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30強城市,從長春瀋陽到泉州東莞,北方急需工業振興!

2020-12-18 騰訊網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正因為有了堅實的工業體系,我國才能在經濟發展上穩步前行。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城市,唯有工業強大才能有長遠的發展。如今我國工業基礎雄厚,正在向中高端工業上邁進,而能率先完成工業轉型的城市,自然是工業最為發達的那一個。

在改革開放之前,提到工業城市我們都能想到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天津、唐山等共和國長子,而到了今天,我們再提起工業城市,想到的是上海,蘇州,東莞,泉州這些經濟重鎮。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我國的工業30強城市,預測一下有哪些城市能夠率先完成產業升級?

工業增加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一項基礎指標,因此,工業增加值是最能體現一座城市工業規模,工業實力的一項指標,下圖為2019年中國內地工業增加值30強城市。

我們把30座城市的工業實力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上海,深圳和蘇州。上海的工業增加值達到了9670.7億元,位居首位。上海作為我國經濟第一大城市,它的工業實力也是我國最強,而且上海的外溢效應特別高,與上海鄰近的蘇州以8316億元位居第三。深圳以9587.9億元位居第2,與上海的差距不大。

第二梯隊則是重慶至南通,即第4到第18這一區間的城市。重慶作為第二梯隊的老大,是中西部城市中唯一一座進入十強的城市,2019年,重慶的工業增加值為6656.7億元,位居第4,雖然與第一梯隊有著不小差距,但是重慶也是最有希望進入第一梯隊的城市。目前重慶正在工業轉型,在鞏固提升汽車、電子製造兩大支柱產業的同時,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消費品工業、農產品加工業等也在迅速發展。

第二梯隊裡主要是各大經濟中心城市,省會城市中以廣州、武漢、杭州為代表,地級市中以佛山,東莞,泉州為代表。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十大工業城市裡,有五座城市是普通地級市。東莞和泉州就是非常優秀的代表,不足萬億的GDP總量,工業增加值卻力壓武漢,天津等經濟強市,位列第六和第七。

第三梯隊裡則是長沙至西安,即第19至30這一區間的城市。這一區間裡廈門比較意外,廈門被看做是旅遊城市,但其實廈門的工業實力也是相當強大的,在省內比福州強,在省外比濟南,西安等城市強,位列第24位。

