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陝西省安康市紫陽縣青中村。這個村子位於秦嶺深處,從紫陽縣城出發,沿著乾淨整潔的盤山公路不到20分鐘就可到達。
🔺 當地農村公路。
有「紫陽後花園」之稱的青中村,山林景色宜人、空氣滋潤肺腑,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
🔺 青中村。
吃農家飯、捉茶下雞、品貢茶……紫陽地處天然富硒區,所產茶葉中的硒元素含量較高。自唐朝以來,紫陽茶就被列為宮廷貢品,青中村的「皇茶園」就因生產貢茶而得名。然而,好茶卻未能帶來好收入,過去交通不暢一度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 當地茶園。
「從縣城到我們茶園有14公裡,以前的水泥路坑坑窪窪,開車得用1個小時。從村子到茶園5公裡的路就更差了,茶也賣不上好價錢。」青中村村民周顯勤說起之前的路況感慨萬千,「我找人合夥建廠,人家一看這路就說不行,飯都不吃就走了。」
2015年開始,紫陽縣交通運輸局將農村公路建設列為重點工作。2018年至2019年,紫陽在深度貧困村集中居住30戶以上人口的村組實施了道路硬化工程,累計完成114條、369公裡建設任務;在164條、679公裡的通村道路開展了「油返砂」整治行動;建設了「青中農莊」「茶山風光」等旅遊公路……目前,全縣176個建制村的村委會、學校等公共場所已實現100%通硬化路。
🔺 茶路直通茶山。
🔺 茶農家門口的路。
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給了周顯勤創業的底氣。201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建成800平方米的廠房。2018年,他又抓住「茶產業+旅遊」融合的商機,投資70萬元建起了觀光茶園。「從縣裡到茶園的公路被拓寬至6米,只需要半小時就能到達。以前一畝茶園收入約1000元,現在能有3000多元。」周顯勤介紹,茶葉可通過客商上門收購或發快遞寄送省內外,方便快捷。
🔺 揉捻加工。
如今已成為致富帶頭人的周顯勤,還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著家鄉父老一起從事種植、加工、銷售,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19年,周顯勤通過訂單收購、勞務用工、免費發放農資等方式,幫扶貧困戶55戶、217人,實現人均增收3598元、戶均增收1.4萬元。
🔺 5月21日,紫陽縣副縣長田鑫與淘寶直播平臺流量主播一起推介紫陽富硒茶,邀請網友品茗觀光。
🔺 對茶農進行技術指導。
借著茶產業大發展的東風,紫陽縣政府實施了「茶旅融合」發展工程,打造了煥古硒茶小鎮、瓦房會館小鎮,建成一批融觀茶、採茶、制茶、品茶、識茶、購茶於一體的精品景點和融茶、花、果、林於一體的生態景觀茶園。2019年,紫陽縣旅遊綜合收入增長31.8%,小小的茶葉成為了紫陽群眾增收致富的當家產業。
記者 白秋薇 通訊員 劉欣
責編|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