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4類人不用燒香拜佛,佛緣卻很深,其中有沒有你?

2020-12-16 每日鄉土民情

佛教從東漢就傳入中原,之後和中華文化融合創新,形成了今天被人接受的佛學思想。不過對於佛學,有人不太能明白,認為佛教徒是愚痴,信自己不是更好?

這些人很難聽得進佛法,還會有牴觸的念頭,甚至還詆毀三寶。但有些人不需要多指點,他們自然懂得其中的道理,對三寶很是虔誠。

很多人沉迷於世間假相中,被名利所誘惑,他們造了諸多的業,對惡果毫不自知,對因果不屑一顧,以至於業障加重,沒有太多的福報和善緣,也很難被佛度化,需要經歷多世輪迴方能修成正果。

佛緣深的人,並非整天站在佛堂前燒香拜佛,也不是天天待在寺廟,反而是內心有善行,心中時常住著佛,能夠用實際行動去弘揚佛道之人,從來不搞虛無形式主義。

佛教:這4類人不用燒香拜佛,佛緣卻很深,其中有沒有你?

1、沒有執念的人

人最大的苦就是煩惱太多,執念太深,不能看破人生,結果被雜念纏身。唯有放下痛苦,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不然的話,那就是沒有智慧、慈悲的表現,很難能修成大道。人生別有太多執念,放下了佛緣自然趕來,才知人生的真諦,才能讓內心空靈自在。

2、大忍辱心的人

煩惱其實是氣量比較小,在生活中這也看不慣,那也想不通,動不動就會大發脾氣,這類人自然沒有什麼福氣,生活也很難會幸福快樂。想要讓自己笑口常開,那就要有大忍辱心,能夠容納世間一切不如意,讓自己遠離煩惱,早日登上極樂淨土。

3、敬畏因果之人

學佛最怕就是執於外道,自認為修煉到一定境界就會有神通,這反而讓本心丟失。佛學說到底就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一個人只有明因果,不造惡因,才能獲得佛菩薩的施救。那些佛緣深的人,會敬畏因果,不會隨意造業,內心清淨,和佛菩薩感應更多。

4、樂善好施之人

日常生活,沒有多少人寧願吃虧去幫助別人,反而斤斤計較的人很多,人性說到底很是自私,多數人都為自己著想。其實這種思想很危險,也是愚昧、狹隘的表現,沒有智慧可言。那些佛緣深厚者,多半都會樂善好施,為自己積累福報,人生會更加順利,沒有什麼煩惱纏身。

