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出海口500公裡,這座長江邊的老船廠卻一直逐夢深藍

2020-12-24 中國軍網

蕪湖造船廠廠區一角。祝世紅 攝

這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具有百年歷史的船廠,見證了民族工業的苦難輝煌,見證了人民海軍從弱到強,從近海走向深藍的壯闊歷程。

這就是位於長江側畔,距離出海口500公裡的蕪湖造船廠。沒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沒有特殊的資源條件,這座老船廠,將自身發展與軍工使命緊密結合,靠強軍報國的情懷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勇立時代潮頭、戮力拼搏進取,逐漸發展成為國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造船企業之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海軍建設迫在眉睫,國家向蕪湖造船廠下達了全面轉型建造02型木質魚雷艇的國防生產任務。不講任何條件,不計任何代價,蕪船人團結一致、日夜奮戰,僅用數月便完成廠房改造、體制調整、物資準備等全部工作,全力以赴攻克技術設計、武器安裝等諸多難題,將一艘艘性能優越的魚雷艇交付海軍。

1958年9月20日,毛澤東主席親自視察蕪湖造船廠。他坐上該廠生產的02木質魚雷快艇在長江航行20餘海裡,並觀看魚雷發射操作,他高興地說,「這個艇好啊!」

從建造中國第一艘木製魚雷快艇到中國第一艘玻璃鋼掃雷艇,再到建造中國第一艘海洋綜合調查船、中國第一艘新型綜合試驗艦……蕪湖造船廠始終堅持「軍品優先、質量第一」的發展理念,以堅實的步伐走出不平凡的軍工報國之路。

一艘威武的艦船即將下水。祝世紅 攝

2018年4月,南海,新時代人民海軍豪邁亮相,接受習近平主席的檢閱,48艘戰艦鐵流澎湃,10000餘名官兵雄姿英發……

這其中就有蕪湖造船廠建造的艦船。那一天,成了蕪湖造船廠的「高光時刻」,全廠上下倍感振奮。

那年,某型艦首艦在蕪湖造船廠開建。大量採用的新工藝,給定的新標準成為巨大挑戰。拿出最高的水平,造出最好的艦。蕪船人勇挑重擔,勠力攻關,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使該型艦的整體建造水平達到了行業領先。

「造質量最好的軍品,既是軍工人的本分,更是國家安全需要。」在蕪湖造船廠,這是人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從圖紙設計到艇體焊接,從設備安裝到下水試航,「蕪船人」精益求精,不放過一個細節,不錯過一個紕漏,盡全力將艦船質量做到極致,先後為海軍、陸軍及武警部隊建造了上百艘先進的戰鬥艦艇、巡邏艇、掃雷艇、大型輔助艦、新型舟橋等產品,成為國防一線的「硬核擔當」。

蕪湖造船廠碼頭,準備交付的兩艘貨輪蓄勢待發。祝世紅 攝

大洋深處,某新型試驗艦正在高速機動,對某型系統的技戰術指標進行極限測試。

同一時間,數艘某型快艇在波飛浪湧的東海飛馳,展開實戰化演練。

這兩種先進的國產裝備,都誕生於同一地方——蕪湖造船廠。

身處長江側畔,放眼深海大洋。60餘年軍工報國,60餘年孜孜以求。在人民海軍從近海走向深藍的徵程裡,蕪湖造船廠緊跟時代發展,鍛造海上利劍,將每一艘艇、每一艘艦都打造成「精品工程」,用行動擦亮「軍字招牌」。

近年來,隨著軍事鬥爭準備的加緊推進,軍品建造周期被大幅壓縮。為適應這種變化,他們圍繞軍標體系,積極推進精益管理,加大戰略優化、組織變革、生產模式創新,並引進了國內造船行業首套多工作檯、離散非標組件自動焊接工作站,推開了智能製造的大門,進一步打開了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質量牽引、創新驅動,讓這座百年船廠煥發著生機和活力。圍繞船舶產品的創新研發,蕪湖造船廠從生產設計到詳細設計領域,採取多種形式,搭建公共科研創新平臺,激發創新活力,加大研發深度,創造了中國造船史上37項第一,掌握關鍵核心技術72項,多次榮獲國家科學進步獎、國家重點新產品獎和國防科技進步獎,在中國造船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深情凝望雙甲子,芳華與共再出徵。奔流不息的長江水見證著百年蕪船強軍報國的熾熱情懷,也見證了他們團結拼搏、砥礪前行的鏗鏘足跡。

