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故事】一個以西湖為家的詩人

2021-02-19 西湖文化特使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不畏嚴寒、經霜傲雪、早春怒放的自然特性,象徵著君子「孤高傲岸、潔身自好」的人格追求和高尚情操。在杭州,靈峰、孤山和西溪(另一說法為餘杭超山)是古來賞梅的三大勝地。

西湖歷來有栽種梅樹的傳統,白居易就有「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裡麗如妝」的描寫,而真正使梅花成為西湖冬天一絕的,則是因為林逋。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復,諡號「和靖先生」,後世人更習慣稱他為林和靖。北宋著名隱逸詩人,在西湖孤山隱居長達二十年之久。《宋史·林逋傳》說他「少孤,力學,不為章句」,「家貧,衣食不給」,然「刻志為學」,具有多方面的才華。他不僅是個詩人,還會書法、繪畫、彈琴、種樹、釣魚、養鶴,有著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以至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形容他「逋世間事皆能之,唯不能擔糞與著棋」。

林逋一生寫了許多詩作,但他寫完就隨處亂擺,從不留存。現存300餘首詩作也是有心人士替他悄悄保存起來的。詩作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描寫西湖,是個名副其實的「西湖詩人」。正因為住在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中,才讓林逋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觀察西湖,對西湖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解讀。

林逋描寫了許多不同題材、不同季節的西湖美景。

春:「文禽相併映短草,翠瀲欲生浮嫩煙。」

夏:「蓮香如綺細蒙蒙,翡翠窺魚嫋水葓。」

秋:「疏葦先寒折,殘虹帶夕收。」

冬:「浩蕩彌空闊,霏霏接水濆。」

最有名氣的,自然是他筆下的梅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成為了詠梅絕句,而「暗香」和「疏影」也成為了梅花的代名詞。

作為寥若晨星的「網紅」隱士,林逋也不是天生就是這樣的,他對「隱逸」的認識是在命運的顛簸中逐漸形成的。所謂「隱逸」是指以獨特的生活態度,不介入官場,崇尚自由、質樸的生活,追求道家所倡導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年輕時的林逋也曾遊歷過不少名山名水,結交了像範仲淹、梅堯臣這樣的忘年之交。只不過後來發生的「澶淵之盟」以及「天書」封禪事件,讓他對朝廷感到失望,採取隱世避居的做法,回歸山林。

林逋喜愛梅花,相傳他在孤山上種植了300餘株梅樹,還飼養了2隻仙鶴,一生對它們鍾愛有加,怡然自樂。故稱「梅妻鶴子」。

而有關林逋是否有過婚姻與子嗣,至今沒有定論。相傳日本饅頭始祖林淨因是林逋後裔。今孤山東麓半山坡上,建有淨因亭。林淨因的後人每年都會來孤山祭祖。

林逋去世後,宋仁宗趙禎追賜諡號「和靖先生」,並葬於孤山北麓,墓址現位於放鶴亭西南23米的臺地上,坐南朝北。後世人因敬仰林逋,在孤山相繼築造梅亭與放鶴亭。放鶴亭始建於元代,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建,民國四年(1915)整修。

"梅林歸鶴"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亭內有《舞鶴賦》石碑,為南朝宋(420年-479年)著名文人鮑照所作,碑文是清康熙皇帝臨摹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書法的手跡。全文共445字行草書,栩栩如生地描繪了仙鶴優雅出眾的形貌與體態特徵、高下迴翔的美妙舞動姿態,比喻君子超凡脫俗的風節和情懷。

林逋雖然在杭州沒有留下什麼政績,但他對西湖的影響卻不容小覷。他是一個以西湖為家的詩人,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西湖。在創作上,他開啟了將西湖擬人化的描寫模式,為蘇軾給西湖的擬人化寫法奠定了基礎。他對梅花的描寫,使得梅花成為西湖景觀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建設西湖特色植物景觀的先驅。

