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石泉:潑水節激活暑期遊  傳統文化賦能文旅消費新場景

2020-08-17 文化快報

「身著官服的『縣令』來到石泉老街東門祈福,『福神』用楊柳枝蘸取清水為四方賜福,手持草把龍、腳穿草鞋的民眾與儀仗隊沿街賜福……」

對於這樣極具文化含量的潑水節,一位在安康石泉遊玩的西安市民直言:「我和孩子都玩瘋了!」

為期一個月的石泉首屆「雨露甘霖·福音石泉」潑水祈福節目前正在舉辦中,雖然受陰雨天氣影響,部分場次被迫取消,但憑藉著傳統文化習俗與休閒娛樂遊的結合,潑水節人氣旺盛,不少遊客一連多次參與其中,通過切身感悟傳統文化習俗,共享文旅融合帶來的新體驗。

以傳統文化開啟休閒旅遊大格局

潑水節期間,整個老街比以往更為熱鬧,以禹王宮為中心,沿街兩邊售賣水槍、雨衣的小攤生意興隆;街巷上,帶著孩子和家人前來的石泉本地人及外地遊客接連不斷;售賣的鼓氣饃、炕炕饃都被購買一空……

一個潑水節何以會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呢?原因就在於傳統文化的賦能。

石泉首屆潑水祈福節以「雨露甘霖·福音石泉」為主題,7月26日開幕持續到8月26日整整一個月,參加完一場完整的潑水祈福節活動大概需要2小時,整場活動分為「東門啟福」、「西門賜福」、「古城串福」、「禹王宮聚福」、「福音樹養福」5個環節,充滿濃鬱的傳統及民俗文化。

活動現場,身著官服的「縣令」現身祈福,儀仗隊一邊表演,一邊行進,並為遊客發放福牌賜福。最後齊聚禹王宮廣場內恭讀祭文、祭祀大禹、潑水聚福……

本次項目策劃人石泉縣全域旅遊領導小組副組長羅來琦介紹,石泉縣素有福壽之鄉的美譽,自古就有祈福、養福、延福的民俗傳統,從唐代至清代農曆六月六大禹生日,這一天人們都會用舞草龍,潑水狂歡等盛大的儀式來祈福。為了深挖當地特色文化,將這個美好民俗分享給遊客,潑水祈福節經過多次調研準備和策劃,最終形成落地,潑水祈福節上,遊客和當地百姓一起感受祈福的儀式感,參與其中感受樂趣。

潑水祈福節成為集文化、民俗、非遺、旅遊、互動為一體的項目,不單單收穫了遊客好評,也獲得當地百姓的喜愛,帶動了文旅商一體發展,打造了主客共享的文旅新場景和新體驗。

全域旅遊讓青山與人文結合更緊密

近年來,石泉依託特有的綠水青山和人文歷史,打造全域新格局,依託區域內4個4A級景區、4個3A級景區,把旅遊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抓,深挖自然資源優勢和歷史文化底蘊,持續推進精品景區打造、鄉村旅遊拓展、公共設施提等、服務品質提升、宣傳營銷促進、旅遊環境優化「六大工程」,前來的遊客實現了春觀民俗、夏品蠶桑、秋讀鬼谷、冬食庖湯等。

此外,石泉推出了大型演出《絲路之源》、啟動了漢江夜遊項目、老街縣令巡遊等常態化演出,加上目前新推出的潑水祈福節……遊客可以體驗的項目越來越豐富,真正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新跨越,這也為石泉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打下了堅實基礎。

西安市遊客蔣先生表示,參加過石泉冬季的庖湯會很有特色讓人印象深刻,夏季的潑水祈福節是要打造成夏季「庖湯會」的感覺。據悉,石泉是秦巴漢水生態旅遊重要目的地,素有「秦巴水鄉、石泉十美」之稱;是西部第一蠶桑產業大縣,被譽為「絲路之源、金蠶之鄉」;是先秦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縱橫學派鼻祖鬼谷子在此修煉授徒,又稱鬼谷子故裡。

