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在我們國家數千年的歷史上,出現了無數忠臣良將,像諸葛亮,嶽飛,文天祥等人都成為了後世所敬仰的英雄。相應地,也出現了很多令人深惡痛絕的大奸臣!
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三個大奸臣比較特殊,他們所犯下的惡行被總結成了成語,並流傳至今……
指鹿為馬
在大秦幾代國君的勵精圖治下,秦王朝最終成功的統一了天下。秦始皇所創立的很多制度更是影響深遠。但遺憾的是,秦朝卻是一個非常短命的王朝。秦朝之所以早早就滅亡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宦官趙高的專權,秦始皇在臨終前希望傳位於扶蘇,但是趙高卻和丞相李斯、皇子胡亥等人合謀發布了矯詔。在趙高的策劃下,胡亥最終繼承了大位,而趙高也因此獲得了皇帝的寵信。他從一個宦官搖身一變成為了郎中令,隨後又將丞相李斯取而代之。
擁有了無上權力的趙高仍然不滿足,他很快就著手開始取代胡亥的計劃。為了解決朝廷裡的敵對勢力,趙高命人準備了一頭鹿並將其敬獻給皇帝,但趙高在敬獻的時候堅持強調自己獻上的是一匹馬。很多正直的大臣堅稱趙高獻上的是一頭鹿,卻遭到了趙高的迫害。而剩下的臣子因為畏懼趙高,都選擇了附和。後來人們將這樣荒誕的做法稱為"指鹿為馬",當這些大臣連最基本的是非黑白都不能堅守時,國家又怎麼可能不滅亡呢?
口蜜腹劍
唐朝時的中國發展迅速,在幾代皇帝的治理下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盛況,但是在唐玄宗繼位後這一切卻悄然發生了變化。彼時唐玄宗寵信李林甫,於是國家大事都落到了李林甫身上。但李林甫偏偏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宰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出身尊貴。
為了能夠始終把控朝廷大權,李林甫對其他飽學之士瘋狂打擊,雖然平日裡他總是擺出一副和藹可親的面孔,但在背地裡用盡各種手段。正是李林甫的「口蜜腹劍」,讓唐玄宗一度認為天下沒有任何賢才。可以說如果不是李林甫的作祟,那麼唐朝將會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司空見慣
提起李紳相信鮮有人知,但如果說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而這首詩的作者正是李紳。少時的李紳目睹了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再加上他家境困難,所以李紳對於浪費食物的現象可以說是深惡痛絕。擁有著一腔熱血的他,希望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為黎民百姓帶來更好的生活,在這種信念的驅動下李紳很快就得到入朝為官的機會。
但誰也不會想到,幾十年的官場生涯讓李紳走向了人生巔峰,卻也讓他漸漸迷失。晚年的他生活非常奢靡,非常注重排場,而且為官非常殘暴在當時很多人都對李紳的這種行為不滿,像大才子劉禹錫更是用"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這樣的詩句抨擊李紳的行為,在當時這句詩受到了很多人的傳揚,我們今天經常使用的成語"司空見慣"也正是出自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