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家族看中國神劇後,將其告上法庭,之後抗日劇再不用此姓氏

2020-12-18 歷史雜貨鋪

日本對中國長達十四年的侵略,毫無疑問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段日子,無數無辜的百姓慘死於對方的屠刀之下,每一位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那段歷史。

現如今,世界各國都是和平相處,可是歷史不容忘記,有些東西,無論到了何時,都要銘記於心,每個人也有責任,將這些事實告知於下一代。

隨著我國的不斷強盛,社會的不斷進步,大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不少人已經淡忘了先輩們的付出,當然,各種影視劇依舊會拍攝曾經的歷史。

戰爭時期的不少故事都被搬上了螢屏,人們也喜歡看這類的影視劇,值得一提的是,現如今還出現了不少的神劇,裡面的很多情節令人啼笑皆非。

拍攝戰爭時期的影視劇,其實本意是讓人們知道當年的戰爭是多麼的殘酷,讓人們能夠銘記歷史,讓年輕人知道先輩們是歷經多少苦難,最終才建立了新中國。

在過去的時候,不少劇其實都是十分考究也很真實的,讓人百看不厭,可是近幾年不知道怎麼了,各種神劇是層出不窮。

很多戰爭劇不僅是脫離了歷史,準確的說是脫離了現實,根本不符合邏輯,讓人看了不知道該說什麼。

比如說找演員,那一定得找長得帥的,衣服也要乾淨整潔,住著豪華的大房子,吃的是大魚大肉,甚至於上戰場還要打髮蠟,說難聽一點,這簡直是在侮辱我們的先烈,稍微有點常識的都知道,當時我軍戰士有多艱苦。

有趣的是,不僅是我國的觀眾受不了,就連日本人都受不了,有不少日本人也曾觀看過類似的神劇,他們也表示把他們描寫得太誇張了。

在日本還有個家族為此將某抗日劇告上了法庭,他們認為這部劇根本不尊重歷史,這個家族便是鳩山家族。

鳩山家族在日本是非常出名的,有人將其譽為日本的「甘迺迪」家族,該家族名人很多,尤其是在政壇有很大的影響力。

鳩山家族在清朝時期便和中國有著聯繫,他們還曾收到過清政府頒發的二等龍寶胸章,他們非常喜歡中國的文化,即使在戰爭時期,也一直沒有和中國斷過交流。

戰爭爆發之後,鳩山家族規定家族內的成員禁止參與侵略戰爭,這是有跡可循的,可惜的是戰爭後期,這條禁令也被破了。

鳩山由紀夫也曾直面歷史,他曾公開承認這是侵略戰爭,並且認了不少的罪,也公開道歉過,他們一直認罪,從未扭曲歷史。

至今為止,他們也經常來中國交流,可是就當他們看到某劇出現他們的姓氏時,他們便有些不高興了,按他們的話來說不能說是氣憤,應該說是傷心。

上法庭之後,他們拿出來一系列的證據,證明自己的家族並沒有在中國幹過壞事,而且他們也不希望因為這個劇,影響他們族內年輕一代與中國的感情,最後他們也獲得勝訴,該劇也特意將鳩山改為了秋山,從這之後,各種關於日本的戰爭劇,都很默契的不再用鳩山這個姓氏。

