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超級稻+再生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

2020-12-23 中國政府網


11月4日,在廣西灌陽縣水稻超高產攻關示範基地,農民將收割的再生稻挑走,準備進行測產。

當日,農業部測產驗收專家組對廣西灌陽縣水稻超高產攻關示範基地進行再生稻測產,結果顯示平均畝產達552.1公斤,加上一季稻的平均畝產1009.45公斤,「超級稻+再生稻」平均畝產首次突破1500公斤。

再生稻是在頭季稻收割後,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再收一季的水稻品種,省去了播種、犁耙田和育秧等環節,具有生長期短、成本低、產量高和米質優等特點。

新華社發(陸仕臣 攝)


11月4日,在廣西灌陽縣水稻超高產攻關示範基地,農民在收割再生稻。

當日,農業部測產驗收專家組對廣西灌陽縣水稻超高產攻關示範基地進行再生稻測產,結果顯示平均畝產達552.1公斤,加上一季稻的平均畝產1009.45公斤,「超級稻+再生稻」平均畝產首次突破1500公斤。

再生稻是在頭季稻收割後,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再收一季的水稻品種,省去了播種、犁耙田和育秧等環節,具有生長期短、成本低、產量高和米質優等特點。

新華社發(陸仕臣 攝)

相關焦點

  • 廣西灌陽一季超級稻畝產再破1000公斤
    新華社南寧8月30日電(記者唐榮桂)測產驗收專家組近日對廣西灌陽縣水稻超高產攻關示範基地進行一季超級稻測產,結果顯示加權平均畝產再次突破1000公斤,單產連續9年名列廣西第一。  受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委託,桂林市農業局組織專家組按照《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隨機選取3塊稻田,每塊稻田隨機連片實收67平方米以上,經脫粒、稱重、測量面積、折幹處理等程序,測得3塊稻田幹谷加權平均畝產1005.62公斤,最高畝產1023.39公斤。
  • 畝產980.43公斤 青島超級稻畝產創高緯度新紀錄
        作為其「總理基金項目」的收官之作,青島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超級稻刷新世界紀錄,創下最高緯度雜交水稻平均畝產980.43公斤的數字。據介紹,這意味雜交水稻種植有可能向北推一個緯度,將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
  • 袁隆平:日照超級稻基地畝產有望1000公斤 種植將向北提升兩個緯度
    據山東《大眾日報》報導,8月20日,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超級稻高產攻關基地裡,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說,百畝連片平均畝產有望突破1000公斤。當下,雜交水稻百畝連片平均畝產世界紀錄是988.1公斤。若此次畝產達標後,將意味著雜交水稻種植可再往北方推進兩個點緯度,實現雜交水稻的北方種植推廣計劃。
  • 中國超級稻畝產超1000公斤 可多養活7000萬人
    新華社圖  閱讀提示|農業部委派的專家組10日對湖南省漵浦縣橫板橋鄉紅星村的超級雜交稻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通過隨機抽樣測得平均畝產1026.70公斤,這標誌著袁隆平領銜的我國超級雜交稻第四期畝產千公斤攻關取得成功,也標誌著我國雜交水稻育種技術再上新臺階,科技之手讓我們的飯碗端得更牢。
  • 843.6公斤! 八旬老人破重慶中稻畝產紀錄
    8月4日下午,當專家興奮地報出「畝產843.6公斤」時,田塊主人、拾萬鎮八埝村80歲的楊澤才驚得張大了嘴巴。據了解,這個產量也刷新了我市中稻畝產最高紀錄。  八埝壩子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山坪塘星羅棋布,是「一碗泥巴出一碗谷」的好地方。自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啟動以來,楊澤才家近兩畝稻田畝產逐年提高,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200多公斤,提升到去年的近600公斤。
  • 永州「一季稻+再生稻」畝產達1200公斤
    永州「一季稻+再生稻」模式獲贊 畝產達1200公斤 該品種具有米質好、抗性好、產量高、再生強力強等特點,是再生稻的優質品種。「綠豐20」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濃綠,莖稈粗壯,長勢繁茂,在正常肥水栽培條件下,畝產穩定在1600至1800斤左右,再生稻每畝可收600至800斤。 「我今年種植『綠豐20』有70多畝,這個品種比常規水稻產量高,一穗大概有500多粒到600粒,常規水稻一穗大概是260粒左右。」
  • 人民網|雙季超級稻畝產3061.52斤 實現禾下乘涼夢
    「叄優一號平均畝產911.7公斤!」 11月3日,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組組長謝華安院士在新聞發布會上高聲宣布,標誌著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3000斤。
  • 雙季超級稻畝產3061.52斤 實現禾下乘涼夢
    「叄優一號平均畝產911.7公斤!」 11月3日,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組組長謝華安院士在新聞發布會上高聲宣布,標誌著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3000斤。 這是袁隆平團隊在履破超級稻單產700、800、1000、1149公斤等世界紀錄後再次創造的新紀錄,也意味著袁老「一畝地可以養活五個人」的目標已經實現。
  • 畝產1噸,已實現!袁隆平「超級稻」連續4年畝產超2200斤,創新高
    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又創新高了,並且是畝產超過1噸。據新華社的報導,今年9月14日,專家組在位於雲南省草壩鎮的「超級稻」種植示範基地裡對第二代「超優千號」進行測產。結果顯示:在抽選的三塊地裡,測量得出超級稻的畝產高達2270斤,並且是連續4年畝產超過2200斤。這意味著,經過中國農業學家們的多年努力,經過袁隆平院士的不懈努力,水稻畝產1噸,已實現!
