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片記錄著我們上珠峰的時間,很詳細。我們一行五個人,是在二零一九年七月七日凌晨六點多,在日喀則的某加油站加油,準備出發趕往珠峰大本營。
儘管這時候已經進藏有七八天了,但是如果海拔超過三千米,還是會有高反。海拔三千米以下,會稍好一些。
白天還稍好一些,特別到了晚上,幾乎從進藏開始,每晚最多只能休息二三個小時的樣子。高原缺氧讓人根本無法入睡,每晚都是,每次都是即將進入睡眠時,馬上就會因為缺氧而被憋醒。中午也是這樣無法午休。
離開日喀則行駛了有百十公裡,就到海拔五千二百米的嘉措拉山,日喀則的海拔是三千八百米六十米。隨著海拔的不斷升高,最明顯的就是缺氧,這時的我們需要大口深呼吸,來保證身體的正常含氧量。
有朋友建議我們在日喀則到珠峰的中途,定日縣休息一晚,但是定日縣的海拔在四千米以上,還是有所顧忌,所以我們五人決定當日下珠峰後還是原路返回日喀則休息。
沿途經過的藏民村莊,當地的房屋顏色大多是這種亮紅和亮黃,還有些是白色的。我覺得他們的建築風格,包括好多的設計布局都是很有講究的,好多傳統的東西都保留並傳承了下來。相反,我們內地的建築倒是越來越拋棄傳統的東西,都變成統一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高樓大廈了。
加吾拉山口是進入珠穆朗瑪峰的第一個埡口,五千一百九十八米。站在山頂,俯瞰腳下,是連綿起伏的群山,遠處5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雪山一字排開,馬卡魯峰,洛子峰,珠穆朗瑪峰,卓奧峰,希夏幫瑪峰……而珠穆朗瑪卓立於萬山之巔的雄姿,這一幕真的是讓人終身難忘。感覺伸手就能碰到天,難怪有人為了登山可以不惜性命,真的太美了,那一刻感覺什麼都值得了。
這就是我們上珠峰在走的路,導航顯示只有幾十公裡的路程,但是我們的車是需要幾個小時來走的。這段路程有108個拐,比之怒江七十二道拐不知道區險了多少倍,司機需要絕對的專注來開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分神。來這裡的人如果高反嚴重或是容易暈車,那後果估計只有走過這段路的人才知道。
去往珠峰大本營,需要換乘景區區間車。這裡要說一下,景區門票是180元每人,一輛車含一位司機是200元,區間車需要另外購票,每人30元好像。
山腳下是晴天,可越往上走天越陰,還不時灑過來幾滴雨。司機師傅也說,山上的天氣瞬息萬變,不好說是陰是晴。
正行駛間,司機師傅說:「快看前面,快拍,拍完再說,一會兒看不到了。」我趕緊手忙腳亂地連找目標帶拍照。司機師傅稍後解釋說,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銀羊」,現存數量極少,平時可是難得一見呢,你們這批遊客運氣不錯。還好被我拍到一張,同車的其他遊客有好多沒有拍到,紛紛向我索要。
原來的珠峰大本營要在靠上邊一些,但是據工作人員所說:出事故太多,經常有不專業的遊客去冒險,反而丟掉了性命。所以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珠峰的紀念碑下移之五千二百米處。
這張日照金山得來的及其不易,因為山上一直是陰天,珠穆朗瑪峰始終被雲霧遮蓋著。我們在去留之間糾結了半天。快凍死了,就要放棄時,終於守得雲開見晴天,難道一見的「日照金山」出現了。哇!眾人齊聲歡呼,紛紛拿出相機「咔擦、咔擦」,記錄下這難道的瞬間。
「日照金山」只持續了短短的大概十幾分鐘,因為風大、霧濃、雲厚,轉眼珠峰又隱藏了起來。不過還好,這麼難道的景致看到也拍到了,也算是完美了。
時間已經不早了,我們必須要開始返程了。我們同來的一個夥伴因為高反,止步於珠峰腳下海撥4900米的絨布寺,實在是不行,走不動了,最後連自己也覺得很是無語加無奈加遺憾,沒辦法。
為了看日出、日落、星空,也有遊客選擇住在絨布寺或定日縣;還有的選擇住房車或是搭帳篷,我個人覺得一定要量力而行,這個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我就親眼見著幾個要麼吐要麼暈要麼吸氧的。
跟人家比,我們幾個顯得要「惜命」多了。
我一路上強撐著沒吃什麼高反的藥,隨著海拔的降低,高反症狀也逐漸的慢慢變弱了。
我覺得,如果有機會,一定要上一次珠峰,一輩子,難道的一次體驗;一次體驗,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