全域旅遊發展為石泉文旅帶來了豐富的經驗,從潑水祈福節的安保志願者服務、周邊文創產品推出等多方面可見一斑。據悉為確保廣大遊客的人身安全,石泉旅遊服務中心旅遊服務志願者們積極響應號召,在漢江石泉古城景區禹王宮廣場內,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確保此次活動安全有序的進行。


打造主客共享的「沉浸式」消費場景

潑水+祈福,不少地方都有,但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才是關鍵。對此,石泉潑水祈福節立足區位優勢做特色,做到了主客共享、文旅融合的模式。對旅遊者來說,它是沉浸式體驗目的地的美好生活、感知故鄉記憶的人文空間;對本地人來說,它是享受美好生活、品質生活的生態空間,無疑搭建了新的文旅商消費新場景。

陝西節慶文化促進會會長、西安市文史館研究員閻建濱表示,石泉做潑水祈福節,是傳統文化賦能的項目,給我們帶來了別樣的風景,是值得肯定的。他分析,安康屬於秦頭楚尾,位於楚文化的邊緣區和秦文化的接壤區,如果有潑水的習俗,從文化源頭上來說沒有問題的。閻建濱說「這些年石泉在文化產業上有很多新的東西,打造金蠶小鎮、庖湯會等不斷挖掘傳統文化和習俗等,為現代旅遊服務。」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化旅遊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張燕表示,潑水是吉祥的象徵,石泉應該打祈福牌很正確,做足水文化,再做一些配套的可以消費土特產就更好。

8月12日,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與陝西省財政廳、省商務廳聯合印發了《陝西省促進旅遊消費八條措施》,要求各地大力發展夜遊經濟和鄉村旅遊,把文旅消費嵌入各類消費場所,文旅商聯動,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創新文旅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石泉潑水祈福節與此不謀而合。閻建濱建議,今後,潑水祈福節還要深挖文化內涵,在傳統禮儀和道具習俗上下功夫,注重文化賦能,增加文化附加值,打造提升出商業和文化價值相符的好項目。(秦毅)