百年蕪船依然年輕,未來也將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打造特色黨建品牌 助推通州灣新出海口高質量建設
    有限公司作為建設主力軍,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依託「黨建+」模式,打造「紅色引航,逐夢深藍」黨建品牌,將黨建與新出海口建設深度融合,助推新出海口高質量建設。6月29日順利開工建設呂四起步碼頭工程和通州灣新出海口一期通道工程,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實質性啟動。從此,南通港的版圖拓向「深藍」。
  • 這個數字讓南京變海港、長江中上遊出海口距離縮短400公裡
    4月24日,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簡稱「二期工程」)通過交工驗收。二期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標誌著南通(天生港)至南京(新生圩)227公裡12.5米深水航道按設計標準提前半年全部建成,具備試運行條件。至此,從南京至長江口431公裡12.5米深水航道全線貫通,5萬噸級海輪可直達南京。
  • 無敵江景、158年老船廠劇院、粉色草地……陸家嘴有座秘密花園
    假期裡不妨開啟城市閱讀之旅浦東新區航頭鎮曾誕生著名作家、翻譯家傅雷漫步傅雷故居便能感受文人的浪漫情懷3公裡外,傅雷圖書館是國內唯一的傅雷主題圖書館僅傅雷主題圖書就超過了500種除了書本外建築也可「閱讀」陸家嘴就藏著一處靜謐花園
  • 海口艦:「中華神盾」揚威深藍
    首次護航亞丁灣,連續航行124天不靠港;創下抗擊某新型飛彈等紀錄……7月22日晚,三亞某軍港,一艘排水量6000多噸的飛彈驅逐艦在港口巋然不動,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無所畏懼,這就是號稱「中華神盾」的海口艦,是當前中國海軍最為先進的水面艦艇。
  • 青島的野心:上海是長江出海口,憑什麼我不能叫黃河流域出海口?
    青島的野心:上海是長江出海口,憑什麼我不能叫黃河流域出海口?一種觀點認為,將來的經濟重點是內循環,不是往外賣。青島和其他沿海城市沒有本質區別,都可以叫「出海口」。上海是長江出海口,主要因為水運,而不是鐵路。修個鐵路就是出海口,那所有沿海城市都可以算出海口……對此觀點不敢苟同,難道「內循環」就是不往外賣?就算你不往外賣好了,原料從哪來?全球吞吐量前十的港口中國佔7個,不往外賣?青島因為膠濟鐵路興起,一百多年前德國人為什麼要修膠濟鐵路?
  • 四門可通話,一燈照全城 這座袖珍古城距離重慶471公裡
    ,距離重慶城區約471公裡,距離巫山縣城約66.4公裡。於是為了保護這座古城,對大昌古城進行了整體遷移,新的大昌古鎮遷移到原址8公裡處大昌湖邊進行復建。原址拆遷的建築都是被都被單獨編了號,到新址嚴格按照編號復建。復建的古城東西主街相距約350米,南北相距約200米,成一座「四門可通話,一燈照全城」的「袖珍古城」。
  • 在長江入海口採集最後一瓶長江水
    與其他省市的長江不同,這裡的江面明顯寬闊了許多,目之所及全是奔騰的江水,氣勢磅礴。在長江面前,人顯得特別渺小。26日,採訪組乘車前往瀛東村的長江入海口舉行取水儀式,採集此次活動的最後一瓶長江水。沿著一段伸向江邊的丁壩,採訪組走到了江邊。江邊長風浩蕩,一望無際,每個人心情無比激動,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從長江源頭一路走來的種種過往,所有艱辛頓時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興奮。
  • 「逐夢深藍,挑戰第四極'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深潛器科普展」開幕
    12月31日,「逐夢深藍 挑戰第四極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深潛器科普展」在中國科技館東大廳開幕。展覽由中國科技館和中科院聲學所聯合主辦,獲得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和中科院理化所大力支持。
  • 旅行宜昌:橫臥長江的九座大橋
    宜昌依江而建,因水而興,更因跨江大橋的興建天塹變通途,煥發出勃勃生機! 虹橋臥波,西陵長江大橋,夷陵長江大橋,宜萬鐵路宜昌長江大橋,至喜長江大橋,猇亭長江公路大橋,枝城長江大橋,秭歸長江大橋,伍家崗長江大橋,白洋長江大橋,橫臥長江之上。 這9座大橋橫跨長江南北,架起了宜昌經濟騰飛的橋梁。
  •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系列評論②「網紅」日照為何讓人流連忘返
    這片距離海岸線只有50多米的生態林,已然成為山東逐夢深藍,打造美麗海洋的生態典範。祖籍日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高能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稱讚這裡的沙灘「夏威夷所不及」。盛夏時節,走在涼爽的林海之中,踩著細細的沙子,聽著海風的聲音,讓人流連忘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的前身是大沙窪林場,是寸草不生的鹽鹼地。
  • 潮湧長三角|「大通州灣」打造江蘇新出海口,滬蘇通大橋助力長三角...