相關焦點

  • 抗日神劇被日本一家族告上法庭,獲得大勝,從此抗日劇不出現此姓
    不要忘記你在這個房間內看到的每一樣東西都曾經是嶄新的——喬斯坦·賈德我們都知道在近代的時候,中國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因此才會受到西方各國的欺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中國人不想回憶的噩夢。而且作為一個小國的日本也竟然爬到中國的頭上,這讓中國人忍受不了。
  • 抗日神劇曾被日本一家族告上法庭,此家族獲勝後,抗日劇不用他家姓
    ,抗日劇成了抗日神劇,更令人意外的是這些抗日神劇還頗受歡迎,但日本有一個家族卻將抗日神劇告上了法庭。 將抗日神劇告上法庭的是日本的鳩山家族,鳩山在日本是一個不多見的姓,從第一代鳩山和夫開始到現任鳩山由紀夫,已經度過了四代了,稍微熟知一點日本歷史的都知道,鳩山由紀夫是日本的前任首相。
  • 日本鳩山家族:將抗日劇告上法庭,勝訴後要求抗日劇禁止此姓
    抗日劇作為我國電視螢屏上的常青樹在近些年發展極為迅猛,如果我們用電視看劇,就會發現一些電視臺可以做到一部抗日劇接一部抗日劇的播放,甚至都不會重樣。曾經我們的先輩們浴血奮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歷史不能忘記,然而近些年屢屢出現的抗日神劇卻篡改著真實的歷史,將艱苦的抗戰過程改編的亂七八糟,令人反感。
  • 抗日神劇惹日本不滿,一家族將劇組告上法庭,後來怎麼樣了?
    這種信念一直到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附近挑起了「盧溝橋事變」後,中國兩國的戰爭才算是真正的爆發。然而隨著快餐式經濟的發展,抗日劇變成了抗日神劇。其實這些抗日神劇還挺受歡迎的,因為導演在劇情裡加入了許多不一樣的元素,如中國武術、玄幻等奇異的文化,他們打起日本鬼子的場面也讓觀眾看得非常爽快。
  • 日本一家族將抗日神劇告上法庭,獲勝後,抗日劇不再用這個姓氏
    當他們的名譽被損時,他們站了出來,將抗日神劇告上法庭,獲勝後,抗日劇不再用這個姓氏。他們支持中國,同樣的當他們被不相干的罪名所污衊時,也會奮力找回屬於自己的尊嚴。鳩山和夫鳩山和夫是鳩山家族的第一代掌權者,在他的思想管理下,鳩山家族並不迂腐,他們抓住明治維新改革的好時期,迅速地崛起,趕在時代的浪潮之中。
  • 從未參戰的日本家族,將抗日劇告上法庭,從此劇中再無此日本姓
    其中有一個日軍反派姓鳩山,正是這個家族,將紅燈記送上了法院。鳩山家族爭論的點就是那位大反派鳩山,在他們看來,自己可是無辜的很,而銀屏上那個叫鳩山的侵略官卻是對於自己家族的一種侮辱。
  • 日本一家族把抗日劇告上法庭,日本家族獲勝後,抗日劇不用他家姓
    《易·繫辭上》中有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就是說同類的東西總會聚集在一起,比如人們總覺得壞人身邊的人也一定與其臭味相投一樣。在抗日戰爭過後,我們對於曾經是侵略者的日本也常常無法釋懷,甚至會憎惡所有日本人民。
  • 抗日劇中因一姓氏,被日本一家族告上法庭,此後劇中不敢再用此姓
    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民族仇恨,是我們需要銘記於心的,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親身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都已經逝去了。而要讓我們的後代們也始終記住那段屈辱史,一些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也是應運而生。不過,多年前,我國的抗日劇中因為一個姓氏,被日本一家族告上法庭,此後劇中不敢再用此姓。
  • 尊重歷史:看日本如何評價中國的抗日神劇
    當然,這些牛頓看了都要咋舌的場面鏡頭,確實有侮辱觀眾智商的意思在裡面,無外乎這些神劇一出,到處都是一片罵聲,甚至還有一句針對這些抗日神劇的神評論:「日本人花了6年時間來到中國,又花了8年時間逃回日本」。
  • 日本大叔硬碟裡的抗日神劇
    2013年的3月,在春姑娘到來之時,電視卻滿屏都是日本兵大叫「花姑娘」的場景。《人民日報》看不過去了,發了篇評論《「抗日神劇」罔顧公共理性》。不愧是日本人,做事有匠人精神,巖田宇伯把自己看劇的經驗,寫成了一本書,一一列舉出劇中各種奇葩的場景。這本書名叫《中國抗日劇讀本: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2018年4月10日出版,如今就擺在我的面前。
  • 臺灣人看完大陸的「抗日神劇」後:感慨萬千
    張方遠:我在臺灣看「抗日神劇」  最近,大陸廣電總局要對「抗日神劇」開鍘,宣示對抗戰劇嚴格把關、寧缺毋濫,過度娛樂化不得發證。上個月底,我在臺灣一份標榜「臺灣優先,兩岸第一」、強調「認識中國大陸,掌握世界未來」的報紙《旺報》(《旺報》與《中國時報》都屬於臺灣的「旺旺集團」),看到一篇臺灣大學學生蕭昱遠先生的大作《抗日神劇何時休?》,這個標題立馬吸引了我的眼球。
