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雷州「向海求進」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旅遊

2020-12-21 中國網

近日,廣東省雷州市自然資源局實施藍色海洋綜合開發計劃。提出大力發展海上交通運輸業,確保企水、烏石等漁港升級改造項目用海;做大做強濱海旅遊業,加強海洋資源保護,實現保護與利用並重,充分發揮海域資源效能。近日,記者在烏石鎮港、赤豆寮島了解到該市開發臨港產業、海島旅遊的推進情況。

雷州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區的「咽喉」,是「兩區」對接合作的「後花園」。作為廣東省主要漁港之一,烏石港區位優勢明顯,南可通海南島,西連北部灣。當前,該市正大力發展烏石港臨港工業區。在園區內,廣東大唐國際雷州電廠已初具規模。

據悉,廣東大唐國際雷州發電廠項目作為雷州市最大的工業招商引資項目,報批工作經歷了10年的艱辛努力,於2015年1月正式獲得廣東省發改委的核准,成為國務院簡政放權後廣東省發改委核准的首個大型火電項目,並於2015年12月全面開工建設。

「目前,雷州市正依託烏石港加快開發臨港工業園區,致力打造以能源、港口物流為主導的重要臨港產業基地。」雷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雷州將以建設烏石港通用碼頭和烏石臨港產業園為基礎,謀劃建設2萬畝烏石臨港經濟區,主要是發展臨港產業、臨港加工貿易和轉口貿易,打造承接湛江高端臨港產業輻射、對接「兩區」產業布局的前港後區模式,走一條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發展路子。」

赤豆寮島位於雷州市企水鎮,早年是村民出海的必經之地。「赤豆寮島對整個企水港起到了緩衝作用,避免企水港受到風浪的侵襲。」雷州市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黃成果向記者介紹,由於赤豆寮島的遮擋讓整個企水港成為一個巨大的天然避風港,每當颱風天,漁船就從赤豆寮島與企水港之間的港門進入躲避風浪,加之赤豆寮島上種植有成片的防風林,即便是颱風天,在企水港內也很少聽說漁船或漁排受災的情況。

穿過木麻黃林,赤豆寮島南端有一大片沙灘。踩在沙灘上,細膩的沙子會發出銀鈴般清脆的聲音,被當地人稱為「會唱歌的沙灘」。黃成果多次登島,他告訴記者,整個沙灘長達5公裡,是個天然的海上遊泳場。