如今的孤山依舊種植了許多名貴的梅樹,除了骨裡紅梅以外,還有宮粉、綠萼、玉蝶等多個品種共300餘株。杭州梅花的花期為每年1月底至2月中旬的春節期間,花開時暗香湧動,沁人心脾。

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很多人只能留杭過年。不如趁此機會,漫步孤山,行走在梅林間,遙想一下當年林逋住在這裡的情形吧。

彩蛋:蠟梅與梅花並不一樣哦。蠟梅屬於臘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開花期比梅花大約早2個月,顏色單一主要以黃色為主且香味濃鬱。而梅花屬於薔薇科杏屬,小喬木,顏色多樣且花香清淡。

那麼最後,請大家來猜猜看,費玉清演唱的《一剪梅》裡「梅」指的是蠟梅還是梅花呢?

相關焦點

  • 宋朝詩人看杭州西湖,從「欲把西湖比西子」到「西湖歌舞幾時休」
    提起杭州,會讓人情不自禁想到美不勝收的西湖,許多詩人遊覽過西湖後都留下過美麗的詩篇。例如蘇軾曾經寫過《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晴天時,西湖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波光蕩漾,閃爍耀眼。
  • 說白話西湖,分享西湖的傳奇和感人故事與原著不一樣
    俗話說,財富不外露,當王母娘娘知道後,他想搶劫別人,但他的手滑進了這個世界,變成了西湖,(如果他掉進了乾旱的沙漠那馬,那麼中國的GDP將高得多),順便說一下,這兩個神仙玉龍和金鳳來到地球上,變成玉皇山和鳳凰山,守衛著西湖。這太假了,大家都知道西湖是一個排洩湖,是多年來潮汐衝擊和泥沙堆積,將錢塘江和西湖分開,變成西湖,與王母娘娘和神哈無關。
  • 古代詩人眼中的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西湖就連古代詩人都驚嘆它的美,因此寫下如此優雅的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單憑這點就很吸引小兮子,也一樣會吸引著小夥伴你。而西湖里面有很多處景點,其中最出名的就有西湖十景,那小兮子接下來就跟小夥伴們講一下西湖十景。
  • 白話說西湖,分享西湖的傳說和動人故事,跟正版的不太一樣哦
    今天跟大家分享下西湖的美麗傳說,以及動人故事,我希望我幽默的方式,能為大家所接受,謝謝你閱讀一,西湖是怎麼來的關於西湖的傳說很多,遠古的有,近古的也有。其二就有故事了,說是元代的時候有姓段的夫妻兩個,住這塊兒,他們釀酒為生,雖然心地善良,勤奮苦幹,可生意不咋的,那現在話說,就是沒有掌握核心技術。有一天好心收留,並且盛情款待了一個衣衫襤褸,身無分文的老人,老人臨走時給了三粒藥丸,就這三粒藥丸讓夫妻兩的酒清香甘醇,生意大好。
  • 詩人遊賞後寫下首小令,歌詠西湖美,最後一句卻是「典賣了西湖」
    這是元代最出名的傳唱最廣的小令,寫的是詩人出遊在外的羈旅之愁。同樣是出遊,劉時中的《醉中天·花木相思樹》,雖不是千古奇作,但不失為一篇佳作。詩人遊賞後寫下這首小令,歌詠西湖美,最後一句卻是「典賣了西湖」,為何詩人寫下這句出人意料的詩句,它是什麼意思?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首小令。
  • 中國存在著「四大西湖」,除了杭州西湖,其他三個西湖是在哪裡
    中國存在著「四大西湖」,除了杭州西湖,其他三個西湖是在哪裡說到西湖這個名詞,大家頭腦裡第一個閃現的肯定是杭州西湖吧!浙江省的杭州西湖是中國最具觀賞性的淡水湖泊之一。我們都知道西湖很久以來就流傳著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白蛇傳》,相信作為一名中國人,你肯定也聽過這個故事。
  • 揚州的西湖比杭州的西湖小才叫瘦西湖嗎
    西湖在杭州,瘦西湖在揚州,很多人搞不懂為瘦西湖的名字的由來,都以為西湖和瘦西湖有點聯繫,難道是比西湖小而得名嗎。瘦西湖那秀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人文景觀,悠久的文化歷史讓人回味無窮。"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有揚州堪稱瘦"!
