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在杭州,瘦西湖在揚州,很多人搞不懂為瘦西湖的名字的由來,都以為西湖和瘦西湖有點聯繫,難道是比西湖小而得名嗎。
瘦西湖那秀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人文景觀,悠久的文化歷史讓人回味無窮。"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有揚州堪稱瘦"!揚州的這個湖為什麼叫「瘦西湖」呢?經過網友們的分析和查閱相關資料,知道一二。
一、話說乾隆年間的詩人汪亢曾經拿杭州西湖和揚州西湖做了比較,將杭州西湖比成唐朝美女楊貴妃,雍容華貴,而揚州西湖則是漢朝美女趙飛燕,輕盈苗條。於是,汪亢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做瘦 西湖。」從此,瘦西湖的名字就流傳開了。
二、相傳在清乾隆年間,揚州的鹽業興盛,當時,鹽商中首富有三家,這三家的公子他們經常到湖上遊玩、宴客。這年春季的一天,三個鹽商來到保障湖( 瘦西湖原稱保障湖)喝酒聊天,都說風景多好啊,一點也不比杭州的西湖差,可是卻叫保障湖未免有點不相配,對不起如此美景,於是他們於是又想出一大堆名字來,什麼「金西湖」、「銀西湖」、「綠西湖」、「藍西湖」、「美西湖」等等,可沒有一個中意的。這時他們才感覺到替湖起一個名字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恰巧,鄰座有位書生,一直頗有興趣地聽他們爭論,只是笑而不語,大鹽商見了,就說;那看著我們笑的是個讀書人,我們何不請他來起一個名字。這位書生並沒有過來,他站起來說到;三位的議論我都聽到了,我看揚州的這個湖是可以與杭州的西湖相媲美,但清瘦過之,依我之見,稱「瘦西湖」可也。「瘦西湖」三個字一出口,三個鹽商就佩服得五體投地,一再邀請這個書生入座飲酒,可是,那個書生卻飄然而去。從此,「瘦西湖」的名聲就傳開了
進入瘦西湖景區,映入眼帘的景色,的確讓人叫絕。瘦西湖雖不像杭州西湖那大面積的湖水,開闊的湖景,但她那狹長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五亭橋、鳧莊、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臺、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靜香書屋等兩岸景點,構成了一幅天然秀美的立體山水長卷。遊了瘦西湖,才知道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是和瘦西湖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