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幫扶雷州,因地制宜助農民增產增收

2020-12-11 順德城市網



碧桂園集團幫扶雷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訓班在雷州開班。


  為了讓貧困地區科學的發展產業,培養穩定增收的能力,持續高質量的脫貧。近日,「碧桂園集團幫扶雷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訓班」在雷州市洪都大酒店舉辦,來自雷州市21個鎮街,49條貧困村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人員、鎮基層幹部、第一書記及部分村致富帶頭人等80餘人參加培訓。


  雷州市扶貧辦主任朱朝穎,順德區對口幫扶雷州工作組組長馮炳全等出席開班儀式。朱朝穎人為,加快雷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提高致富帶頭人、合作社組織化程度,是雷州當前建設現代農業體系,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進一步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的水平,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規範、健康發展。



碧桂園集團幫扶雷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訓班儀式動員講話。


產業「造血」扶貧,開創新格局


  此次培訓班「碧桂園集團幫扶雷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訓班」,由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佛山市順德區扶貧開發辦公室、佛山市順德區扶貧開發協會聯合山東省合作經濟研究會、青島農業大學合作社學院主辦。


  馮炳全認為,培訓班開辦既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激發貧困地區創新活力,加快深度貧困戶增收脫貧步伐。同時,也通過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主題培訓班,為培訓學員提供一個學習技能、交流經驗的平臺;拓寬雷州市鎮、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和農產品產供銷模式的發展思路。


  培訓邀請了青島農業大學合作社學院院長李中華、島農業大學合作社學院培訓中心主任李振玻等進行授課,分別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礎知識、怎樣規範發展並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化程度、合作社財務管理以及現代農業技術農民合作社發展務實等內容進行了深入剖析和現場解答。


  「過去幾年,碧桂園也致力於加入到『扶貧』工作中,先後捐贈資金用於雷州部分貧困村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雷州市碧桂園項目總經理姚建中表示,希望此次培訓能幫助到本地的專業合作社及農業產業方面的專業人才學習新知識,順應新時代,開創新格局。同時碧桂園也致力於為雷州的城鎮化及鄉村振興建設方面持續貢獻,共同進步。



來自雷州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人員、鎮基層幹部、第一書記及部分村致富帶頭人參加培訓並認真學習。


多措並舉探索產業扶貧,這場培訓效果明顯


  自順德對口幫扶雷州以來,順德採取「鎮(街道)牽頭、區屬部門協作」的對口定點幫扶模式,由7個鎮(街道)牽頭會同近50個區有關部門共同幫扶雷州市17個鎮49個相對貧困村,並協同雷州市幫扶順德區對口定點貧困村以外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13247戶。截至2018年12月底,順德區對口幫扶雷州市到位扶貧資金達到6.5078億元。


  據介紹,當前,雷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整合和利用農村分散資源,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養殖業或種植業,有效化解了單個農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和資金瓶頸問題,規避了市場波動風險,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發展產業是讓貧困地區農民實現持續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更是從最深處拔掉「窮根」的主要抓手。」朱朝穎說,在發展初期,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無門路、無資金、無技術、無市場、無膽量「五無」問題突出。通過順德區扶貧工作組長期探索,多措並舉,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培訓、以及引入社會資源參與產業協作、因地制宜打造主導產業、推動資產收益扶持等多種方式,探索出產業化扶貧新路。


  雷州市客路鎮湖仔村合作社人員梁光武說,通過此次培訓,有效提升了合作社人員規範運營的整體認識水平,為合作社發展提供了經驗,回去以後要深入思考,融會貫通,結合實際大膽創新,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為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貢獻一份力量。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村增綠、農民增收的首要載體。」朱朝穎表示,通過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改變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整合雷州的生態資源優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帶動貧困戶的增產增收,促進雷州現代農業產業健康穩定發展。(袁永)


