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為什麼是從韓國起,到齊國終,這順序有什麼講究?

2020-12-25 夜讀史書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將軍內史騰率軍攻打韓國,從而正式拉開了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大幕。經過近十年徵戰,秦國先後攻滅了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成功統一天下。那麼問題來了,秦滅六國為什麼是從韓國起,到齊國終,這個滅國順序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秦國第一個目標選定在韓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韓國實力在「戰國七雄」中最弱;二是韓國地處中原腹心,扼制著秦出函谷關東進的道路。所以秦國首先把韓國這個「軟柿子」給捏爆,既可以率先打破「戰國七雄」的平衡格局,又可以給秦軍將士增強信心。說白了,韓國就是給秦滅六國拿來練手的。

秦國第二個目標選定在了趙國。當時趙國實力在「戰國七雄」中名列前茅,國中還有李牧這樣的超級名將。那麼秦國為什麼不繼續捏「軟柿子」,而要選趙國這麼一個硬茬呢?主要原因也有兩個方面。

其一,秦國北臨趙國,南接楚國。秦軍東出必須要搬掉這兩座大山中的一座,以防陷入兩面作戰的不利境地。楚國疆域遼闊,境內水道縱橫,地勢條件複雜,秦滅楚的所需的時間和難度都要大於滅趙,所以在同等情況下,秦國還是選擇了相對容易的目標。

其二,秦與趙開戰,像齊楚這些強國會抱著坐山觀虎鬥的態度,希望一個打死,一個打殘,自己坐收漁翁之利。比如當年「長平之戰」秦國重創趙國,自己也元氣大傷,被迫停止了擴張的步伐。而秦攻魏國,就像吞下嘴邊的一塊肥肉,不僅不會耗損國力,反而會使其進一步壯大。這是其他諸侯國萬萬無法接受的結果,所以會迫使他們聯手幹預。而且趙國當時在各國中的號召力也是數一數二的。只要秦能順利攻滅趙國,統一天下的大局就基本奠定了。

秦國第三個目標選擇了魏國,這其實是摟草打兔子。因為滅趙之後,秦的主要對手便是南方的楚國,而魏國正好處在秦楚兩國的交界處。雖然當時魏國已經很弱了,但秦國也不希望自己在攻打楚國的同時還要防著魏國偷襲。與其提心弔膽,不如先順手將其攻滅,所以魏國只堅持了3個月就滅亡了。

秦國第四個目標選擇楚國就順理成章了。當時韓、趙、魏三國都已被攻滅。燕國國力與韓國差不多,根本不可能對秦國造成實質性威脅。齊國雖強,但國君齊王建卻是個傻蛋,他以為只要不得罪秦國,秦就不會對齊國下手。

秦滅楚之戰打了兩年時間,起初秦將李信率20萬大軍伐楚,結果先勝後敗,損失慘重。之後,秦將王翦率60萬大軍再度伐楚,這才艱難地啃下了楚國這塊「硬骨頭」。從秦楚之戰的過程也可以看出,秦滅六國並非是完全碾壓的勝利,所以滅國先後順序選擇至關重要。

