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常寧在奮進」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常寧市塔山瑤族鄉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召開。
紅網時刻衡陽11月2日訊(記者 蔣楠 通訊員 呂小寶 王榮 趙玲)「風寒遮不住,家當隨身帶」這是常寧市塔山瑤族鄉過去生活的真實寫照。如今的塔山,「車在林中行,人在畫中樂」。40年來,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常寧塔山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將夢想變為現實。
11月2日,「常寧在奮進」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常寧市塔山瑤族鄉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召開。發布會上我們得知,1978年全鄉生產總值僅36萬元,2017年全鄉生產總值達1.06億元,較1978年增長294倍,2017年,全鄉人均純收入達13680元。數字的巨幅增長映襯著塔山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改善,從窮山溝到最美瑤鄉,塔山群眾享受著改革開放的紅利,也用拼搏與奮鬥助力瑤鄉的更好「蝶變」。
瑤鄉姑娘採茶忙。
塔山1984年始建民族鄉,至今已有34年。經過多年探索,塔山瑤族鄉的特色茶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塔山瑤族鄉黨委、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扶持茶產業,共引進龍頭企業8家,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新建高標準有機茶園4.3萬畝,改造老茶園2.1畝,年產值過億元。塔山山嵐茶屢獲眾多國家級和省級權威賽事大獎,常寧因此被認定為「全國重點產茶縣」「中國生態有機茶之鄉」,塔山獲評「湖南茶葉千億產業十佳示範鄉鎮」「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獅園村獲評湖南十大最美茶葉村。
塔山瑤鄉新貌。
40年的改革和發展,塔山旅遊開始邁入「快車道」。鄉黨委、政府全力打造「天堂山、西江漂流、東江峽谷、鹽茶古道、瑤俗風情」旅遊亮點,建成西江天堂、陽山福塔2個瑤寨和凌雲山莊、天堂山茶莊等3個旅遊接待中心,形成10裡茶旅觀光園,旅遊年均創收上千萬元,帶動300多名群眾就業。描繪出「住瑤寨、穿瑤服、食瑤菜、品瑤茶、唱瑤歌、跳瑤舞」的民俗畫卷,西江天堂瑤寨獲評湖南「舌尖上的鄉愁」特色鄉村菜體驗農莊(地),西江村獲評「湖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衡陽市最佳鄉村生態旅遊目的地」。
施工人員正對塔山瑤族鄉公路進行拓寬。
40年的改革和發展,塔山人民順著公路走出大山,邁向未來。近年來,塔山完成鄉衛生院綜合大樓和9個村衛生室建設,建立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中心1個,結束了與祁陽、桂陽相鄰瑤族鄉互不通車的歷史;全鄉實現了所有村組公路100%暢通和硬化;義務教育範圍內的學生輟學率為零,2018年初中畢業考重點高中和免費師範生上線率達66%。
40年來,塔山在脫貧攻堅道路上腳步鏗鏘。2014-2017年脫貧464戶1697人,9個省定貧困村有8個甩掉窮帽子,貧困率由27.25%下降至1.65%,人均純收入突破13680元,連續兩年獲評衡陽市脫貧攻堅優秀鄉鎮,獅園村入列全省脫貧攻堅示範村,一個個窮山溝逐步蛻變為美麗幸福的新瑤寨。
40年來,塔山把民族團結當作頭等大事,積極開展瑤族文化傳承工作,持續開展日常瑤語、瑤族知識進課堂,鼓勵瑤鄉群眾建瑤房、住瑤屋,支持瑤漢同胞興建瑤寨合作社,推進民居風貌、民族特色改造和瑤鄉風情建設。西江村、塔山中學先後獲評「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
未來,塔山將以精準扶貧為抓手,以促進民族團結為己任,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更多塔山人民邁向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