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戰略掌上明珠:琉球!主權歸屬會永遠擱置嗎?

2021-01-06 騰訊網

日本在衝繩地區確實只有管轄權而沒有主權。如今衝繩的主權一直存疑,暫由聯合國代管。其實衝繩地區原本叫做琉球群島,在明朝時期就是我們的藩屬國之一。並且當時明朝也十分重視這樣一個國家,不論是人口流動也好,還是工匠和技術人員的轉移也罷。對於琉球,明朝政府都是特殊關照友好往來的,但是後來明朝後期的統治力量衰落,而當時的日本,在朝鮮地區與明朝軍隊發生激戰。

以後,日本國內短期陷入混亂,但是日本的基本國策開始由北向南轉移,並且入侵了琉球群島。此後,琉球群島國王被迫妥協,同時尊日本和新成立的清政府為自己的宗主,很長一段時間裡也相安無事。但問題就在於日本的海洋野心逐漸擴張,而清政府實施閉關鎖國的政策,在這一政策的指導下,海疆問題被忽視,而日本在琉球群島地區的政治影響力也逐漸增長。

鴉片戰爭以後以及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開始著手吞併琉球。由此,琉球逐漸成為日本的領土,而此時的朝貢體系已然崩潰。清政府在表達了些許抗議和不承認以後,也默認了這一事實。之後,日本開始制定自己的大陸政策,逐步擴張力量侵略他國。琉球在太平洋,尤其是西太平洋方面也成為日本的主要戰略島嶼群。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也是作為戰勝國的。在太平洋軍事力量的妥協談判中,日本也在西太平洋地區獲得了自己的主導權。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成為了法西斯國家,而在戰敗以後,國際公告日本的本土四大島和日本曾經所佔有的一些島嶼對於琉球群島的歸屬這一問題則讓了出來。這一問題的複雜性首先並不是在於冷戰背景和所謂的國共內戰。而是對於日本來講,它是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者,而琉球群島是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而且是很早以前就已經佔領的國家。

當時最有可能在主權上與日本爭奪琉球群島的中國也默認了日本的這一個行為,所以首先對於琉球群島的主權問題就比較複雜。而美國訂立的基本國策是不佔海外領土,所以對於琉球群島的歸屬,一開始美國是想要把琉球群島暫時歸屬於蔣介石的,當然這個歸屬可能並不是主權歸屬,而是行政權歸屬。

美國人也不傻,但是當時對於行政權而言,蔣介石政府也沒有能力去管轄,隨後東亞風雲巨變。蘇聯力量擴張到了整個大陸地區,美國無奈只能重新扶持日本,並對日本進行民主化的改革。而當時對於琉球群島的問題美國也進行了深度思考,最終決定主權依然由聯合國代管,而行政選擇委託給日本。

在曾經的我們的地圖上,這一地區標記為琉球,但是越到後來,也就是說越到現在我們的地圖的標記更多的寫的是衝繩,最多只在後面加一個括號琉球。多人說那個地方是我們長期以來的固有領土,其實這麼個說法站不住腳。不論是明朝也好,還是清朝也好,我們曾經的合法政府對這一地區並沒有享有真正的主權。而且就拿藩屬國(殖民)的這種狀態來講,我們也默認了它的喪失,尤其是在距離我們最近的那一段歷史裡,對於琉球群島的歸屬權,行政權也是當時的合法政府主動放棄的。

當然啦,在美國將琉球群島的行政權管理權交予日本的時候,當時在聯合國,那作為中國合法代表的臺灣也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是一方面人微言輕,另一方面他們都有共同的所謂敵人,所以臺灣也只能在此讓步,以尋求美國和日本在相關方面對自己的軍事幫助,就目前為止,只要聯合國還在發揮作用,而我們又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又想要通過聯合國走向世界,只有承認聯合國的決定。