  • 日本出版《抗日神劇大百科》,丟人丟到國外了
    最近有網友發現日本出版了一本名為《中國抗日ドラマ読本》的書,用漢語說就是《抗日神劇大百科》。抗日神劇大百科初聽此消息,不由得十分汗顏。這些罔顧歷史調侃觀眾的「神劇」竟然丟人丟到了國外。這回可好,日本人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你們自己都不尊重歷史,還有什麼資格指責我們修改歷史!
  • 別再被抗日神劇騙了,真實的日軍掃蕩是這樣的
    在我國的歷史上,我們曾經遭到了日本的侵略。在侵略我國時,日軍的行徑十分惡劣,殘忍不已。日軍來到中國之後,幾乎幹盡了天下所有的壞事。那是他們見到中國人便殺,除此之外還研究了生化武器,之後還對我國的百姓使用過毒氣。但是現在有一些年輕人,因為對近代時期的歷史不夠熟悉,所以他們就以為在抗日神劇當中了解到的情況,就是真實的情況。
  • 來中國的日本人,看完抗日神劇是什麼反應?有個日本人寫了本書
    今日的中國和日本雖然有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但是在面對沉重的歷史問題時,我們每個人都深知這方面不可以讓步,日本至今都不曾對中國道歉,還祭拜靖國神社,這些行為都在深深刺痛我們的神經,提醒我們勿忘歷史發憤圖強,即使日本永遠不會道歉,我們也不能懈怠對國防軍事的建設。
  •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這兩天,日本有一本以中國抗日神劇為基礎的中文教材徹底火了,這本書不僅梳理了中國21部抗日神劇的主要劇情和人物關係,還對劇中的各種離奇情節進行了吐槽,引發了不少熱議。>書的全名叫做《中國抗日ドラマ読本: 意図せざる反日愛國コメディ (中國ドラマ読本)》,翻譯過來的大概就是《中國抗日劇讀本: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中國電視劇讀本)》。
  • 日本人看抗日神劇什麼感受,你先看下越南拍的抗清神劇,就這感受
    2000年後,以抗日為主題的影視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層出不窮。不要忘記歷史當然是好事情,但現今抗日劇的品質參差不齊,許多雷人橋段都是對歷史的篡改。可能是因為這齣抗日神劇的始作俑者是《舉手》,後來《一起打鬼子》《滿山打鬼子》等作品的出現,實在讓人心力交瘁。在《滿山遍野打鬼子》中,主角是一個小學生,靠著一個彈弓,就能把敵人打得潰不成軍,這真是太奇怪了。你知道日本人看中國的抗日神劇時有何感想嗎?換個角度看一看越南拍的抗清神劇吧。
  • 抗日神劇,你究竟侮辱了誰?
    日本人,永遠一見中國女人,就色眯眯地大喊「花姑娘」,醜態畢露;說著陰陽怪氣的中國化日語,總是一副吹鬍子瞪眼的滑稽相;上了戰場,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不是像白菜一樣被切碎,就是嚇得跪地求饒、抱頭鼠竄。……你太熟這些,我就不叨逼叨了。在我們的「抗日神劇」美化自己、醜化敵人的時候,日本人在拍什麼呢?他們的近代史觀,我們很多人不同意。
  • 日本人居然出了一本研究抗日神劇的書,「像看90年代的AV」
    這本題為《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影視研究書籍,在雅虎shopping上以3760日元出售,約人民幣220元,也太貴了吧……但這完全不妨礙其大賣特賣。眼下,《抗日神劇讀本》在樂天網站的電影部門排到了第三名,在honto上的外國文化社會部門排到了第10名,而在亞馬遜上,竟然拿到了「best seller榜單」的第一名!當日本人如饑似渴的捧著這本奇書暢想中國這塊神奇大陸以及上面的異能人士,據說心情是和看80年代的特攝劇和90年代的AV差不多?
  • 丟臉丟到國外去了,抗日神劇竟然在日本流行起來?
    近日,一本名為《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在日本發售。這本書剛剛發售,就在日本掀起了一陣「中國抗日神劇」狂風,中國網友大呼:「好丟人!」
  • 日本人拍的抗日劇,對比國內巔峰神劇,網友:該學習!
    主題:日本人拍的抗日劇,對比國內巔峰神劇,網友:該學習!本文原創,歡迎轉載!雖然中國不像韓國那樣大力促進文化出口,但是國內的電影和電視產業因為人口眾多而蓬勃發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看電影和電視劇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休閒娛樂方式,可以說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喜歡看。為了讓人們記住歷史,國家總是鼓勵對抗日題材的影視劇進行改編。然而,這些導演和編劇,為了賺錢,改變情節的悲慘方式,這本來是一個艱苦和困難的鬥爭時期,在銀幕上,它成為一系列令人難以置信的神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