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2020-12-16 王牌太史

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在我們國家數千年的歷史上,出現了無數忠臣良將,像諸葛亮,嶽飛,文天祥等人都成為了後世所敬仰的英雄。相應地,也出現了很多令人深惡痛絕的大奸臣!

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三個大奸臣比較特殊,他們所犯下的惡行被總結成了成語,並流傳至今……

指鹿為馬

在大秦幾代國君的勵精圖治下,秦王朝最終成功的統一了天下。秦始皇所創立的很多制度更是影響深遠。但遺憾的是,秦朝卻是一個非常短命的王朝。秦朝之所以早早就滅亡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宦官趙高的專權,秦始皇在臨終前希望傳位於扶蘇,但是趙高卻和丞相李斯、皇子胡亥等人合謀發布了矯詔。在趙高的策劃下,胡亥最終繼承了大位,而趙高也因此獲得了皇帝的寵信。他從一個宦官搖身一變成為了郎中令,隨後又將丞相李斯取而代之。

擁有了無上權力的趙高仍然不滿足,他很快就著手開始取代胡亥的計劃。為了解決朝廷裡的敵對勢力,趙高命人準備了一頭鹿並將其敬獻給皇帝,但趙高在敬獻的時候堅持強調自己獻上的是一匹馬。很多正直的大臣堅稱趙高獻上的是一頭鹿,卻遭到了趙高的迫害。而剩下的臣子因為畏懼趙高,都選擇了附和。後來人們將這樣荒誕的做法稱為"指鹿為馬",當這些大臣連最基本的是非黑白都不能堅守時,國家又怎麼可能不滅亡呢?

口蜜腹劍

唐朝時的中國發展迅速,在幾代皇帝的治理下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盛況,但是在唐玄宗繼位後這一切卻悄然發生了變化。彼時唐玄宗寵信李林甫,於是國家大事都落到了李林甫身上。但李林甫偏偏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宰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出身尊貴。

為了能夠始終把控朝廷大權,李林甫對其他飽學之士瘋狂打擊,雖然平日裡他總是擺出一副和藹可親的面孔,但在背地裡用盡各種手段。正是李林甫的「口蜜腹劍」,讓唐玄宗一度認為天下沒有任何賢才。可以說如果不是李林甫的作祟,那麼唐朝將會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司空見慣

提起李紳相信鮮有人知,但如果說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而這首詩的作者正是李紳。少時的李紳目睹了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再加上他家境困難,所以李紳對於浪費食物的現象可以說是深惡痛絕。擁有著一腔熱血的他,希望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為黎民百姓帶來更好的生活,在這種信念的驅動下李紳很快就得到入朝為官的機會。