相關焦點

  • 琉球主權歸屬的歷史懸案
    琉球主權歸屬不定    日本吞併琉球的一系列行為,從一開始就遭到琉球王國朝野的強烈抵抗。琉球國王曾派遣秘密使臣到中國積極開展請願活動。為此,清政府也向日本提出了抗議。當時,恰逢美國前總統格蘭特訪問中國、日本。主持清政府外交的李鴻章邀請格蘭特出面調解琉球問題。
  • 太平洋孤兒?琉球群島缺失主權歸屬背後,隱含衝繩人的血淚與未來
    衝繩島是東海明珠琉球群島(衝繩縣)最大島嶼,琉球群島東起日本九洲島,西至我國臺灣島,遷延1000公裡,宛如一條項鍊,將東海與太平洋隔離,堪稱日本防禦本土南部的國門,其戰略軍事價值不可估量。二戰後,衝繩因其戰略地理位置,一直在美日手中流轉,卻鮮有存在感,並時常遭遇惡性事件。
  • 少將:釣魚島問題太小應先討論琉球主權歸屬
    就衝繩的歸屬問題,其實都不能叫衝繩。衝繩是1879年以後,日本強行佔領了琉球,強行把琉球的王室遷到日本,為了讓當地人忘掉琉球的王室、漢字,忘掉當時曾經用的大清年號、道光銅錢,所以改名叫衝繩。從今天來看,衝繩當時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是中國的藩屬國,和中國的關係非常近。那麼被日本強佔,可以講沒有一個國際條約能夠承認日本強佔琉球群島是合理的。
  • 琉球歸屬決定東海石油主權 話語權的背後是尊嚴
    日本政府的態度逐漸趨於強硬:去年6月9日,在一次能源部長會議上,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中川昭一做了一段用吸管飲下整杯果汁的表演,由此提出了那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吸管」理論,稱春曉油氣田會吸走日方海底資源,這一理論與當年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找的藉口如出一轍;6月21日,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向日本外務大臣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建議,遭到日方拒絕,日方表示除非中方提供有關油氣田的具體資料,否則不可能實現共同開發;23
  • 琉球群島:西太平洋戰略中樞(圖)
    衝繩嘉手納基地的美軍泳灘琉球群島是東北亞地區東出太平洋的必經之地,被日本人稱之為「國門」。二戰後,美國將它建成為太平洋「島嶼鎖鏈」的中心環節,被譽為美國「西太平洋戰略中樞」。在日本九州島與中國臺灣島之間,琉球群島如珍珠般灑落在西太平洋上。依東北、西南走向依次為奄美諸島、衝繩諸島和先島諸島,蜿蜒1000公裡,總面積4600平方公裡。由於地處亞熱帶,琉球群島溫暖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甘蔗和熱帶水果。
  • 琉球群島:各國爭奪的西太平洋戰略中樞(圖)【2】
    「神風」自殺機攻擊美軍軍艦   對於日本而言,琉球群島是日本本土的南部屏障,如果攻破,可進而直搗東京,因此日本人稱之為「國門」。二戰後期,美軍為進軍日本本土建立戰略基地,傾太平洋戰區所屬的全部陸海軍,發動了攻克琉球群島的「破門之戰」。在這裡與日軍進行了一場太平洋戰爭期間規模最大、損失最重的一次戰役。此役中,雙方共戰死23萬餘人。日本「帝國聯合聯隊」被全殲,號稱不沉戰艦的旗艦「大和」號也葬身海底。這次戰役也是二戰中美軍損失最大的一次戰役,共傷亡7.5萬餘人,損失飛機763架,沉失艦艇404艘。
  • 琉球群島的主權屬於日本嗎
    1509年琉球派遣46艘戰船和3000人馬進攻八重山群島並相繼佔領了西表島、石垣島和與那國島。明嘉靖元年(1522年)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的尚真王將勢力擴張到宮古島、八重山群島,基本確定了琉球南部的版圖。1537年尚清王率軍北伐攻取奄美群島。
  • 吳康民:琉球歸屬未定 應求國際仲裁
    香港《東方日報》8月21日文章,原題:琉球歸屬未定 應求國際仲裁上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法西斯政權宣布投降。為了減少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犧牲,美國希望蘇聯轉過頭來,在亞洲一同打擊日本侵略者。琉球交日私相授受《波茨坦公告》總共有十三條,其中明確指出: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這就明確表示,日本非法佔領的朝鮮半島、臺灣、琉球群島等等,都不屬於日本主權之內。
  • 琉球問題如何發酵
    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  琉球群島是位於西太平洋日本、臺灣之間的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島嶼。歷史上,琉球國曾受到中國王朝的冊封。到1879年,經過持續260多年的蠶食,琉球國被日本併入版圖,同年,日本在其最大的島嶼衝繩島上設立衝繩縣。  二戰後,當地居民開展了「琉球復國運動」。
  • 張召忠稱琉球只屬於琉球人 美日私相授受非法
    琉球群島共有36個島嶼,北部奄美諸島,中部衝繩諸島、南部先島諸島。群島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1000公裡,總面積4600公裡,散布在東海與西太平洋的交界處。古代建立有南山、中山、北山三個獨立王國,後來被中山國統一為一個琉球王國。明朝時期琉球王國就開始向中國稱臣納貢,成為藩屬國,且保持500多年的藩屬關係。琉球國王接受明清皇帝冊封,採用中國年號和中文書寫。
