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廣西灌陽縣水稻超高產攻關示範基地,農民將收割的再生稻挑走,準備進行測產。
當日,農業部測產驗收專家組對廣西灌陽縣水稻超高產攻關示範基地進行再生稻測產,結果顯示平均畝產達552.1公斤,加上一季稻的平均畝產1009.45公斤,「超級稻+再生稻」平均畝產首次突破1500公斤。
再生稻是在頭季稻收割後,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再收一季的水稻品種,省去了播種、犁耙田和育秧等環節,具有生長期短、成本低、產量高和米質優等特點。
新華社發(陸仕臣 攝)
11月4日,在廣西灌陽縣水稻超高產攻關示範基地,農民在收割再生稻。
當日,農業部測產驗收專家組對廣西灌陽縣水稻超高產攻關示範基地進行再生稻測產,結果顯示平均畝產達552.1公斤,加上一季稻的平均畝產1009.45公斤,「超級稻+再生稻」平均畝產首次突破1500公斤。
再生稻是在頭季稻收割後,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再收一季的水稻品種,省去了播種、犁耙田和育秧等環節,具有生長期短、成本低、產量高和米質優等特點。
新華社發(陸仕臣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