目前,廣東樟樹經濟開發有限公司正在承建該島的旅遊開發。該公司向主管部門申請,計劃將文化、旅遊、地方風情相結合開發海島旅遊,該島已被批准命名為「赤豆寮·愛情島」。

「雷州是廣東省海洋大市之一,但目前還沒有島嶼旅遊。」黃成果說,如果能將赤豆寮島合理開發利用,把海島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對促進雷州市海洋旅遊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廣東雷州面向「兩區」開發臨港基地 因地制宜開展海島旅遊
    提出大力發展海上交通運輸業,確保企水、烏石等漁港升級改造項目用海;做大做強濱海旅遊業,加強海洋資源保護,實現保護與利用並重,充分發揮海域資源效能。近日,記者在烏石鎮港、赤豆寮島了解到該市開發臨港產業、海島旅遊的推進情況。雷州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區的「咽喉」,是「兩區」對接合作的「後花園」。
  • 【雷州旅遊宣傳片,原來雷州這麼漂亮】
    雷州半島、海南島和北部灣的城鎮群經濟圈,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發展。具有南亞熱帶特色的農、林、牧、副、漁生產。雷城(古雷州府治)是廣東七大、粵西地區唯一且廣東省唯一一個縣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是獨特的廣東四大區域文化之一。
  • 雷州:廣東唯一縣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體驗厚重的歷史旅遊文化
    石狗崇拜地處祖國大陸地最南端的雷州,古代屬於南蠻要服,是百越族俚傜童聚居之地。他們在低劣蒙昧的遠古時代,面對自然界的怪異現象無法解釋與制服,為求生存與發展,於是把生產寄託於圖騰,並於春秋時期形成共同對狗的圖騰崇拜。
  • 廣東雷州地方文化特色讓禁毒宣傳入鄉隨俗
    近年來,為打通禁毒"六進"宣傳活動的"最後一公裡",廣東雷州市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結合鄉村民風民俗、利用各種時間節點、藉助各行各業的力量,全力開展禁毒宣傳工作,讓禁毒宣傳入鄉隨俗,進漁村、上碼頭、入家庭,在鄉村群眾身邊長吹禁毒"耳邊風"。
  • 「南方兵馬俑」廣東雷州石狗走出田舍
    中新社湛江12月2日電 題:「南方兵馬俑」廣東雷州石狗走出田舍中新社記者 梁盛記者近日在廣東湛江雷州市採訪期間發現,所到之處,無論是景區、村莊,抑或是街道、農田,都會看到一尊尊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石狗。
  • 大陸最南端誕生萬畝水田 雷州打響廣東水田墾造第一槍
    &nbsp&nbsp&nbsp&nbsp原來,在廣東雷州半島,石狗是最有靈性的東西,當地先民把「石狗」神化為「守護神」,安放在村口、門口,用以「鎮邪避災」,並一直沿襲下來。這裡的靈犬崇拜,隨處可聞,它已成為雷州文化的根系,眾多的節慶,都閃爍著石狗的影子。
  • 三十年代廣東雷州,天南重地海康縣
    雷州市位置在雷州半島的中部地區,海岸線長度逾四百公裡。明朝洪武年間,廣東成為行省,管轄雷州半島。 【雷州男孩】雷州人是指早期遷居雷州半島的漢人後裔,是廣東閩民系之一。史料中記載,西漢初年就有蒲田先民遷居至此。
  • 湛江未來10年發展最好轄區:不是雷州,不是霞山,而是這座小城
    眾所周知,湛江地處廣東省的沿海地區,從地理位置上看,湛江與廣東、廣西和海南省三省交界。早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湛江的名氣和青島齊名,因為這座城市在當時的經濟總量僅次於省會廣州,是廣東經濟第二城。但隨著深圳、東莞和佛山等珠江系城市的崛起,湛江的經濟發展一去不復返。
  • 廣東雷州地方文化特色讓禁毒宣傳入鄉隨俗
    近年來,為打通禁毒"六進"宣傳活動的"最後一公裡",廣東雷州市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結合鄉村民風民俗、利用各種時間節點、藉助各行各業的力量,全力開展禁毒宣傳工作,讓禁毒宣傳入鄉隨俗,進漁村、上碼頭、入家庭,在鄉村群眾身邊長吹禁毒"耳邊風"。
  • 青龍鄉: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原標題】青龍鄉: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我種了13畝石崖茶,村裡的產業指導員經常給我提供技術指導,茶葉品質一年比一年好。種茶加打零工,一年收入5萬元。」  2016年,青龍鄉精準識別貧困戶576戶2153人,限於交通和地理位置偏遠,村民紛紛外出打工謀求發展。該鄉地域遼闊,土地肥沃,雨水充足,適宜農產品耕種。該鄉因地制宜,鼓勵村民發展專業合作社,引導村民種植香芋、石崖茶等特色農產品。  該鄉每個行政村配備2到3名產業指導員為農戶提供「保姆式」服務,全程跟蹤種養過程,提供技術支持和產業扶持。
  • 特色小鎮咋發展:應因地制宜不能東施效顰