  • 西湖,人間的天堂
    這一生,到如今還沒有真正的見過美麗的蘇杭,也不曾去看過讓人心醉的西湖美景。遠方的好友幾次電話極力相邀,可是一直不敢輕言前去有約,與我來說只是想在心裡給美麗無比的西湖留著一個地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在你的眼中究竟有多美?也許更多的時候,西湖在我們的心裡,僅僅只是一個特殊符號或者象徵。猶如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現代的我們,從來沒有人曾經目睹過她的芳容,但西施之美卻會讓無數人魂繞夢牽。也正如,我們心中對於美的追求與闡釋,西湖和西施之美,絕對不是由於誰而有了誰。
  • 汝南地名故事之十一:秀雅小西湖
    還有他在待月臺與詩友飲酒後,觀小西湖美景寫道:"億曾醉看仙翁村,騎馬重來二十年。百尺湖臺蘸春淥,月華依舊到樽前。"描寫翠光亭"亭下湖光凝不流"和描寫待月臺的"百尺湖臺蘸春淥"的傳神詩句,後來被收錄入了《汝寧府志》(上冊),成了佐證汝南小西湖歷史身份的標籤。提起西湖,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杭州西湖十景。
  • 除了蘇軾,南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詩人,也寫出了春遊西湖景色之美
    把西湖的美景和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相提並論,形象地展現出這一方山水的極致美麗。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這首古詩是南宋詩人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蘇堤」自然指的是蘇軾當年修建的西湖長堤,這是他留給西湖具有人文氣息的建築。有了蘇堤,人們才能真正的外出踏青,感受到西湖的景色之美。正如同當年白居易寫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修建的白堤、蘇軾修建的蘇堤,都賦予了西湖厚重的文化之美。
  • 「欲把西湖比西子」,西湖真的是妙不可言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西湖,這個名字小編是在小的時候聽說的,知道西湖旁邊還有雷峰塔,以前還真的以為雷峰塔下真的有白素貞呢。之後才知道原來只是故事,西湖之行,感悟良多,剛到時,只感人頭攢動步履維艱。但當站於湖邊時,卻依舊深感西湖之淡美。看著夕陽小島亭臺樓閣倒映在平靜的湖面,身後再多的人也好似枉然,內心也更著趨於平靜,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杭州西湖一個有故事的地方,而不僅僅只是張藝謀眼中的西湖印象
    都說江南好那麼就從印象西湖開始。印象西湖,是由著名的導演張藝謀等幾個人花了很大的功夫傾心打造的一個山水實景演出,然後可以讓你領略到夢幻般的西湖。兩個人呢,彼此看到了就鍾情了,就在這時候兩個人手持愛情信物,然後讓人們感覺到這是當年的許仙和白娘子定情的一個美好的一個瞬間,這是這個劇情的介紹幕,也就是說,這個印象西湖的一個開頭,是圍繞著相見這個主題。劇情介紹的就是他們相愛的過程,然後是西湖的一個魚,然後我們都知道西湖的雲南其實是非常有靈性的。他們在湖裡面,然後自由自在的追逐打鬧,然後就像演繹中的魚水之歡。
  • 再讀一首「淡妝濃抹的西湖詩」
    雖然現在疫情,我們沒有辦法飛去杭州,遊船西湖,但是我們可以從很多偉大詩人的詩詞中神遊一番,從古到今,描寫杭州,描寫西湖的詩詞可以說非常非常多,關於西湖的傳說也非常多,比如《白蛇傳》發生地就在杭州,古時稱「錢塘」,西湖斷橋也是影視作品中著名的橋段。當然西湖邊還有著名的蘇小小的悽美愛情故事,蘇小小墓(即慕才亭),位於杭州西湖西泠橋畔。寶媽晚上可以給孩子們講講白娘子和許仙的傳說故事。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杭州西湖「最有魅力」的地方
