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夜的食堂,也看不出中國的煙火氣

2020-12-25 潤界本地化

日劇《深夜食堂》根植於日本文化體系中,充分展示出日本的夜宵文化和精神內涵,沒有煙燻火燎,沒有人聲鼎沸,唯有居酒屋一間,老闆一位,成就了深夜食堂,也為晚歸肚飢的人帶來心靈的慰藉,客人可以高談論闊,當然也可以沉默不言,但深夜的燈光和食物依舊容易讓人們放下內心的戒備,一抹此前的滿心疲憊。

這種看似普世通用的題材,卻成為最難改編的題材,原著作者安倍夜郎所塑造的精神內核是日本文化中獨有的,不論是獨具特色的居酒屋,還是深夜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亦或是簡單的食物,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才有機會回歸自我,讓壓抑的情緒得以放鬆,都包含著濃濃的日本文化特色和習慣。

而日版《深夜食堂》之所以成功,看似平平淡淡的故事,卻在十年間連拍五季電視劇和兩部電影,沒有刻意製造的衝突,也沒有震撼人心的大場面,有的只是簡單治癒人心的美食,以及隱藏在食物背後的人生百態,而這一切都建立在日本的居酒屋和「一人食」文化基礎上,居酒屋溫馨而安靜的氛圍,提供人與人交流的機會,而「一人食」則根本不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這與中國的深夜現狀顯然是截然不同的,正如《人生一串》中所記錄的,中國的深夜是夜市上的燒烤攤,是街邊的大排檔,又或者夜晚出現的流動小攤,只要三五好友就能在煙燻火燎的大街上把酒言歡,聊得從來不是人生哲理,更多的是家長裡短的雞毛蒜皮之事,在這裡人生「心靈雞湯」沒有發揮空間,所有的安慰都會化為人間煙火氣,而只有這樣十足的煙火氣,才是中國普通大眾的真實日常。

因此對於一部文藝作品而言,人物、事件、設定、背景等都可以是虛構的,但人物的情感、故事的邏輯最起碼是真實的。為何中國翻拍的故事頻頻翻車,將場景情節直接生硬地移植到國內,脫離現實,缺乏必要的真實感,最後顯得劇情虛情假意,你覺得這會成功嗎?而這也是黃磊版《深夜食堂》,至今在豆瓣上只有2.8分的原因所在。

不過相較於黃磊版的《深夜食堂》,梁家輝在《深夜食堂》中對食物本地化也做出努力,沒有老壇酸菜面的出現,炒蜆子、餛飩、雞蛋餅等食物充滿中國特色,位於魔都上海的一家食堂,半夜有客人也不顯突兀。上映首日的梁家輝版《深夜食堂》收穫5.6分,儘管整體優於劇版,但故事還是限於原版的框架,依舊缺乏引發中國觀眾共鳴的內核。

此外,在粉絲的高期待、文化語境的差異,以及受限制的改編範圍等背景下,依靠IP熱度並不能成功,在眾多IP翻拍作品的失敗案例後,觀眾已經對IP和流量作品發動免疫技能,對於作品的選擇也更加慎重,中國市場的觀眾開始追求更加優質的電影作品,而中國的電影人們似乎還一直沉浸在,粉絲經濟和IP流量的美夢中不願醒來,或許慘澹的電影票房能給他們當頭一棒,才能感知中國電影市場和用戶的變化。

喜歡潤界本地化,請多多支持!

