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石牌豆腐! 讓央視記住了你的「鄉愁」

2021-02-08 荊門廣播電視臺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此時的你

是否也帶著鄉愁踏上了外出奮鬥的道路?

而今,

在電視上也能回味鄉愁~

吃石牌豆腐 品湖北鄉愁……由湖北廣播電視臺精心製作的四集《記住鄉愁》湖北篇,陸續在CCTV4播出。《石牌古鎮——急公好義》,您看了嗎?

附上視頻,別錯過哦

 片尾曲真的超好聽~

被譽為中國豆腐之鄉的荊門鍾祥石牌鎮位於湖北中部,地處江漢平原北部,東臨漢江。

晨兩點,晨曦未露之時,石牌的百姓就開始了他們一天的勞作:磨漿做豆腐。當黃豆漿溫度升至110攝氏度時,老匠人便開始搖漿,過濾、點漿、成型,一絲一毫都掌握得精妙。成品瑩然如玉,口感綿滑。這種傳統做法已在石牌悠悠延續了兩千多年,如古鎮石板上的豆香不曾褪去。

石牌,也因此有了「中國豆腐之鄉」的美譽。石牌古鎮,位於湖北中部,地處江漢平原。最早記載為東漢時期蘭水城,三國時期更名為「荊城」,是兵家必爭之地。相傳蜀國將領關羽在石牌一帶駐軍打仗,每至秋日,天氣乾燥,人們便會出現種種不適,關羽見狀向郎中請教,最終用豆腐治好了百姓的眼疾口瘡。

歲月流轉,時光變遷,在石牌,豆腐竟與關雲長的義薄雲天連在了一起。每吃下一口爽滑鮮嫩的豆腐,扶危濟困、急公好義的美德就一併融入石牌人的骨血。義氣,就這樣在石牌這片豐饒的土地上長出繁茂枝椏來。

行善立德、鄰裡守望,搭上一把手,人生旅途一起走。困難時相互扶持,喜悅時彼此分享,急公好義讓石牌這座古鎮的青石灰瓦間有了溫度和幸福的滋味。


《石牌尋遺》攝影:紫雲英

湖北省位於中部地區,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荊門鍾祥的蟠龍菜大概在湖北已經是家喻戶曉了,但是石牌豆腐並不是人人知曉。

石牌鎮,鍾祥盛產豆腐的地方,有「豆腐之鄉」的美譽,石牌鎮幾乎家家戶戶做豆腐,下面就為您揭開石牌豆腐的「神秘面紗」!

荊門鍾祥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除了氣候宜人,當地的土壤還富含硒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造就了黃豆生長的一片樂土。

鍾祥產的黃豆比一般見到的黃豆個頭要小。可別小看這種黃豆,不僅出漿率高,營養價值也比別的黃豆高。用這種黃豆磨出來的豆漿看著都濃稠很多。

是不是有香噴噴好喝看得見的感覺?

磨豆漿是他們那裡唯一一個藉助了現代科技的步驟,畢竟現在要找頭驢來拉磨確實是難度很高的...

藉助這個機器,豆漿和豆渣就自己分離了,豆渣還要再回爐磨個兩三遍才算是物盡其用。

在石牌鎮,做豆腐那是一個真真正正的手藝活,每一個師傅都有自己最擅長的那一項。

之前磨好的豆漿加熱燒開之後,接下來就要過濾了。他們那過濾可不是像我們自己在家裡做的那樣直接往過濾網上倒就行了哦。

他們的行話叫,搖包漿。

這是最傳統的做法了,師傅用這個布包進一步的過濾豆漿。靠師傅的手法,豆漿中殘留的渣滓就會留在布包裡,豆漿汁通過棉布的小縫隙就流進了下面的大綱裡。

過濾好的豆漿就等著變成豆腐了,接下來就是做豆腐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點漿。

點漿就是在豆漿中加入凝固劑使其凝固,北方一般用滷水,而我們南方喜歡用石膏水。

按比例調好石膏水之後,一邊加還要一邊攪拌,保證能夠充分、均勻的發生反應。

攪拌到豆漿逐漸變濃稠,就可以讓它自己凝固了。靜置十來分鐘,豆腐的雛形,豆腐腦就完成了。

接下來豆腐腦就可以做成豆腐的各種形態了,所有的原理都是將豆腐腦用棉紗布包好之後壓制,將裡面的水分壓出來,讓分子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如果是做豆腐,壓力是最小的,壓力再大一點,就是做豆乾。

已經按豆乾的大小做好的竹格子,上面鋪上棉紗布,然後再將豆腐腦均勻的鋪上去。

包好紗布,用重物壓制。

成型的豆腐乾是一整塊的,用小刀按印子一個個切開。

接下來,就是最特別的一步了,切割好的豆乾,還要一個個單獨包上紗布!