    「大通州灣」建設如火如荼,  只爭朝夕打造江蘇新出海口   來到南通市東部沿海區域,林立的塔吊、興建中的廠房、正在建設的港口紛紛映入眼帘。眼前的這幅景象,源於2020年初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大通州灣」思維統籌推進全市域沿海開發、江海聯動發展,整合在南通206公里海岸線上的洋口港、通州灣、海門港和呂四港組建「大通州灣」。隨著「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交匯江蘇,長三角一體化和江蘇沿海開發相繼上升為國家戰略,通州灣已經承擔起了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江蘇新出海口和南通未來發展新引擎的歷史重任。
  • 距離大理古城僅50公裡,這座洱海邊的古鎮清淨古樸似桃花源
    大理雙廊位於洱海邊,又名良甸村,它的南面有長約7公裡的弧形海岸,名蓮花曲。北面是長約5公裡的弧形海灣,稱螺旋曲,二曲形如兩條長廊,構成洱海著名的九曲中的二曲。鎮前有玉幾島和金梭島,猶如一對鴛鴦相依相伴,嬉戲於洱海之上。古人以為雙曲雙島皆為雙,故在清鹹豐年間,人們將「拴廊」改為「雙廊」。
  • 水岸線清爽了 市民與長江更親了
    金銀湖畔,鮮花盛開記者李永剛 攝  編者按  水岸線清爽了,山脊線亮麗了,天際線刷屏了……  一城江水半城山,武漢這座城得天獨厚,伴隨時代奮進的腳步,城市展示出最美的成色。明末清初,漢口江灘因長江、漢江的運輸通暢,迅速發展成國內著名的碼頭,在武漢近代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過,歷史悠久、成因複雜的碼頭也讓武漢的江灘背負了沉重的負擔——隨著城市的發展,這些老碼頭、老船廠的功能逐漸衰落。過去從王家巷碼頭,到武漢科技館23碼頭,大約2公裡路程,密密麻麻排著近20個碼頭。
  • 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預計明年底開港
    通州灣地處長江入海口北翼,處於「一帶一路」交匯點,建成後將成為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新樞紐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新支撐。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規劃建設南通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
  • 揚威深藍,那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記海軍海口艦
    前不久,南海網記者登上海口艦,近距離感受這艘英雄的戰艦。海口艦回到命名城市——海口舉行開放日活動現場。南海網記者劉洋攝今年5月16日,海口艦到命名城市海口組織軍艦開放日活動。開放活動前,一位母親擔心人太多孩子在軍艦上會被擠丟了,一位粉絲告訴她「沒事,那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 洱海邊的這座古鎮,距離大理古城僅有18公裡,很多遊客卻忽略了
    這座古鎮就在洱海邊上,毗鄰滇藏線214國道。不知道曾經走過滇藏線入藏的朋友,是否也在此停留過?喜洲古鎮,距離大理古城僅有18公裡,卻有著與大理古城不一樣的獨特韻味。這是一座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鎮,要論歷史長短,這可是要比600年歷史的大理古城還久遠,也是洱海西岸政治、經濟與文化的重鎮。
  • 宜昌這段長江沙灘為什麼成了「網紅」?看攻略找答案
    在宜昌長江邊有這麼一段300多米的沙灘,在市民的朋友圈不脛而走,迅速竄紅網絡。吸引了大批市民,在周末或晴朗的午後,三五成群,帶著家人和孩子,來到這片碧水銀灘,踩沙踏浪,嘻嘻遊玩!是一種什麼魅力讓這段長江沙灘迅速成了「網紅」?梳理一下「網紅沙灘」的遊玩攻略,或許能找到答案!
  • 湖北的這座城市,距離武漢只有60公裡,即將開通地鐵
    然而,離武漢最近的城市卻備受關注,這是鄂州,也是湖北省的一個名城,春秋戰國時期,楚王熊去者封其子熊宏到鄂州為湖北王,建有湖北城,簡稱鄂州,鄂州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遊南岸,全市面積1594平方公裡,只有武漢的五分之一,是湖北最小的城市。
  • 三門峽發現600多座古墓葬現場圖 距離黃河大概有500米
    三門峽發現600多座古墓葬現場圖 距離黃河大概有500米時間:2020-06-05 21:54   來源:大河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門峽發現600多座古墓葬現場圖 距離黃河大概有500米 近日,黃河邊古陝州城附近發現一片古墓群,到目前為止,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經挖掘出來六百多座墓葬,出土各類器物兩千餘件
  • 不足200公裡的幾條航線,最後一條距離甚至還不到100公裡!
    2、湛江-海口航線距離:約150公裡作為跨海峽飛行的一個航線,湛江到海口的距離很短,僅有150公裡左右,但為了方便遊客出行,也是開通了航班,全程大約30分鐘就結束,票價350元左右。由於瓊州海峽的天然阻隔,湛江-海口之間開通航班應該不會感到意外,畢竟進出海南島客流巨大,自然也就有人受不了慢吞吞的輪渡,這就給了航空公司「可乘之機」,而一直較高的上座率也證明了航空公司決策正確,甚至有報導稱兩地之間還有出現過或者計劃開通直升機和水上飛機航班,如此多樣化的選擇在國內幹線航班中怕是沒有第二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