但誰也不會想到,幾十年的官場生涯讓李紳走向了人生巔峰,卻也讓他漸漸迷失。晚年的他生活非常奢靡,非常注重排場,而且為官非常殘暴在當時很多人都對李紳的這種行為不滿,像大才子劉禹錫更是用"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這樣的詩句抨擊李紳的行為,在當時這句詩受到了很多人的傳揚,我們今天經常使用的成語"司空見慣"也正是出自這首詩。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三個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了一個著名的成語
    奸臣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讓人痛恨的一個群體,他們對上阿諛奉承,欺君罔上。對下結黨營私、擅權專恣,仗著皇帝的寵信和被賦予的權力作威作福,巧取豪奪。不但嚴重影響社會秩序,還危害到了百姓們的日常生活。更有甚者,一些奸臣在面對權勢的誘惑時還會選擇篡位。在我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也體現了奸臣會帶來的危險。
  • 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卻流傳至今家喻戶曉!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句詩表達了人們對忠臣的熱愛和對奸臣的憎恨,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奸臣永遠是得不到絕大多數人的支持的,經歷歷史的沉澱,絕大多數奸臣都成了人們唾罵的對象,遺臭萬年。不過在絕大多數奸臣的有生之年,他們往往輝煌騰達,做出一系列驚人舉動,甚至留下了讓後人皆知的成語。
  • 這三人都是古代的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著名的成語,遺臭萬年!
    每個朝代都會湧現一批愛國愛民的忠臣,可凡事都有兩面性,同樣也會出現一些可恨的奸臣。這些奸臣欺上瞞下,弄得朝堂一片烏煙瘴氣,民間更是民不聊生。如此,世人對於這些奸臣們都是痛恨不已的,恨不得將其生吞活剝。歷史上曾出了許多奸臣,至今仍讓人心生痛恨。
  •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奸臣,每個人都留下一個著名的「成語典故」!
    成語故事是漢語中的璀璨明珠,寥寥幾個字,便能夠道盡百轉千回的情感。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肝膽相照的故事,令人欽佩;有情有義的故事,讓人感動;生死難解的情緣,令人唏噓……這些成語分別與一位歷史奸臣有關。從這些典故之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其人如何!
  • 古代歷史上的四大奸臣,每個人留下了一個成語,而今家喻戶曉
    而在眾多的奸臣當中總有那麼幾個人比較突出,讓人們把他們的事跡編寫成了各種成語,讓後人以此為戒。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因這四大奸臣所發生的故事而流傳下來的成語是哪四個。而歷史上胡亥能夠篡位成功就是因為有趙高的幫助,所以胡亥十分的信任趙高。這也讓趙高在朝廷上的地位舉足輕重。而趙高為了鞏固自己在朝廷上的勢力,在朝堂之上對著大臣,指著一隻鹿說它是一匹馬,讓大臣們一個個去辨別,說鹿的大臣全部被他殺死。
  • 中國古代臭名遠揚的3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人都知道
    有句話叫做「英雄造時勢」,古代歷史的變革,雖然有著大局所趨的走向,然而各個單獨的人物個體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有好的影響,自然就有壞的影響,歷史上就有三個臭名遠揚的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人都知道。
  • 醬菜鋪請奸臣題字,奸臣添了一筆,成就500年的老字號,流傳至今
    嚴嵩沒做官閒居在北京時,因「六心居」所處地段好,並且所釀之酒讓人回味無窮,嚴嵩便喜歡到這裡喝上幾杯,與店裡的掌柜和夥計都很熟悉,做掌柜的也就發現了嚴嵩寫得一手好字,於是心中有了想法。趙姓兄弟在看了嚴嵩所書的「六必」後,一是覺得嚴嵩寫的字那是一個妙,二是覺得「六必」的含義也是絕佳,說明他家的東西不是粗製濫造的,是用心所做,定會得到顧客的認可。眾所周知,嚴嵩是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為官期間結黨營私、殘害忠良,晚年時期嚴嵩遭遇抄家,被抄出的家產有黃金三萬多兩,白銀二百萬兩,相當於當時全國一年的財政總收入。
  • 我國古代臭名昭著的3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無人不曉
    我國數千年歷史上,湧現出過很多風雲人物,期間有著叱吒風雲,梟雄,匡扶朝政,殫精竭慮的忠臣,自然也免不了禍亂朝綱,結黨營私的奸臣,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就有三個臭名昭著的奸臣,一人留下了一個成語,如今無人不曉,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軍事天才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捅死,留下兩個成語流傳至今
    軍事天才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捅死,留下兩個成語流傳至今韓信在我國歷史上可是一個了不起的、露足了面的人物,他是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取得漢朝天下的重要功臣,也是影響歷史的重要人物。流傳後世的與韓信有關的成語、俗語就多達80多個,這些成語、俗語跨越2000年的歷史時空,仍然流傳在現代人的口中,如:淮陰少年、千金一飯、漢中高對、解衣推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鋒不可擋、獨當一面、半渡而擊、背水一戰、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戰無不勝、以德報怨、偽遊雲夢、能屈能伸等。
  • 現在常用的三個成語的來歷你知道麼,來自三位奸臣,是他們留下的