相關焦點

  • 深夜食堂的煙火氣升騰發展信心
    在世界經濟經歷「至暗時刻」之際,深夜食堂的燈光,映照出我們的經濟韌性,成為寒夜裡一抹溫暖的存在,給予我們在新發展格局下不斷前行的信念。  春江水暖鴨先知。餐飲業被形容為經濟社會系統的末梢神經,風吹草動他們最先感知,也最早受影響。疫情陰影下,今年以來,有五星級酒店支起路邊早餐攤,有高檔食府為企業做「團餐」,甚至有的米其林餐廳也開始送外賣了。也正因為如此,餐飲業一直是新聞報導的主角。
  • 京城「深夜食堂」:留住煙火氣 旺財氣
    為發展夜間經濟,北京在簋街、合生匯、食寶街等區域打造10條「深夜食堂」餐飲街。近兩月以來,這些「深夜食堂」突破消費模式瓶頸,推出拿手新菜、烤鴨打包分割著賣、引進樂隊駐場……今夏,北京市民更多走出家門,「打卡」夜間人氣地標。
  • 深夜食堂:一蔬一飯的煙火氣升騰發展信心
    在世界經濟經歷「至暗時刻」之際,深夜食堂的燈光,映照出我們的經濟韌性,成為寒夜裡一抹溫暖的存在,給予我們在新發展格局下不斷前行的信念。春江水暖鴨先知。餐飲業被形容為經濟社會系統的末梢神經,風吹草動他們最先感知,也最早受影響。疫情陰影下,今年以來,有五星級酒店支起路邊早餐攤,有高檔食府為企業做「團餐」,甚至有的米其林餐廳也開始送外賣了。也正因為如此,餐飲業一直是新聞報導的主角。
  • 快評慢談丨深夜食堂的煙火氣升騰發展信心
    在世界經濟經歷「至暗時刻」之際,深夜食堂的燈光,映照出我們的經濟韌性,成為寒夜裡一抹溫暖的存在,給予我們在新發展格局下不斷前行的信念。春江水暖鴨先知。餐飲業被形容為經濟社會系統的末梢神經,風吹草動他們最先感知,也最早受影響。疫情陰影下,今年以來,有五星級酒店支起路邊早餐攤,有高檔食府為企業做「團餐」,甚至有的米其林餐廳也開始送外賣了。
  • 黃磊版2.8,梁家輝版5.3,為什麼中國拍不出《深夜食堂》的精髓?
    在孤獨的都市,深夜食堂無疑是一個心靈的港灣,引得無數人嚮往。一道道菜,一個個有煙火氣的故事,以及一群接地氣的人。當漫畫被改編成電視劇後,很快形成風靡之勢,俘獲無數日劇迷的芳心。不過十三姨仔細一扒,發現國內對《深夜食堂》的改編可不止這一例。只不過其他的比黃磊版撲的還厲害,連罵都沒什麼人罵!比如2014年的山寨版《深愛食堂》(又名:中國版深夜食堂),豆瓣評分3.3。
  • 「看深夜食堂不如看深夜靈堂」?黃磊新劇被罵慘,網友:尷尬到反胃
    時隔多年,中國版翻拍,大家都衝著黃磊去看。國內男演員,如果說有一個人能夠待在油膩的小廚房裡毫不違和,同時又散發出迷人魅力,非黃磊莫屬。然而,頭兩集看下來,發現我們還是天真了。豆瓣上,網友給出了2.3的評分,奪得截至目前國產電視劇的豆瓣最低分,北青菌真沒找到比這更低的!2.3分是什麼概念?
  • 中國的「深夜食堂」在這裡,而不在梁家輝電影裡
    事實上,中國的美食文化可謂博大精深,畢竟誰還沒被各式各樣的美食紀錄片饞哭過呢?然而一遇到「深夜食堂」這四個字,大家又好像一下犯了難,有了距離感。既然本地的「吃貨」們如此給力,我們決定立刻出發探訪一下北京有名的「深夜食堂」,看看大家都在吃些啥。提到在北京吃夜宵,大家基本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簋街」。2018年,這裡可是北京夜間時段(21:00至隔日4:59)消費熱度榜冠軍。儘管近段時間受到其他一些商業新區的衝擊,但人氣依舊不減。
  • 有煙火氣的深夜食堂,哈爾濱第一家日式燒鳥店
    群力的這家日式燒鳥店雖然是新店,人氣卻已經很旺,可以提前預約,偶爾會排隊,像是人生一串與深夜食堂融合版,這是一家有些煙火氣的小店,東北天氣比較冷,店鋪收工早,這家深夜食堂營業到凌晨,可以宵夜。營業時間為17:30-01:30。
  • 翻拍不等於翻譯,梁家輝的《深夜食堂》也翻車了
    繼黃磊的劇版《深夜食堂》口碑撲街之後,梁家輝也入了《深夜食堂》的坑,其翻拍的同名電影版正在上映,儘管該片顯示出了一定的誠意,但是依然讓人感到深深的失望。看似平淡的《深夜食堂》就是用這種靜水流深般的方式,治癒了觀眾,讓人對它生出無盡的好感,所以,就算是黃磊的《深夜食堂》以豆瓣2.8分的成績成為永遠的敗筆,但人們依然會對梁家輝的《深夜食堂》報有期待——萬一拍好了呢?
  • 《深夜食堂》:煙火氣裡的冷暖人間
    說到「深夜食堂」這個IP,更多人最先接觸的應該是同名日劇。這個日劇拍了4部,每一部的豆瓣評分都在8分以上;2015年的韓版電視劇6.9分,2017年中文版電視劇2.8分。群眾的眼睛畢竟是雪亮的,至此,對於同一個IP的各個電視劇版本的演繹已經分出了高下。
  • 有了這些道理,《深夜食堂》的口碑並不「爛」