    喜歡江南風景的人大都無法抗拒西湖之美,人們有太多的幻想和想像,西湖比作聖人,是傳說和人們夢寐以求的仙女,提起西湖,我就想起了白沙和許善的故事,西湖讓他們互相認識認識,這個故事是那個時代人們擺脫世俗婚姻,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的憧憬和憧憬。
  • 同屬5A的瘦西湖、雲龍湖為何比不上西湖?網友:雲龍湖在哪?
    揚州瘦西湖瘦西湖與西湖只差一個字,淵源比較有意思,來自一個杭州詩人遊覽揚州保障湖(瘦西湖原名)後發出的感慨而更名。乾隆元年(1736),杭州錢塘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在飽覽了這裡的美景後,與老家杭州的西湖作比較,賦詩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 【西湖】你不知道的故事
    惠州【碎西湖】景區,在東漢時期是荒野之地,東晉在湖邊建有龍興寺,唐朝改名為開元寺,唐中宗年間,位於西山上的泗洲塔建成。曾遊歷西湖鍾愛嶺南的朱槿花。北宋張昭遠居於惠州的舍人巷時,將湖命名為郎官湖。同朝代餘靖作下的「重山復嶺,隱映巖谷,長溪帶蟠,湖光相照」之句則是描述西湖最早的佳句之一。
  • 全國現存31個西湖,為何只有杭州西湖越來越火爆?
    在上學的時候,我以為西湖只有一個,就是坐落於浙江杭州,讓無數詩人文豪為之傾倒的那個。可是後來看到了蘇東坡先生寫的「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在杭州」,雖然這是大文豪讚美杭州西湖冠絕群芳的,但是到那個時候才知道原來在我國曾經名為「西湖」的湖泊有36個之多。
  • 天下西湖三十六,福州西湖神秘雕像了解一下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杭州西湖雖然知名度很高,但是全國各地還是有很多各具特色的西湖。比如福州西湖就是歷史比較悠久的一座西湖,它已經有1700多年歷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福州西湖在全國知名度雖然不高,但是也是當地人們閒餘飯後的好去處。而且福建最大的博物館——福建博物院就在西湖邊上,進入博物館可以了解整個福建的歷史文化發展歷程。
  • 中國四大西湖,據說美景都堪比杭州西湖,你喜歡哪一個?
    資深環球旅行者:雨檻大家都知道,中國名叫西湖的湖泊實在太多,而這國內中或許最為廣為人知的西湖就是杭州了。甚至在某些時候,杭州西湖甚至成為了中國西湖的代稱。但是實際上,中國廣袤的大地上,可以與西湖賽美景的還有很多,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古人評選出來的中國四大西湖,一探究竟吧。潁州西湖潁州西湖位於安徽省阜陽市內,是一座巨大的國家溼地公園。雖然目前還只是三A級別景區,但是風景卻相當宜人。據說歷史上周康王,也就是公元前1040年的時候,由於愛上了這裡的湖水,所以在這裡建設了御花園,當然也就是現在的潁州西湖了。
  • 杭州西湖 美麗動人的故事[圖]
    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壠下。北接龍井,南貫錢塘江。源發翁家山楊梅嶺下,途匯清灣、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雲棲、清頭和方家九溪,曲折隱忽,流入錢江。   十八澗係指細流之多,流泉淙淙。九溪與十八澗在八覺山下的溪中溪餐館前匯合。一路重巒疊嶂,茶園散處,峰迴路轉,流水淳淳,山鳥嚶嚶。晴天秀色可餐,陰天煙雲飄渺。明詩人張立贊道:「春山飄渺白雲低,萬壑爭流下九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