然後再上架子壓。

這樣出來的豆乾不僅形狀好看,口感還能兼具嫩滑和筋道,非常奇特!

最後的步驟就是滷豆幹了。

新鮮出鍋的香豆乾,看著就想咬一口啊。

而壓力最大的,就是做千張皮了。因為千張皮又薄又有韌性,所以豆腐腦要薄薄的鋪一層,中間用棉紗布一層層隔開。

用架子全部裝好之後,還要上千斤頂來壓制哦!

最後出來的千張皮真的是薄如蟬翼韌如紙啊!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做豆腐很神奇?您還想知道荊門鍾祥石牌有什麼特別之處嗎?石牌古鎮等您來探索!



圖文來源:湖北經視等網絡綜合


相關焦點

  • 尋覓梁子鎮永不褪色的「鄉愁」——央視《記住鄉愁》湖北篇
    這一次的品味,有幸與央視《記住鄉愁》欄目組幾度同行,在梁子古鎮穿街過巷,走石板路,進漁家客棧,看漁港碼頭,與島民敘談,聽「鄉愁」故事,實在令人刻骨銘心。《記住鄉愁》欄目組和省委宣傳部委派,先期與我相約在梁子鎮長嶺碼頭會面,隨後在梁子湖區委宣傳部和梁子鎮有關負責同志安排下乘船上島,開始了第一次實地考察和具體聯絡。
  • 央視百集紀錄片《記住鄉愁》聚焦新疆巴音布魯克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攝製組進駐新疆和靜縣巴音布魯克草原,以「珍愛家園」為主題取景拍攝。 肖剛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5日電 (肖剛)近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攝製組進駐新疆和靜縣巴音布魯克草原,以「珍愛家園」為主題進行了8天的取景拍攝,現正在進行後期製作。
  • 合川淶灘古鎮登錄央視《記住鄉愁》
    日前,合川淶灘鎮登錄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記住鄉愁》欄目。《記住鄉愁》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發起,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組織拍攝的大型紀錄片。於2015年1月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播出,採取季播方式。
  • 央視《記住鄉愁》欄目組走進蓮舍
    央視《記住鄉愁》欄目在蓮舍拍攝現場山川拱戴,百川競流。中原是中國大陸上的華夏民族、中華文明的核心起源地,是華夏民族的風水寶地。有著八千年文明的淮陽,因其羲皇故都的歷史而聞名於世,成為炎黃子孫尋根問祖朝聖之地,這裡寄託著萬萬千千中華兒女無盡的鄉愁。
  • 央視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五季開播啦!
    《記住鄉愁》第五季開播啦!
  • 央視《記住鄉愁》走進趙秀林銅雕館
    近日,央視《記住鄉愁》攝製組來到位於書聖故裡的趙秀林銅雕館,用鏡頭記錄紹興銅雕的點滴創作。    據了解,《記住鄉愁》是由中宣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廣電總局聯合策劃的一檔大型紀錄片,目前已經開始了第五季的拍攝工作,本季將以歷史街區為拍攝主體,圍繞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這一主要內容進行拍攝,每集聚焦一個古街和主題,時長約30分鐘。          《記住鄉愁》第五季將於明年3月前後播出。
  • 松潘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
    2月18日晚20:00由四川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承制的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之《松潘——川西重鎮五彩古城》(上集)在CCTV4
  • 《記住鄉愁》收視不愁 央視紀錄片壓倒熱門電視劇
    喚起故土情結  說起鄉愁,人們總會想起著名詩人余光中的詩篇《鄉愁》。央視的《記住鄉愁》以歷史古鎮為載體,以濃鬱的鄉愁為情感基礎,也打動了螢屏前無數觀眾的心。在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曾上演過一幕幕「家國兩相依」的動人故事……  一鎮一神韻,一鎮一味道,新一季《記住鄉愁》展現了華夏大地上獨具特色的文化古鎮,展現了底蘊深厚的歷史文脈和家國情懷。以「急公好義」為傳統的福建嵩口鎮、以「燕趙古風,實事求是」為傳統的河北伯延鎮、以「眾志成城」為傳統的重慶淶灘鎮以及「青山綠水百福來」的湖北百福司鎮等,莫不如此。
  • 瀘州古藺縣太平古鎮亮相央視《記住鄉愁》
    每一條河 都有鄉愁輕輕喝一口就暖上心頭1月19日晚8點,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四季《太平鎮-同心同德》播出,位於古藺縣的太平古鎮亮相CCTV-4中文國際頻道,向全國、全世界講述這個小鎮的鄉愁故事。
  • 湯非演唱《記住鄉愁》第三季片尾曲《心念》
    2017年1月2日起每周一至周五晚八點,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三季將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和 全球的電視觀眾見面。  《記住鄉愁》之前已經在央視成功播出了兩季,其中洋溢著的魂縈夢牽的故鄉情結使得《記住鄉愁 》系列紀錄片在人們心中深深紮根,而曾經在上一季《記住鄉愁》中成功演唱片尾曲《源》並給人 留下極深印象的青年歌唱家湯非,此次又將為《記住鄉愁》第三季帶來新的片尾曲《心念》,《心念》由著名詞作家陳濤作詞,著名作曲家王備作曲,《記住鄉愁》中的濃濃鄉情隨著湯非的《心念》肆意飄散!
  • 記住鄉愁!老道外街區登陸央視,喊你來投票!