佛法之精妙,任誰也難以參透,希望大家積極修行,早日修成正果,去往極樂淨土。

相關焦點

  • 佛教:這4類人不用燒香拜佛,佛緣卻很深,其中有沒有你?
    佛緣深的人,並非整天站在佛堂前燒香拜佛,也不是天天待在寺廟,反而是內心有善行,心中時常住著佛,能夠用實際行動去弘揚佛道之人,從來不搞虛無形式主義。佛教:這4類人不用燒香拜佛,佛緣卻很深,其中有沒有你?1、沒有執念的人人最大的苦就是煩惱太多,執念太深,不能看破人生,結果被雜念纏身。唯有放下痛苦,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不然的話,那就是沒有智慧、慈悲的表現,很難能修成大道。人生別有太多執念,放下了佛緣自然趕來,才知人生的真諦,才能讓內心空靈自在。
  • 佛教:這四種人,不用燒香拜佛,也佛緣極深,看看有你嗎?
    什麼樣的人是與佛有緣、佛緣深厚之人呢?我想可能很多人會說是那些天天到寺院裡燒香磕頭、天天守在佛菩薩像前、日日念佛號的人。其實我們說,離佛菩薩最近,不是表面上距離的遠近,而是內心的距離。《六祖壇經》裡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佛教:這三種人,不用燒香拜佛,卻有極深「佛緣」,是你嗎?
    佛偈有言:「諸法從緣起,彼法因緣滅。」在佛家看來,世間萬法皆因緣而生,隨著因緣的聚散而生滅,這便是「緣起論」。事物之間有緣,才會產生關聯,並進一步發展產生結果。世人能夠蒙佛法接引救度,當然也離不開佛緣。然而,佛門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難度無緣之人」。塵世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親疏之分,每個人的佛緣,也有深淺之別。
  • 佛教:身上有這3個「痕跡」的人,不用拜佛,佛緣也深厚,有你嗎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前言究竟什麼樣的人才可以說是佛緣深厚的人呢?難道經常去燒香拜佛的人就一定和佛菩薩離得最近嗎?如果我們的心能夠與佛心相呼應,那麼就算沒有燒香拜佛,也能夠與佛菩薩感應道交,而這一切的關鍵就在於我們是否用了誠意的心。佛經裡面有一句話是這樣子講的"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菩提心境」這四種人,不用燒香拜佛,也佛緣極深,看看有你嗎?
    什麼樣的人是與佛有緣、佛緣深厚之人呢?我想可能很多人會說是那些天天到寺院裡燒香磕頭、天天守在佛菩薩像前、日日念佛號的人。其實我們說,離佛菩薩最近,不是表面上距離的遠近,而是內心的距離。《六祖壇經》裡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心中沒有佛、沒有善念的人,天天抱佛的大腿也是無用。
  • 佛說:這6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你嗎?
    佛門裡有句禪語: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們往往認為佛菩薩住在寺廟,燒香拜佛只有到寺廟裡才靈驗。但其實佛菩薩無處不在,心中有佛的人,時時刻刻心存敬畏;心中無佛的人,只在寺廟燒功利之香。
  • 佛緣深厚的人有3個特徵,他們不用燒香拜佛,卻深得佛心
    無佛緣之人與佛之間沒有絲毫的緣分,佛法再精深,他們也悟不到;而佛緣深厚的人如同得到佛的助力,生活處處見禪,修行起來毫不費力。那怎麼樣才算是佛緣深厚呢,佛緣深厚的人有這3個特徵,他們不用燒香拜佛,卻深得佛心。
  • 這3種人,不用燒香拜佛,也會佛緣深厚,看看有你嗎?
    佛家總提及「緣分」二字,我們也常常聽說一句話:「佛不渡無緣之人。」那何謂「緣」呢?我們萬事萬物的存在和發展都連不開彼此之間的相互依存,這就是所謂的緣。現如今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去寺廟燒燒香,拜拜佛,就是一心向佛,便會得到佛菩薩的庇佑。殊不知心不誠,禮佛便流於形式,又哪裡來的佛緣呢?
  • 佛教:為什麼你燒香拜佛不起作用,原因你應該要懂得
    燒香的功德是非常的深厚的,那麼也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你燒香拜佛,真的是能夠起到作用的,但是有人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燒香拜佛,有些人有作用,有些人無論是如何的虔誠也是沒有絲毫的作用,這樣的結果讓他很是納悶,甚至讓自己對佛敬仰的心產生了動搖。
  • 佛教:這四種人,不用燒香拜佛,卻離佛最近,看看有你嗎?
    與佛無緣的人,佛菩薩再想度也是無能為力。佛法難聞、人身難得,今生若想與佛結緣、遇佛得度,需要自己修得大善根、大福報,沒有福報的人,縱使有緣幸識佛法,也難生法喜心,甚至詆毀、厭棄,加深業障。緣分不足,燒香拜佛也是徒勞。
