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江豚,喝「豚」湯

2020-11-10 常德金滔

「五一」放幾天假。朋友對咱說:我們去湖北鹹寧玩,喝豚湯。我問什麼豚湯啊。朋友說,就是鵝和鴨雜交的,叫豚,熬的湯才叫一個好喝!

行,那還說什麼啊,朋友開車,管吃管喝,苕兒才不去呢!

五月二號出發了。我對朋友說,我們過一下石首,我要去看江豚。中午到了石首的天鵝洲,邊走邊問,到了中國唯一的江豚保護區。江豚就是江豬,小時候聽老人說過,江豬才叫一個大啊,可把船掀翻!現在江豚很少了,千把只。前幾年我就想去看「江豬」了,無耐石首長江大橋沒通,繞行荊州來去要七個小時,現在石首大橋通了,去鹹寧正好可路過,難的的機會。

過了石首長江大橋,按導航提示,又問老鄉,好不容易到了江豚飼養基地。進去了,不對外開放,東問西問,說管鑰匙的人吃酒去了。正好有武漢來的人,說給館長打招呼了,一會兒就過來。

一會兒管鑰匙的人來了,穿過鐵門,搖搖晃晃走過一排浮在水面的塑料空心方塊,到了像養魚的網箱一樣的江豚飼養區。一會兒,水面波動,有大魚一樣的背露出水平。再等,躍出了比海豚小的動物,全體深灰。說實話,比想像中的可掀翻船的「江豬」小多了。。。

看了飼養區的江豬,老鄉告訴我,最好去湖裡看,那裡更多。所謂湖,實際上是長江故道,老鄉說八十年代都可通長江。我們開車到了湖堤的一個灣,等了一會兒,遠遠地看到了偶爾躍出的江豚。經查詢,經過多年的繁殖,湖裡的江豚已到了八十頭。

到了鹹寧,晚上喝了「豚」湯。味道鮮美。喝完了我還是狐疑,鵝,鴨子,不同的物種,能產生後代嗎?吃了別人的嘴軟,先不說。

第二天,去朋友親戚家,在湖邊,吃「豚」肉,喝酒。順便說個故事,朋友父親同去了,華中工學院的老大學生,梅州人,八十多歲了,客家話的口音還很重。鹹寧是個方言島,下面的各縣都聽不懂鹹寧話,更別說我們了。朋友親戚家的老人,當過村幹部,能勉強說鹹寧味重的普通話。兩個老人,連比帶劃,基本能交流。在灶邊扯談,我看到了和湘西火坑上一樣的梭筒鉤。我問,這個你們鹹寧話叫什麼啊?老人有點愣住了,額額,我說,你就說鹹寧土話,怎麼叫的?「翠府鉤」。。。我正愣的時候,「炊壺鉤!」朋友父親,從小說客家話的老人居然脫口而出,聽懂了。他說,長沙就叫炊壺鉤,我曉得!。。。後來,我再次問了朋友親戚的家人,鹹寧土話到底叫什麼啊?——菜府哥!——額,朋友親戚家的老人,為了讓我們聽懂,還是盡力說的普通話——翠府鉤。

圖片來自網絡

見到了朋友親戚家養的「豚」,像鴨子,體白,雜少量黑羽。我在一邊問朋友親戚的家人,這個鴨子,父母是不是還是這樣子?是的,還是這樣子的。我心裡基本上有底了。

回常德後,我百度查了半天,網上還真有人說鹹寧的豚,是鵝和鴨子雜交的。仔細查,叫陽新屯鳥,或者叫豚鳥,就是番鴨,常德本地叫洋鴨、旱鴨,原產南美。不過,當地的豚鳥,體色白多黒少,常德的旱鴨,體色黒多白少。回來後在嶽父家聚會,我還只提到朋友說「豚」是鵝是鴨子雜交的。。。不可能!它們是不同的物種,有生殖隔離!。。。姨姐的女兒拍著桌子說——哦,她大學專業是生物學。

江豚是不敢吃的,比熊貓珍貴。我師傅七十年代當兵時,看到四川農村寫的標語:你殺熊貓,政府殺你!

」豚」湯,大家在鹹寧儘管喝!

