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方所書店禁止「迷彩褲」入內?書店之美,在於氛圍,而非環境

2021-01-09 卿心君悅

文丨卿心君悅

今早起床,打開手機看到一則讓人啼笑皆非的消息——西安方所書店因顧客穿「迷彩褲」,將其誤認為農民工,拒絕讓其入內。

說實話,這則消息,我反覆看了幾遍,才敢確定事件竟真的發生在書店,而非西餐廳、法餐廳。

西安方所書店,9月7日試營業,可能一些人不了這個剛剛落戶在西安的方所書店。方所書店——2019年在「倫敦書展全球卓越獎」頒獎典禮上,獲得「2019年全球年度最佳書店」,是中國,也是亞洲第一家獲此榮譽的書店。

可就是在這個書店,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書店是給讀者提供閱讀的空間,而方所書店的經營理念更是要將方所打造成:「一個文化平臺,一種未來的生活形態。」

很難想像,拒絕「迷彩褲」入內,潛臺詞「拒絕民工入內」的書店,打造的是什麼文化平臺,又是怎樣的生活形態。

更不敢想像,此事件的發生,是否對得起張貼在廣州總店玻璃上詩人也斯(梁秉鈞) 的贈語:「但願回到更多詩歌朗讀的年代:『隨風合唱中隱晦了的抒情需要另外的聆聽。』」

我不相信書籍是給一定階級或達到某種經濟水平的人去看的,更不相信詩歌朗讀的聲音只能來源於社會上的少數人。

我認為書是給所有有需求的人看的,詩歌、書籍等文化所孕育的力量恰恰是給予那些需要精神力量去對抗生活黑暗,慰藉生活困苦之人幫助的。

所以,這起事件讓人深思、讓人悲痛,更讓人啼笑皆非。

幸好, 西安方所書店及時對此事進行了解釋,對顧客進行了道歉。

西安方所書店解釋安保拒絕顧客入內,是因為有多家商戶在同時施工,並對顧客致以誠摯的歉意,只是態度值得稱讚,可解釋的話語依舊存在問題,即便這個顧客真的是附近商家裝修的民工,就不允許其入內了嗎?

對此,希望西安方所書店予以反思,更希望西安方所書店能切實落實自己所發出的聲音與承諾:

「試營業時期也是直面顧客查缺補漏接受反饋的重要時期,在後續員工培訓中強調,避免類似事情再度發生。」

基於事件的發生,想與大家探討兩個問題

隨著網上眾多看書的APP快速發展,線下的實體書店承受著莫大的壓力,據相關資料顯示:

「2011年7月,美國第二大連鎖書店公司博德斯集團也已正式申請破產保護,並關閉了旗下600多家書店中的大約30%。而擁有700多家門店的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早在2010年8月就已表態『有意對外轉讓』。」

在這種趨勢下,我國實體書店近年來也開始紛紛倒閉,真正能堅持下來的,除了國營的新華書店,大多都是一些成本低或已經轉型的書店,比如網紅書店。

需求決定著市場,當我們看書、買書的需求可以在線上得到良好的滿足,那麼實體書店堅持的意義在哪裡?新轉型的網紅書店能夠順勢崛起,那麼我們去書店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麼?

①實體書店的意義在哪裡?

本人作為一個30歲出頭的成年人,至今保持著去書店逛一逛的習慣,尤其是外出旅遊只要看到書店總是會進去看一看。

之所以我會去書店,我想是因為在書店中能感受到一個城市的潛藏底蘊,在書店中能感受到城市喧囂外的寧靜。

或許,這就是實體書店的意義。

我們當然可以從網上購書,在家閱讀,但是真的就沒有在書店的一隅,站立或席地而坐閱讀的舒適,我認為這就是書店的價值。

每一座城市無論如何高速發展,終究會有一些東西不受外界的影響在城市的一角凝滯遺留下來,這類東西記錄著城市的發展,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囊括著城市人民的精神,最終演化成為城市的底蘊與標誌物,而我想書店就是這類事物,這也是書店的價值。

