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最是帝王家,九子奪嫡中,康熙爺的問題出在哪裡

2020-12-21 騰訊網

康熙

九子奪嫡

康熙爺一生功績彪炳千秋,從擒鰲拜到平三藩,從收海島到徵沙俄,讓其在太廟中直接被稱為「聖祖」。

但九子奪嫡,卻為千古一帝的晚年,平添一抹悽涼。

▲康熙爺

當然,九位阿哥,為爭奪皇位,鬧出的腥風血雨,讓人們見識到了無情最是帝王家。

不過,康熙爺難辭其咎。

▲滿清十二帝

第一,立太子立得太早

康熙立二皇子胤礽為太子的時候,胤礽2歲,康熙21歲,都太年輕。

即使是清朝人的壽命不像今天這麼長,但正常壽命的帝王也不至於活不到三十而立。

▲康熙皇子們(影視劇形象)

而且,康熙的兒子們夭折率非常高。

如果算上夭折的兒子們,二皇子胤礽的實際排行是老七。

也就是說,之前生的六個兒子,只活了一個皇長子胤褆!

就這個夭折的概率,二皇子能活下來說明牌好王炸多。

▲康熙全覽圖

即使是沒有九子奪嫡,二皇子如果很小就正常領盒飯的話,國家社稷不穩,還得重新立一個太子。

後來的乾隆爺在秘密立儲的時候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先是立皇次子永璉為儲君,結果三歲就早逝了,然後才立的嘉慶帝。

▲乾隆爺

第二,對太子的偏愛程度沒有把握好火候

康熙立完太子後,化身寵子狂魔上線。

看看康熙爺是怎麼把奶爸做到極致的:

▲康熙爺

先是設立專門為皇太子服務的詹事府衙門,並為其配備官員。

為兩歲的孩子配官員,這讓三歲的皇長子胤禔,內心受到幾萬點傷害。

很快,授胤礽的外祖父赫舍裡·噶布喇為一等公。

這讓胤禔的家長們,內心受到幾萬點傷害。

▲胤礽畫像

後來,胤礽不幸得了天花,在當時看來是不治之症。奶爸康熙全心全意看護在二兒子身邊,奏章都在病床旁邊看。

這讓所有的皇子們,內心受到幾萬點傷害。

▲康熙皇子們(影視劇形象)

再後來,給老二請最好的老師,請最好的醫生,坐最好的位置。

大事兒小事兒,都是讓老二,帶著老大和其他兄弟一起幹。

都是年輕小夥子,都是皇家血脈,如何讓兄弟們服氣。

▲康熙書法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教育環境,導致胤礽對兄弟們不太瞧得上,覺得他們只是臣子,甚至是奴才而已。

就這個鳥性,被完美主義的康熙廢掉是遲早的事兒。

▲康熙字典

第三,朝中勢力太過於平衡

九子奪嫡,前後一共出現過五個派系,以康熙爺的睿智,和對兒子們與朝臣們的了解,肯定了如指掌。

大皇子胤禔一派,有幹過六部尚書,被封為武英殿大學士和太子太傅的納蘭明珠支持;

▲九子派系

皇太子胤礽一派,有與明珠實力相當的另一位重臣索額圖支持。三皇子和後來的雍正帝,前期也是支持皇太子的;

三皇子胤祉一派,大才子陳夢雷支持;

四皇子胤禛一派(後來的雍正帝),有十三阿哥胤祥、張廷玉、隆科多、年羹堯等多位朝中重臣支持;

▲張廷玉是滿清唯一一位入太廟的漢臣

八皇子胤禩一派,支持的皇子最多,有九皇子胤禟、十皇子胤誐、十四皇子胤禵支持,甚至還有裕親王福全(康熙二哥)的支持。

除了三皇子一派比較弱之外,其他各派系勢均力敵,都有勝算的可能性。你讓誰放棄?

▲雍正書法

從康熙各個兒子的優秀程度來看,哪個兒子接班,應該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不如儘早再選擇一個兒子,將朝中勢力向其傾斜。

▲雍正開始實行秘密立儲,藏於「正大光明」牌匾之下

第四,康熙爺在兄弟關係的處理上不是好榜樣

在皇位之爭時,除了能力之外,康熙爺還有兩條高壓線:一是不能威脅皇權,二是不能不顧孝悌。

但其實,這兩點,康熙爺自己就做得很有瑕疵。

從康熙爺對待自己的兩位兄弟福全和常寧就可以看出。

▲恭王府

裕親王福全當年支持過康熙爺取得皇位,兩人關係巨鐵不說,福全死的時候,扶棺痛哭,除正常的祭祀之外,還加祭。

更是上諡號憲,還特命畫工精繪一張像,為康熙帝與福全並坐於桐蔭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

