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私人飛機趕來的郭臺銘,是否與萬達在青島擦出某種「火花」,成為一個懸念。
王健林陪同郭臺銘(左二)等參觀東方影都一萬平方米攝影棚。
4月28日,王健林(左二)與孫宏斌(左一)同時出現在東方影都開業啟動儀式上。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柳青
日前,青島流亭機場停機坪,一架尾翼上噴塗著B-99888的「灣流」私人飛機吸引了許多旅客的目光。熟悉的人知道,這架飛機的主人,正是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
這位頻繁往來於兩岸的「臺灣首富」,此行青島所為何來?4月28日上午9點答案被揭開,他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一道出現在東方影都的開業典禮之上。但對於這個答案,一些財經界的資深媒體人,認為只揭開了一半。沒有發言環節、沒有上臺亮相的這位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是否與萬達或融創在青島擦出某種「火花」,成為68歲郭臺銘留給這座濱海城市的一個懸念。
除了郭臺銘,遠道而來的還包括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美國電影藝術與科技學院(奧斯卡學院)CEO唐·哈德森以及迪士尼、派拉蒙、福斯、索尼、環球、華納兄弟、傳奇等國際電影公司總裁。
青島東方影都,總投資500億,他是王健林心中的「東方好萊塢」。由海建地,由地建島,由島建城,歷時4年7個月,終於落成。關於這個項目,一個值得提及的背景是,9個月前的2017年7月,萬達、融創籤訂協議,將13個文旅項目以438.44億元售於融創,青島東方影都項目包含其中。
4月28日上午,王健林與孫宏斌同時站在開業典禮的舞臺之上,這是二人達成438億元交易後的首次正式聯合亮相。不同的是,王健林作了發言,孫宏斌並沒有。
王健林在發言中表示,「青島東方影都的建設水平和硬體水平世界一流,運營管理要力爭在較短時間內達到世界一流。」
對於硬體,萬達透露,東方影都設計有52個高科技攝影棚,目前已建成30個,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1萬平方米攝影棚、世界唯一室內外合一的水下攝影棚。此外,還有大型影視外景地、世界先進的影視後期製作工廠以及度假酒店群、國際醫院、國際學校、遊艇碼頭等。
據介紹,2016年10月,東方影都曾在美國洛杉磯啟動全球招商,與美國9家著名電影公司籤約了11部好萊塢大片到此拍攝。吸引包括《長城》、《環太平洋2》等多部大片、著名品牌廣告片入駐拍攝。萬達表示,隨著東方影都正式開業,預計3年內區域入駐影視企業將超過500家,每年拍攝製作影視劇約100部。
電影工業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中國電影產業未來發展格局。中國電影產業雖然已發展成世界第二大市場,但中國電影工業基本沒有建立起前期拍攝、後期製作、宣發、放映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此外,電影工業技術含量高,高科技影棚建設、先進拍攝設備使用、數位化後期製作都成為中國電影的短板,以至多數中國影片的後期不得不拿到好萊塢,甚至韓國、日本製作。「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會聚全球電影資源,把青島東方影都打造成為全球電影產業新的產業中心。」王健林表示。
王健林同時透露,「東方影都將為入駐的企業及製作影片提供全球一流的服務和高補貼的優惠政策。」
關於這一補貼政策,來自萬達的消息進一步證實——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與萬達、融創各出資50%設立總額50億元的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入駐東方影都拍攝的影視作品給予製作費用20%-40%的補貼;青島市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對在東方影都註冊經營的影視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營業收入10%的補貼。
當天,王健林還陪同孫宏斌、郭臺銘等貴賓參觀了東方影都,包括1萬平方米攝影棚、萬達茂等,但郭臺銘依舊未向媒體公開發言及接受採訪。他此行青島,是否會涉及新的合作,目前尚未透露出消息。
10天前的4月1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曾會見郭臺銘,並就推動實體經濟、高科技產業發展、營商環境建設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張茅聽取了富士康發展狀況介紹,希望雙方深化溝通合作,持續推進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健康發展。郭臺銘對此給予積極回應,表示將繼續為兩岸經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