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闢地!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為什麼說為我國歷史翻開嶄新一頁?

2020-12-20 魅維斯

秦國滅六國順序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在秦始皇嬴政的帶領下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結束了我國戰國時期長期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為我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秦滅六國的示意圖

從此以後秦始皇滅六國的故事一直廣為流傳,那麼秦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樣的呢?秦始皇在攻打六國的時候他第一個選擇攻打的是哪個國家?為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秦滅六國的這段歷史,了解一下秦滅六國的順序。

史書記載,秦滅六國的過程中它第一個滅掉的就是韓國,在公元前230年秦國進軍韓國。秦國在滅掉韓國之後進軍趙國的國都邯鄲,趙國國王被迫投降於秦國,趙國滅亡。秦國在一舉殲滅了韓國和趙國之後向北方進軍逐漸逼近燕國,在公元前227年荊軻刺殺秦王失敗之後,秦王派王翦帶兵攻打燕國,燕國滅亡。在攻破燕國之後,秦王在公元前225年讓大將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魏國,三個月後魏國被攻破,魏國滅亡。魏國滅亡後秦始皇乘勝追擊攻打了楚國,由於楚國比較強盛,所以秦王在攻打過程中有些困難,花費了整整一年時間才將楚國打敗,公元前224年楚國滅亡。楚國滅亡後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攻打齊國,齊國國王感到無力對抗秦國的攻勢所以向秦國投降,同年齊國滅亡,秦始皇統一了天下。

以上就是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秦始皇是從和自己的國土臨近的國家開始攻打,由於韓國離秦國最近所以最早被攻打。齊國不僅離秦國最遠,而且是當時戰國七雄中除秦國以外最強大的國家,所以秦國才將齊國留到最後攻打。

秦滅六國中最難打的是哪一國

在戰國末期秦國吞併其他六個國家的戰爭中一直都是所向披靡的,但有一個國家讓秦國最為頭疼,花費了最大精力和最多的兵力去攻打,但還是久久攻不下,這個國家就是楚國。

秦始皇的畫像

秦國再攻打楚國的時候花費了比攻打其他國家更多的時間,為了攻下楚國秦國耗費了很多的兵力。公元前224年秦國大將王翦率領了10萬大軍向楚國發起進攻,但由於楚國一直都是用武治國,所以兵強將勇,而且楚國的城牆堅不可摧,所以王翦遲遲沒有攻破楚國的防線。秦國與楚國的這場戰爭一直持續了一年之久,由於當時秦國已經打敗了其他四個國家。楚國沒有援助而且將士們鬥志渙散,再加上一直都處於備戰狀態,導致糧草不足,所以楚國國君無奈只能撤軍投降。雖然秦國最終打敗了楚國,但是秦楚的這場戰爭雙方都受到了消耗,秦國花費了兩年時間才恢復國力。

楚國為什麼會是讓秦國最難打的一個國家呢?楚國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楚國最初起源於河南新鄭,楚國從春秋時期國力就一直很強。後來經過楚威王的統治和改革楚國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但楚威王死後楚國的國力就逐漸衰弱,以至於最後被秦國所滅。

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楚國之所以是秦國在滅六國的過程中最難對付的一個國家不僅僅是因為它疆域遼闊,還與楚國強大的國力和基礎有關。

秦滅六國的策略

戰國七雄爭霸是我國很重要的一段歷史。在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中秦國最終勝利了成為了霸者統一了中原。秦國為了能夠成為霸者而策劃了秦滅六國的戰爭,我們都知道一場戰爭除了雙方的軍事實力之外最重要的還有戰略方針和軍事策略。秦國為了滅掉其他六個國家採取了什麼戰略策略呢?