  • 日本只有衝繩的管轄權,如今衝繩的主權是誰的?
    琉球目前治權歸日本,在國際法上主權未定。衝繩主權歸屬問題,是美國在二戰時期在東亞埋下的地雷,無論最終歸屬誰,都必有一番爭鬥,而美國可以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 社科院學者李國強:琉球主權都未定 更不要提釣魚島
    李國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資料圖)學者回應「琉球主權」問題 意在明確釣魚島歸屬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記者 楊牧)5月8日,人民日報推出「釐清釣魚島問題」系列文章第一篇,在題為「論《馬關條約》與釣魚島問題」的文章中,中國社科院資深學者通過充分的史料論證,否定了日本所謂擁有釣魚島主權的依據之一,即《馬關條約》第二條中所說的「該列島不在清朝割讓給我國的臺灣、澎湖諸島內」。
  • 釣魚島屬中國 琉球主權可再議
    文章指出,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中對戰後處置日本的規定,不僅臺灣及其附屬諸島(包括釣魚島列嶼)、澎湖列島要回歸中國,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文章作者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國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撰寫此文,是想讓人們對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有一個新的考量角度。
  • 從歷史和法理依據談釣魚島的主權歸屬
    就讓我們從歷史事實出發,用法理依據說話,來談談釣魚島的主權歸屬。根據國際法的時際法原則,釣魚島屬於中國。根據時際法,法律不溯既往。一種行為的效力,只能按照與之同時的法律,而不是按照爭端發生或解決時的法律來確定。對於領土的取得,18世紀以前的國際法承認「發現」或象徵性佔有為有效方式。從各國的實踐來看,在15至16世紀,通過發現取得的領土或在海外開拓殖民地的事例屢見不鮮。
  • 琉球群島歷史問題的由來-歸屬未定的艱難歲月
    這就是琉球之名的來源。歷史上琉球王國一直是中國的屬國,1609年,日本入侵琉球,國王被擄,琉球不得不向德川幕府稱臣。1654年清政府威懾日本,薩摩侵略軍退出,琉球尚賢王主動遣使到北京請求冊封。1682年,即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在接待琉球朝貢使時,賜御書「中山世土」匾額,至今掛在琉球宮殿。1879年,日本趁清政府衰弱,第二次入侵琉球,強行吞併琉球群島,改名為衝繩。日本佔領琉球後.為防琉球人民團結反抗,採取分而治之的辦法,將大隅群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等三大群島的24個島嶼,共計2388平方公裡,50多萬人口併入鹿兒島縣。
  • 二戰後處置日本的最大遺留問題:琉球群島主權到底屬不屬於日本?
    日本帝國自打明治維新以來便一直奉行擴張國策,荼毒東亞八十多年,侵佔了大量領土,至1945年,日本當時的領土除了本土外,還包括琉球群島、臺灣、朝鮮半島、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以及南洋廳(舊德屬太平洋群島)。
  • 日本託管的琉球群島,至今主權未定,能拿回來嗎?看一下
    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茲坦公告》給出的處置原則,日本的主權必須被限制在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以及吾人所決定的其他小島。這就留下一個空間,「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指的是哪裡?這裡除了琉球群島,其它島嶼都有歸屬。比如臺灣屬於中國,庫頁島南部歸蘇聯,朝鮮半島獨立建國,唯獨琉球群島的地位較為尷尬。
  • 日本為什麼打琉球?
    群島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1000公裡,總面積4600公裡,散布在東海與西太平洋的交界處。古代建立有南山、中山、北山三個獨立王國,後來被中山國統一為一個琉球王國。明朝時期琉球王國就開始向中國稱臣納貢,成為藩屬國,且保持500多年的藩屬關係。琉球國王接受明清皇帝冊封,採用中國年號和中文書寫。
  • 專家:釣魚島主權不能放 琉球問題不能忘
    釣魚島列嶼從來不是琉球群島的一部分。由此來看,處理中日之間的海洋問題,應把握好三個要點:一是釣魚島屬我之歷史與法理依據;二是衝繩海槽(黑水溝)是中日(琉)兩國的天然和歷史邊界;三是琉球國的歷史地位及琉球群島的法律地位尚需討論。總結為兩句話,就是「釣魚島主權不能放,琉球問題不能忘」。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 琉球群島並不是日本的固有領土,日本雖然實際控制但仍然主權未定
    琉球群島,從日本本土九州島一直綿延到臺灣島,長達1000多公裡,包括大隅群島、吐噶喇群島、奄美群島、衝繩群島、宮古群島、八重山群島組成,面積近5000平方公裡,目前由日本實際控制。然而實際上,琉球群島並不是日本的領土,琉球群島仍然是主權未定。琉球群島在歷史上曾有琉球國等獨立之國家,古琉球國並與中國建立長久的朝貢關係,因水路之便而成為鄰近國家的貿易樞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