韓、趙、魏、楚相繼被攻滅後,剩下燕、齊兩國先打誰,後打誰就沒什麼區別了。齊國雖然也是「戰國七雄」中的強國,但與此時的秦國相比已經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了。於是秦國先是輕鬆滅掉了早已奄奄一息的燕國,然後由燕南下,直撲齊國國都臨淄。直到這時,齊王建才幡然醒悟,然而為時已晚。在面對秦國大軍的步步緊逼之下,齊國不戰而降,秦國就這樣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千秋偉業。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秦滅六國為什麼是從韓國起,到齊國終,這順序有什麼講究?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將軍內史騰率軍攻打韓國,從而正式拉開了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大幕。經過近十年徵戰,秦國先後攻滅了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成功統一天下。那麼問題來了,秦滅六國為什麼是從韓國起,到齊國終,這個滅國順序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 秦為何先滅韓趙魏,後滅楚燕齊?原來秦滅六國的順序藏著小秘密
    秦滅六國足足花了10年的時間,而且秦國掃滅六國的順序也十分耐人尋味。從史料記載的時間來看,秦掃六國的順序依次為韓,趙,魏,楚,燕,齊。換句話說,秦優先消滅了「三晉」,後滅的強楚,最後才滅掉了燕、齊。那麼這個秦滅六國的先後順序有沒有什麼規律呢?或者說這只是嬴政的隨意之舉呢?其實秦滅六國的先後順序暗藏著小秘密,值得人推敲。
  • 秦滅六國為啥是這個順序?
    秦滅六國的順序是韓、趙、魏、楚、燕、齊,但實際上由於各國不同的特點,滅亡過程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單純,比如趙國被滅後由於地理位置靠北而出現了代國,楚國因為地盤太大而很難一次性吞併等等。或許秦國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個出兵順序,多數是「走一步算一步「,除了最後滅齊以外,其他都沒有規劃順序可言。聊滅六國首先要從楚國的特殊性談起,楚國自身挺強但從春秋開始一直受制於晉,終於熬到戰國結果發現晉是沒了,但東西兩國又壓著它。於是楚國選擇誰也不惹、兩邊交好。直到樂毅聯軍一戰,讓秦國發現齊不是不可戰勝的,開始打起了齊國的主意。
  • 秦為何先滅韓趙魏,後滅楚燕齊?原來秦滅六國的順序藏著小秘密
    秦滅六國足足花了10年的時間,而且秦國掃滅六國的順序也十分耐人尋味。從史料記載的時間來看,秦掃六國的順序依次為韓,趙,魏,楚,燕,齊。換句話說,秦優先消滅了「三晉」,後滅的強楚,最後才滅掉了燕、齊。那麼這個秦滅六國的先後順序有沒有什麼規律呢?或者說這只是嬴政的隨意之舉呢?其實秦滅六國的先後順序暗藏著小秘密,值得人推敲。
  • 秦國滅六國的順序,你懂的有什麼含義嗎?
    最近歷史大劇《大秦帝國之崛起》正在熱播,雖然目前秦國的崛起還只在第三部,但是秦帝國的形成已經處在了雛形,奠定秦帝國基礎的正是這部裡面的秦昭襄王,在秦惠文王之後的90年時間裡,秦國陸續擊敗了其它六國,從此中國再一統!
  •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為什麼說為我國歷史翻開嶄新一頁?
    秦國滅六國順序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在秦始皇嬴政的帶領下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結束了我國戰國時期長期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為我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秦滅六國的示意圖從此以後秦始皇滅六國的故事一直廣為流傳,那麼秦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樣的呢?秦始皇在攻打六國的時候他第一個選擇攻打的是哪個國家?為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秦滅六國的這段歷史,了解一下秦滅六國的順序。
  • 秦滅六國的順序和具體過程,史詩級的歷史
    戰國七雄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眾所周知,秦國最後滅掉了另外的六國,但六國是怎樣被滅的,它們滅亡的順序又是怎樣的呢?  秦滅六國大致是按照先易後難和先北後南的順序開始的。戰國末期,齊國勢力最弱小的就是韓國,所以,秦國從韓國開始了掃平六國的行動。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進攻韓國,韓國無力抵抗,又無大國救援,所以秦軍長驅直入,一舉滅亡韓國,俘虜了韓王安。韓國的滅亡,是秦國統一六國的開始。
  • 秦滅六國的先後順序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秦朝。秦,原本是偏居西部的一個小國,它是如何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的?我們知道,前770年到前221年的五百多年,是春秋戰國大分裂時期。上面雖然有個東周王朝,但活躍在歷史舞臺的是那些連年徵戰的諸侯。先有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再有戰國七雄:齊、燕、韓、趙、魏、秦、楚。兩個時段,「秦」皆列席其中,但它一開始並不是最強的。
  • 秦國滅東方六國是按什麼順序進行的,為什麼這樣推進?
    戰國七雄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眾所周知,秦國最後滅掉了另外的六國,但六國是怎樣被滅的,它們滅亡的順序又是怎樣的呢?秦滅六國大致是按照先易後難和先北後南的順序開始的。戰國末期,齊國勢力最弱小的就是韓國,所以,秦國從韓國開始了掃平六國的行動。
  • 秦滅六國的順序有何深意?為何第一個滅的不是最弱的韓國?
