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詩意只能在遠方?威海用口袋公園告訴大家,詩意可能就在街角的一分地裡。
9月4日,威海市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重磅發布一條消息:2020年年底前,威海市將建100處口袋公園。這條「撓」到了民生癢處的消息,發布瞬間就刷屏了「朋友圈」,不僅贏得市民的手動點讚,還讓人有閱後轉發的衝動。
可以想像,「見縫插綠」在沿街居民樓之間的口袋公園,將向百姓傳遞出更多「微幸福」。
市民點讚:前腳才出家門,後腳就到公園
「咱威海,不到兩年時間,新建了足足60多個公園……」在秀水園,59歲的董桂芬又開始「播報」新聞。自打秀水園建成後,董桂芬便一眼相中了這塊地方,「去公園裡走走」也成為她新的口頭禪。
董桂芬喜歡看新聞、讀新聞,秀水園便成為了她的新「舞臺」,叫上幾個老鄰居們到園子裡坐坐,一邊欣賞花草,一邊談天說地,聊的都是新鮮事。面朝清澈的水面,陽光映照下的她一臉滿足,「公園建成以後,前腳才出家門,後腳就到公園,咱老百姓美啊!」
秀水園全景
這麼個「美美的」口袋公園裡,該有的設施一樣沒拉下,一條甬路將這座公園一分為二:一部分是健身場所,擺放著腰背鍛鍊器、扭腰器、上肢牽引器等健身器材;另一部分則仿木紋格柵吊頂,底下一排長凳,背後是一片清爽的綠植,中間錯落著假山和花壇。車馬喧譁的鬧市裡,就這樣闢出一片「心遠地自偏」的小天地。
種點花草,添點凳子,看起來不是啥大動作,但對於董桂芬來說,生活的節奏卻悄然改變。一個、兩個、三個……像她一樣,幫子女帶孩子的來坐坐,腿腳不方便的來坐坐,就這樣,悶在家裡的老人下樓了,原本彼此不熟悉的人,聊得越來越熱火朝天。「都是沾了『口袋公園』的光啊!」
而對於家住望島河遊園附近的叢林來說,口袋公園對他,可不僅僅是多了個「散步」的地方。
在河邊住了十幾年,叢林對望島河以前的「容貌」記憶猶新。那時的河南岸是一片建築垃圾,河北岸是無人修剪的、密密麻麻的樹林。說是河,卻可用「水溝」來形容。
望島河遊園
可如今,口袋公園的建成讓望島河這曾經的「醜小鴨」變為了「白天鵝」。這裡不僅成為了叢林日常鍛鍊的地方,各類花草的種植,也讓這裡成為了他和女朋友花前月下的絕佳去處。「這樣的口袋公園,真希望越多越好!」
在威海,如秀水園。望島河遊園一般的風景不是個例,見縫插「園」的行動還有很多。古陌嶺健康主題公園,步行裡程標誌牌讓人活力無限;文化路彩蝶園內,彩蝶雕塑翩然起舞;張村鎮健身小廣場鋪設了一條鋼琴小道……經過精心規劃、設計,2017年以來,威海市63個各具特色口袋公園相繼完工。
眼下,威海市的口袋公園建設正在全面推進,人民群眾在「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中,將獲得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
市民期待:盼在「心頭」的小公園
家住威海市文登區龍河社區的孫章最近多了一項「新愛好」:遛彎時總愛拐去小區附近的口袋公園建設工地看一眼,順便再估摸估摸什麼時間能結束。
「現在啊,就盼著它早點建成,到時候每天來溜個腿兒、看個景兒的,多舒服啊」,孫章說從這處口袋公園開始動工,他就在「盯」著,眼看著它平整了土地、栽滿了綠植,眼下又開始建設起塑膠小廣場。每有一項新改變,他心裡的期待之情就多一分。
孫章的老伴兒孫文秀,目睹了他天天「監工」的全過程,不止一次笑過他。「年過半百的人了,天天攔都攔不住,不光如此,為了看有沒有新消息,還迷上了看報紙和新聞。」
「嗨,你別說,我今天還在報紙上看了要建100個這種小遊園,就是不知道咱這兒是第幾個。」雖然被老伴兒說的有些不好意思,但孫章仍滿心都裝著這件事兒。
被孫章「看上」的文登區天福綠地改造工程,是威海市今年正在建設的21個口袋公園之一,也是威海市三年建設100個口袋公園的組成部分。「這個小廣場即將開始鋪設塑膠,後續園內還會陸續進一些景觀座椅和路燈等設施,整體預計9月底就能完。」威海市文登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威海市文登區天福綠地改造工程一樣,威海市經區九龍河西岸小遊園也是威海市今年正在建設的21個口袋公園之一。相似的是,這裡同樣有個「孫章」。
