中年坎坷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有「詩豪」之稱。793年,劉禹錫21歲中了進士,在唐朝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之說,21歲及第可謂是少年得志了。
  • 一代詩豪劉禹錫,膾炙人口的名篇12首,首首都有經典名句
    中唐著名文學家劉禹錫,被稱為一代「詩豪」,他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是文人裡面最具鬥士靈魂的人物。他一生多次被貶謫,長達23年流放邊遠地區,歷經磨難,但他始終不曾絕望,作品中常常表現出高揚開朗的精神。劉禹錫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同時具有一種空曠開闊的時間感和空間感,極富藝術張力和雄直氣勢。劉禹錫的詠史詩十分為人稱道。這些詩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表現他閱盡滄桑變化之後的沉思,其中蘊涵了很深的感慨。下面精選劉禹錫名作12首,共同感受詩人穿越時空的偉大情懷。
  •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頹廢的年輕人你讀了之後不羞愧嗎?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出自「詩豪」劉禹錫的手筆。「桑榆」指桑樹與榆樹。因太陽落山時光照在桑榆樹頂,因而也指日暮,即日落。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不要說太陽落山了就遲了,它還能映照出一片彩霞鋪滿整個天空。很顯然這是一個形象的比喻,詩人想要表達的是自己「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情壯志。
  • 詩人劉禹錫的人生三起三落,而他又憑什麼被稱為詩豪呢
    劉禹錫是唐朝時期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他性格耿直,敢做敢說,品格堅貞不屈,為人灑脫,與柳宗元,白居易是交心好友。他的詩大多自然流暢、簡練爽利,給人感悟,給人激勵,蘊含人生哲理。有的作品短小精悍,隱微深切。
  • 劉禹錫,吹盡狂沙始到金,寫下名篇《浪淘沙》
    劉禹錫的《浪淘沙·其八》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不要說讒言如同兇惡的浪濤一樣令人恐懼,也不要說被貶之人好像泥沙一樣在水底埋沉。要經過千遍萬遍的過濾,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光的黃金。
  • 「詩豪」劉禹錫的一生真勵志:被貶二十三年的厄運仿佛與自己無關
    是的,一個能讓人活下去的最大動力吧就是希望嘛。而劉禹錫的這首詩,正像黑暗中的燭火,驅散了人們心頭的絕望,因而就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千百年來人們對付逆境時首選的一劑精神良藥。(二)家道中落,憑才華自救後來,被人們視為「詩豪」的劉禹錫,出生於中唐時代的公元772年。
  • 「詩豪」劉禹錫的一首浪漫小詩,寫出了最美的月夜,驚豔千年!
    在古代社會,凡是能在文史上留下美名的文人墨客,功臣良將,幾乎沒有一個人沒遭遇過貶謫。對於他們而言,貶謫就像是人生必修課,無法躲避,也不能躲避。於是,他們中的文才卓著者便將「貶謫」化成文字,融入詩篇,寫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文學作品。
  • 道是無晴卻有晴,一代詩豪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生於公元772年,唐朝著名詩人,和白居易共稱「劉白」。並被白居易稱讚為「詩豪」,意思指詩人中的豪傑、出眾者的意思。後人便也據此而稱之。劉禹錫,自幼好學,精通諸子百家,詩文辭賦。在青年時代,可謂一帆風順,平步青雲,較之其他詩人要幸運的多。
  • 中山靖王和蜀帝劉備的後人 唐朝「詩豪」劉禹錫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他就是中唐著名的「詩豪」劉禹錫。既然是詩中豪傑,劉禹錫的詩歌肯定是以豪放、大氣的風格為主了。不信您看,年輕的劉禹錫仕途最風光的時候,突然遭到貶謫,而且一貶再貶長達二十多年。一般人處在這種境遇,可能就絕望了,他卻寫出一首勵志的詩歌。
  • 「詩豪」劉禹錫,一首回贈白居易的詩,教我們如何笑看風雲
    「詩豪」這個美名表達了當時人們對劉禹錫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詩豪」這個詞,很清楚地說明了劉禹錫寫的詩,詩風豪氣,雄健,以及他為人的豪氣幹雲。他的豪氣廣泛存在於他的作品當中,我們閱讀他的詩文時,就很容易感受到他的「豪」。
  • 詩豪劉禹錫十首巔峰之作