秦滅六國示意圖

秦滅六國的策略是由當時秦國的丞相李斯提出來的,李斯為秦國確定了先安撫魏楚兩國,和燕齊兩國交好,消滅趙韓兩國然後各個擊破的策略。最終這場戰爭的勝者是秦國,秦國以一國之力擊敗了六個國家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霸主,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封建集權制度的國家。秦國的勝利不單單是由於秦國的國力強盛,還和李斯確定的戰略方針有很大的關係,正是由於李斯為秦國制定了正確的戰爭策略,才最終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秦滅六國的戰爭策略是很成功的,歷史上將這一策略命名為「遠親進攻」策略,正是由於這一戰爭策略的正確才為秦國帶來了勝利,使得秦國成為這場戰國末期諸侯混戰的勝者。

從秦滅六國的例子上我們不難看出一場戰爭中確定正確的戰略方針和策略是決定這場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一個正確的戰爭策略可以幫助一個國家在戰爭中獲得優勢從而獲得戰爭的勝利,秦國在滅六國的戰爭中獲得勝利要歸功於秦國確立的策略。

秦統一六國的意義

春秋戰國時期在我國歷史上意義重大,春秋戰國時期是指從周王朝覆滅到諸侯國混戰,一直到秦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君主制度國家的這一段時期。在春秋戰國這段長達數年的歷史上最重要的就是秦滅六國的這一段歷史,秦國用十年時間滅掉了其他六個國家成為戰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

秦滅六國地圖

這一事件也被記入史冊歷傳至今,秦滅六國的這一事件在歷史上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秦國滅掉六國以後,打開了我國封建制度的歷史。那麼秦滅六國在我國歷史上有什麼意義呢?

秦滅六國對於我國歷史來說它最大的意義就是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制度的國家。秦滅六國之後統一了天下的貨幣和度量衡,同時將全國的制度統一。從秦國統一制度和貨幣來說它對我國的歷史意義重大,因為它不僅是第一個將全國統一的朝代,而且還是第一個統一了國家的行政單位,確定了正式的國家管理制度。

