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
九子奪嫡
康熙爺一生功績彪炳千秋,從擒鰲拜到平三藩,從收海島到徵沙俄,讓其在太廟中直接被稱為「聖祖」。
但九子奪嫡,卻為千古一帝的晚年,平添一抹悽涼。
▲康熙爺
當然,九位阿哥,為爭奪皇位,鬧出的腥風血雨,讓人們見識到了無情最是帝王家。
不過,康熙爺難辭其咎。
▲滿清十二帝
第一,立太子立得太早
康熙立二皇子胤礽為太子的時候,胤礽2歲,康熙21歲,都太年輕。
即使是清朝人的壽命不像今天這麼長,但正常壽命的帝王也不至於活不到三十而立。
▲康熙皇子們(影視劇形象)
而且,康熙的兒子們夭折率非常高。
如果算上夭折的兒子們,二皇子胤礽的實際排行是老七。
也就是說,之前生的六個兒子,只活了一個皇長子胤褆!
就這個夭折的概率,二皇子能活下來說明牌好王炸多。
▲康熙全覽圖
即使是沒有九子奪嫡,二皇子如果很小就正常領盒飯的話,國家社稷不穩,還得重新立一個太子。
後來的乾隆爺在秘密立儲的時候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先是立皇次子永璉為儲君,結果三歲就早逝了,然後才立的嘉慶帝。
▲乾隆爺
第二,對太子的偏愛程度沒有把握好火候
康熙立完太子後,化身寵子狂魔上線。
看看康熙爺是怎麼把奶爸做到極致的:
▲康熙爺
先是設立專門為皇太子服務的詹事府衙門,並為其配備官員。
為兩歲的孩子配官員,這讓三歲的皇長子胤禔,內心受到幾萬點傷害。
很快,授胤礽的外祖父赫舍裡·噶布喇為一等公。
這讓胤禔的家長們,內心受到幾萬點傷害。
▲胤礽畫像
後來,胤礽不幸得了天花,在當時看來是不治之症。奶爸康熙全心全意看護在二兒子身邊,奏章都在病床旁邊看。
這讓所有的皇子們,內心受到幾萬點傷害。
▲康熙皇子們(影視劇形象)
再後來,給老二請最好的老師,請最好的醫生,坐最好的位置。
大事兒小事兒,都是讓老二,帶著老大和其他兄弟一起幹。
都是年輕小夥子,都是皇家血脈,如何讓兄弟們服氣。
▲康熙書法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教育環境,導致胤礽對兄弟們不太瞧得上,覺得他們只是臣子,甚至是奴才而已。
就這個鳥性,被完美主義的康熙廢掉是遲早的事兒。
▲康熙字典
第三,朝中勢力太過於平衡
九子奪嫡,前後一共出現過五個派系,以康熙爺的睿智,和對兒子們與朝臣們的了解,肯定了如指掌。
大皇子胤禔一派,有幹過六部尚書,被封為武英殿大學士和太子太傅的納蘭明珠支持;
▲九子派系
皇太子胤礽一派,有與明珠實力相當的另一位重臣索額圖支持。三皇子和後來的雍正帝,前期也是支持皇太子的;
三皇子胤祉一派,大才子陳夢雷支持;
四皇子胤禛一派(後來的雍正帝),有十三阿哥胤祥、張廷玉、隆科多、年羹堯等多位朝中重臣支持;
▲張廷玉是滿清唯一一位入太廟的漢臣
八皇子胤禩一派,支持的皇子最多,有九皇子胤禟、十皇子胤誐、十四皇子胤禵支持,甚至還有裕親王福全(康熙二哥)的支持。
除了三皇子一派比較弱之外,其他各派系勢均力敵,都有勝算的可能性。你讓誰放棄?
▲雍正書法
從康熙各個兒子的優秀程度來看,哪個兒子接班,應該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不如儘早再選擇一個兒子,將朝中勢力向其傾斜。
▲雍正開始實行秘密立儲,藏於「正大光明」牌匾之下
第四,康熙爺在兄弟關係的處理上不是好榜樣
在皇位之爭時,除了能力之外,康熙爺還有兩條高壓線:一是不能威脅皇權,二是不能不顧孝悌。
但其實,這兩點,康熙爺自己就做得很有瑕疵。
從康熙爺對待自己的兩位兄弟福全和常寧就可以看出。
▲恭王府
裕親王福全當年支持過康熙爺取得皇位,兩人關係巨鐵不說,福全死的時候,扶棺痛哭,除正常的祭祀之外,還加祭。
更是上諡號憲,還特命畫工精繪一張像,為康熙帝與福全並坐於桐蔭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
福全的子嗣直接世襲裕親王。
▲知道了
但對待恭親王常寧,可就世態炎涼了。
常寧比福全早死了不到一個月,康熙只是派皇子操辦喪事,不給常寧上諡號,喪事規格降低。
常寧第三子海善承襲爵位時連降兩級,封為貝勒。
沒過多久,海善又因為「坐縱內監妄行」而被奪爵,連貝勒這個爵位都丟了。
▲雍正畫像
康熙爺這麼做,讓那些文武雙全,精明能幹的兒子們怎麼看。
九子奪嫡的慘烈,雍正帝作為親歷者深知,所以才推出了秘密立儲制度。
連立太子這種事情都要「暗箱」操作,可見為了繼承康熙的皇位,給皇子們帶來多大的陰影。
冷翰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