或許,實體書店的不景氣,無法再拉動城市的經濟發展,但是實體書店卻能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提供一個心靈的靜地,能夠保障一個城市的文明與精神不被物質與浮躁風氣侵蝕,這樣來說書店的意義又是不可或缺的。

加繆在《鼠疫》中說:「要了解一個城市,比較方便的途徑不外乎了解當地人怎麼幹活,怎麼相愛,怎麼死去」,在我看來,如果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文化與底蘊,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當地的書店走一走。

②我們去書店的真實目的

以我個人來說, 去書店的目的有三個:

看書,或是追求看書的氛圍;看城,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蘊;看人,品味居民的生活狀態。因此,我熱愛去書店,喜歡去書店,每次去後,還會購買幾本不捨得放手的書籍,當然,這可能是我愛好所致。

但近年來網紅書店崛起,一些人去書店的目的讓我甚為不解。

去景區打卡,去餐廳打卡,去酒店打卡,我都能理解。可一些去書店打卡的人,真就無法理解。

如果是愛書之人,去喜愛的書店打卡,尚可理解。可是一些人去書店,不看書,數個小時只為搔首弄姿的拍照,就讓人費解了。

這種去書店打卡的人的目的是什麼?

想將書店的安靜氛圍留在相機或照片之中?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傳播書籍文化?炫耀自己在書店讀書與愛書的情懷?……不理解,也不願去深究,只是希望這些人能夠反思,因為你們的需求會影響市場,而市場的變化很可能會破壞書店應有的意義與價值,固然應該與時俱進,但有些東西也需要保持與傳承。

在文章的最後借用一句老套的名言,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那麼我希望這個營養品人人都可以獲取,都可以平等的享受;也希望這個「營養行業」可以健康、良性的發展,不參與太多功利的因素。