在中國工業城市30強裡,南方城市明顯多於北方城市。而在前十強工業城市裡,沒有一座北方城市入圍,曾經的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冀工業基地被南方的珠三角工業基地,長三角工業基地超越,我國工業的北重南輕變為南重北輕,這也是北方經濟所思考的地方。北方的工業需要振興,而且是必須振興,評論區的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南方VS北方!30個城市經濟、資金、工業比拼,前者碾壓後者!
    另一方面,因為東北重要,這裡曾一度出現了許多個直轄市,僅遼寧當時就有5個,分別是瀋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另外黑龍江的哈爾濱,吉林的長春,彼時也都是直轄市,只是後來都撤銷了。 清朝末年到改開前後,北方又重新奪回了中國經濟的重心。
  • 20個中國工業城市排名,滬深爭奪榜首無錫第九,前十無北方城市
    近年來以第三產業為主的服務業發展迅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增長極。但是對於當前中國各大城市來說,工業製造業仍然是經濟發展的基礎部分,如何從低端製造向高端人工智慧製造是未來製造業發展的方向。縱觀全球經濟發達國家來說,工業製造業是推動經濟持續增長、保持經濟競爭力的主要砝碼。
  • 2019瀋陽藝術節啟幕 視覺藝術展示北方工業歷史記憶
    2019瀋陽藝術節啟幕 視覺藝術展示北方工業歷史記憶 2019-  本屆藝術節以「祝福祖國,大美瀋陽——城市因藝術而美麗」為主題,以「提高城市品位、打造文化品牌、擴大城市影響」為目標,廣泛深入地開展高品質國內外演出、展覽(展示)、交流活動,提升瀋陽城市文化內涵,擴大海內外影響。視覺藝術展第三空間《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飛閱大瀋陽》攝影作品展。
  • 北方經濟僅佔全國有35%而南方經濟卻已達到65%
    南方城市有六個分別是寧波、無錫、長沙、佛山、泉州、南通。30強城市中北方也僅有四個西安、煙臺、唐山、大連。南方城市有六個入圍合肥、東莞、福州、常州、徐州(南北城市有爭議)、昆明。千年古都西安時尚感城市50強城市中北方8個長春、瀋陽、石家莊、濰坊、洛陽、臨沂、哈爾濱、濟寧。
  • 文化、工業、科技、中產階級,四維度尋找最有潛力中國城市!
    文化產業二線城市:廣州、武漢、杭州、廈門、重慶、蘇州、南京、金華等。二、有競爭力的工業隨著中國人工成本提高,以及外部壓力增大,中國工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現在的工業強市不意味著未來還是。今天的東北也許就是一些城市的明天!
  • 競逐「國家中心城市」,瀋陽和長春誰能勝出?
    今年的瀋陽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著力提升城市發展等級,加快推動瀋陽從區域中心城市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 近日,瀋陽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提到:圍繞推動瀋陽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總目標,建設好瀋陽現代化都市圈。
  • 東三省的汽車製造業多牛,瀋陽大連哈爾濱長春大慶等超級汽車工業
    你知道東北的汽車工業有多牛嗎?今天小鵬就給大家分享一下。1,上海通用(瀋陽)北盛汽車有限公司,遼寧瀋陽市上海通用(瀋陽)北盛汽車有限公司,位於瀋陽市。2019年,中國一汽實現整車銷售接近350萬輛,實現營業收入6200億元、利潤440億元,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87位。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部設在長春,工廠設在長春、吉林、哈爾濱、大連、北京、天津、青島、無錫、成都、柳州等城市;在海外建廠1個,授權海外組裝廠15個,業務覆蓋49個國家。
  • 我國東北潛力最大的城市,大連、長春、瀋陽、哈爾濱,你看好哪個
    在共和國的歷史上,大連、長春、瀋陽、哈爾濱,東北地區絕對是繞不過去的存在,雖說歷經經濟轉型升級的陣痛,東北地區呈現出大面積滑坡態勢,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依舊不可小覷。尤其是在國家東北振興戰略之下,東北經濟慢慢復甦,相信未來崛起之日已經不遠了。
  • 助東北經濟振興上海來了,瀋陽長春哈爾濱大連鞍山錦州等上海企業
    近年來,東北三省的經濟發展遇到了不小的困難,東北振興現在是一個非常時髦也持續時間很長的話題。黑龍江、吉林、遼寧的經濟振興,第一離不開東北本地企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例如中國一汽集團、北大荒集團、鞍鋼集團等。第二也離不開,來自兄弟省市的鼎力支持。你知道上海市都在東北投資了哪些優質的企業和項目嗎?今天小鵬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 東北「好起來」了,又一城市經濟「持續回溫」,將穩坐工業第一城
    旅行一定要學會隨遇而安,淡然一點,走走停停,在旅行的路上感受不同的美景,感受中國速度的變遷,中國速度是我國發展的一個代名詞,而又像是一個形容詞,確實是這樣!以前說到東北,一定無視一個地方,長春,將目光投向瀋陽、哈爾濱等知名度較高的城市,但是,隨著工業的變革,重工業不再是我國主要產業的支柱,東北整體經濟開始走下坡路,許多當時依靠資源優勢的臨時城市,現在已經遠離了人們的視線,長春,知名度不高,但因為有實力,這裡逐漸成為關注對象,很多人說,雖然低調,但並不是沒有實力。
  • 遼寧瀋陽和吉林長春,兩座城市GDP接近,誰更強