秦國不僅僅只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了全國的國家,同時它也是第一個建立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國家,秦國開啟了我國的封建歷史,所以它對我國歷史的意義極其重大,因為通過對秦滅六國這段歷史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最早時候的封建制度。秦滅六國的歷史意義更在於他為我國的封建制度建立了雛形,也為我國的封建歷史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秦為什麼能滅了六國?秦朝天下大統,但六國忠孝仁禮義卻被保留
    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天地始開,陷於混沌,期間過去萬年,才開始有了文明。而泱泱華夏打從茹毛飲血到有穀物耕作,也未曾有過大一統國家,幸得秦王嬴政嗷嗷野心,血洗六國,以萬人血淚澆灌自己的宏圖霸業。雖是殘忍十分,狼子野心頗甚,但終究是推進文明腳步。
  • 秦滅六國與晉滅三國哪個難度更高,答案顯而易見!
    秦滅六國與晉滅三國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前者實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次大一統,後者則終結了東漢末年的諸侯割據亂世,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從創業難度上,秦朝完爆西晉!秦朝統一天下遇到的對手是非常強大的,無論是魏、楚、齊、趙,在戰國時代都有巔峰期。但六國合縱抗秦並不盡心,而且六國內鬥嚴重,給了秦國更大的發展空間!表面上是秦滅六國,實際上六國之間也是紛爭不斷!西晉的對手吳蜀在戰略上還是盟友,雖說貌合神離,但也增加了統一的難度。好在吳蜀兩國都出現了昏君,西晉抓住機會一舉殲滅。
  • 解說當年滅六國,統一全國的秦王朝
    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古詩《古風》中的詩句,描述了當年秦王嬴政滅六國,統一全國的氣勢,今天我們就來解說一下當年滅六國,統一全國的秦王朝。戰國時期的連年戰爭,使得各諸侯國的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全國人民都希望結束戰亂過上安定的生活,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強盛,具備了統一中國的條件,公元前230年,秦國發動強大攻勢,先後攻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建立秦朝。
  • 秦為何先滅韓趙魏,後滅楚燕齊?原來秦滅六國的順序藏著小秘密
    戰國時期,秦經過變法以後,國家迅速變得強大起來。到了秦王嬴政統治期間,秦國終於在公元前230年「解鎖」了掃滅六國的模式。公元前221年,秦滅掉了東方的齊國,最終統一了天下。而嬴政也成為了主宰天下的始皇帝。
  • 秦滅六國為什麼是從韓國起,到齊國終,這順序有什麼講究?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將軍內史騰率軍攻打韓國,從而正式拉開了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大幕。經過近十年徵戰,秦國先後攻滅了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成功統一天下。那麼問題來了,秦滅六國為什麼是從韓國起,到齊國終,這個滅國順序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 《大秦帝國》前兩部:秦滅六國緣於六國已名存實亡
    秦滅六國緣於六國已名存實亡:電視劇集《大秦帝國》第一、二部觀後感 @陳致成[文] / 作者按:電視劇集《大秦帝國》系根據孫皓暉著同名六部曲歷史小說改編,第一部《裂變》,51集,2009年開播;第二部《縱橫》,51集,2012
  •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
    自商鞅變法後,秦國就沒有停止擴張疆土的腳步,在冷兵器時代,土地意味著人口,人口決定國力,所以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對土地的掠奪,而到了戰國末年,日益強大的秦國在國君嬴政的帶領下,開啟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偉大事業,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10年間,秦國相繼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這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紛爭的戰亂局面,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君主制王朝
  • 秦滅六國,天下一統!
    滅國之戰也許走得慢了點,但並未停下腳步。1、滅韓,秦終於要吃了昭襄王51年,也就是公元前256年,秦將軍摎帶兵攻下韓國的負黍和陽城。至於東周公,又過了七年,也被秦所滅。不過,這一遲滯,倒為韓國續了幾年命。公元前249年,秦莊襄王元年,蒙驁伐韓,攻下成皋、滎陽,然後把鞏義、洛陽、伊川這一帶設置為秦國的三川郡。而成皋、滎陽失守,則意味著韓國在北部也無險可依。
  • 秦滅六國的先後順序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秦朝。秦,原本是偏居西部的一個小國,它是如何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的?上面雖然有個東周王朝,但活躍在歷史舞臺的是那些連年徵戰的諸侯。先有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再有戰國七雄:齊、燕、韓、趙、魏、秦、楚。兩個時段,「秦」皆列席其中,但它一開始並不是最強的。秦國地處西陲,原來只是關中地區的一個小國。
  • 秦滅六國的過程中,為何滅楚之戰最為艱難?
    歷史上的秦國,自秦昭襄王之後,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勢,到了無法扭轉的地步。因為,秦昭襄王在位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山東列國中齊、楚、趙等強國,悉數遭到了秦國不同程度上的打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秦王嬴政繼位的時候,秦國的國力已經到了遠邁山東六國的存在。