福全的子嗣直接世襲裕親王。

▲知道了

但對待恭親王常寧,可就世態炎涼了。

常寧比福全早死了不到一個月,康熙只是派皇子操辦喪事,不給常寧上諡號,喪事規格降低。

常寧第三子海善承襲爵位時連降兩級,封為貝勒。

沒過多久,海善又因為「坐縱內監妄行」而被奪爵,連貝勒這個爵位都丟了。

▲雍正畫像

康熙爺這麼做,讓那些文武雙全,精明能幹的兒子們怎麼看。

九子奪嫡的慘烈,雍正帝作為親歷者深知,所以才推出了秘密立儲制度。

連立太子這種事情都要「暗箱」操作,可見為了繼承康熙的皇位,給皇子們帶來多大的陰影。

冷翰

出品

相關焦點

  • 「九子奪嫡」中,那個被康熙厭惡,卻受雍正重用的神秘人到底是誰
    為了爭奪儲位,康熙晚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大家都知道,九子奪嫡的最終結果是四皇子愛新覺羅·胤禛奪得儲位,於公元1723年登基,史稱雍正帝。雖然歷史向來都是由勝者書寫,但是在康熙晚期九子奪嫡的景象到底有多慘烈卻不得不令人遐想,期間一些參與奪嫡之人他們在歷史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最終結局如何,也是我們所好奇的。
  • 九子奪嫡後,被雍正圈禁起來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都怎麼樣?
    許多清宮戲中,發生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可以說是經久不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最後四阿哥擊敗眾多對手,笑到了最後,這不禁讓人好奇,九子奪嫡後,那些被雍正圈禁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無情最是帝王家,九子奪嫡失敗後,八爺黨的結局到底有多慘?
    康熙作為千古一帝,兒子個個更是不甘平庸,都盯著那隻龍椅,而這些兒子恰恰又是能力,手段相當,誰都不願輸給對方,而當時的九子奪嫡就包括大阿哥,太子黨,三阿哥,四爺黨,八爺黨。其中八爺黨實力最為雄厚,即使是太子胤礽,也被八爺黨玩弄於股掌之間,最終太子兩立兩廢還是沒能保住太子之位。
  • 雍正即位後,八阿哥九阿哥皆下場悽慘,九子奪嫡中唯有他大富大貴
    那便是康熙朝時,圍繞皇儲之位而進行的九子奪嫡,以及雍正朝的後續...九子奪嫡,即為九子,除雍正之外,還有皇長子胤禔,皇次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這可不是錯別字),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
  • 九子奪嫡中胤禛整日吟詩作對,反因這個成為他繼位的最大砝碼
    1662年康熙即位,在他的統治下清朝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富庶的國家。這樣一位開創盛世的明君,他的兒子們也都是能文能武,治國安邦之才。康熙一生有24個兒子,正因為康熙兒子太多,又都非常優秀,在立儲問題上才會出現「九子奪嫡」的場面,對於最後是不被眾人看好的四阿哥,胤禛即位的原因一直是眾說紛紜。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胤禛為何能力壓群雄,成為最後的贏家。自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廢後,眾多皇子覬覦皇位,正式開始了九子奪嫡的場面,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故,胤禛繼承皇位,九子奪嫡才落下帷幕。
  • 康熙年間為何發生九子奪嫡,哪個皇子陣容豪華?這裡有結構圖
    究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清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距離現代不是很遙遠,同時鑑於前朝經驗,清朝的各種制度非常完善,朝廷局勢相對穩定,特別是康乾年間,被稱為康乾盛世,那在這短短的一百多年間,可供編劇發揮的東西太多太多,尤其是最吸引眼球後宮「愛恨情仇」在清朝宮廷劇裡,九子奪嫡事件,比較容易被編劇做文章,如宮廷劇《宮》,《刺虎》《步步驚心》等,這些宮廷劇的結局當然都是以皇四子新覺羅
  • 九子奪嫡中最有錢的九阿哥,晚年卻被9條鐵鏈鎖身慘死,下場最慘