    秦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舉重若輕,秦國滅了六國,最後一統天下。「韓、趙、魏、楚、燕、齊」這是秦滅六國的順序。很多人覺得韓國最先被滅,那麼秦國最先出兵攻打的就是韓國,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秦國第一個攻打的國家其實是趙國。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在嬴政解決了秦國內部的問題之後,在李斯的建議下開始著手統一天下,那時,他們定下的策略相比很多人都知道,就是著名的「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 分享秦滅六國,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
    本文分享秦滅六國,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 秦滅六國圖 秦國滅六國用了差不多十年,先後按照韓、趙、魏、楚、燕、齊的順序進行出擊,在戰國七雄當中,韓國的領土和實力可以說是最弱的,而當時韓國的國君是韓王安,在秦國連年的攻打之下
  • 秦滅六國順序是什麼?簡要過程又是怎樣的?
    在進入正文之前,事先說明,小編是在上飛機前寫的這篇文章,時間很趕,篇幅很短,簡明扼要只取重點,望諸君見諒!《戰國策·秦策》裡寫道:公孫衍和蘇秦提出"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的設想,即合縱連橫。若是實施成功,歷史就有可能會被改寫。
  • 秦國滅六國的順序,秦始皇徵戰天下坑殺趙國40萬人!
    戰國七雄是歷史上一個各封地軍閥混戰的年代,七個王國在中華大地上上演著你攻我打的劇情,直到最後大秦帝國的崛起,秦滅六國統一中原,秦始皇也成為了中國的第一任皇帝,那麼秦國滅六國的順序是怎樣的?下面一起去看看吧!秦國滅六國的順序是按照先易後難和先北後南的順序開始的。
  • 秦滅六國的順序和具體過程,史詩級的歷史
    戰國七雄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眾所周知,秦國最後滅掉了另外的六國,但六國是怎樣被滅的,它們滅亡的順序又是怎樣的呢?  秦滅六國大致是按照先易後難和先北後南的順序開始的。戰國末期,齊國勢力最弱小的就是韓國,所以,秦國從韓國開始了掃平六國的行動。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進攻韓國,韓國無力抵抗,又無大國救援,所以秦軍長驅直入,一舉滅亡韓國,俘虜了韓王安。韓國的滅亡,是秦國統一六國的開始。
  • 秦國歷代國君及秦國滅六國順序
    秦國歷代國君及秦國滅六國順序秦國歷代國君,從秦非子建秦國到秦始皇稱帝,泰國列代國君共有38位。秦國在列代國君的共同努力下,勵精圖治,最終成就了大秦帝國。秦朝皇帝列表,看秦國如何消滅六國。秦國歷代國君 秦朝皇帝列表:秦帝國(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統一大國,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嬰,共傳三帝,享國十五年。
  • 秦國滅東方六國是按什麼順序進行的,為什麼這樣推進?
    戰國七雄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眾所周知,秦國最後滅掉了另外的六國,但六國是怎樣被滅的,它們滅亡的順序又是怎樣的呢?秦滅六國大致是按照先易後難和先北後南的順序開始的。戰國末期,齊國勢力最弱小的就是韓國,所以,秦國從韓國開始了掃平六國的行動。
  • 秦統一六國時間是什麼時候 秦滅六國採取的誰的計策
    秦滅六國的時間是從公元前230年開始到公元前221年結束的,秦國總共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在這十年中秦國相繼滅掉了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和齊國結束了戰國時期500餘年的混亂局面,建立了統一的國家。秦滅六國的時間分別為在公元前230年秦國攻打韓國。公元前228年秦國攻入趙國國都邯鄲,逼迫趙王投降趙國被攻破。
  • 秦滅六國最難打是什麼國家
    秦滅六國之戰,既是戰國末期最後一場諸侯兼併戰爭,又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場封建統一戰爭。戰國末年,於七雄中日益強大的秦國在秦王嬴政的領導下,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用了10年的時間,相繼滅掉了北方的燕、趙,中原的韓、魏,東方的齊和南方的楚六個國家,結束了春秋以來長達500餘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戰亂局面,並建立起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大一統的君主制王朝——秦朝。那麼秦滅六國最難打是什麼國家?
  •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怎樣的?哪國最難打?哪國又最難滅?
    雖然,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奮六世餘烈」的結果。 但是,六世中起決定作用是秦昭襄王趙稷。 這位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在繼位第41年任命了一位新丞相——範雎。 這一年(前266年),距秦始皇統一六國,還有45年。
  • 秦滅六國的先後順序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秦朝。秦,原本是偏居西部的一個小國,它是如何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的?我們知道,前770年到前221年的五百多年,是春秋戰國大分裂時期。上面雖然有個東周王朝,但活躍在歷史舞臺的是那些連年徵戰的諸侯。先有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再有戰國七雄:齊、燕、韓、趙、魏、秦、楚。兩個時段,「秦」皆列席其中,但它一開始並不是最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