卿心君悅,百家原創作者,Ta說書評人、影片人。用文字溫暖你,我。

相關焦點

  • 拒絕民工入內,方所書店的自我定位是什麼?
    文|篤鮮 近日有網友稱,自己穿迷彩褲進入一家書店時,被保安攔下說是民工不讓進,溝通半天才被放行。目前,涉事書店方所西安店在微博發文致歉,但輿論爭議仍未平息。
  • ...希望回應「豬價或跌到五塊」:不可能;男子穿迷彩褲被禁入方所書店
    2丨男子穿迷彩褲被當農民工禁入書店,方所西安店致歉據澎湃新聞,9月7日,陝西西安一男子在微博發文稱,自己穿迷彩褲進入一家書店時,被當做工地民工攔下,溝通半天才準許進入。同日,涉事書店@方所西安店 在前述網友微博下留言致歉稱,「西安方所創聯中心是一個開放的空間,衷心歡迎任何人的來訪。
  • 男子被當農民工禁入,西安方所書店致歉:安保誤以為是工作人員
    針對今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的「男子穿迷彩褲被當成農民工,被禁止進入方所西安店」一事,方所西安店今日通過微博發布了致歉聲明。聲明稱,9月7日試營業當日,有顧客在進入西安方所創聯中心受到詢問,造成了不佳的體驗。在此,正式向當事人,同時也向所有在試營業期間有不良體驗的顧客致以誠摯的道歉!
  • 全球最佳書店方所今天亮相西安,籌備兩年、佔地5000平,會火嗎?
    此次進軍西安,選在了老城根Gpark,可以說是籌謀已久。作為一家書店,這家方所和其他的書店有什麼不同呢?來到現場會發現,這裡總面積將近5000平米,是一個獨棟的建築體,書店內容納圖書超過20萬冊,還有3.5萬種比較少見的藝術書籍,書店裡有高達5米的環狀書塔。方所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這裡不只是賣書,而是有西安面積最大的美學空間,以及所倡導的生活方式。
  • 方所書店要進駐西安啦 預計2019年內開業
    2019年1月8日,北京「2019中國書店大會」上,西安從深圳、杭州、蘇州等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榮膺「2018年中國書店之都」稱號。一批遍布在西安城市中的特色書店,同樣脫穎而出,以「年度書店」之姿,為古城「書香之城」建設的豐碩成果再添註腳。
  • 一周要聞丨方所書店要進駐西安啦 預計2019年內開業
    上周商業地產要聞包括:立豐城市生活廣場招商發布會暨品牌籤約儀式舉行;鄭州二七商圈綜合實力最強,節假日均客流達82.07萬人次;品牌方面,歐萊雅全球掌門人安鞏中國行首訪西安賽格國際購物中心;方所書店要進駐西安啦 預計2019年內開業。
  • 方所西安店禁止農民工進店?回應:以為是工作人員
    一名穿迷彩短袖的男子在方所內。西部網訊(記者 劉望)昨日,西安一網友穿迷彩褲準備進入方所西安店時,被保安當做農民工攔下盤問身份,溝通半天才準許進入。網友在網上投訴後,引起廣泛關注。今天(9月8日),方所西安店回應稱,這是個誤會。
  • 「最美書店」再出發,方所新店9月亮相西安
    方所遊方向西,有「最美書店」之稱的方所近日宣布,9月將正式入駐西安,在全球最古老的大都會古城西安城牆根下,建立起大體量嶄新文化地標:西安方所創聯中心。這是方所睽違4年在後疫情時期亮相的又一家新店。創始於廣州的著名品牌實體書店方所,今年正步入九周年,作為行業代表,後疫情時期它的新店開啟令人期待。據了解,西安方所創聯中心將於9月7日開始試營業,並於9月19日正式開啟。
  • 案例:方所、誠品、Page one等民營書店生存之道
    2011年是民營書店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全國最大的民營連鎖書店——光合作用書店倒閉預示著線下書店已經漸入黃昏。光合作用書店的倒閉曾引起了不少所謂的「文化捍衛者」的擔心,但在i黑馬分享的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只有經過自由市場洗禮活下來的書店才有資格屹立於城市,因為他們已經在自己的經營模式上各自做出了適應時代的改變或創新。那麼它們都有哪些生存之道?
  • 中國最美書店:成都方所書店刷爆成都人民的精神世界
    方所書店的空間設計由朱志康設計,它的外觀和總體感覺如同一間藏經閣,坐落在有著幾個世紀歷史之久的佛教寺廟地下。書庫儲存著許多歷史文化和智慧。在早期設計階段,設計師發現這裡有很多的歷史淵源。比如大慈寺和唐僧玄奘。