    說起九子奪嫡,我們知道是康熙晚年最重要的爭儲事件。這九個參與奪嫡的皇子各個身懷絕技,能力很強。我們今天看的是最有錢的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他雖然最有錢,下場也是最慘。晚年被9條鐵鏈鎖身慘死。在所有的皇子中,胤禟是最有錢的。可以說只要他支持哪個皇子,哪個皇子的活動經費這方面就不用擔心了。說白了胤禟就成了贊助商了。其實,胤禟不僅是贊助商,本身的實力也非常強大。根據史書的記載,他自幼好學嗜讀,性聰敏,喜發明,曾親手設計戰車式樣, 並首開滿族人其端用拉丁語轉寫滿文。胤禟十分熱愛外國文化和西學,曾自學外語,並甚親信當時來華傳教士。
  • 八王之亂和九子奪嫡,相差1400多年皇家立儲制度的步步驚心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已冊立33年的皇太子胤礽被康熙廢除,宣告清朝歷史上皇子們對皇位最殘酷爭奪的開始,是為「九子奪嫡」。對九子奪嫡這段往事,由於年代較近,加上電視劇《步步驚心》等的演繹,大眾更為熟悉。兩者相差將近1400餘年,看似毫無關係,實則原因相近。
  • 清朝「九子奪嫡」到底有多慘烈,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
    春風無十裡|文清朝「九子奪嫡」到底有多慘烈,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如果說起歷史上最激烈的帝王爭奪戰是什麼呢,清朝的「九子奪嫡」是一定能排上前三的,不過都說「九子奪嫡」很激烈,那到底有多激烈呢,其實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激烈程度。
  • 歷史上的今天丨為什么九子奪嫡勝出的會是雍正,而不是實力更強的...
    」可謂是老生常談,但是又不得不承認,這老話題總能談出來新感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這場「史上最激烈的皇儲之爭」最後勝出的卻是那位「不顯山,不露水」的四阿哥胤禛呢?帶著問題去聊歷史,就有意思多了。01「九子奪嫡」三股勢力所謂「九子」但其實並不是這九位皇子都是各人立各人山頭,都搶著去當皇帝,而是團結在某位有德望、有能力之阿哥而形成的利益團體。這九個人大致可分為三個團體:以皇太子二阿哥為首的太子黨,以四阿哥為首的四爺黨和以八阿哥為首的八爺黨。
  • 「九子奪嫡」康熙為何傳位雍正?這3個因素讓四爺脫穎而出!
    而「九子奪嫡」事件在《步步驚心》中就完整地展現出來了,這也是清朝歷史上對皇位競爭最激烈也是最黑暗的一段歷史,真實的歷史也遠比電視劇來得更加殘酷。作為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整整做了61年的皇帝。他一生當中一共有4位皇后,皇貴妃3個,妃子11個,嬪以下的就更多了,這樣龐大數量的後宮群體也讓他子女眾多,單兒子就多大35個,女兒20個之多。
  • 天家薄情:「九子奪嫡」中的失敗者,他們各自的結局都是如何?
    所謂「九子奪嫡」也叫「九龍奪嫡」,乃是清朝康熙皇帝執政末期,他的九個兒子為了成為皇位繼承人而展開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鬥爭。康熙皇帝序齒(即沒有夭折參與排序)的兒子一共二十四人,這其中有九個兒子參與了皇位的爭奪,即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雍正),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 ,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因此稱為「九子奪嫡」。
  • 康熙朝九子奪嫡中,四阿哥當上皇帝,那其他人的結局呢?
    所謂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 《雍正王朝》中,九子奪嫡有多兇險,康熙寵臣魏東亭也難逃大難
    在四阿哥追討「債務」後,魏東亭也無力回天,而湊不齊數額就代表了家破,因此希冀於自縊來挽回康熙的舊情而放過自己一家老小。然而,在劇中還更有深意,即魏東亭乃八爺一派利用對於四阿哥的利器,這也使得魏東亭捲入了風波,一場無力扭轉的風波。
  • 太子兩次被廢,為皇位眾阿哥機關算盡,請看九子奪嫡背後的故事
    太子兩次被廢,為皇位眾阿哥機關算盡,請看九子奪嫡背後的故事 2020-12-09
  • 宜妃:九阿哥的生母,康熙最寵愛的妃子,難怪總陪康熙微服私訪
    宜妃,是九子奪嫡中九阿哥胤的生母,居住在《甄嬛傳》中華妃所在的翊坤宮。先不提康熙皇帝的幾位皇后,在嬪妃中,康熙最喜歡的應該就是宜妃了。雖然說德妃為康熙生了很多孩子,並且從宮女成為四妃晉升速度極快,只花了八年的時間,也可以推測出康熙也是挺喜歡她的。但宜妃的寵愛,是有正史記載的,史書上說康熙對她眷顧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