相關焦點

  • 劉立軍:做好技術引進推廣工作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劉立軍強調,要因地制宜,典型示範,進一步做好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等農業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工作,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努力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劉立軍先後來到白銀區強灣鄉白崖子村和水川鎮,走進日光溫室仔細察看了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種植的辣椒、茄子、西紅柿和番瓜的長勢情況,並同當地黨政領導、技術人員和農民群眾進行交談,詳細了解了示範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 程坦:幫助更多農民增產增收 推動新農業的發展
    此次永業集團全程支持中國合作經濟年度成就獎評選,通過評優的方式,發掘出各地先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功經驗並大力推廣,讓中國更多的專業農戶不僅可以獲得先進的農業產品與技術,還可以獲得可供借鑑的先進市場運作觀念與模式,為實現幫助中國更多農民增產增收的目標貢獻企業的一點微薄力量。
  • 樺南縣明義鄉團結村「土地託管」新模式助農增收
    團結村結合本村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在廣泛徵求村民意見建議基礎上,村集體領辦合作社,以合作社為平臺,吸收種植戶入社,增加補貼幅度,統一使用大型機械播種機進行播種,統一配發籽種化肥和生產物資,轉變種植業結構增加土地附加值,用土地連片種植託管代耕方式增加農作物產量,用產業項目加工本村產品,安排富餘勞動力,打造村內經濟微循環,逐步打造促農增收新途徑。
  • 程坦:幫助更多農民增產增收 推動新農業的發展
    此次永業集團全程支持中國合作經濟年度成就獎評選,通過評優的方式,發掘出各地先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功經驗並大力推廣,讓中國更多的專業農戶不僅可以獲得先進的農業產品與技術,還可以獲得可供借鑑的先進市場運作觀念與模式,為實現幫助中國更多農民增產增收的目標貢獻企業的一點微薄力量。
  • 河北獻縣啟動建設永業科技服務體系助農增收
    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鄭戈處長表示,現代農業科技保障著糧食安全,實現了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安全供給,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在今後中國特色的新型的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道路上,農業科技還將發揮更大的支撐作用。
  • 順德對口幫扶雷州市新家村...
    春節前夕,記者從順德啟程赴雷州,走進順德對口幫扶的北和鎮新家村採訪,與扶貧駐村幹部、當地鎮村負責人和脫貧群眾聊過去,說現在,展望未來,看見一張張笑臉喜迎新春。新家村由調旦、裡家、新家三個自然村組成,人口3018人,原有貧困家庭74戶,是省定46個貧困村之一。2016年5月,順德開始對口幫扶雷州,新家村從此翻開新的一頁。
  • 吉林王國忠:從春忙到秋 為了農民增產增收
    吉林省公主嶺市農業總站副站長、高級農藝師王國忠用兩年時間主持完成了《公主嶺市超級稻高產高效綜合技術推廣》項目,獲得吉林省人民政府推廣獎二等獎;用一年時間全身心投入到由吉林省教育基金「首屆農民玉米高產競賽」活動中,農民張玉山以每公頃打糧17158.83公斤,榮獲玉米高產競賽一等獎;用25個春秋一直奮戰在農技推廣工作第一線,把農業科技推廣到千家萬戶
  • 大洞村: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促農民增收
    大洞村: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促農民增收近年來,省派駐大洞村委會鄉村振興工作隊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目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水稻資源優勢,實施質量興農戰略,通過註冊「洞肚福米」商標打造「一村一品」發展稻米種植加工,提升水稻附加值
  • 中非農業紮實合作,中國玉米增產項目助力坦尚尼亞農民增收
    中非農業紮實合作,中國玉米增產項目助力坦尚尼亞農民增收 澎湃新聞記者 喻曉璇 2021-01-15 11:11 來源:澎湃新聞
  • 安徽鳳陽縣:新型農業種養模式促進增產增收
    近年來,安徽鳳陽縣大力推廣新型農業種養模式,加快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並堅持「穩糧增效、生態優先、質量安全、因地制宜
