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
最近的成都大熊貓熱潮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去陝西旅遊的經歷,一提到大熊貓,幾乎所有人都會說四川成都,殊不知中國大熊貓最多的地方並不在成都,而是位於陝西秦嶺下一個叫佛坪的地方。這裡平均5.4平方公裡內就有一隻大熊貓。就連四川拍大熊貓誕生的紀錄片都是去這裡取的景。
這裡是有「大熊貓的故鄉」之稱的佛坪,是全世界遇到野生大熊貓概率最高的地方。這裡地處秦嶺腹地,有顯著的山地森林小區氣候特徵。為了保護大熊貓和所屬森林的生態系統,1980年佛坪正式成立佛坪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其實,別看這裡只是一個普通的小縣城,要想進入保護區的流程非常繁瑣與嚴格,聽生活在這裡的巡山人員講:目的是為了防止不法分子趁機亂入,和防止過多人類參與造成大熊貓等野生動物生活棲息地的破壞,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原有的生態系統。
與偶爾來做一次科考的工作人員相比,真正為這片區域做出最大貢獻的其實是原本生活在這片區域內的原著名,從三官廟保護站往下走大約半小時,遠遠就能看到一個正在被廢棄的村莊。村子裡原來生活著好幾十戶人家,靠山吃山,因此他們主要以種植茱萸和養殖蜜蜂為生。
這些年來因為大熊貓保護區的建設,生活在村子裡的人也開始響應號召,選擇把祖輩開墾裡幾輩子的土地重新種上樹木和竹子,把這片自己的家園還給這個區域內的大熊貓,而有趣的是這些竹子全部來自於1257萬網友雲種植的虛擬竹。我們到訪的時候遇上最後一戶人家還在收拾行李,打包蜂箱。
與所有進入保護區的人一樣,即便是像他們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原著名,出來的時候必須把自己產生的不可降解垃圾悉數帶出,對此,村子裡的人沒有一絲怨言。我相繼查看了已經搬走的村民,空空的屋子內沒有剩下任何一絲會對大熊貓產生傷害的物品,現在房子的周圍和屋頂都長滿了雜草,估計再過一兩年就成為了這大山的一部分。
而那些搬出來的村民沒有耕地和土地又要怎麼生活下去呢?山下的第一個村子就是全部從山裡搬遷而出的,他們沒有靠補貼,而是靠自己的能力修建了休閒山莊和農家樂,而他們就是全國唯一一個離大熊貓最近的休閒村莊。
這一段短短的路程,我們走了整整三天,沿途看到了野生大熊貓,也認識這群為了保護大熊貓而自動選擇退耕還林搬出大山的樸實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