    21晚8時,由中宣部、住建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發起,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組織拍攝的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35集,「哈爾濱老道外街區—白山黑水 熱血丹心」在央視4套正式播出,咱哈爾濱人可進入「記住鄉愁」欄目微信公眾號,為家鄉的老街投上一票。
  • 雷佳演繹《鄉愁》 央視春晚勾起誰的鄉愁?
    央視春晚勾起誰的鄉愁?在中國人最珍視的團圓佳節中,「鄉愁」一向是最牽動國人情感的關鍵詞,更因國家主席習近平頻繁提及而成為新聞熱詞。2月18日晚,擁有數以億計龐大觀眾群的農曆羊年央視春晚也鎖定了一曲「最中國的聲音」所演繹的《鄉愁》。「遊子,你可記得土地的芳香;媽媽,你可知道兒女的心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著名歌唱家雷佳一張口,就仿佛凝固了熱鬧的春晚舞臺。沒有華麗的字眼,不靠炫技的旋律,這首《鄉愁》就憑著樸素的歌聲和真摯的情感,悠悠蕩蕩唱進螢屏前千千萬萬歸家或異鄉遊子的心裡。
  • 央視《記住鄉愁》講述瀘州堯壩古鎮的故事
    原標題:3月27日晚8點鎖定央視 《記住鄉愁》講述堯壩古鎮的故事   由中央電視臺製作的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四季第59集《堯壩鎮 :做事敢擔當》,將於3月27日19:58-20:30在中央電視臺CCTV-4(中文國際頻道)播出。
  •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記住鄉愁》欄目組到會澤縣拍攝
    9月16日至28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記住鄉愁》欄目組到會澤縣拍攝《記住鄉愁》第七季節目,用鏡頭記錄會澤歷史文化傳承。》是由中宣傳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單位聯合發起,中央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組織拍攝的系列紀錄片,《記住鄉愁》主要講述中國鄉土故事,第七季節目以歷史文化古城為拍攝主體,單集時長三十分鐘,節目通過傳承千百年的家風祖訓,探尋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 盤金繡作品《南城北市》代言襄陽非遺入選央視《記住鄉愁》欄目
    留住記憶鄉愁,展示古城風貌。12月12日上午,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記住鄉愁》之《襄陽古城——匯通南北 崇文尚義》欄目組聞訊專程趕往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603文創園熊銀匠銀文化館,拍攝熊銀匠團隊精心繡繪的《南城北市》盤金繡作品。由此盤金繡這一千年非遺技藝得以重現。
  • 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五季湖北篇啟動啦!
    由中宣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策劃,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組織拍攝的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五季策劃攝製工作全面啟動
  • 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五季正在眉山拍攝
    12月11日,聽說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攝製組來了,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趕緊跑去瞅熱鬧。本季《記住鄉愁》確立以「歷史文化街區」為主題,在前期調研中,紀錄片中心導演郭宗福、王劍走訪了樂山、眉山、自貢、瀘州、宜賓等四川多個城市,最終確定了自貢仙市和眉山紗縠行兩個選題。是的,沒聽錯!
  • 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走進荊州 展現古城魅力 - 荊州廣電新...
    最近,由中宣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策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組織拍攝的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攝製組進駐荊州,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專題拍攝。今天上午九點,護城河畔微風徐徐,荊州古城沐浴在晨光之中,《記住鄉愁》攝製組在東門公安城門取景,央視主持人楊陽通過鏡頭,為全國觀眾介紹古城荊州的歷史典故。
  • 羅城古鎮:央視紀錄片《記住鄉愁》推薦的第一個鄉愁小村鎮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故鄉是一個溫柔的存在無論你貧窮還是富貴落魄還是失意家鄉都會永遠對你敞開懷抱>讓你能安心地睡一個好覺無論是家鄉那熟悉的點點滴滴還是異鄉那一碗家鄉味道的熱湯無不讓遊子們心心念念淚流滿面央視紀錄片《記住鄉愁》推薦的第一個鄉愁小村鎮「網羅天下客
  • 關公竟是石牌豆腐創始人
    學關公 行鴻運 拜關公 結善緣 公竟是石牌豆腐創始人 豆腐,由關羽傳入石牌,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並一直傳承下來。如今的石牌豆腐及豆製品,更是成為了一張地方名片,是當地歷史的一個縮影,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和經濟價值。