    近日,記者專訪了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浙江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翁建榮。翁建榮詳細解讀了浙江特色小鎮發展的成功經驗。在談起特色小鎮規劃定位時,翁建榮強調:「特色小鎮發展一定要找準地區優勢和特色,因地制宜,切忌千篇一律、同質化競爭。」浙江在規劃建設特色小鎮之初,首先深入分析了浙江近年來發展的經濟基礎、理論基礎和精神基礎。
  • 廣東湛江雷州崛起,萬達、海螺及牧原集團117億總投資雷州
    三個項目正式落戶雷州,投資總額達114億元。中國海螺與勵福環保攜手投資建設油田廢棄物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項目。計劃建設年處理15萬噸含油汙泥、3萬噸廢礦物油和2萬噸有機廢物處理設施。萬達集團與廣州萬年攜手投資建設雷州商業商務形象地標,集購物中心、國際高星商務酒店、城市商業風情街、高端公寓、高端住宅等頂級業態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項目。牧原集團總投資60億元,建設年出欄300萬頭生豬養殖全產業鏈項目,致力於綠色生態循環現代農業發展,助力雷州鄉村振興。
  • 順德幫扶雷州,因地制宜助農民增產增收
    碧桂園集團幫扶雷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訓班在雷州開班。  為了讓貧困地區科學的發展產業,培養穩定增收的能力,持續高質量的脫貧。  雷州市扶貧辦主任朱朝穎,順德區對口幫扶雷州工作組組長馮炳全等出席開班儀式。朱朝穎人為,加快雷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提高致富帶頭人、合作社組織化程度,是雷州當前建設現代農業體系,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進一步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的水平,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規範、健康發展。
  • 【雷州旅遊宣傳片,原來雷州這麼漂亮】
    雷州半島、海南島和北部灣的城鎮群經濟圈,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發展。具有南亞熱帶特色的農、林、牧、副、漁生產。雷城(古雷州府治)是廣東七大、粵西地區唯一且廣東省唯一一個縣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是獨特的廣東四大區域文化之一。
  • 中國大陸的最南方——雷州半島
    龍水湖,後山冬裝、天流嵐凌風中凌亂,最難將青椒於江湖,雷州半島是瓊州海峽以北的大陸向海洋的延伸區域,也是中國三大半島之一,位於廣東西部地區與廣西相鄰,與海南隔著瓊州海峽相望,範圍大致與今天湛江市轄區一致
  • 湛江雷州有一種特色小吃,叫做「白餅」,你多久沒吃了?
    廣東湛江的美食有很多,比如白灼對蝦、白切雞、白切狗、雜魚湯等等,當然少不了還有美味的餅類,比如水餅、發餅、白餅、蝦餅、仙草餅、印子餅等等。今天小編介紹的是雷州的一種特色小吃,叫做「白餅」。這個白餅,雷州半島大街小巷都有的賣,看起來皮薄嫩白,椰絲芝麻餡,讓人垂涎欲滴。
  • 清遠桃源片區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產業
    梁繼漢所在的桃源片區,轄內的12個村委會從前寫滿了貧窮與落後:道路狹小,農產品難以出山,年輕人忙著逃離……近年來,桃源片區念好「山水經」,唱好「旅遊戲」,依託獨特的自然環境資源,因地制宜發展以民宿為主的鄉村旅遊和特色農業產業項目,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資源路」……如今,隨著民宿經濟崛起和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
  • 雷州名城添彩,擎雷書院項目開工!
    他指出,雷州城是歷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是嶺南四大文化之一。雷州名城和雷州文化的形成都離不開雷州的歷代書院對文化的挖掘、整理、弘揚和豐富。如元代海康學宮和明清時期的雷陽書院、濬元書院等等。雷陽書院乃嶺南師院的前身,歷史上曾與廣雅、端溪、越秀、越華和五羊等書院齊名,為廣東的六大書院之一。
  • 雷州市加大投入傳承發展雷州文化
    雷州文化特色鮮明,是廣東四大地域文化之一,也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增強雷州文化的活力,近期,雷州市大投入、大手筆傳承發展雷州文化。雷州石狗憨態可掬。記者 張鋒鋒 攝建設雷劇傳承基地雷劇藝術是雷州文化的精髓,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曾獲得戲劇藝術最高獎——梅花獎。
  • 鄭人豪到雷州調研農房管控、鄉村風貌提升和掃黑除惡工作
    9月7日,市委書記鄭人豪率隊到雷州調研農房管控、鄉村風貌提升、掃黑除惡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情況,強調要因地制宜打造美麗鄉村,繪就各具特色的鄉村風情畫卷。同時,要繼續保持掃黑除惡高壓態勢,營造良好環境,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