  • 佛教:燒香拜佛不起作用的原因,是因為你與佛無緣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燒香拜佛,卻不起作用呢?首先,我們來說說燒香起作用的原理,你就明白了。佛教中講究燒香,代表著你對佛菩薩的尊敬,以及供養。佛菩薩喜歡心地善良的人,更喜歡修心、準備去往佛國世界的人。即使這樣,你燒香拜佛,仍然有可能不會起到任何作用。眾所周知,佛家講究緣分。
  • 佛教:這4種人,不拜佛,也佛緣很深,看看有你嗎?
    我經常提到「佛緣」這個詞,很多人有疑惑?到底什麼樣的人與佛有緣呢?有哪些特徵呢?佛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只不過又因為眾生業力有別,根機悟性不同,所以佛緣深淺不一。業障重的人可能今生暫時與佛無緣、得不到渡化,需要多劫修行、福報具足,方可得渡。
  • 這三種人佛緣最深,看一看有你嗎?
    站在世俗的角度去說,佛緣是有深有淺的,如果站在佛菩薩的角度來看,一切眾生皆與佛有緣,因為在佛經中,佛親口說過,我們人人都是要做佛的,套用因果的一句話來說,人人皆與佛有緣,只看來早與來遲。我們今天說的佛緣,是站在眾生角度來講的,畢竟在我們身邊,有些人佛緣很深,有些人佛緣很淺,甚至有些人,壓根就與佛無緣,甚至一生都無法與佛接觸。那些與佛無緣的人,往往都是誹謗佛法,或者討厭佛教,厭煩與佛有關的一切,即便是這樣的人,佛也沒有放棄他們。因為就算是獵人強盜將來也會與佛結緣,也會成為佛的,只是需要時間。
  • 佛說:這4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你嗎?
    沒有佛緣的人,你和他講佛法,他可能根本聽不進去你說的話,甚至還會產生反感的情緒,做出詆毀三寶的惡行,這樣就是造業了,無緣不得渡。佛陀曾經說過:佛是覺悟的人,人是未來的佛。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成佛。只是這佛性大多時候都被湮沒了,世間凡夫被種種名利假相所迷惑,顛倒妄想,不畏因果、肆意造業,致使業障深重,障深慧命,苦海輪迴。
  • 佛教:這4種人,與佛有緣,佛緣甚深,有沒有你?
    因此拜佛、供佛皆需用心做起,從心而覓如此才能得到出世功德。在《六祖壇經》中雲「一切功德,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因此佛陀曾說,種下佛緣善根,需用一心去念南無佛。這四種人,不用拜佛,佛緣卻深厚無比,看看有你嗎?
  • 這4種人,不拜佛,也佛緣很深,有你嗎?
    「佛緣」,就是說與佛有緣。佛教用語,指某人和佛教中的人物有感性上的聯繫,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聯繫可以是佛教中所認為的前世,也可以是今世。有佛教信仰的人認為:有佛緣的人一般都可以在人間受到佛、菩薩及其它佛教人物的愛護和關照。
  • 「佛渡有緣人」,這4種人佛緣最深,有你嗎?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如果沒有佛法的救度和指引,我們恐怕要在苦海裡不斷輪迴、顛簸受苦,不得解脫。「佛渡有緣人」,這4種人佛緣最深,有你嗎?一、孝順父母之人「百善孝為先」,佛曾經說過,父母是這世間最大的福田,孝順父母是消業增福最快的助緣。
  • 佛說:這5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是你嗎?
    佛家言: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樣的人是與佛有緣的人呢?自然不是那些天天只知道燒高香、拜大佛,自身卻從未改變的人。佛教不是功利主義,不是你表面功德越大,就越會加持你。一切供養,不是為了利益佛菩薩,而是在培養我們的利他心,洗除我們的貪婪。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就像我們提及出家人,並不是誰都出得了家的,出家需要大福報,因緣不具足的人難以真正安心出家修行。「與佛有緣」,這個「緣」不是指表面上的距離,不是說我今天守在佛菩薩像前,我就離佛最近了,不是這樣。「佛在心中,莫向外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距離在心、不在形。心中有佛、有善良、有慈悲,並能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之道的人,佛緣最深。
  • 佛緣深厚的人有3個特徵,他們不用燒香拜佛,卻深得佛心
    白馬寺後殿門上有這麼一副對聯: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這副對聯的意思是雨雖然能滋潤萬物,但卻滋潤不了無根的草,佛門隨便廣結善緣,但是也度不了無緣之人。因為無緣的人就如同這無根之草,想要滋潤也不能為力。無佛緣之人與佛之間沒有絲毫的緣分,佛法再精深,他們也悟不到;而佛緣深厚的人如同得到佛的助力,生活處處見禪,修行起來毫不費力。那怎麼樣才算是佛緣深厚呢,佛緣深厚的人有這3個特徵,他們不用燒香拜佛,卻深得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