家住威海市經區信泰龍躍國際小區的張齡山,自從知道自己家門口要建個口袋公園,就再也閒不住了,沒事兒就要過去溜一圈。「我看那邊土地好像平整完了,接下來是不是要栽綠植了?」在張齡山日復一日的「盯梢」中,不只是他自己,就連張齡山身邊的人都對小公園進度瞭若指掌。
問起為什麼這麼關注,62歲的張齡山像是個「老頑童」似的答道:「因為這是個好事兒啊,以後再也不用愁沒地方玩咯,而且,我還希望這種地方能越來越多呢!」
目前,威海市經區九龍河西岸小遊園已開始準備鋪設路牙、花壇,為後續栽種綠植「打基礎」。「土方調整已經完了,等綠植栽種完了,就會開始進一些便民設施。」經區九龍河西岸小遊園相關負責人還說,感覺大家對口袋公園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施工時還有人來問啥時候能建好,那樣子可是就盼著建成進來玩了。
一處又一處綠意盎然的口袋公園不僅是點綴城市美貌的「明珠」,更是老百姓生活中倍添趣意的新去處,對此抱有憧憬期待之心的人,也遠不止孫章與張齡山。目前,威海市100個口袋公園建設已完成63處,增加綠底面積149萬平米……越來越多的「綠意」,在威海市各個角落不斷「萌發」的同時,也「長」在了市民心頭。
部門舉措:「三多」理念寫綠色「答卷」
100處口袋公園,這是威海市委市政府給百姓的一份民生「答卷」,面對這份民生期待,該如何操作,才能拿到高分?相關部門給出了答案:感官上多彩、功能上多樣、設計上多元。
「三多」理念看似簡單,背後的工作可不少。
走進位於威海市高新區大連路上的靜園,紅色的步道與綠色的植被相得益彰,滿眼所見是一幅五彩繽紛、秋高氣爽的「風景畫」。作為全市口袋公園的代表之一,「四季有色、三季有花」的建設理念,讓這幅畫的「構圖」越發精緻。
為讓市民的感官更多彩,在口袋公園的建設和綠化過程中,威海市將充分結合原有場地特點和周邊條件,在儘可能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的基礎上,合理搭配喬木、灌木、草坪、花卉等不同「色彩」,打造生態、自然的植物群落。此外,在綠化過程中,還將通過流水、花香、景石等內容搭配,為前來遊玩的市民營造從視覺到聽覺、嗅覺、觸覺等多元化的愉悅感受。
僅有多彩「顏值」還不夠,口袋公園還要有功能「內涵」。為此,「實用」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全市口袋公園建設過程中,另一個關鍵熱詞。
世昌大道北歐樂坊遊園
每天的清早,世昌大道的駱駝公園東側小遊園中,總會響起音樂的律動,小小的遊園裡,滿是前來消遣散心的附近市民:有坐在綠蔭下吹著風聊天的街坊鄰居;有聽著收音機的漫步於園中的;更有附近的健身器材上彎腰壓腿的年輕身影;不論哪個時間段,這裡永遠不缺乏熱鬧。
從石椅石凳到休閒廣場,從遊玩步道到健身器材,甚至籃球、足球、輪滑等活動場地……走進威海市的各個口袋公園中,總能發現這些為各市民精心打造的設施。以「實用」為目的,威海市口袋公園在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段人群的休閒需要,做到感官多彩與功能多樣的共生並存。
口袋公園作為一件件袖珍靈動的「都市盆景」,還要做到多元設計。對此,在公園的建設、美化和利用過程中,威海市將結合海綿城市、生態城市的建設理念,在建設的過程中主動建設下凹式、集水型綠地,並綜合運用透水鋪裝、節水植物材料、雨水收集等各類材料和措施,為節水型城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將樹池周邊圍護小品與座椅相結合,在綠化廊架的同時考慮市民的遮陰避雨,在公廁建設中考慮方便孩子與殘疾人的無性別獨立廁所……越來越細節和人性化的措施,將讓威海的口袋公園更多一份體貼。
口袋公園將如何後續管理,一直「綠而美」下去?威海市住建部門將開展口袋公園評比工作,通過雙向激勵的方式,提高口袋公園建設質量,為全市居民打造更美麗、更舒適、更愜意的身邊「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