    《深夜食堂》本來是一部熱播的日劇,在沒有引進中國之前它都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不僅是因為它的故事題材的新穎,更多的是因為在這個喧鬧的城市中褪去繁華後,夜晚和孤寂的人的真正樣子。由黃磊主演的《深夜食堂》在引進中國後,經過改編雖然還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吐槽,但是他們卻還是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
  • 中國版《深夜食堂》 看完會落淚!會餓!
    《深夜食堂》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安倍夜郎創作的同名人氣漫畫,是一部極具價值的熱門IP。蔡嶽勳曾執導過《流星花園》、《白色巨塔》、《痞子英雄》等風靡中國的經典電視劇,被稱為「偶像劇教父」,在熱門IP的翻拍上有著很多經驗。此次拍攝中國版電視劇《深夜食堂》,蔡嶽勳表示:「《深夜食堂》是很簡單的一個作品,但是它會打動你,看完後你會掉眼淚,而且會餓。」
  • 這才是中國的《深夜食堂》,評分高達9.0,專門講燒烤攤的美食!
    第二個就是黃磊改編而成的中國版《深夜食堂》,因為製作粗糙、本土化缺失,服化道照搬日版,完全沒有一絲中國的煙火氣,讓原本一個走心的節目分分鐘成了讓影迷走火的原料。那麼,中國最為正宗的深夜食堂到底在哪裡?毫無疑問,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我們在寂寞時一次次光顧的路邊烤串攤。
  • 《深夜食堂》:日本IP與中國電視劇的行業危機
    孫佳山 中國藝術研究院根據日本知名IP翻拍的國產版電視劇《深夜食堂》正在衛視和網絡平臺播出,但與日本原版近10年來所積累起的良好口碑相比,觀眾對國產版《深夜食堂》的評價,可能創下了中國電視劇近年來的新低。的確,單從已播出的劇集來看,不土不洋、照搬照抄、生搬硬套、矯揉造作這些被吐槽的特徵都已集中出現,以豆瓣為代表的集體性差評確實事出有因。
  • 梁家輝《深夜食堂》,仍然不是我想要的
    近期,《深夜食堂》的電影版又來了,導演是梁家輝,主演是梁家輝和一堆實力明星。淪落成梗的《深夜食堂》2009年,日本出了一套廣受好評的劇,叫《深夜食堂》。《深夜食堂》能火因為所刻畫的人物充滿感傷與落寞,恰恰也是中國都市人真實存在卻不願意公開承認的一種情緒,而中國版的,情緒是有了,但這個宣洩口,卻錯了。
  • 看《深夜食堂》,究竟在看什麼?
    文/雨叔梁家輝主演的《深夜食堂》終於上映了,在不經意之間也讓人倍感意外,那充滿質感的畫風,那氣味之間充滿治癒的氛圍,以及那常年不語,廚藝高超的中年大叔,都讓人對這部翻拍的新片,有了感覺。但面對口味刁鑽的影迷,《深夜食堂》似乎並沒有引起觀眾的口味。剛上映的它,豆瓣口碑只有5.6,票房不足千萬。真的有這麼爛嗎?也不一定,至少相比17版《深夜食堂》的2.8口碑,無疑還是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在豆瓣評分差距的背後,足以看出主創團隊的用心,其實,翻拍的作品與原版還是有差距的。
  • 深夜食堂出官方食譜,《在家也能深夜食堂》
    以安倍夜郎原作的《深夜食堂》為題材的官方食譜書《おうちで深夜食堂》(《在家也能深夜食堂》),在11月12日上市,售價1320日元(人民幣85元)。該書收錄了小堀紀代美、坂田阿希子、重信初江、ツレヅレハナコ4位料理家設計的75道在《深夜食堂》中出現過的食譜以及《深夜食堂》的插畫。
  • 從9.2到5.3分 梁家輝也救不活中國版《深夜食堂》
    差評依舊集中在照搬日本元素,本土化不夠,不接中國地氣上。比如,有網友就在評論中寫道:「深夜食堂這個產物就不適合安在咱們國家,心裡憋屈的成年人多是去大排檔吃燒烤喝幾瓶啤酒,或是回家點幾份外賣、買點滷菜...根本難以引起共鳴和入戲。」「深夜食堂」這一兼具治癒和美食,既走心又走胃的IP為何在「美食大國」中國頻頻難逃「水土不服」的窘境,究竟是哪一環節出了問題?
  • 為什麼說《深夜食堂》是翻拍悲劇?
    也許僅從製作來說,中文版《深夜食堂》並不差。這是一個如果你不細想前因後果,品質還算不錯的作品,但顯然普通觀眾和資深粉絲們都不願意只為製作買單。  正因如此,製作團隊缺乏思考地簡單複製引來了原作粉絲的非議,以及普通觀眾的質疑,也造就了其豆瓣評分2.3的「驚人」口碑。
  • 日版「深夜食堂」的真實感,為什麼我們拍不出?
    中國版《深夜食堂》來了。隨之而來的,還有通篇的罵聲與創紀錄的低分。豆瓣評分2.3,在不能打零分的情況下,超過90%的人給出了一星評價。這是什麼概念?你能想像到的一切雷劇,分數基本都比它高。按理說,這個結果不應該。中國版《深夜食堂》的導演是蔡嶽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