  •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再破紀錄 畝產1500公斤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攝  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加上7月份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619.06公斤,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測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再一次刷新紀錄。
  • 袁隆平超級稻德昌示範區:專家連續三年奔走田野中,向畝產1200公斤...
    在這希望的田野上,他們不斷創新,改進水稻性狀,把超級雜交水稻實現每公頃18噸(畝產1200公斤)當作不懈追求的目標。在郭守斌團隊以及德昌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和瀘塘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德昌基地種植面積107.46畝,實際收打測產平均畝產達1116.3公斤,初步實現了小面積18噸/公頃的產量目標。
  • 七問超級稻--新聞報導-人民網
    種植超級稻難嗎……10月12日,隨著超級雜交水稻「Y兩優900」漵浦百畝示範片平均畝產突破1000公斤的消息傳開,圍繞著讀者關心的幾個問題,10月12日,記者專訪了袁隆平院士的學生、「Y兩優900」品種選育人鄧啟雲博士。 超級稻口感如何 高產、優質、多抗(抗病蟲害)是水稻等農作物永遠追求的育種目標。
  • 我國超級稻大面積畝產達到1090公斤
    經田間現場考察,專家組按農業農村部超級稻測產方法,隨機抽取3塊田機械收割,實測結果攻關片平均稻穀產量1090.2 公斤/畝。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德州鎮蘆塘村的袁隆平團隊超高產攻關示範點測產驗收現場德昌縣地處安寧河谷地帶橫斷山區康藏高原東緣,為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約18萬畝,水稻種植面積近10萬畝。
  • 超級稻高產,畝產1365公斤!袁隆平團隊長江中遊雙季稻產量新高
    超級稻高產,眾所周知。但它好吃、綠色嗎?今年,雙季稻合計均畝產1365公斤,創下了我國雙季稻產量新高。中心副主任張玉燭介紹,團隊在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建立了萬畝超級稻工程化示範區。其中,雙季超級稻模式示範面積2500畝,早稻種植的高產品種株兩優819和株兩優173。晚稻則選用了高產國標二級優質稻品種Y兩優911。
  • 平均畝產達980.43千克 青島超級稻創世界紀錄
    「今年是超級稻項目的最後一年,我們對今年的畝產數十分期待,將從百畝稻田中按高中低選定三畝,實打實測這三畝水稻的產量,將其作為該雜交稻基地產量的參考。 」青島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棟說,三塊地畝產量分別為907.36千克、964.70千克、1069.22千克,核算出該基地平均畝產980.43千克。
  • 畝產1噸,已實現!袁隆平「超級稻」連續4年畝產超2200斤,創新高
    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又創新高了,並且是畝產超過1噸。據新華社的報導,今年9月14日,專家組在位於雲南省草壩鎮的「超級稻」種植示範基地裡對第二代「超優千號」進行測產。結果顯示:在抽選的三塊地裡,測量得出超級稻的畝產高達2270斤,並且是連續4年畝產超過2200斤。
  • 農業部:超級稻畝產創造1026.7公斤新紀錄
    第四期中國超級稻百畝方畝產超過1000公斤   新聞發布會上,唐珂率先公布了一個好消息:10日上午,農業部組織專家對由袁隆平院士領銜的第四期中國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攻關項目進行了測產。測產結果顯示,湖南(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省漵浦縣第四期超級稻百畝方畝產超過了1000公斤,創造了1026.7公斤的新紀錄。這是袁隆平院士率領的一大批農業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和長期奮鬥的結果,也是對農業科技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 袁隆平超級稻「Y兩優6號」測產再創新高:936.3公斤/畝
    據中國經濟網懷化9月25日報導(記者 向進 肖平治 攝影報導)「良種、良法、配套良田」成為袁隆平院士指導的超級稻第四期目標畝產1000公斤的「三駕馬車」。9月24日,「Y兩優6號」品種在懷化市漵浦縣橫板橋鄉興隆村接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測產驗收。
  • 超級稻最新品種「隆兩優華佔」畝產達853.5公斤
    株洲傳媒網10月10日訊(記者潘婷玉 李政明 洪軍)在醴陵大障鎮汪家壠村示範基地,第四期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攻關最新品種「隆兩優華佔」已進入成熟期。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翻看這裡的麥稈後興奮地表示:這一新品種畝產有望高出同類稻種20%。經過測產,畝產達到853.5公斤。
  • 福建再生稻連續5年實現「噸糧田」目標
    連續5年實現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生產「噸糧田」目標!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和平村的再生稻示範田,測產專家組組長、河南師範大學李春喜教授宣布,示範片再生季平均畝產435.08公斤,與同片全程機械化再生稻傳統栽培法種植的田塊相比,全程機械化再生稻「三保兩促一攻」高產高效栽培法比傳統栽培法增產25.56%,居國內領先水平,加上頭季稻平均畝產可達到1185.0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