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開始了有生之年的最後一次巡遊。這次巡遊與過去5次全然不同,目的首先就很兒戲,因為一次佔卜,始皇本人也不再雄心勃勃,只求趨吉避兇。
讓秦始皇決心出遊的佔卜,其實是過去一年發生的三大怪事引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所謂的"熒惑守心"。所謂「熒惑」,就是火星,古代是一顆不祥之星。「心」就是心宿,也就是天蠍座的心大星,代表著帝王。「熒惑守心」就是不祥籠罩著帝王,多半指要駕崩。可以想像秦始皇遇上這樣的事情,內心肯定很不安。
第二件事就更直接了,緊接著熒惑守心掉下了一顆隕石。墜落地點在東郡,要命的是隕石上面刻著"始皇帝死而地分"。這是有人藉機造輿論,要在秦始皇死後分解秦王朝啊!秦始皇聞訊大怒,把落石周圍的百姓盡數處死,銷毀了石頭。但是始皇帝心裡的陰影,已經深深的烙下了。
第三件事則是所謂沉璧事件。同年秋天,一位使者回鹹陽的路上夜經華陰,突然有人交給他一個玉璧,還對使者說:"今年祖龍死。"隨後消失的無影無蹤。使者不敢隱瞞報告給了始皇帝,但始皇卻沒有像隕石事件那樣暴怒殺人,而是沉默良久並狡辯祖龍不是自己。很明顯,秦始皇心虛了。
更讓人後怕的是,這塊玉壁經御府鑑定後發現,竟然是8年前秦始皇巡遊渡江之時,祭祀水神而投到江水中的那一塊。這件事很可能是上下欺瞞,給秦始皇來了一個心理戰術,用天意來嚇一嚇他,甚至有調虎離山的嫌疑在內,因為接下來秦始皇就真的離開鹹陽出遊了。
經歷了三次天意和人為參雜的離奇事件之後,已經年屆五十的秦始皇顯然已經開始懷疑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他只好趕快找人佔卜,結果佔卜出來的結果是「遊徙吉」,於是始皇為了趨吉避兇,決定再次出去巡遊,這一去就再也沒能活著回到鹹陽城。
巡遊過程中,一件事再次暴露出秦始皇日漸衰弱的心態。他來到浙江時遇到了大風,只能繞行過江。但他卻因此特意上會稽山祭祀了大禹,而不是像第一次巡遊時那樣,砍光了湘山上的樹來懲罰湘君。他敬畏神祗了,不再唯我獨尊藐視一切了。
這也預示了秦始皇和秦王朝接下來的命運,將會像他的心態一樣,在不久的將來迎來分崩離析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