    歷朝歷代都一直出現奸臣,他們在朝廷上不斷地蠱惑皇帝,還有的權力大的更是呼風喚雨,甚至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壓榨著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就是嚴重阻礙天下太平的反賊。使得百姓們苦不堪言,讓皇帝也變得昏庸殘暴,導致下面很多的人都因不滿發動起義,爆發戰爭,這些奸臣都沒有什麼好的評價,即使做了好事也會有很少的人記起,他們的過大於功,一直接受著譴責。但古代中有這麼三個奸臣給我們留下了三個成語,很常見也很常用,經常可以聽到。
  • 她本是齊桓公小妾,因改嫁引發了一系列戰爭,留下成語廣為流傳
    在歷史上有很多因為奇葩原因引起的戰爭。今天講的這個戰爭就是發生在春秋時期的一場因改嫁風波引起的一系列戰爭,他還使得吃瓜的第三國也被捲入其中。而引起戰爭的主人公就是齊桓公的小妾蔡姬。改嫁風波引發戰爭蔡姬也是一個好玩的人,有一次,在和齊桓公划船遊水的時候玩心大起,她向齊桓公潑起水來。由於打鬧使得船身開始劇烈地搖晃起來。而齊桓公害怕船會翻到就叫蔡姬不要再打鬧了,但是蔡姬不但沒有收斂起來,反而變本加厲地搖晃起來。這使得齊桓公大為光火。就這樣齊桓公把蔡姬送回了蔡國。
  • 一個成語一處景,伴著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遊中國之安徽篇
    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古人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巨大而寶貴的文化遺產!從甲骨文到簡體字,文字的不斷更新,也是華夏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如果說在華夏文明中,在漢字語言中最為言簡意賅的形式就是成語了。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在5萬多條的成語中,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
  • 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流傳一直都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女生為了證明自己在男朋友心中佔的地位有多高,就會問當自己和他的母親一塊掉到水裡,會先救誰呢?我相信肯定是困擾了很多男性朋友,其實追溯歷史可以追到戰國時期,當時有發生了這樣的事,她的丈夫和父親必須選擇一個,她的選擇讓人意想不到,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女兒問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
  • 蘇軾被好友妻子趕出門,他憤然寫下一首詞,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
    可有那麼一首詞,令人啼笑皆非,作這首詞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拜訪好友時被友妻趕出家門,氣憤之下寫下的一首詞,後來經過漫長的歲月竟然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火了千年!事情是這樣的,蘇軾有一好友名叫陳慥,字季常,我們就稱呼他為陳季常。
  • 一生至少貢獻3個成語的李林甫真的只是個奸臣嗎?
    在一般人眼裡,或者說在一般的文學作品裡,李林甫是個奸臣,《新唐書》也直接把他列入《奸臣傳》,那他只是個簡單的「奸臣」嗎?如果他僅只是一個奸臣,那麼,他為什麼能在大唐宰相位上一呆就是19年呢?唐玄宗眼瞎了嗎?
  • 公主在花園裡曬太陽,一片黃花落在臉上,產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只要到了相應的年紀都有對應的雅稱,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之處。而女子在未出閣之前為什麼都叫做「黃花閨女」呢?在現在都有一些地方說自己的女兒還是黃花閨女呢,但是為什麼都這麼說呢?在民間有著一個這樣的傳聞,說是在南北朝的時候,有一位非常美麗的公主。據說這個公主生的十分美麗,就連宮中的宮女看到時,都被對方迷住了。更不要說男子了,都想見一下這位公主的芳容。
  • 歷史上的十大奸臣,你認識幾個?
    歷史上的十大奸臣,你認識幾個?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著名的忠誠良將,正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才影響了歷史的發展;當然也有不少出了名的大奸臣,下面這十位出了名的大奸臣,你認識幾位呢?慶父春秋時魯桓公之子中國有一個成語叫「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裡的慶父就是又名的奸臣。他本是魯莊公是弟弟,因為沒能如願當上魯國國君,所以與莊公夫人合夥殺死國君子般,立公子啟方為國君,沒幾年又謀殺公子啟方而自立,當時魯國的群眾都想殺死他,所以有了這句成語。梁冀東漢時期外戚、權臣梁冀是東漢時期有名的奸臣及貪官。
  • 一個乞丐在臨死前,留下一首流傳至今的「絕命詩」,感人至深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說的是有些片面了,畢竟天下讀書人,不能都給一棍子打死。 歷史人物 但是,明事理的人應該明白,這句話背後所要表達的意思其實是要說,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那個時代,位於朝廷之上的那些人,雖然,都是飽讀詩書的人
  • 孫悟空僅有一句千古名言:短短14字道盡為人之道,至今廣為流傳
    而這部電視劇在有限的藝術、技術條件下,創造了一個充滿幻想的神話世界,生動地表現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不畏艱險的頑強精神,其百看不厭的劇情也讓它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電視劇。 如今作為家喻戶曉的央視86版《西遊記》,其實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在作者的刻畫下,唐僧師徒的形象一個個立體飽滿,令人印象深刻。
  • 中國三大奇書,有一本至今無人看懂,看懂的都是「半仙」
    中國三大奇書,有一本至今無人看懂,看懂的都是「半仙」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這數千年的歷史中有很深厚的文化積澱,誕生了許多珍貴的書籍,而有些書籍由於牽扯的知識過於晦澀難懂而被人稱為「奇書」,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出現的三大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