相關焦點

  • 八條措施出臺 促進陝西文旅復甦加快 主客共享「沉浸式」文旅新體驗 石泉探索引專家點讚
    8月12日,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與省財政廳、省商務廳聯合印發的《陝西省促進旅遊消費八條措施》正式出臺,要求各市區大力發展夜遊經濟和鄉村旅遊,把文旅消費嵌入各類消費場所,文旅商聯動,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創新文旅消費新模式新業態,陝西文旅將走向加速路
  • 新基建賦能新消費,運營商推動智慧文旅發展
    運營商以5G「新基建」為依託,結合VR/AR虛擬實境以及雲計算、高清視頻等技術交叉應用,為旅遊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契機。5G賦能,文旅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智慧文旅再迎政策利好旅遊數位化、智慧化迎來了新一輪政策利好。
  • 陝西也有了潑水節!石泉首屆潑水祈福節今日啟幕 為期一個月
    提到潑水節,不少人想到雲南西雙版納充滿少數民族特色的潑水節,或者沙灘海邊水世界的潑水大戰,如今陝西也有了自己的潑水節。今天石泉首屆潑水祈福節正式開啟,即日起到8月26日,遊客都可以去安康石泉老街,感受一次與眾不同的潑水祈福節。
  • 文化賦能點燃消費新引擎
    當文化遇到買買買,蘇州用一場長達2個多月的文旅盛宴激發消費活力,「美與生活」融合創新—— 文化賦能點燃消費新引擎□蘇報融媒記者 姜鋒12月11日晚,萬眾期待的「雙12蘇州購物節」火爆啟動,數百場不同主題的直播、探店、促銷活動將在長達2個多月的時間內陸續登場
  • 安康石泉開啟夏日潑水節
    提起潑水節,人們就不由想起雲南西雙版納,炎炎陽光下,一縷縷清涼潑出,是涼爽與快樂,更是祝福與友誼。昨日,在陝西石泉見證和參加了一場特別的「潑水節」,在石泉充滿特色的古城外,老街東門下,恭請為四方賜福,手持草把龍腳穿草鞋的民眾和福神縣令沿街遊行走過,西門下為遊客賜福,從西門走進古城串福,城內禹王宮廣場內祭祀大禹、潑水聚福……「參加的遊客和市民一起加入這場「潑水大戰」中,最終完成了一場儀式感滿滿的潑水祈福節。
  • 陝西人自己的祈福潑水節!石泉首屆潑水祈福節即將開幕
    西部網訊 參加過海灘比基尼潑水派對,也見證過水世界親子水上大戰,但昨日,記者在陝西石泉見證和參加了一場特別的「潑水節」,在石泉充滿特色的古城外,「縣令」在老街東門下,恭請「福神」為四方賜福以東門祈福開始,手持草把龍腳穿草鞋的民眾和福神縣令沿街遊行走過
  • 陝西也有了潑水節 石泉首屆潑水祈福節今日啟幕 為期一個月 等你來玩
    提到潑水節,不少人想到雲南西雙版納充滿少數民族特色的潑水節,或者沙灘海邊水世界的潑水大戰,如今陝西也有了自己的潑水節。現場體驗:18米非遺草把龍亮相特色儀仗隊啟福串福潑水節好看更有趣7月20日,隨著一聲令下,身著官服的「縣令」來到石泉老街東門百福廣場祈福啟禮,「福神」用楊柳枝蘸取清水為四方賜福。
  • 陝西西安文旅消費季正式啟幕 多重惠民活動等你來
    2020年,西安文旅熱度不減,隨著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成功入選「首批全國示範步行街」,西安先後被評為全國「網紅城市」十強、夜遊人氣指數第五、全國暑期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西安已經漸漸將流量經濟變成增量經濟,文旅消費被嵌入各類消費場所,打造了形式多樣的沉浸式消費體驗,為正值暑期的西安旅遊市場注入了新的動力。
  • 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舉行 「天府文化·十大文旅消費新場景」發布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4日訊(記者 張宇 實習生 劉文玉)12月4日,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在天府新區舉行,論壇發布2020年度「天府文化·十大文旅消費新場景」「天府文化·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天府文化·十大鄉村振興新場景」和「年度新場景提名獎」,其中寬窄巷子步行街、太古裡時尚街區等入選「天府文化·十大文旅消費新場景」。
  • 陝西文旅加快「復甦」腳步
    陝西推出百萬補貼惠民觀影計劃記者近日從陝西省電影局獲悉:該局與貓眼娛樂聯合主辦的「陝西省惠民觀影」計劃於8月5日正式啟動。為助力電影行業有序復工,幫助我省電影市場穩步復甦,帶動票房市場回暖,省電影局聯合貓眼娛樂推出「陝西省惠民觀影」計劃,以進一步激活影院消費。計劃自8月5日12∶00啟動,至8月26日12∶00結束。
  • 文化賦能「雙12蘇州購物節」 點燃消費新引擎
    以文化促消費,以消費提信心,「雙12蘇州購物節」注入諸多文化元素,為激發消費活力、助力美好生活送上連臺好戲。購物節上,「蘇州文化」「江南文化」品牌不斷突破邊界,「美與生活」融合創新。一場場經典的音樂會、精彩的演出、潮流的市集,包含著文創力量賦能的消費升級。
  • 大運河文旅博覽會|「新業態+新場景+新消費」賦能文旅消費升級
    9月5日,在大運河城市文旅消費論壇的互動對話環節,圍繞「新業態新場景新消費」的主題,來自文旅、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四位專家大拿就如何促進文旅消費轉型升級進行了觀點碰撞,乾貨滿滿。、局長袁國萍說:「我們說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消費,實際上是個什麼新?