  • 誰該為書店之死負責?實體書店入坑指南
    我認為可以將之稱為某種生活方式體驗超市的的形態。2.0書店的標杆性產品我認為是成都的方所書店。太古裡方所成立至今一直話題不斷,甚至上了各種去成都一定要去的N個地方的各色軟文。方所火的原因在於大家之前不知道或者沒想像到書店還可以這麼搞。
  • 青島市圖書館恢復開放 方所書店、棧橋書店等實體書店也相繼復工
    除此之外,青島書城、棧橋書店、方所書店等也已在近期相繼復工,青島各個文化單位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線上線下的活動也越來越豐富。同時,市圖書館還在洗手間、茶水間配備了含抑菌功能的清潔用品,在公共服務區域配置了免洗洗手液,為入館讀者保持衛生提供便利,最大程度確保讀者借還環境的安全和衛生。「疫情結束後,我們也會把消毒工作作為長期的日常工作來抓。」圖書館還上架不少新書在中文圖書外借室,讀者彭春暉一家都借到各自需要的書。「看到圖書館恢復開放的消息我們第一時間就來了。
  • 「中國最美書店」 方所30日青島萬象城與市民見面!
    2016年6月30日,有著「中國最美書店」之稱的方所將在青島潮流、文化最熱點——青島華潤萬象城正式揭幕,這是方所在全國開設的第四家店鋪。方所青島店位於青島市最繁華的市南區,面朝著名的五四廣場,緊鄰青島市人民政府,這也是第一家離海最近的方所店。
  • 成都太古裡方所書店,不僅是書店
    但是,我會推薦你一家書店----方所。方所的字面意思是方向處所。詩人李綱的《小字華嚴經合論序》:如泛巨海,浩無津涯;必觀星鬥,乃辨方所。  方所國內第一家店在廣州的太古匯。2014年在成都太古裡開業的是第二家。但4000平的規模遠超第一家店。  要問我方所是怎樣一家店,我會告訴你誠品書店的創始人之一廖美立是方所的策劃總顧問。
  • 中國書店首獲殊榮 方所成2019年倫敦書展「年度最佳書店」
    「年度最佳書店」面向英國以外的獨立書店或者連鎖書店進行評選,重視書店的公眾影響力與活躍度。方所不僅是中國也是亞洲第一家獲此榮譽的書店,我們在倫敦奧林匹克中心的頒獎典禮現場與全球數百位出版人、書店人一同分享了這份喜悅與榮耀。
  • 貓的天空之城、西西弗、方所等新派書店靠什麼崛起?
    曾經,隨著噹噹、亞馬遜的槍神紀崛起,紙質書被打的遍地找牙,所有線下書店哀鴻遍野,傳統書店紛紛倒閉,傳統圖書出版公司也陷入低潮,一時之間大有被摧毀之勢。   但是不過幾年時間,新派的生活方式書店以咖啡+生活方式+第三空間+書店的概念再次復活。   方所們的復活,是中國文青的文藝復興嗎?
  • 騰訊雲(絲路)總部、招商局絲路中心、方所書店……一大批項目即將...
    記者了解到,此次高新區籤約的另一個特色項目是「東華+騰訊合作項目」,東華軟體計劃投資約30億元在西安高新區建設「東華絲路總部」,合力將西安高新區打造成為全球產業網際網路創新經濟高地,數字創新之城。在雙方合作中,騰訊雲(絲路)總部雲基地將落地高新區,打造新興產業與網際網路產業新生態。
  • 中國書店人要向蔦屋書店學什麼?
    但這種文化消費是否會落到書店和圖書消費上,這是不一定的。一樣都是圖書產品,但經過精心選擇的圖書陳列在精心設計的書店內,更容易促成購買等消費行為。未來的書店肯定不再是單純售賣圖書的場所,在筆者看來,蔦屋書店與日本其他實體書店最大的差別不在於商業模式,因為紀伊國屋這樣的大型書店也在走多元化經營的路線。蔦屋書店則通過提供一個更好的空間、更多的產品組合,以強勢樹立的品牌吸引消費者到店。
  • 這些人氣書店已倒閉,十一別去!|北京|物外書店|言幾又|方所書店|...
    實體書店的倒閉,漸漸成為一種習以為常之事,讓我們這種每到一座城市必探訪書店的人,難免悵然若失之感。如果一座城市的書店燈光漸次熄滅,它在我們心中也會死去一點點。但與此同時,依然有情懷+勇氣兼具的創業者逆流而上,在城市的某一個角落,開啟一項英雄般的事業。
  • 西安最美的書店,不是曲江書城,也不是鐘樓書店,而是它
    位於西安經開區鳳城六路與明光路十字西北角,有「最美書店」之稱的鐘書閣來。與此同時它也成為西北首家鍾書閣書店和面積最大鐘書閣書店。 5mm鋼板定製曲線書架、旋轉樓梯、鋼化玻璃房,僅裝修就耗時一年的「最美書店」鍾書閣最近正式登錄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