    瀋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就被稱為「一朝發祥地,兩大帝王之都」,《紐約時報》稱,中國以最重要的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擁有「共和國大男子」的稱號,並於2019年在瀋陽設立了「2018年全球200大具有魅力城市排行榜及入選」,「2018年中國投資潛力城市50大排行榜」,這也證明
  •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新動作!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重組瀋陽工具機
    摘要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新動作!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重組瀋陽工具機】12月20日,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與瀋陽市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暨瀋陽工具機重組落地揭牌儀式在遼寧省瀋陽市舉行,標誌著經過一年多運作籌備,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正式重組瀋陽工具機。
  • 這三座城市,瀋陽、長春和哈爾濱,未來哪座城市的發展你更看好
    在我國發展越來越好的今天,我國不少地區發展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尤其南方地區近些年進步飛快,不少城市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過相較於南方地區而言,北方的發展尤其是東北地區,就顯得有些緩慢了,東北地區目前發展最好的,當屬省會城市了,那麼瀋陽、長春和哈爾濱,這三座城市,未來你看好哪座城市呢
  • 「東北第一城」瀋陽、大連、哈爾濱、長春四城誰能堪當大任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經二十餘年,東北四大城市發展規模誰綜合實力才是「東北第一城」我們看一下東北各城市經濟發展情況「共和國長子」瀋陽城市定位:是遼寧省省會、瀋陽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
  • 1990年中國城市GDP50強:江蘇9個,廣東、山東各7個
    與此同時,各地區、各城市的表現也不一而足,有的地區和城市趁勢而起一步登天,有的地區和城市則歸於沉寂,前者以長三角和珠三角為代表,如深圳、蘇州、東莞,後者以東北三省為代表,如哈爾濱、長春、瀋陽等。
  • 工業強縣的農業雄心 在瑞安,工業經濟、城市發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鄉村振興的大幕開啟,嗅覺敏銳的瑞安人從廣袤的農田裡嗅到了發展的機遇。直擊小農戶分散經營的發展痛點,以工業優勢帶動農業發展,推動城市空間向農業開放,讓工業經濟、城市發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近年來,在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間,瑞安漸漸找到最佳的契合點。
  • 默克爾訪問瀋陽 當「中國製造2025」遇上「德國工業4.0」_遼寧頻道...
    然而,好奇心和新鮮感的源頭,是德國參與中國結構性改革的熱忱,是加緊德國「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戰略對接的良機。[ 詳細]    「德國資本對東北關注度超乎預料,越來越多的德企日益深度融入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中來,為結構性改革注入新生力量。」
  • 瀋陽、大連、長春 誰引領東北起飛?
    •在瀋陽喊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東北看遼寧、遼寧看瀋陽」的口號之後,大連卻在爭奪領跑者的第一戰中給瀋陽來了一個實實在在的下馬威——瀋陽市獲批的項目只有9個,總投資額不過10個多億,而大連石化的一個項目就達到了90多個億。   大連石化因為地理位置重要、經濟效益好,一直是中石油優先發展的煉化企業。
  • 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北上廣深居全國前四
    寧波、長沙、南京、合肥、青島、濟南、瀋陽、大連、東莞、泉州、佛山、福州,還沒達到常住人口1000萬的條件。合肥、濟南等市場主體突破了100萬,但是經濟總量還沒突破1萬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距離1000億元也很遠。1.3 南北方城市差距大,南方城市有硬傷,北方城市也有獨特的優勢。從296個城市情況看,南方城市營商環境好於北方(以淮河-秦嶺作為南北方分界線)。
  • 瀋陽市大東區躍入全國工業、主城區「雙百強」
    近日,瀋陽市大東區持續成為熱點: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揭曉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區」榜單,大東區位列第69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全國主城區競爭力報告,遼寧5區入選「全國百強主城區」,大東區再次榜上有名,成為工業、主城區「雙百強」,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