  • 陝西這座深山老城,竟過了上千年「潑水節」!太適合夏天避暑了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陝西。提到「潑水節」,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無論是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或者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潑水節都是一項悠久且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四月中旬,當傣族潑水節來臨時,很多遊客甚至為了專門體驗這項民俗活動而專程前往一探究竟。或許很多老陝西都不知道,在陝南漢江邊的一座千年古城裡,竟然也有過「潑水節」的傳統,並且已經流傳有千年之久。這裡就是——陝西石泉縣。石泉縣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是一座藏在秦巴漢水之間的小城。
  • 中國文旅新消費順義共識:以新文旅新消費新科技賦能疫後文旅振興
    其中指出,以「新文旅、新消費、新科技」賦能疫後文旅振興。9月22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北京市順義區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順義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執惠集團承辦,以「新文旅 新消費 新科技」為主題的「2020北京順義第三屆文旅發展高峰論壇」舉辦,並發布上述共識。
  • 域城鎮「七夕」夜經濟激活文旅消費新引擎
    堅持全域旅遊,實施文化賦能,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南柿巖,北岜山」已經成為博山區域城鎮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名片,豐富多彩的「七夕」夜經濟不僅推動了項目建設,更成為激活文旅消費的新引擎。七夕愛情派對」系列營銷活動,組織17對情侶走進「紅葉柿巖」夜生活,重溫愛情誓言,並打包推送「精品美食、酒店住宿、電影寫真、民宿體驗、景區遊覽」等文旅產品。同時,七夕節前,在岜山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蓋達組織舉辦文旅推介會,邀請各大旅行社走進岜山、推介岜山旅遊。策劃推出「七夕節?岜山旅遊大禮包」,著力打造月湖遊艇、花車巡遊、岜山藥膳、岜山青島啤酒節等特色文旅項目,大力提升區域文旅品牌影響力。
  • 西安文旅消費季正式啟幕,多重惠民活動等你來
    西安已經漸漸將流量經濟變成增量經濟,文旅消費被嵌入各類消費場所,打造了形式多樣的沉浸式消費體驗,為正值暑期的西安旅遊市場注入了新的動力。8月4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西安市商務局、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管委會主辦的千年古都·常來長安——2020西安「雲上紅五月」展示暨文化旅遊消費季啟動儀式在西安航天基地國際會議中心廣場舉行。
  • 2020中國·石泉鬼谷子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9月26日於陝西石泉開幕
    ,並將持續打造鎏金銅蠶文化和鬼谷子文化品牌,提升「秦巴水鄉.石泉十美」旅遊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國慶、中秋雙節黃金周,石泉精心策劃了中國.石泉鬼谷子文化旅遊系列活動,擴大文化旅遊消費,促進全域旅遊蓬勃發展,助推經濟恢復性增長。中新智庫文化發展中心秘書長萬裡說,石泉正如其名,他感受到了這裡歷史文化的厚重與其獨特的魅力,見證了石泉近年來全域旅遊發展成果。
  • 數字賦能傳統文化,真實還原宋代消暑民俗風貌
    近日《新天龍八部》端遊在遊戲更新中打造了一系列緊貼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不僅邀請到了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蔡智超老師,結合宋代真實歷史與遊戲內容親手繪製了一幅「大宋消暑圖」;同時聯合開封博物館宋史專家史愛君老師,悉心講解宋代民間消暑文化;並在河南開封的「大宋武俠城」中打造了一個體驗宋代消暑民俗的大型線下活動,以「數字科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方式,讓大眾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蘇州園區文旅賦能點燃消費新引擎
    今年以來,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園區精心策劃「姑蘇八點半之非凡園區YE」夜經濟活動,與同程集團、支付寶、美團點評合作實施消費補貼,線上線下強勢宣傳,品牌效應不斷放大、消費市場有序恢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全市各板塊中率先實現增長。近日,「雙12蘇州購物節」在蘇州中心火爆啟動。
  • 新華財經|「夜經濟」讓暑期文旅消費「熱起來」
    新華社上海8月3日電(記者陳愛平)同程旅行3日發布報告分析,自6月中下旬連月來,全國主要城市的夜間旅遊市場呈加速復甦趨勢,跨省跟團遊及景區室內項目的恢復進一步釋放了暑期夜間旅遊消費需求,這也成為今年暑期文旅消費回暖的亮點之一。《報告》援引同程旅行的文旅大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夜間旅遊消費活躍度較高的城市主要有:上海、常州、蘇州、蕪湖、廣州、深圳、北京、無錫、南京、天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