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鄭嫄 記者 蔣君芳)古樸的石板路,沉澱著歷史的痕跡,紅牆黛瓦的武侯祠深處,是深蘊歷史古韻的竹林幽香。曾經有人說,到成都不去武侯不足以讀懂三國;在成都,不懂武侯不足以了解成都發展。
12月27日,由四川日報.川報觀察主辦的「文旅融合看東西」全國安逸體驗官四川行活動正式啟動,來自中央級、省級等主流媒體單位的新聞記者,以及活躍在文旅領域的旅遊達人,走進武侯,了解武侯。
以文興旅
擁有豐厚歷史文化底蘊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提到武侯區,當然不能少了武侯祠。武侯祠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只要一說到武侯祠這張世界級的成都名片,首先映入人們眼帘的自然是眾多的三國歷史文物古蹟;還有豐富多樣的三國文化體驗區,讓人遙感當年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的豪情和三分天下的氣魄。2004年建成的錦裡古街被CNN評為全球最美的十大古街之一,更是讓武侯祠煥發出全新的光彩。月色下的錦裡古今交織,古典與現代完美交融,已成為外地人到成都必逛的標誌性景點。
「武侯區域內三國蜀漢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所涵蓋的內容也是極其深廣的。它在歷史、文學、天文、地理、政治、軍事、哲學、謀略等方面,給後人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所以三國文化不論是曾經還是未來,都是武侯區首推的特色文化資源。」據武侯區文體旅遊局負責人介紹,目前武侯區正在全力創建「天府旅遊名縣」,該區提出「三國聖地智慧武侯」的宣傳口號,集合文商旅體融合發展路徑,以「錦裡、華西壩、音樂坊、望江坊」四大歷史文化風貌片區打造為支撐,推動轄區全域旅遊發展。
與此同時武侯區還將以「錦裡和武侯祠」為核心,重點打造三國蜀漢城項目,依託武侯區內厚重的三國文化資源稟賦,突出三國文化展示地、特色文創承載地的定位,通過打造三國文化中心、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大力發展創意設計、文博旅遊、影視旅遊等文創產業,讓武侯區成為具有全球美譽度的三國文化旅遊目的地。
以文促旅
文化為旅遊提供豐厚給養
如何將特色文化的深度體驗更好地傳達給受眾,形成文化內涵的真切感知?場景化設置是關鍵。近年來,隨著加快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天府旅遊名縣創建步伐,武侯文化事業也不斷為旅遊產業提供豐厚給養。旅遊+文化遺產、旅遊+非遺、旅遊+博物館、旅遊+演出……文旅融合的各種實踐,已經成為武侯旅遊產業的新動能。
連接錦江綠道江安森林段的天府芙蓉園,園區以豐富的綠植和花卉,再現「花重錦官城」的情景,已成為成都市民周末出遊的打卡勝地。這裡突出休閒、自然、健康、親子、體驗5大園區屬性,滿足城市人群不用離城市太遠,就能找到一個親近自然、放鬆自我的空間需求。同時天府芙蓉園不但是賞花基地,還是對成都芙蓉文化發掘的載體。據了解,天府芙蓉園通過對成都芙蓉文化的重拾、重掇、重組、重構,將打造成都芙蓉文化的超級IP,構建芙蓉文化全景展示的大舞臺,培育和孵化新生代芙蓉文化產業園。隨著「簡單生活節」「天府芙蓉花節」等系列特色文化活動的開展,天府芙蓉園帶入了城市微度假的概念,並使其與成都這座底蘊深厚、獨特人文的城市發生「化學」反應,滿足了成都人對回歸自然、追求文化傳承的心願。
與此同時最近兩年,成都新晉的一批打卡勝地也大多出自武侯區。以「蜀水文化、絲路文化和天府文化」為特色,以「文化+科技」為手段,打造水韻天府文化旅遊休閒街區項目;以「竹文化漢服文化」著稱的百年望江樓公園;活化利用典型工業建築四川機械總局白藥廠舊址,打造BY1906創意工廠,被評為成都市首批文創產業園;以國內首個體驗遊憩式潮玩購物公園大悅城……都正成為國內外遊客的打卡聖地。
文化為魂標準為綱
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
在天府之國這片沃土上,天性樂觀豁達的川人對音樂的熱愛自古有之、歷久不衰。日子再平淡,一旦有了音樂,便有了靈動和絢爛。今年10月,位於武侯區望江路街道轄區的成都音樂坊音樂大道項目正式啟幕。該區域承載著國內外音樂演藝、版權交易、音樂製作、藝術展覽、創業創作為一體的音樂功能,這裡還擁有四川音樂學院、四川大學等高等學府,以此構建出由音樂專業人才、愛樂者、樂器銷售培訓及泛音樂商業等形成的音樂生態基礎,初步形成國際音樂文化交流集群,音樂IP孵化集群,音樂消費場景集群三大獨有資源。
然而成都音樂坊只是武侯區在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8月,武侯區召開加快建設國際化新型消費城區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武侯區加快建設國際化新型消費城區的實施方案》。《方案》中提到,該區將著力打造文旅消費、健康消費、新興消費、大社區消費、綠色消費五類高品質消費場景;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小店經濟」「夜間經濟」「展會經濟」四種現代消費形態;加快建設品質商圈、特色街區和活力社區「三級載體」。從《方案》中可以看出,「文旅消費」是武侯區優先發展的消費場景,未來如何實現文旅融合深度發展,武侯區給出了「4、6、7」三個數字,即:實現人文感召力、旅遊吸引力、市場供給力、產業競爭力「四個顯著提升」;加快建設錦裡、音樂坊、華西壩、望江坊、天府芙蓉園、水韻天府「六個重大項目」;推出「錦裡·紅牌樓片區—穿越古今、時空變幻體驗遊」「華西壩·玉林片區—原味成都、慢遊尋味深度遊」「成都音樂坊·望江坊片區—文創標籤、時尚地標打卡遊」「天府芙蓉園·江安河文創旅遊帶—綠道漫步、幸福美味全家遊」「御翠草堂·清水河公園—文化藝術、影音魅力品味遊」、天府綠道文創之旅、音樂派對夜遊之旅等「7條精品旅遊線路」。
「四個顯著提升是我區文旅融合發展的主要目標,」武侯區文體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人文感召力為例,到2021年形成三國文化、芙蓉文化、詩竹文化、絲路文化4個超級IP群,建成錦裡、音樂坊、華西壩、望江坊4個文化地標,推出以天府芙蓉花節為代表的文旅品牌節會5個、以成都數字娛樂文化周為代表的文創品牌活動5個、以NESO電子競技公開賽為代表的體育品牌賽事6個。(武侯區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