相關焦點

  • 周六,為江豚保護「健行」——2019南京江豚保護網絡公益嘉年華暨...
    活動單位指導單位:南京市綠化園林局、南京市委網信辦主辦單位:南京市建鄴區委宣傳部、南京市建鄴區委統戰部、南京市豚類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南京江豚保護協會、新華社江蘇分社、江豚灣灣酷跑俱樂部、南京廣電集團網絡傳媒中心
  • 看,江豚!
    那些暖暖的故事遠遠沒有說完今天,端午佳節,「江豚公益行」網絡公益增殖放流活動在南京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三橋觀測點舉行,在這個觀測點站一會兒,很可能會有一隻可愛的江豚出現在你面前呀!陳曙明 攝看江豚、增殖放流,助力修復長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還江豚一個食物充足的長江。此次活動由南京廣電集團牛咔視頻主辦,現場,南京市委網信辦還授予牛咔視頻「江豚公益行」旗子。
  • 哇,好多江豚!呆萌江豚金灘覓食誤入拖網,漁民全部放生
    哇,好多江豚!呆萌江豚金灘覓食誤入拖網,漁民全部放生 2020-11-01 22: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九江學院「愛江護豚」服務隊赴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近距離觀察江豚
    服務隊在銅陵市郊區婦聯和團支部大通江豚保護義務宣傳點——伊梅錦江豚手創工作室工作人員的支持和陪同下,開啟了此次「愛江護豚」之旅。早晨,大家一起坐輪渡來到了銅陵市國家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對江豚進行近距離的觀察和學習。據了解,銅陵市淡水豚自然保護區為半自然餵養方式保護,每天要多次進行人工投放食物餵養江豚。服務隊剛好趕上十點鐘的餵養時間。
  • 今年發現21頭江豚死亡 長江豚類保護區將全年禁漁
    11月10日,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正式啟程。武漢白鱀豚館內人工飼養的江豚。嶽陽市東洞庭生態保護協會志願者準備對洞庭湖進行巡護。今年已發現21頭江豚死亡,多與生存環境變化有關;長江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將全年禁漁武漢白鱀豚館內唯一的白鱀豚淇淇15年前去世。此後,館內再無白鱀豚。如今,只生活著5頭江豚。
  • 種群數量年均減少6.4% 江豚成長江最後的豚類(圖)
    「江豚數量正以每年6.4%的速率下降,如果保護不力,10年至15年之後,可能想保護已無保護的對象,江豚將成為第二個白鰭豚。」  近日在石首天鵝洲白鰭豚國家自然保護區,世界著名豚類保護專家、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王丁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江豚的生存狀態充滿憂慮。此時,他剛剛完成一項旨在讓江豚回歸自然的研究。
  • 乘興江畔拍「江豬」 「豚」來「豚」往不思歸
    「想拍江豚跳水的同志們快點來啊,現在江豚在江邊活躍得不得了!」連日來,長江江豚在狼山附近江面異常活躍,引得不少遊人前來觀睹,在「南通野鳥」微信群內,類似呼朋喚友的聲音也是不停地跳出,直撓得人心痒痒。
  • 江豚,有多重要?
    在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的結果中,可以看到,當時江豚只剩1012隻了。今年,長江實施了十年禁漁期,長江江豚也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如此大力的保護下,它們生活得怎麼樣了?01「長江的微笑」江豚,顧名思義,是生活在江裡的「豚 」。
  • 21所高校學生參加江豚保護夏令營
    湖南日報7月16日訊(記者 徐典波 通訊員張脫冬)7月16日,全國大學生江豚保護夏令營如期來到嶽陽。21所高校的大學生與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200多位志願者代表歡聚,聽講座,看展覽,做交流,到洞庭湖上尋訪守護江豚。
  • 江豚、長江江豚&無背鰭鼠海豚
    鯨豚類簡介鯨類,或者稱鯨豚類對應的英文單詞是cetacean,源自拉丁文cetus(大型海生動物)和希臘文ketos(海怪),足見先人們早就認識到了不少生活在海洋中,身型龐大的這類動物。另外在南美洲中部大西洋沿岸水域還生活著弗西豚Pontoporia blainvillei (也有稱作巴西河豚,拉普拉塔河豚,弗西豚科Pontoporiidae),這是唯一生活在海裡的「淡水」豚類。淡水豚類以魚類為食,都有著特別延長的吻突(比一般海豚的要長得多),同時由於已經適應在能見度差的混濁水域裡生活,它們的眼睛也都極小,依靠發達的回聲定位系統來導航與定位獵物。