  • 秦滅六國後,各國的君王結局如何?全都不得善終
    一個天下容不下兩個王者,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所以就不難理解嬴政為什麼那麼追求天下一統了。那麼嬴政在滅掉六國後,六國的君主各自的結局都如何呢?韓國被滅後,韓國君主安被囚禁在了陳縣,後來因為韓國的舊部起兵反秦,韓王安就被拉出來當了替罪羊,被砍了頭。趙國同為三家分晉之一的趙國,不同於弱小的韓國,趙國在戰國七雄之中,一直就是軍事實力最強之一,強大時期的趙國可以單獨對抗秦國。趙國被滅後,趙王遷的結局可以說是很慘的,他被流放到了深山中活活餓死。
  • 秦統一六國時間是什麼時候 秦滅六國採取的誰的計策
    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很重要的一個時期,戰國時期一直處於諸侯混亂時代,最終是由秦始皇滅掉六國才結束了當時的混亂局面。所以秦滅六國之戰在我國戰國末期的歷史上是極其重要的一場諸侯兼併戰爭。我國歷史上記載的戰爭,除了了解戰爭的交戰雙方以及戰況之外,了解戰爭的時間也是很重要的。秦滅六國的時間是從公元前230年開始到公元前221年結束的,秦國總共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在這十年中秦國相繼滅掉了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和齊國結束了戰國時期500餘年的混亂局面,建立了統一的國家。
  • 秦滅六國的順序和具體過程,史詩級的歷史
    秦滅六國大致是按照先易後難和先北後南的順序開始的。戰國末期,齊國勢力最弱小的就是韓國,所以,秦國從韓國開始了掃平六國的行動。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進攻韓國,韓國無力抵抗,又無大國救援,所以秦軍長驅直入,一舉滅亡韓國,俘虜了韓王安。韓國的滅亡,是秦國統一六國的開始。
  • 秦滅六國 | 蘇洵:六國論
    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這話說的很正確。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麼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倖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後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 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商鞅變法強秦,誰對秦國統一天下的貢獻最大
    在某種意義上,商鞅是一匹千裡馬,如果沒有秦孝公對千裡馬的深刻認識,中國歷史上就不會有關於商鞅的記載,商鞅為秦國提供了變法圖強的方法,秦孝公為秦國提供了維繫其變法所需的一切特殊條件和平臺,沒有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商鞅變法就不可能成功。
  • 秦滅六國有何影響?為什麼有人說秦始皇是「暴秦」?
    中國已由分封制的國家改變為中央集權制的帝國,並一直存在到20世紀。——勒芬·斯塔夫羅斯·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作者)秦滅六國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是巨大的,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都是根基於秦朝,幾個短時間的分裂時期,最終還是形成大統一局面,使得東亞地區一直保持了一個超級大國——中國,一個超級大民族——漢族。不像歐洲裂變成很多小國家,歐洲內部戰爭持續不斷,兩次世界大戰也發源於歐洲。
  • 秦滅六國與晉滅三國哪個難度更高,答案顯而易見!
    秦滅六國與晉滅三國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前者實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次大一統,後者則終結了東漢末年的諸侯割據亂世,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從創業難度上,秦朝完爆西晉!秦朝統一天下遇到的對手是非常強大的,無論是魏、楚、齊、趙,在戰國時代都有巔峰期。但六國合縱抗秦並不盡心,而且六國內鬥嚴重,給了秦國更大的發展空間!表面上是秦滅六國,實際上六國之間也是紛爭不斷!西晉的對手吳蜀在戰略上還是盟友,雖說貌合神離,但也增加了統一的難度。好在吳蜀兩國都出現了昏君,西晉抓住機會一舉殲滅。
  • 秦滅六國的順序有何深意?為何第一個滅的不是最弱的韓國?
    秦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舉重若輕,秦國滅了六國,最後一統天下。「韓、趙、魏、楚、燕、齊」這是秦滅六國的順序。很多人覺得韓國最先被滅,那麼秦國最先出兵攻打的就是韓國,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秦國第一個攻打的國家其實是趙國。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在嬴政解決了秦國內部的問題之後,在李斯的建議下開始著手統一天下,那時,他們定下的策略相比很多人都知道,就是著名的「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 秦滅六國的戰略與策略
    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既是戰國末期最後一場諸侯兼併戰爭,又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場封建統一戰爭。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用了10年的時間,相繼滅掉了六個國家,即北方的燕、趙,中原的韓、魏,東方的齊,南方的楚,結束了春秋以來長達500餘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戰亂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統一國家。
  • 地圖上的秦朝統一天下:看始皇帝是如何各個擊破六國的!
    秦國一統天下的驅使勢在必行,秦國也開始了滅六國的徵程了!(8).前230年,秦派內史騰攻韓,俘虜韓王安,以其地為潁川郡,韓國滅亡(六國亡國一,立國173年)。秦王政稱「皇帝」,是中國歷史第一位皇帝,稱為祖龍。(17).前221年,秦向福建進軍,於第二年,在閩越人活動的區域設置了閩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