  • 雷州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
    核心提示:近日,記者下鄉雷州採訪,放眼望去,雷州大地處處瓜果飄香。據悉,雷州市把現代農業作為發展戰略「六大抓手」之一強力推進,全面調整農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有雷州特色的現代農業,改變傳統農業落後局面。目前,芒果、青棗、荔枝、龍眼、香芋等農業生產基地在該市遍地開花,蓬勃發展。
  • 探索開發山茱萸價格係數保險保障藥農增產增收 南召縣 3000餘戶藥...
    2017年11月南陽市總工會派駐村幫扶以來,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重抓重推特色產業發展,組織成立扒地村山茱萸種植惠民合作社,打造山茱萸種植示範基地,提高山茱萸標準化生產水平,夯實產業振興基礎。目前,全村26戶貧困群眾全部發展山茱萸種植產業,每年戶均增收3600元。產業扶貧是根治貧困的「良方妙藥」,是治窮最有力的「武器」。
  • 探索開發山茱萸價格係數保險 保障藥農增產增收 南召縣 3000餘戶藥...
    2017年11月南陽市總工會派駐村幫扶以來,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重抓重推特色產業發展,組織成立扒地村山茱萸種植惠民合作社,打造山茱萸種植示範基地,提高山茱萸標準化生產水平,夯實產業振興基礎。目前,全村26戶貧困群眾全部發展山茱萸種植產業,每年戶均增收3600元。產業扶貧是根治貧困的「良方妙藥」,是治窮最有力的「武器」。
  • 房山對口幫扶內蒙古突泉帶動1.5萬貧困人口增收
    4月22日,新京報記者從房山區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自2018年初北京市房山區和突泉縣建立對口幫扶關係以來,雙方致力於構建精準幫扶長效機制,系統推進產業協作。通過「技術+產業」減貧模式,帶動了包括突泉縣在內的興安盟2個旗縣,1.5萬貧困人口增收。通過「技術+產業」減貧模式,帶動了包括突泉縣在內的興安盟2個旗縣,1.5萬貧困人口增收。
  • 雷州「老闆陳」聯手順德「大佬輝」,鄉村振興美食計又有大搞作
    雷州「老闆陳」聯手順德「大佬輝」,鄉村振興美食計又有大搞作 2020-10-25 1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對口幫扶廣東省湛江市雷州企水鎮博袍村
    2016年4月,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廣東省委、省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要求,充分發揮高校作為改革創新驅動源的角色,充分利用科技知識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優勢,對廣東省湛江市雷州企水鎮博袍村進行對口幫扶。通過兩年的努力,打造了「博袍香芋」特色農產品品牌,充分發揮了「一村一品」在產業扶貧精準脫貧中的作用,助力博袍村發展香芋產業脫貧攻堅。
  • 安圖縣:測土配上「營養餐」 助農增產增收
    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效解決部分農戶在農業生產中盲目施肥、過量施肥等問題,進一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縣180個村通過手機或者公示牌就能 「因土施肥、測土施肥、配方施肥」,為農戶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 新疆博樂:小營盤鎮玉米迎來大豐收,農民增產增收效果已經顯現
    正當全國人民還沉浸在國慶佳節喜慶的氣氛裡時,新疆博樂市小營盤鎮的農民卻迎來玉米大豐收的消息,單產和收購價格都大幅度增長。(胡維斌/Costfoto,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使用。網友轉發除外)小營盤鎮是博樂玉米的主產區,每年玉米種植面積在10萬畝左右,為了讓農民增收,該鎮與外地科研院所聯合,引進優良品科,做好病蟲害防治,還大力推廣滴灌新技術,通過一系列措施,農民增產增收效果已經顯現。(胡維斌/Costfoto,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使用。網友轉發除外)
  • 甘肅成縣「舊土育新苗」 官企「護航」助農多徑增收
    閆姣 攝中新網蘭州6月17日電 (閆姣)6月中旬,在甘肅隴南市成縣的山地裡,大片萬壽菊開得正豔,農民們按照一定標準進行採摘。不久後,這些萬壽菊將從田間地頭到加工廠,經過烘乾、萃取等步驟,以「高身價」被出口至美國、日本等地。因山大溝深,交通不便,過去成縣的經濟發展一直受限,貧困戶居多。2013年,成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5.5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