  • 漁夫與江豚
    當這樣的短視頻在網絡裡迅速傳播,就吸引了一波又一波觀江豚的遊客來,反而增加了梁澤業的收入,漁樂遊自然升級為更時尚的觀江豚生態遊。梁澤業也由船長轉身變為船長+導遊。在觀江豚遊過程中,面對遊客提出的各種問題,他感到應接不暇,力不從心。「我不能總是把船開到這裡讓遊客自己看,沒人解說。」他暗下決心,回家後上網查閱資料,走訪老漁民,了解江豚習性、活動規律等,很快成為一名出色的江豚「專家」。
  • 浦口水域憶江豚
    近日喜讀《南京日報》「浦口,江岸之變留住『江豚之戀』」長篇報導,讓我回憶起古人在浦口水域寫及江豚的一些詩文與我小時候邂逅江豚的趣事。浦口水域指自新濟洲至八卦洲尾的長江段(與南京江豚保護區範圍吻合)。燕子磯這一段江面已發現二十一首偶遇江豚的詩文,至於浦口江岸與梅子洲(江蘇省級江豚保護區示意圖稱,即江心洲)之間的江面上,古人寫及江豚的詩文也不少。另外,宋代詩人孔武仲《三山磯》中「磯下長川欲倒流,江豚出沒水禽浮」詩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江豚與野鴨和諧共處畫面,令人讚嘆!
  • 青島又開了家日式豚骨麵館,濃濃骨湯喝後念念不忘
    整個店裡特色就是豚骨面,其它小菜都是輔助,所以今天來吃麵,就點了一份特色,服務員稱之小白,還有個小黑,其實就是湯料裡的區別,小白是什麼也不加的濃骨湯,小黑就是骨湯裡加了些醬油。端上來賣相看著還是很誘人的。一碗麵上面撲了5塊左右豚骨。豚骨肉很大一片,感覺都快有臉大了,下面的面也是特別有勁道,面是現做的,而且煮的火候剛好。
  • 「不想看到江豚再步白鰭豚的後塵!」
    在記者的呼聲中,53歲的飼養員丁澤良又緩緩走到網箱邊,用手輕輕划動了一下水面,隨著發出可愛的「啊噗」聲,一頭小江豚徑直遊了過來、微微探出頭,拱了拱他的手,又迅速鑽回水底。 △一頭小江豚在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覓食。
  • 科普∣江豚、海豚和豬到底是什麼關係?
    江豚是鯨偶蹄目鯨河馬亞目鯨下目鼠海豚科江豚屬的3種動物的統稱,也就是說,江豚是一種特殊的海豚。在我國主要指長江江豚,是極危物種。另外兩種東亞江豚和印度洋江豚都是易危物種。 長江江豚又叫窄脊江豚,體長為120-190釐米,體重100-220千克,貌似海豚。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從「微笑精靈」看長江生態興衰
    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漁民上岸江豚「回家」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古老而珍稀的物種。
  • 添丁|江豚圍網「添丁」 全國獨此一例
    去年四月以來,市漁業局在長江江心洲江段成功解救的5頭因擱淺而受傷的長江江豚,獲救的江豚被陸續暫養在安慶長江江豚西江救護中心圍網內進行康復治療,當時《天天直播》欄目曾就江豚體檢的過程進行了記錄採訪。令人驚喜的人經過一年的人工馴養,獲救的5隻江豚不但適應了西江圍網的生活環境,還在這兒安家落戶,生兒育女。6月4日晚上,其中一隻江豚成功分娩了一頭小江豚。
  • 江豚,有多重要?
    「長江的微笑」江豚,顧名思義,是生活在江裡的「豚 」。它雖然叫「江豚」,卻不是都生活在淡水裡的。事實上,除了我國特有的長江江豚,其他江豚都是生活在海洋裡的。▲ 2016年4月19日,在山東泉城海洋極地世界內,一頭剛出生不久的海水江豚跟隨江豚媽媽在水池裡暢遊。
  • 秦皇島樂島海洋公園添喜事 的黃渤海江豚產下小江豚
    4月19日下午5點左右,秦皇島山海關樂島海洋公園添了一件喜事,一頭叫「來福」的黃渤海江豚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成功自然繁殖,產下一頭小江豚。    4月20日上午,在樂島海洋公園的海洋劇場裡,產後的「來福」 與小江豚被單獨放在一個長方形的池子裡,享受著「單間」的待遇。
  • 勝科IWH長江江豚科教中心在南京成立
    長江江豚科教中心(科教中心)的成立是長江江豚拯救聯盟主辦的「國際淡水豚日暨第二屆長江江豚保護日」宣傳活動的重要環節。該活動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長江辦」)指導,長江江豚保護聯盟主辦,勝科中國及勝科國際水務中心為主要承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