    之前和大家介紹過李煜、辛棄疾、李清照、張先、姜夔、蘇軾、晏殊、範仲淹等詞人及李賀、李商隱、王維、杜牧、劉長卿、王昌齡、白居易、孟浩然等詩人的經典詩詞,如果沒看過的可以進入我的主頁查看我之前整理的內容,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詩豪「——劉禹錫。
  • 「詩豪」劉禹錫: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劉禹錫,不僅是我們熟知的唐朝的大詩人、文學家,還是一位哲學家,大家都稱他「詩豪」。他家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他的父親為了避安史之亂,遷居蘇州,劉禹錫就在那裡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他很小就開始學習儒家經典和吟詩作賦,既聰明又勤奮,在做詩方面,曾得到當時著名的詩僧皎然、靈澈的指點。
  • 劉禹錫難得一見的清新明快小詩12首,凸顯詩豪不一樣的風格
    劉禹錫被稱為一代「詩豪」,這與他倔強的性格和豪放剛猛的詩風不無關係。劉禹錫長期被貶的經歷不但磨練了他的意志,也為他的創作挖掘了不盡的源泉。他多次貶官南方,而南方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劉禹錫常常收集民間歌謠,學習它的格調進行詩歌創作,寫南方的風土人情。
  • 劉禹錫的這首懷古詩一氣貫注,後世評價:壓倒元、白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詩是《西塞山懷古》,作者是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 「詩豪」劉禹錫著名唐詩14首,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是唐朝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與柳宗元並稱「劉柳」 ,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劉禹錫的詩文俱佳,詩詞題材廣泛,留下了許多名篇佳作。4、秋詞唐代: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有著「詩豪」之稱的劉禹錫,用一首七言律詩,述說他的貶謫遭遇
    說起唐代有名的詩人,大家一定會先想到李白、杜甫,他們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聖」,那大家又知道「詩豪」是誰嗎?其實這位詩人,我們也經常誦讀他的作品。劉禹錫曾作為監察御史參與了一個反對藩鎮割據勢力的運動,但無奈運動最終失敗,他也從坦蕩的仕途中一落千丈,被貶到遙遠的地方整整二十三年,很難想像心懷朝政的他怎麼能在寸草不生之地待上這麼多年,幸好最後還是被重用應召回了朝廷。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有著同樣悲慘遭遇的好友白居易,於是兩人互相作詩贈予對方。
  • 詩豪劉禹錫,見高官家中養美妓,當場寫詩諷刺,還留下一個成語
    世人皆知,劉禹錫以其一腔豪邁、兩袖倔強、三分幽默,而名傳天下,並在詩壇上有一個稱號叫「詩豪」。你還別說,這個「豪」字,用來形容劉禹錫十分準確,不止點出其詩風豪放,更透出他為人一腔豪氣。無論什麼事,只要觸碰道德底線,偏離原則,他總要當場寫詩來批判諷刺一番,哪怕是朝廷高官也渾然不懼。
  • 「一代詩豪」劉禹錫十句經典詩詞,遍嘗人間百味!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1、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3、迎得春花先到一,淺黃輕綠映樓臺。看著春天的美好時光最先到達這裡,(這裡)已經是樓臺亭閣掩映在了一片淺黃和淡綠顏色中了。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出自中唐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其一》。
  •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道莫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為了回應老友白居易的一首《詠老贈夢得》而作《酬樂天詠老見示》,其中最後兩句便是「道莫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兩句是讀了白居易的詩之後的有感而發,從自己的角度詮釋了一下什麼叫「夕陽紅」——別說太陽已經是「日薄西山」,它散發出來的光芒作為晚霞還是照滿了天際的。人間有時,歲月將老,誰也躲不過生老病死,世事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